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跪”是奴仆向主人、下级向上级、晚辈向长辈、臣子向君王所行的大礼,是一种很高级别的礼仪。它代表了一种尊重、一种诚恳,在下跪者极力放低自己的身份与自尊的同时,对方的地位与尊严也获得了提升,它是弱势群体向强势群体表达尊敬的重要方式。“求”是以谦卑的态度请求对方帮助自己实现一定的愿望。“跪求”则是向对方下跪以求得到帮助、原谅等。
“跪求”一语最迟在宋金时就出现了。金李天民《南征录汇》有:“皇子送少主入斋宫,密语废立事。吴开、莫俦跪求云:‘倘蒙再造,俟国相回军后,无论何人何物,惟皇子命。’”“郑后见侄妇在堂下,跪求国相云:‘妾家不与朝政,求放还。’”可见,“跪求”是对下跪者实际行动的真实写照,它逼真地描写了下跪者的动作,揭示了下跪者虔诚与切盼的心理。
在清朝小说类文体中,“跪求”一语运用较多。如唐芸洲《七剑十三侠》:“张永听说,这一吓已是昏了过去,那个小太监更加害十白,只在那里跪求饶命。”佚名《施公案》:“那喽罗吓得胆战心惊,哀哀跪求道:‘小人该死……’”夏敬渠《野叟曝言》:“登时把一个八面威风的总兵官,捆绑起来。慌得各营将领,都上台跪求,情愿各具限状,保放士渚。”曹雪芹《红楼梦》:”茗烟见是宝玉,忙跪求不迭。宝玉道:‘青天白日,这是怎么说。珍大爷知道,你是死是活?’”一般来说,下跪者“跪求”的对象多为统治阶级、神灵菩萨、主子上司、长辈或能左右自己命运的人,“跪求”的目的多为祈福、避祸、消灾。
到了现代,“跪”已不是常见的礼节,人们也不再轻易下跪,然而在特殊的场合,人们仍然会做出“跪求”的举动。如周文祥、诚然《如风如烟的爱——白薇和杨骚》:“与她同班读书的‘丈夫’令她十分厌恶。十四五岁时,她一再抗婚,跪求父亲让她继续读书,而且准备逃婚,可惜未成。”又如《新京报》“东五环车祸,肇事司机跪求原谅。”“四袋赠品竟成赃物,七旬阿婆跪求清白。”下跪有损尊严,但当事关重大、无可奈何、痛彻心扉、万分火急之时,当事人为迅速扭转不利局面而不得不放下自尊,向他人下跪,以博取对方的同情,获得对方的帮助。“跪求”是当事人万不得已而为之的极端行为。
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却流行“跪求”,这与现实中人们不肯轻易下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求助者不论事情大小、缓急,只要有求于对方就要“跪求”,意在传达自己虔诚的态度与急切的心情。网络上的“跪求”多出现在求助帖中。“跪求这款今年日本最流行围巾织法。”SOSO问问“跪求关于心态的话题作文。”又如天涯社区:“跪求好心人帮我分析女友是什么意思。”ChinaRen社区:“跪求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再如豆瓣网:“跪求高手解答一组字母是什么意思。”班塞智能手机网:“跪求C7大一点的塔防游戏,最好有原版《植物大战僵尸》。”在网络上,什么都要“跪求”,“跪求”已成为部分网民求助他人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所用的流行语,充盈着淡淡的夸张和调侃,却失去了原来的庄重与虔诚。2011年11月25日,笔者在百度搜索网站上输入“跪求”一语,竟搜得一亿个网页,数量之多令人震惊。
与现实中的“跪求”相比,网络上
“跪求”的对象、目的均发生了变化。
“跪求”的对象不再是某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是泛化了的、模糊了的一个群体,被求者与求人者不再是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而是平等的网友关系。“跪求”的目的也不再是祈福、消灾、避祸,而仅仅是满足自己的一点小小的要求,所求的无非一些照片、电影、小说、游戏、答案之类。
