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城市时代,我国面临“户籍城镇化”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均衡、低端城镇化严重及与“人口城镇化”差距较大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的质量及未来发展。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在城市时代遇到同样问题,美日韩等国家成功解决,拉丁美洲国家却避之不及,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对此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发展应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平稳度过城市时代,完成最终城镇化。
[关键字]城市时代、户籍城镇化、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2007年,全球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人类社会进入“城市时代”。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标志我国也进入“城市时代”。根据美国地理学家Ray M.Northam提出的Northam(诺瑟姆)曲线理论,当城镇化发展到50-60%时,为城镇化基本实现阶段,则意味着我国已经基本完成并实现城镇化,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飞速发展,伴随着出现一些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均衡、低端城镇化现象凸出、城镇化与“户籍城镇化”差距较大等现象成为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国外的城市时代进程中,同样出现过类似现象,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研究国外“城市时代”下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1 “城市时代”下“户籍城镇化”形势
“户籍城镇化”是我国国情特色下的独特产物,是指城市户籍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建国后为支持工业化发展,我国采取户籍制,才用“城乡分割、以乡补城”的方针,严格限制城乡人口流动,以至于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近似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政策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土地束缚进入城镇,但并不能取得城市户口,呈现“人在城、户籍在村”现象,即为我国“户籍城镇化”现象。
2012年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城镇化率(城市人口与全国总人口之比)为52.57%,而 “户籍城镇化”率(城市户籍人口与全国人口之比)仅有35.29%,相差14.28%,近2.4亿人口。 进入城市时代,“户籍城镇化”带来的问题更加明显,将成为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
1.1 区域发展不均衡
由于自然原因和发展历史原因,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呈现不均衡态势。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呈现自东向西逐渐降低的阶梯状分布,东部和东北地区最高,达到56%左右;中部和西北地区次之,达到42%左右;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最低,仅为37%。(见表1)
表1 2010年我国区域城镇化水平(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地区 东部 东北 中部 西北 西南
城镇化水平 56.65% 56.87% 42.26% 42.52% 37.88%
城镇人口密度分布差异显著。东北地区每千万人拥有的城市数最多为8.17个;西北地区次之,为6.57个;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差别不大分别为4.76个和4.71个;西南地区最低为3.5。(见表2)
表2 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密度分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地区 东部 东北 中部 西北 西南
每千万人拥有的城市数 4.76 8.17 4.71 6.57 3.50
综上以上兩表及结合我国的城市群分布,可得出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且巨型、超大型城市较多,吸纳能力强,城镇化发展能力较强;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但缺乏巨型、大型城市,城镇带动能力较弱;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数量较多,但缺乏大城市、特大城市,城镇带动能力较弱;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尚低,但城镇数量较多,缺乏大城市、特大城市带动,城镇发展能力较弱;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数量较少,城镇化发展能力较弱。
1.2 低端城镇化现象凸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边缘区域农民耕地被征用,其居住村落被保留,未纳入城市统一建设,并因为区位、交通、经济等优势吸纳大量农村人口入住,形成既非农村、也非城市的社区形式现象,即为低端城镇化现象。低端城镇化现象在我国大中城市较为普遍,以深圳为例,根据2013年深圳市统计局数字显示,深圳市总人口数量为1200万,有近500万人口生活在“城中村”、“城郊村”及活动板房中。
低端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不仅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如郑州市陈寨村用地面积仅为25000平方米左右,居住人口超过24万人。村内房屋布局杂乱、建筑密度较高;绿化低下、环境卫生较差;生活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各类管线杂乱不堪、道路狭窄、消防和救护通道堵塞等问题严重,而且出现大量“接吻楼”、“握手楼”、“贴面楼”等,破坏城市景观、影响生活品质、威胁城市安全。
1.3“户籍城镇化”与城镇化差距较大
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一条严格控制的户口管理制度。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户籍制度带有很明确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并由此产生“居住”和“暂住”等概念,造成了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卫生等方面的不平等。随着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深入,户籍制度改革也初步见效,但截至2012年,我国户籍城镇化率为35.2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52%的城镇化率,并意味着我国生活在城市的7.1亿人中有2.3亿人是非城市户口,并未能受到城市市民待遇。
