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2001年7月,经教育部同意,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7科18种课程标准正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次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这次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它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地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之中,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然而,六年过去了,这种全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到底在教学中体现多少,教师是否真正地把这些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大家肯定有目共睹。虽然一轮又一轮的教师新课改、新课程培训搞的轰轰烈烈,但是却有很多情况流于形式,教师并没有真正从培训中了解课改的实质,即便有的老师了解到这种实质,也迫于升学压力,并不能真正在教学中贯彻执行,或者大多数老师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因此,本文想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方面对于英语教师的再教育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外语教学中的问题与误区
对于这个问题,束定芳在她的《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一书中作了明确的总结,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理论研究薄弱;师资水平有限;应试倾向明显;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不得法;中小学、大学外语教学严重脱节。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路上的误区主要有: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外语是一门知识课,外语是教会的;外语学习有捷径可走;外语学习年限越长效果越好;交际能力就是说话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和误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外语教师的再教育中,应该对于这些问题和误区作以研讨,让外语教师对于这些问题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做得更好。
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为教师既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虽然大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拥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且能够通过函授或者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而实现学历达标,但就其整体素质而言,依然存在理论水平较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模式比较固定、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具体来说,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仍然坚持课堂讲授和强化训练等题海战术,忽视素质教育的培养功效;注重以分数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教学、轻科研,固守“只要提高升学率就是好老师”思想,很少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科学的反思,忽略了自身专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与思想的误区,和上文中束定芳的总结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教师培训工作在推进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表明了在新课程改革中,还需要更多的具有先进理念和较高科研能力的英语师资,这一点在西部中小学中表现尤其突出,并且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外语教师培训的内容及形式
美国有一项关于教师素质的组成比例可以说明外语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即学识20%,教学态度10%,工作计划性20%,组织能力5%,表达能力15%,教学方法30%。根据这个调查所得的比例,我们不难看出语言师资培训的内容。然而在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通常由师范院校或者各地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来承担,但是由于这些院校受到经费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外语教师培养的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外语师资培训中经常会出现两大难题:一是因人设课,根本不考虑外语教师需要学什么、需要进行哪方面的训练,而是根据学校能开出什么课程来决定课程设置;二是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于外语人才多元化的要求,有些师范院校的师生有意淡化课程设置的师范性,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把原来的“英语教育”专业都改成“英语”、“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去掉原来必修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外语教学法等课程,打“擦边球”,增加英语专长学生的就业方向,从而使得新进的外语师资总体质量有所下降。
然而,要成为新世纪的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普通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一名语言教师所具备的专门素质,要有较为扎实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要有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魅力;要有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等等。所以,外语教师的培训或者再教育,实际上是指外语教师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的提高和加强,一是语言基本功训练课程,二是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课程,三是教学实习课程。
语言基本功是作为合格外语教师的最低要求,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学生模仿的样本之一,教师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应该达到相应的标准。语音语调要标准,语法、语用要规范,在流利程度上也应该达到相应的标准。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外语教师的基本功建立个人考察档案,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考察,对于那些确实语言基本功太差的外语教师进行强制培训,而不应该“胡子眉毛一把抓”,把所有外语教师都拉去培训,劳民伤财。