网络上“跪求”的语义与色彩也发生了变化。在语义上,现实中的“跪”是以真实的下跪动作来传达“卑微、虔诚”之意,而网络上的“跪”已然虚化,它虽仍表达“下跪”之意,但只是口头的承诺,其本意已被剥离,而只抽取其“卑微、虔诚”之意。在色彩上,现实中的“跪求”因事关重大或是时间紧迫,下跪者无不严肃庄重,往往给人以心灵的强烈震撼。而网络上所“跪求”的事情与动作(虽然是虚无的)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易使人产生滑稽的感觉,这与求助者欲传达“虔诚”的初哀是相悖的。
其实,汉语中表达“请求”含义的语词很多,有谦恭有礼的“请教、请问、请求”,有表示诚意的“恳请、恳求、吁请”,有自降身价的“乞求、哀求、苦求”,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求”:“仰求、苛求、希求、奢求、寻求、相求、默求、祷求、拜求”等。这些词语在程度上有不同、感情上有强弱,它们运用于不同的语境,能准确地传达出求助者的情感与意图。对于网民们来说,用“恳请”或“恳求”就足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至多用上“苦求”。而运用感情色彩极为强烈的“跪求”,显然是词语的误用、感情的错位。
网络求助者舍弃其他词语而选用“跪求”,一方面是标新立异、盲目跟风等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脆弱心理和扭曲价值观的体现。对于网络“跪求”现象,网友“andre”调侃说:“嘿嘿,缺钙哟!”网友“懒猫”说:“虽然是玩,但是太没尊严。”网友“生活继续”说:“大家会不会认为‘跪求’这两个字有点‘JIAN’?什么事情,又不是关系到生命,什么东西,又不是碗大个钻石,用得着在网上说‘跪求’买?真搞不懂这些人是咋个想的!……反正即使再重要的事需要求救网友,我都不会用‘跪求’!”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在其运用之初,网民向网友发帖公开求助时确实可能代表了一种虔诚的心态。但是,当“跪求”一语在网络上迅速流播甚至泛滥的时候,当不“跪求”就不足以表达求助者虔诚态度的时候,“跪求”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缩水或异化的虔诚,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跪求”一语最迟在宋金时就出现了。金李天民《南征录汇》有:“皇子送少主入斋宫,密语废立事。吴开、莫俦跪求云:‘倘蒙再造,俟国相回军后,无论何人何物,惟皇子命。’”“郑后见侄妇在堂下,跪求国相云:‘妾家不与朝政,求放还。’”可见,“跪求”是对下跪者实际行动的真实写照,它逼真地描写了下跪者的动作,揭示了下跪者虔诚与切盼的心理。
在清朝小说类文体中,“跪求”一语运用较多。如唐芸洲《七剑十三侠》:“张永听说,这一吓已是昏了过去,那个小太监更加害十白,只在那里跪求饶命。”佚名《施公案》:“那喽罗吓得胆战心惊,哀哀跪求道:‘小人该死……’”夏敬渠《野叟曝言》:“登时把一个八面威风的总兵官,捆绑起来。慌得各营将领,都上台跪求,情愿各具限状,保放士渚。”曹雪芹《红楼梦》:”茗烟见是宝玉,忙跪求不迭。宝玉道:‘青天白日,这是怎么说。珍大爷知道,你是死是活?’”一般来说,下跪者“跪求”的对象多为统治阶级、神灵菩萨、主子上司、长辈或能左右自己命运的人,“跪求”的目的多为祈福、避祸、消灾。
到了现代,“跪”已不是常见的礼节,人们也不再轻易下跪,然而在特殊的场合,人们仍然会做出“跪求”的举动。如周文祥、诚然《如风如烟的爱——白薇和杨骚》:“与她同班读书的‘丈夫’令她十分厌恶。十四五岁时,她一再抗婚,跪求父亲让她继续读书,而且准备逃婚,可惜未成。”又如《新京报》“东五环车祸,肇事司机跪求原谅。”“四袋赠品竟成赃物,七旬阿婆跪求清白。”下跪有损尊严,但当事关重大、无可奈何、痛彻心扉、万分火急之时,当事人为迅速扭转不利局面而不得不放下自尊,向他人下跪,以博取对方的同情,获得对方的帮助。“跪求”是当事人万不得已而为之的极端行为。
