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视角下的茶叶性味、功效和药方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从被中医本草文献载入,到唐本草对茶的正确认识,再到宋明清时期茶的广泛人方治病,古代医家对茶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发展丰富的过程.茶的性味,普遍被认为性寒或微寒,具有苦、甘2味,或者苦、甘、辛3味,通过对中医文献的梳理和统计发现,茶性有寒、温、热3种,味则有苦、甘、辛、酸4味.根据历朝代表性本草文献的梳理统计,茶不仅是饮料,还是一味能治病且具有实用疗效的中药.此外,茶还能人方治疗10多种疾病,自唐宋以来,茶被医家广泛入方.中国是产茶大国,产量和品种十分丰富,随着以茶入药的大众化,更多不同的茶品被认识并人方治病.
其他文献
目的:对脱水淫羊藿素、宝藿苷Ⅱ、宝藿苷Ⅱ、朝藿定A1、朝藿定C5种异戊烯基黄酮醇标准品在电喷雾质谱下的裂解途径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Orbitrap MS)对5种异戊烯基黄酮对照品进行研究.结果:异戊烯基黄酮醇苷元在负离子模式下会形成[M-H]--C3H8和[M-H]--C4H8特征碎片离子;受糖链的连接位置的不同,异戊烯基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呈现不同的碎裂规律,如C3端基糖为1→2连接时尾链糖依次丢失,端基糖为1→3连接时直接丢失二糖,说明端基糖的
白花丹醌作为一种从植物中分离出来的具有优异抗癌活性的药物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具有高亲脂性、低水溶性、细胞毒性、短生物半衰期以及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影响到了其抗癌作用的有效发挥.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多种白花丹醌药物载体系统具有减轻白花丹醌毒性,提高白花丹醌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强白花丹醌药理活性、药效稳定性及持续递送性,改善白花丹醌组织分布,防止白花丹醌物理和化学降解等作用.白花丹醌药物载体系统的研究和发展为白花丹醌提供了新的给药途径,提高了白花丹醌的药理特性进而增强其抗癌活性.文章总结白花丹醌相关药物
黄芪多糖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随着黄芪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学者对黄芪多糖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黄芪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骨质疏松、改善记忆力、调节血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不同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对黄芪多糖的含量和纯度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其药理作用的发挥也会有所影响.文章在全面查阅并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黄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多种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对黄芪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产地156批山萸肉中5个成分含量的UPLC法,通过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并在温度40℃、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对市售山萸肉进行加速试验的研究.方法: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ACE 3 C18-AR(2.1mm×100mm×3μ,m),流动相为乙腈(A)-0.3%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25℃.结果:山萸肉中莫诺苷含量最高,其次为马钱苷、山茱萸新苷,獐牙菜苷和没食子酸最低;山萸肉的性状品质与
古人认为自然界的各种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是在天地气化的大环境下生成的,也都可以用五行进行分类研究,并创建了五虫学说,“虫”可以泛指所有动物.文章通过对古代文史典籍、中医典籍、道教典籍的检索,挖掘其中有关五虫的论述,参考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和生活经验,对中医药脏腑经络理论及相关思维模式进行探讨,以求为中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开阔思路.
目的:探讨前胡品质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前胡的人工栽培种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前胡产地共10省30批次样品中的7-羟基香豆素(7-OH-C)、白花前胡甲素(PA)、白花前胡乙素(PB)和白花前胡素E (PE)含量,同时还测定总香豆素(TP)和醇溶性浸出物(ESE)含量.应用R语言对不同产地前胡有效成分含量和气候因子进行主成分、聚类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寻找和揭示影响前胡有效成分含量的关键气候因子.结果:不同产地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30个不同产地的气候类型可以分成五大类,存在明显
中医学中“十剂”的概念,是指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类.纵观历史,“十剂”理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唐宋时期,《本草拾遗》《圣济经》提出了按功效归类药物和方剂的构想,“十剂”理论的后世发展奠定了基础.金元时期,“十剂”理论得到充实发展,成无己用其来阐释方剂功用;刘完素将前人理论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了“十剂”的内涵;张从正用“十剂”理论为攻邪法提供依据.明清时期,“十剂”理论日趋完善,李时珍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全面深化“十剂”理论,沈金鳌将“十剂”分类理论付诸实践.明清诸多本草著作用“
儒医为博学经史、修身慎行而又兼通医术的儒者,儒医的因循源流主要体现为观念史、心性论、价值论诸多面向.文章一方面分析士子、学子、乡绅、处士等称谓的观念变迁来追溯儒医文脉承传的医礼因子,另一方面依经据典来考辩业医、世医、习医、从医的身份认同与家风渊源.中国传统经典医籍的文献机理均能体现医儒同道、儒体医用的医道心性进程,亦能彰显唯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的医孝脉络价值.医礼、医孝与医道形构了儒医思想的时代脉络,其在原型概念及跨域整合浸润中凸显出了儒士与医者汇融的文脉图景.
《伤寒杂病论》脉学体系完整、实用,且病、脉、证相对而论述.源起于《黄帝内经》《难经》,在脉诊部位、奇经八脉诊法及六经脉法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脉学内涵.遵循“整体观念”以及“天人相应”的哲学观,提倡“取向比类”的方法论.其脉学思想“尊理重道”“首分阴阳”“注重变通”及“脉证互参”,然终不离乎“理”,临床注重“有是理,有是象,有是脉”的脉学理念.将仲景脉学运用临床,可做到“以脉统病”“以脉统证”“以脉处方”“以脉辨机”,对提升临床诊疗、辨证论治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伤寒杂病论》详尽记载了张仲景运用散剂的规律和经验.散剂可据制作方式和使用途径而多样细致地分类,其所用溶媒灵活,作用可概括为护胃安中、解毒补虚与助行药力、因势利导;其剂量因人体质的羸壮、药性的峻缓、疾病的缓急各异;作用可根据治疗疾病的不同而分为散水排脓,调经安胎与通闭解结.《伤寒杂病论》散剂的使用经验对后世有极大的借鉴作用,掌握张仲景运用散剂的规律,对临床灵活地运用经方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