对于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课程的培训,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课堂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外语教师不仅要有如何使用外语的能力,还应该知道如何教外语,当然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科研,这一切都要求外语教师要懂得一定的语言理论,知道什么是语言,知道什么是语言学,什么是应用语言学,什么是二语习得和母语习得,以及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的关系等等。可能有的教师觉得中小学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搞科研是大学老师的事,其实不然。教学和科研是一种工作的两个方面,原是相辅相成的。科研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强教学的效果;教学能够指出科研的方向,显示科研的作用。语言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地查阅相关资料,看相关方面的书籍,尤其是一些语言学方面的理论书籍,才能从一知半解达到完全把握。外语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也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把自己从一个“教书匠”变成一个外语教育方面的“专家”。对于语言教学实习课程的培训,是教师培训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密切相关。可能有的教师认为这方面实践多了自然就会“熟能生巧”,其实不然。外语教师在掌握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怎样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笔者在与一些中小学外语教师的交谈中,发现有些老师并不如道有什么最新的外语教学方法。比如口语法、研说法、交际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学习法、自然法、暗示法、认知教学法等等,或者略知一二,或者茫然不知,即便略知一二者,也说自己在课堂实践中根本没办法去使用或者不知如何使用。对于各种课型应该采取的具体教法,比如语法教学、词汇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等等的教学技巧,也缺乏纵深的认识。所以,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示范教学或者教学观摩的方式对语言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尤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阶段性的训练,并使每一位外语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外语教学方法,从而在他们的外语教学中能够达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外语教师的培训应该知识、理论和技能并重,也就是说既要有基本功的考察培训,又要有语言教学理论方面的提升,还要把这些理论方法付诸教学实践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外语教师的培训包括学历培训和在职培训。学历培训是指在师范院校外语专业和综合性大学外语师资专业所提供的培训,在职培训是指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者周末等空闲时间在各类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所接受的各种培训。
外语教师的培训有别于其他的培训,在培训模式上各位学人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外语教师的培训要想不流于形式,就应该体现“开放、互动、创新、反思”的设计思路,并应遵循针对性、整合性、参与性、活动性几个原则。也就是说,培训内容紧紧围绕英语新课程有关的问题,引导参培者针对自己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进行探讨;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参透,通识性培训中的理论应尽可能地使用具体的学科实例进行阐释;培训模式充分体现大家参与的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培训者与参培者的角色发生变化。培训者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参与者的“指导者”、“协作者”;传统意义上的“培训对象”、“受训者”成为“参与者”,“参培教师”主动参与培训;参与者不仅进行理论探讨,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新课程的改革思想、内容和措施,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根本的变化。具体的培训模式,应该以科学系统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在整合优化不同培训的方式上,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建构融合教学各个层面的微观教学方式,就是采用“互动学习+自我反思式”、“动态督导+策略训练式”、“理论拓展+课题研究式”为一体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多元化外语教师教育方式,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动态的知识建构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自主发展能力。也可以采用由王枫杯等设计的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在“调查分析”模块的基础上,由“理论引领”、“观摩实践”、“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这四大“过程板块”和一个训后“综合评价”板块组成的教师培训模式。如图1所示;
总之,无论采用哪一种培训模式,培训的要求和目的总是一样的。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使外语教师具有相应的外语水平、熟练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体目标是使教师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了解外语的教学规律及特点;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了解新教材中重、难点的处理方法;了解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技巧;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同时,强调终身教育,使教师总是处于
提高更新过程中,使教师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五、结语
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主动者和执行者。从目前来看,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在教学第一线的英语教师一是忙于教学,囿于局部经验,没有在职学习机会:二是满足于现有的教学经验,轻视理论学习,使课程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水平达不到较高层次;三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不愿改变现有的经验,思想观念落后。这就提出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迫切性。笔者认为,这种继续教育的战略重点应当成为有效地推动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一种从零起点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学科和技能训练的水平上,也不能追求教育内容的完整性,这里自主的学习是各种能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应当认识到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地运用自主学习的手段整理分析教育经验、调整教育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王雪梅,康淑敏.从新课程改革角度探索英语师资培训思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6).
[4] 王志国.新课改背景下英语师资培训的思考.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
[5]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 王枫林,高晓芙,黄亚宁,王国艳.中学英语教师新课程培训模式的创新.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5).
[7] 康淑敏,王雪梅.新课程下的中学英语教师教育框架.基础英语教育,2005(6).
[8] 张志富.小学英语教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7).