2 国外城市时代下城镇化发展探索
世界各国在进入“城市时代”时,城镇化的发展经历了尝试和探索,其中韩国采用大城市主导,带动国家城镇化发展;美国采用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日本采用乡村与城镇结合,全面推动城镇化。然而,墨西哥由于过度城镇化,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无力回天。
2.1 中心大城市主导型——韩国模式
韩国城镇化前期是盲目的发展,由于才用的“圈域化据点”开发模式,形成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使农村人口越过小城市,直接涌入首都及汉城两座城市,城镇化区域性明显;由于韩国没有人口户籍限制,农村人口可以充分自由的迁移城市,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政府却不能立即解决人口生活问题,低端城镇化现象严重。
1977年前后,韩国进入城市时代。韩国政府取消成长据点城市和地区生活圈中心城市开发模式,把首都圈以外的地区划分为与首都圈相对应的西南圈、东南圈、中部圈,采取培育这些圈域中心大城市为主的政策,并依托这些中心城市的大都市区有机衔接聚合成城市带,从而形成“小城镇—核心都市—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对低端城镇化现象,韩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及国民住宅基金资助等方式建设公共租赁住宅,并向低收入者低价提供,并在2002年将住宅普及率达到100%。截止2012年,韩国约有6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中心大城市,城镇化率接近90%。
2.2 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美国模式
1918年前后,美国进入城市时代。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工业化和经济腾飞,并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由于美国进入城市时代后,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因此在发展策略上,美国打破区域界限,整体筹划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依托大中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的城镇体系。
美国在城镇化的推进中,注重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并行发展。通过工业化引导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通过人口和产业集聚,为经济和社会民生奠基产业基础;通过推进城镇化的良性内生增长,注重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协调联动,促使城镇化长期、健康、稳定、有序发展;通过信息化和高新技术应用提升改造城镇化水平;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工业化和产业化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
2.3 乡村与城镇结合——日本模式
1968年前后,日本进入城市时代,此时正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并在这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城市时代的日本正面临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为解决这些危机,日本政府果断才用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的策略,在亚洲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
日本政府通过增大农村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村发展,至1980年代中后期,全国村镇基础设施与城市持平;通过发展壮大农村副业、农产品加工、农具制造等产业发展农村工业;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综合开发规划,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合村并镇,3-4个村及十几个自然村合并后成立“市”,推广小城镇建设,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2.4 过度城镇化——墨西哥
墨西哥实行以进口替代为基础的工业化,以农产品出口赚取大量外汇发展经济,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墨西哥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城市,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1959年前后,墨西哥进入城市时代。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超出了工业化程度,迁移城市的农业人口无法就业,贫民窟开始大量出现,城市问题越发严重,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为遏制过度城镇化,墨西哥采取建设“卫星城”和实施“城乡均等化”策略,但收效甚微。
3. 启发与借鉴
我国进入城市时代,也正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正是我国流动人口迁徙的重要时期。结合我国的“人口城镇化”引发的问题,并参考世界各国城市时代后城镇化模式的成功与失败经验,提出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及方向。
3.1 确保区域均衡发展
区域均衡则有利于城镇化良性发展,区域不均衡则有可能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对我国当前发展而言,应从宏观区域、中观结构体系、微观镇村建设三个层次把握区域均衡。
宏观层面,应因地制宜,结合在各区域的交通、资源、产业等优势,打造大中心城市,形成城市圈(群),突显极化效应,以辐射本区域。并在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利用中心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区有机衔接聚合组成城市带。
中观层面,在城市圈(群)輻射范围内,以大城市为依托,完善城镇体系,积极推广县市级中等城市的建设发展;距离城市群较远、无法受到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的地级城市以及腹地较大、人口较多的县级市培育和发展成区域中心城市,强化功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科学建设产业园区,不断增强这些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