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却流行“跪求”,这与现实中人们不肯轻易下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求助者不论事情大小、缓急,只要有求于对方就要“跪求”,意在传达自己虔诚的态度与急切的心情。网络上的“跪求”多出现在求助帖中。“跪求这款今年日本最流行围巾织法。”SOSO问问“跪求关于心态的话题作文。”又如天涯社区:“跪求好心人帮我分析女友是什么意思。”ChinaRen社区:“跪求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再如豆瓣网:“跪求高手解答一组字母是什么意思。”班塞智能手机网:“跪求C7大一点的塔防游戏,最好有原版《植物大战僵尸》。”在网络上,什么都要“跪求”,“跪求”已成为部分网民求助他人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所用的流行语,充盈着淡淡的夸张和调侃,却失去了原来的庄重与虔诚。2011年11月25日,笔者在百度搜索网站上输入“跪求”一语,竟搜得一亿个网页,数量之多令人震惊。
与现实中的“跪求”相比,网络上
“跪求”的对象、目的均发生了变化。
“跪求”的对象不再是某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而是泛化了的、模糊了的一个群体,被求者与求人者不再是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而是平等的网友关系。“跪求”的目的也不再是祈福、消灾、避祸,而仅仅是满足自己的一点小小的要求,所求的无非一些照片、电影、小说、游戏、答案之类。
网络上“跪求”的语义与色彩也发生了变化。在语义上,现实中的“跪”是以真实的下跪动作来传达“卑微、虔诚”之意,而网络上的“跪”已然虚化,它虽仍表达“下跪”之意,但只是口头的承诺,其本意已被剥离,而只抽取其“卑微、虔诚”之意。在色彩上,现实中的“跪求”因事关重大或是时间紧迫,下跪者无不严肃庄重,往往给人以心灵的强烈震撼。而网络上所“跪求”的事情与动作(虽然是虚无的)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易使人产生滑稽的感觉,这与求助者欲传达“虔诚”的初哀是相悖的。
其实,汉语中表达“请求”含义的语词很多,有谦恭有礼的“请教、请问、请求”,有表示诚意的“恳请、恳求、吁请”,有自降身价的“乞求、哀求、苦求”,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求”:“仰求、苛求、希求、奢求、寻求、相求、默求、祷求、拜求”等。这些词语在程度上有不同、感情上有强弱,它们运用于不同的语境,能准确地传达出求助者的情感与意图。对于网民们来说,用“恳请”或“恳求”就足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虔诚之心,至多用上“苦求”。而运用感情色彩极为强烈的“跪求”,显然是词语的误用、感情的错位。
网络求助者舍弃其他词语而选用“跪求”,一方面是标新立异、盲目跟风等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脆弱心理和扭曲价值观的体现。对于网络“跪求”现象,网友“andre”调侃说:“嘿嘿,缺钙哟!”网友“懒猫”说:“虽然是玩,但是太没尊严。”网友“生活继续”说:“大家会不会认为‘跪求’这两个字有点‘JIAN’?什么事情,又不是关系到生命,什么东西,又不是碗大个钻石,用得着在网上说‘跪求’买?真搞不懂这些人是咋个想的!……反正即使再重要的事需要求救网友,我都不会用‘跪求’!”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在其运用之初,网民向网友发帖公开求助时确实可能代表了一种虔诚的心态。但是,当“跪求”一语在网络上迅速流播甚至泛滥的时候,当不“跪求”就不足以表达求助者虔诚态度的时候,“跪求”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缩水或异化的虔诚,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