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读课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很多时候课堂教学却是低效的。有些课堂教学过于注重课文本身知识内容的灌输,忽略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无法全过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思想的共鸣,从而让知识真正内化。有些课堂教学穿着教改外衣,运用的某些新的教学手段流于表面,虽然引起了学生兴趣,但学生走马观花,过目即忘,所获不多。有些课堂教学则无法很好地兼顾不同智力水平、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这也导致了整体教学效率的低下。其实,让训练成为常态教学,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教读课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多种训练方式结合,提高基本知识板块教学的有效性
识字学词、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读通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脉,是语文教读课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板块教学内容。我们通常所见的教学过程是:学生预习,抄写生字词、查找作者的背景资料、给课文划分层次;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背景资料,学生朗读并摘记,展示生字词读音,学生诵读字词;教师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学生速读全文,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布置作业。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当堂吸收消化知识的能力下降了,而且也影响到学生对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我认为在这个知识板块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师生的互动,想办法让训练的形式多样化,并且让训练常态化,将死知识变活,将浅显的知识向纵深拓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这部分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以下以《老王》为例进行说明。
1.教学课文作者资料的环节,让学生进行猜读和出题训练。我首先依次出示杨绛和钱钟书的相片,让学生猜测他们是谁。由于是图像,全班同学都注意起来,几乎异口同声回答出来。接下来展示作者杨绛的文字介绍,让学生阅读,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试着就这些文字介绍设计几道填空题,考考老师和其他同学。这样不仅摆脱了简单识记的枯燥性,让学生很好地当堂识记了本篇课文的作者资料,将课后复习的时间节省下来,更重要的是,学生也更清楚今后应从哪些方面去了解一位作家。
2.生字词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听写竞赛训练。我先让全体学生看字读音,然后请出男女生代表各一人到黑板上听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就老师指定的范围、选择规定数量的词语出听写题。最后教师在学生的引导下当堂批改听写,并以“开火车”的形式再次考察多数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3. 在掌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的教学环节中,展开质疑提问的训练。让学生设计可以用原文回答的问题,以此来推动他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前告诉他们可以使用“为什么”“怎么样”这些疑问代词。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板书各段大意,并有意调换顺序而佯装不知,让学生来发现问题,并陈述理由,由此又让学生对文章的构思有了更高度的认识。
二、对学生进行深入文本的质疑提问训练
在此环节的质疑训练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为明确阅读的目标,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还是以《老王》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本文作者写本文的意旨:表达社会的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重点向欣赏品味课文语言、学会表达过渡。我给出了本环节质疑的范围:事例的分析、人物的刻画、词语的运用、句子的内涵。也给出了质疑的格式: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然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品读课文。为了避免问题扎堆,避免一些同学的游离,我还规定,四人小组中,每人要质疑不同范围,并要求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也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独立解决。学生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启发、引导、组织大家一起解决。这样的针对性更强,不仅针对学生的问题,也针对学生的能力。针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少讲授、学生多涵泳”的理想效果。
三、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拓展训练
所谓拓展训练,是指按照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后,就课文中的某一内容进行拓展,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文字、音像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内容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觉形成自己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训练要求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
再以《老王》一课的教学为例。完成教学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训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不幸者?我们可以为不幸者做哪些事情?这是比较浅层的口语表达和思维的综合训练。学生回答踊跃,举手的人此起彼伏。然后我展示了收集到的一些相关场景的动人图片,展示了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以善良体味善良”等相关的名言要求学生积累。在我没有作出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在该周的随感中不约而同地写下了结合了亲身体验的高质量的学后感。还有人以“送人玫瑰”为题,写了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这源于《老王》一课,但又与《老王》一文的主题不同,我很欣慰。通过这样的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拓展训练,学生在这篇课文中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化,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也展现了一点点创造力,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不幸者的不幸,也触动了他们对现实中善良行为的关注,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因为将训练等同于练习或实践,也很少有人有意识地让训练成为语文教读课文课堂教学中的常态教学,更少有人明确提出将训练作为常态教学。其实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确立学生在教读课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期待真正而持续地提高语文教读课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过程其实多数是依附着训练的实体来实现的。我希望通过本文的一些论述,引起同行们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确立训练在初中语文教读课文课堂教学中的常态教学的地位,提高初中教读课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魏文琦