(责任编辑刘永庆)
2001年7月,经教育部同意,经过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7科18种课程标准正式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次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这次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它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地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之中,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然而,六年过去了,这种全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到底在教学中体现多少,教师是否真正地把这些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大家肯定有目共睹。虽然一轮又一轮的教师新课改、新课程培训搞的轰轰烈烈,但是却有很多情况流于形式,教师并没有真正从培训中了解课改的实质,即便有的老师了解到这种实质,也迫于升学压力,并不能真正在教学中贯彻执行,或者大多数老师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因此,本文想从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方面对于英语教师的再教育问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外语教学中的问题与误区
对于这个问题,束定芳在她的《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一书中作了明确的总结,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理论研究薄弱;师资水平有限;应试倾向明显;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不得法;中小学、大学外语教学严重脱节。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路上的误区主要有: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外语是一门知识课,外语是教会的;外语学习有捷径可走;外语学习年限越长效果越好;交际能力就是说话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问题和误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外语教师的再教育中,应该对于这些问题和误区作以研讨,让外语教师对于这些问题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做得更好。
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为教师既是英语知识的传授者,同时又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者。虽然大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拥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且能够通过函授或者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而实现学历达标,但就其整体素质而言,依然存在理论水平较低、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模式比较固定、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具体来说,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师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仍然坚持课堂讲授和强化训练等题海战术,忽视素质教育的培养功效;注重以分数为标准的终结性评价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教学、轻科研,固守“只要提高升学率就是好老师”思想,很少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科学的反思,忽略了自身专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与思想的误区,和上文中束定芳的总结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教师培训工作在推进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表明了在新课程改革中,还需要更多的具有先进理念和较高科研能力的英语师资,这一点在西部中小学中表现尤其突出,并且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外语教师培训的内容及形式
美国有一项关于教师素质的组成比例可以说明外语教师培训的重要性,即学识20%,教学态度10%,工作计划性20%,组织能力5%,表达能力15%,教学方法30%。根据这个调查所得的比例,我们不难看出语言师资培训的内容。然而在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通常由师范院校或者各地的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来承担,但是由于这些院校受到经费和师资力量的限制,外语教师培养的质量并不令人满意。外语师资培训中经常会出现两大难题:一是因人设课,根本不考虑外语教师需要学什么、需要进行哪方面的训练,而是根据学校能开出什么课程来决定课程设置;二是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于外语人才多元化的要求,有些师范院校的师生有意淡化课程设置的师范性,强调综合性和实践性,把原来的“英语教育”专业都改成“英语”、“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去掉原来必修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外语教学法等课程,打“擦边球”,增加英语专长学生的就业方向,从而使得新进的外语师资总体质量有所下降。
然而,要成为新世纪的一名合格的外语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普通教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一名语言教师所具备的专门素质,要有较为扎实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实施能力;要有较高的人品修养和令人愉快的个人魅力;要有较为系统的现代语言知识;还要具有相当的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外语教学法知识,等等。所以,外语教师的培训或者再教育,实际上是指外语教师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的提高和加强,一是语言基本功训练课程,二是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课程,三是教学实习课程。
语言基本功是作为合格外语教师的最低要求,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学生模仿的样本之一,教师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应该达到相应的标准。语音语调要标准,语法、语用要规范,在流利程度上也应该达到相应的标准。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外语教师的基本功建立个人考察档案,定期组织专家进行考察,对于那些确实语言基本功太差的外语教师进行强制培训,而不应该“胡子眉毛一把抓”,把所有外语教师都拉去培训,劳民伤财。