微观层面,按照区域一体化思路,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向周边中小城市和镇延伸,形成“以大带小,以小领镇”的发展模式;中小城市和镇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积极与大(中心)城市实现对接,在区域空间上与大(中心)城市形成梯级功能结构,为人口迁徙和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3.2 选择正确的城镇化道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是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低端城镇化的存在,使美好城市生活大打折扣。低端城镇化的问题,表现在居住条件差,本质在低收入。因此在城市时代下,解决低收入水平,改善居住条件,为主要城镇化任务。
制定相对公平的分配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并加强城镇管理,确保正确、健康的城镇化。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干预,保障低收入者生活水平。通过税收等经济杠杆调整收入差距;通过职前教育,提高知识水平;通过社会福利政策保障居城市贫民待遇;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城市贫民居住条件;通过强制手段改造城中村、城郊村;通过城市规划手段配建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实现城镇化稳步、健康的发展。
3.3推进合理的“户籍城镇化”制度改革
打破“户籍城镇化”格局,实现真正“人口城镇化”。城乡二元体制使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承担城市压力,却不能享受城市待遇,因此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打破“户籍制”,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全国统一的社会公共福利机制,将有利于城市时代下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文化融合。
4. 结语
进入城市时代,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口,能否清醒的认识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并能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命运。积极的面对问题,不断地探索解决途径,才能保障城镇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若对问题视而不见,则有可能陷入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的城镇化陷阱。
畅想城市未来,构建美好生活。始终保持良性、健康、稳定、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我国必将能快速的完成城镇化历程,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付恒杰.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3(4):18-21.
[3] 李辉.韩国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研[J].东北亚论坛,2005(2):54-58.
[4] 林玲.墨西哥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J].拉丁美洲研究,1993(3):28-31
[5] 杨启藩.墨西哥人口城市化回顾与展望[J].拉丁美洲研究,1998(3):40-46
[6] 李浩.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 的国际现象观察——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3(1):43-50
[关键字]城市时代、户籍城镇化、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B834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2007年,全球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人类社会进入“城市时代”。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标志我国也进入“城市时代”。根据美国地理学家Ray M.Northam提出的Northam(诺瑟姆)曲线理论,当城镇化发展到50-60%时,为城镇化基本实现阶段,则意味着我国已经基本完成并实现城镇化,而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飞速发展,伴随着出现一些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均衡、低端城镇化现象凸出、城镇化与“户籍城镇化”差距较大等现象成为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国外的城市时代进程中,同样出现过类似现象,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化出现的问题,研究国外“城市时代”下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
1 “城市时代”下“户籍城镇化”形势
“户籍城镇化”是我国国情特色下的独特产物,是指城市户籍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建国后为支持工业化发展,我国采取户籍制,才用“城乡分割、以乡补城”的方针,严格限制城乡人口流动,以至于在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近似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乡政策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土地束缚进入城镇,但并不能取得城市户口,呈现“人在城、户籍在村”现象,即为我国“户籍城镇化”现象。
2012年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城镇化率(城市人口与全国总人口之比)为52.57%,而 “户籍城镇化”率(城市户籍人口与全国人口之比)仅有35.29%,相差14.28%,近2.4亿人口。 进入城市时代,“户籍城镇化”带来的问题更加明显,将成为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因素。
1.1 区域发展不均衡
由于自然原因和发展历史原因,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呈现不均衡态势。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水平呈现自东向西逐渐降低的阶梯状分布,东部和东北地区最高,达到56%左右;中部和西北地区次之,达到42%左右;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最低,仅为37%。(见表1)