一、多种训练方式结合,提高基本知识板块教学的有效性
识字学词、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读通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文脉,是语文教读课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知识板块教学内容。我们通常所见的教学过程是:学生预习,抄写生字词、查找作者的背景资料、给课文划分层次;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背景资料,学生朗读并摘记,展示生字词读音,学生诵读字词;教师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学生速读全文,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布置作业。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当堂吸收消化知识的能力下降了,而且也影响到学生对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我认为在这个知识板块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师生的互动,想办法让训练的形式多样化,并且让训练常态化,将死知识变活,将浅显的知识向纵深拓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高这部分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以下以《老王》为例进行说明。
1.教学课文作者资料的环节,让学生进行猜读和出题训练。我首先依次出示杨绛和钱钟书的相片,让学生猜测他们是谁。由于是图像,全班同学都注意起来,几乎异口同声回答出来。接下来展示作者杨绛的文字介绍,让学生阅读,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试着就这些文字介绍设计几道填空题,考考老师和其他同学。这样不仅摆脱了简单识记的枯燥性,让学生很好地当堂识记了本篇课文的作者资料,将课后复习的时间节省下来,更重要的是,学生也更清楚今后应从哪些方面去了解一位作家。
2.生字词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听写竞赛训练。我先让全体学生看字读音,然后请出男女生代表各一人到黑板上听写,其他同学在下面就老师指定的范围、选择规定数量的词语出听写题。最后教师在学生的引导下当堂批改听写,并以“开火车”的形式再次考察多数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3. 在掌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的教学环节中,展开质疑提问的训练。让学生设计可以用原文回答的问题,以此来推动他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前告诉他们可以使用“为什么”“怎么样”这些疑问代词。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板书各段大意,并有意调换顺序而佯装不知,让学生来发现问题,并陈述理由,由此又让学生对文章的构思有了更高度的认识。
二、对学生进行深入文本的质疑提问训练
在此环节的质疑训练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为明确阅读的目标,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还是以《老王》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教学环节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本文作者写本文的意旨:表达社会的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接下来的教学环节重点向欣赏品味课文语言、学会表达过渡。我给出了本环节质疑的范围:事例的分析、人物的刻画、词语的运用、句子的内涵。也给出了质疑的格式:为什么这样写?怎样写?然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品读课文。为了避免问题扎堆,避免一些同学的游离,我还规定,四人小组中,每人要质疑不同范围,并要求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在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时,也不是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独立解决。学生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则启发、引导、组织大家一起解决。这样的针对性更强,不仅针对学生的问题,也针对学生的能力。针对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培养,使教师的主导性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性,进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少讲授、学生多涵泳”的理想效果。
三、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拓展训练
所谓拓展训练,是指按照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后,就课文中的某一内容进行拓展,搜寻更多的阅读材料(文字、音像材料)加以整理与阅读,从而对该内容描述的事件所处的大背景或者某个特定的视觉形成自己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训练要求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学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培养以及人格完善的教育。
再以《老王》一课的教学为例。完成教学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训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不幸者?我们可以为不幸者做哪些事情?这是比较浅层的口语表达和思维的综合训练。学生回答踊跃,举手的人此起彼伏。然后我展示了收集到的一些相关场景的动人图片,展示了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以善良体味善良”等相关的名言要求学生积累。在我没有作出特别要求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在该周的随感中不约而同地写下了结合了亲身体验的高质量的学后感。还有人以“送人玫瑰”为题,写了自己与同学的交往,这源于《老王》一课,但又与《老王》一文的主题不同,我很欣慰。通过这样的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拓展训练,学生在这篇课文中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内化,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也展现了一点点创造力,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不幸者的不幸,也触动了他们对现实中善良行为的关注,人格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因为将训练等同于练习或实践,也很少有人有意识地让训练成为语文教读课文课堂教学中的常态教学,更少有人明确提出将训练作为常态教学。其实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无意识或有意识地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确立学生在教读课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期待真正而持续地提高语文教读课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过程其实多数是依附着训练的实体来实现的。我希望通过本文的一些论述,引起同行们更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确立训练在初中语文教读课文课堂教学中的常态教学的地位,提高初中教读课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