对于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课程的培训,可以采取灵活的措施,课堂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外语教师不仅要有如何使用外语的能力,还应该知道如何教外语,当然还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科研,这一切都要求外语教师要懂得一定的语言理论,知道什么是语言,知道什么是语言学,什么是应用语言学,什么是二语习得和母语习得,以及外语学习与母语学习的关系等等。可能有的教师觉得中小学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搞科研是大学老师的事,其实不然。教学和科研是一种工作的两个方面,原是相辅相成的。科研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强教学的效果;教学能够指出科研的方向,显示科研的作用。语言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研究,不断地查阅相关资料,看相关方面的书籍,尤其是一些语言学方面的理论书籍,才能从一知半解达到完全把握。外语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也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把自己从一个“教书匠”变成一个外语教育方面的“专家”。对于语言教学实习课程的培训,是教师培训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与教师的教学实践密切相关。可能有的教师认为这方面实践多了自然就会“熟能生巧”,其实不然。外语教师在掌握语言理论和语言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怎样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笔者在与一些中小学外语教师的交谈中,发现有些老师并不如道有什么最新的外语教学方法。比如口语法、研说法、交际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学习法、自然法、暗示法、认知教学法等等,或者略知一二,或者茫然不知,即便略知一二者,也说自己在课堂实践中根本没办法去使用或者不知如何使用。对于各种课型应该采取的具体教法,比如语法教学、词汇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等等的教学技巧,也缺乏纵深的认识。所以,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示范教学或者教学观摩的方式对语言教师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尤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阶段性的训练,并使每一位外语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外语教学方法,从而在他们的外语教学中能够达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外语教师的培训应该知识、理论和技能并重,也就是说既要有基本功的考察培训,又要有语言教学理论方面的提升,还要把这些理论方法付诸教学实践中。任何一个方面的外语教师的培训包括学历培训和在职培训。学历培训是指在师范院校外语专业和综合性大学外语师资专业所提供的培训,在职培训是指教师利用寒暑假或者周末等空闲时间在各类学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所接受的各种培训。
外语教师的培训有别于其他的培训,在培训模式上各位学人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外语教师的培训要想不流于形式,就应该体现“开放、互动、创新、反思”的设计思路,并应遵循针对性、整合性、参与性、活动性几个原则。也就是说,培训内容紧紧围绕英语新课程有关的问题,引导参培者针对自己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困惑进行探讨;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参透,通识性培训中的理论应尽可能地使用具体的学科实例进行阐释;培训模式充分体现大家参与的和谐、愉快的学习气氛,培训者与参培者的角色发生变化。培训者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参与者的“指导者”、“协作者”;传统意义上的“培训对象”、“受训者”成为“参与者”,“参培教师”主动参与培训;参与者不仅进行理论探讨,还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新课程的改革思想、内容和措施,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发生根本的变化。具体的培训模式,应该以科学系统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英语新课程标准,在整合优化不同培训的方式上,针对成人教育的特点,建构融合教学各个层面的微观教学方式,就是采用“互动学习+自我反思式”、“动态督导+策略训练式”、“理论拓展+课题研究式”为一体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多元化外语教师教育方式,从而使受教育者在动态的知识建构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培养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自主发展能力。也可以采用由王枫杯等设计的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的,在“调查分析”模块的基础上,由“理论引领”、“观摩实践”、“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这四大“过程板块”和一个训后“综合评价”板块组成的教师培训模式。如图1所示;
总之,无论采用哪一种培训模式,培训的要求和目的总是一样的。培养的总体目标是使外语教师具有相应的外语水平、熟练驾驭课堂的教学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体目标是使教师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了解外语的教学规律及特点;熟练掌握新课程标准;了解新教材中重、难点的处理方法;了解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技巧;掌握现代教学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同时,强调终身教育,使教师总是处于
提高更新过程中,使教师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五、结语
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主动者和执行者。从目前来看,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发展不平衡,差距较大。在教学第一线的英语教师一是忙于教学,囿于局部经验,没有在职学习机会:二是满足于现有的教学经验,轻视理论学习,使课程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水平达不到较高层次;三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深蒂固,不愿改变现有的经验,思想观念落后。这就提出了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迫切性。笔者认为,这种继续教育的战略重点应当成为有效地推动教师自主发展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一种从零起点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学科和技能训练的水平上,也不能追求教育内容的完整性,这里自主的学习是各种能力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应当认识到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持续地运用自主学习的手段整理分析教育经验、调整教育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王雪梅,康淑敏.从新课程改革角度探索英语师资培训思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6).
[4] 王志国.新课改背景下英语师资培训的思考.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1).
[5]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6] 王枫林,高晓芙,黄亚宁,王国艳.中学英语教师新课程培训模式的创新.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5).
[7] 康淑敏,王雪梅.新课程下的中学英语教师教育框架.基础英语教育,2005(6).
[8] 张志富.小学英语教师三位一体培养模式.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1(7).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