表1 2010年我国区域城镇化水平(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地区 东部 东北 中部 西北 西南
城镇化水平 56.65% 56.87% 42.26% 42.52% 37.88%
城镇人口密度分布差异显著。东北地区每千万人拥有的城市数最多为8.17个;西北地区次之,为6.57个;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差别不大分别为4.76个和4.71个;西南地区最低为3.5。(见表2)
表2 2010年我国城镇人口密度分布(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地区 东部 东北 中部 西北 西南
每千万人拥有的城市数 4.76 8.17 4.71 6.57 3.50
综上以上兩表及结合我国的城市群分布,可得出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且巨型、超大型城市较多,吸纳能力强,城镇化发展能力较强;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但缺乏巨型、大型城市,城镇带动能力较弱;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数量较多,但缺乏大城市、特大城市,城镇带动能力较弱;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尚低,但城镇数量较多,缺乏大城市、特大城市带动,城镇发展能力较弱;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数量较少,城镇化发展能力较弱。
1.2 低端城镇化现象凸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边缘区域农民耕地被征用,其居住村落被保留,未纳入城市统一建设,并因为区位、交通、经济等优势吸纳大量农村人口入住,形成既非农村、也非城市的社区形式现象,即为低端城镇化现象。低端城镇化现象在我国大中城市较为普遍,以深圳为例,根据2013年深圳市统计局数字显示,深圳市总人口数量为1200万,有近500万人口生活在“城中村”、“城郊村”及活动板房中。
低端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障碍,不仅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如郑州市陈寨村用地面积仅为25000平方米左右,居住人口超过24万人。村内房屋布局杂乱、建筑密度较高;绿化低下、环境卫生较差;生活和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各类管线杂乱不堪、道路狭窄、消防和救护通道堵塞等问题严重,而且出现大量“接吻楼”、“握手楼”、“贴面楼”等,破坏城市景观、影响生活品质、威胁城市安全。
1.3“户籍城镇化”与城镇化差距较大
1958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一条严格控制的户口管理制度。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户籍制度带有很明确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并由此产生“居住”和“暂住”等概念,造成了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卫生等方面的不平等。随着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深入,户籍制度改革也初步见效,但截至2012年,我国户籍城镇化率为35.29%,远远低于世界平均52%的城镇化率,并意味着我国生活在城市的7.1亿人中有2.3亿人是非城市户口,并未能受到城市市民待遇。
2 国外城市时代下城镇化发展探索
世界各国在进入“城市时代”时,城镇化的发展经历了尝试和探索,其中韩国采用大城市主导,带动国家城镇化发展;美国采用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日本采用乡村与城镇结合,全面推动城镇化。然而,墨西哥由于过度城镇化,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无力回天。
2.1 中心大城市主导型——韩国模式
韩国城镇化前期是盲目的发展,由于才用的“圈域化据点”开发模式,形成以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化,使农村人口越过小城市,直接涌入首都及汉城两座城市,城镇化区域性明显;由于韩国没有人口户籍限制,农村人口可以充分自由的迁移城市,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政府却不能立即解决人口生活问题,低端城镇化现象严重。
1977年前后,韩国进入城市时代。韩国政府取消成长据点城市和地区生活圈中心城市开发模式,把首都圈以外的地区划分为与首都圈相对应的西南圈、东南圈、中部圈,采取培育这些圈域中心大城市为主的政策,并依托这些中心城市的大都市区有机衔接聚合成城市带,从而形成“小城镇—核心都市—城市带”的发展模式。对低端城镇化现象,韩国政府通过财政支援及国民住宅基金资助等方式建设公共租赁住宅,并向低收入者低价提供,并在2002年将住宅普及率达到100%。截止2012年,韩国约有6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中心大城市,城镇化率接近90%。
2.2 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多层次城镇体系——美国模式
1918年前后,美国进入城市时代。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的工业化和经济腾飞,并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由于美国进入城市时代后,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因此在发展策略上,美国打破区域界限,整体筹划区域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和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大都市圈”和“城市带”,依托大中城市,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构建集聚度高、开放式、多层次的城镇体系,形成国际性大都市、全国性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地方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不同层次的城镇体系。
美国在城镇化的推进中,注重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并行发展。通过工业化引导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通过人口和产业集聚,为经济和社会民生奠基产业基础;通过推进城镇化的良性内生增长,注重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协调联动,促使城镇化长期、健康、稳定、有序发展;通过信息化和高新技术应用提升改造城镇化水平;通过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工业化和产业化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
2.3 乡村与城镇结合——日本模式
1968年前后,日本进入城市时代,此时正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并在这年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城市时代的日本正面临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为解决这些危机,日本政府果断才用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的策略,在亚洲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
日本政府通过增大农村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农村发展,至1980年代中后期,全国村镇基础设施与城市持平;通过发展壮大农村副业、农产品加工、农具制造等产业发展农村工业;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制定和实施全国综合开发规划,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合村并镇,3-4个村及十几个自然村合并后成立“市”,推广小城镇建设,加速了城镇化进程。
2.4 过度城镇化——墨西哥
墨西哥实行以进口替代为基础的工业化,以农产品出口赚取大量外汇发展经济,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使墨西哥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城市,城镇化发展速度很快,1959年前后,墨西哥进入城市时代。由于快速的城市化超出了工业化程度,迁移城市的农业人口无法就业,贫民窟开始大量出现,城市问题越发严重,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为遏制过度城镇化,墨西哥采取建设“卫星城”和实施“城乡均等化”策略,但收效甚微。
3. 启发与借鉴
我国进入城市时代,也正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正是我国流动人口迁徙的重要时期。结合我国的“人口城镇化”引发的问题,并参考世界各国城市时代后城镇化模式的成功与失败经验,提出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及方向。
3.1 确保区域均衡发展
区域均衡则有利于城镇化良性发展,区域不均衡则有可能陷入“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对我国当前发展而言,应从宏观区域、中观结构体系、微观镇村建设三个层次把握区域均衡。
宏观层面,应因地制宜,结合在各区域的交通、资源、产业等优势,打造大中心城市,形成城市圈(群),突显极化效应,以辐射本区域。并在未来城镇化发展中,利用中心城市形成的大都市区有机衔接聚合组成城市带。
中观层面,在城市圈(群)輻射范围内,以大城市为依托,完善城镇体系,积极推广县市级中等城市的建设发展;距离城市群较远、无法受到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的地级城市以及腹地较大、人口较多的县级市培育和发展成区域中心城市,强化功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科学建设产业园区,不断增强这些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和产业集聚能力。
微观层面,按照区域一体化思路,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向周边中小城市和镇延伸,形成“以大带小,以小领镇”的发展模式;中小城市和镇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积极与大(中心)城市实现对接,在区域空间上与大(中心)城市形成梯级功能结构,为人口迁徙和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3.2 选择正确的城镇化道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是我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低端城镇化的存在,使美好城市生活大打折扣。低端城镇化的问题,表现在居住条件差,本质在低收入。因此在城市时代下,解决低收入水平,改善居住条件,为主要城镇化任务。
制定相对公平的分配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并加强城镇管理,确保正确、健康的城镇化。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干预,保障低收入者生活水平。通过税收等经济杠杆调整收入差距;通过职前教育,提高知识水平;通过社会福利政策保障居城市贫民待遇;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城市贫民居住条件;通过强制手段改造城中村、城郊村;通过城市规划手段配建公共服务设施,从而实现城镇化稳步、健康的发展。
3.3推进合理的“户籍城镇化”制度改革
打破“户籍城镇化”格局,实现真正“人口城镇化”。城乡二元体制使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承担城市压力,却不能享受城市待遇,因此改革城乡二元体制,打破“户籍制”,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机制,全国统一的社会公共福利机制,将有利于城市时代下我国城乡之间的经济融合、社会融合和文化融合。
4. 结语
进入城市时代,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关口,能否清醒的认识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并能针对性的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命运。积极的面对问题,不断地探索解决途径,才能保障城镇化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若对问题视而不见,则有可能陷入墨西哥等拉丁美洲国家的城镇化陷阱。
畅想城市未来,构建美好生活。始终保持良性、健康、稳定、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我国必将能快速的完成城镇化历程,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王旭.美国城市发展模式——从城市化到大都市区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 付恒杰.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3(4):18-21.
[3] 李辉.韩国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研[J].东北亚论坛,2005(2):54-58.
[4] 林玲.墨西哥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J].拉丁美洲研究,1993(3):28-31
[5] 杨启藩.墨西哥人口城市化回顾与展望[J].拉丁美洲研究,1998(3):40-46
[6] 李浩.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 的国际现象观察——兼论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与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3(1):4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