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香包的科学与艺术价值研究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m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徐州曹氏香包,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代传承之经典,造型生动、简洁,极具装饰性,局部刺绣恭谨细腻,惟妙惟肖。这与徐州本地汉画像石的艺术造型风格颇有神似。本文在论述曹氏香包五代传承的基础上,对香包的历史发展及其科学性与艺术性进行研究,在科学性方面,主要研究香包中香药的疗效和功能;在艺术性方面,主要研究香包的图案纹样及使用功能,分析其自身独特的艺术美感,透过小小的香包去发掘它的真正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曹氏香包;发展史;科学性;艺术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99-3
  古彭徐州,历史悠久,地杰人灵,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当地的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曹氏香包就是其中之一。
  香包,古代称“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诗经《礼记》云:“五采谓之绣。”说明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根据汉代《礼记》记载:“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佩容臭”。“容臭”即香包,说明汉代末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可以说,徐州香包是在汉代时出现的。它既有装饰衣着、把玩欣赏之审美功用,又因其内部装填有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兼有驱邪擗欹、除菌爽神之功效。
  此外,佩戴香包与我国传统节日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五月,时近夏至,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人们佩戴香包以避灾驱邪。
  徐州目前也有一批制作香包的艺人,他们的作品曾在国家、省、市级的各类比赛中获奖。但目前已形成规模的要数曹氏香包(图1),下面我将通过曹氏香包的发展史对徐州香包科学与艺术的双重价值进行研究。
  一、曹氏香包简介
  徐州曹氏香包一脉相承,从1914年始创至今(图2),已有近百年历史。第一代创始人曹玉九,系清末当地赫赫有名的老中医,潜心研究中草药配方,如今曹氏香包选用的中草药及制作工艺,都是原汁原味的,这一点是曹氏传承人始终信守不逾的;至于制作绣花香包,则既秉承传统刺绣工艺,又充分吸纳当今各大刺绣流派的精髓,汲取现代工艺美学理念的养分。在第二代传人曹凤英老人手中发扬光大,其作品曾获得“徐州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6江苏旅游商品博览会金奖”等一系列荣誉。井秋红(图3)作为第三代传人,她在继承传统香包制作的基础上苦心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批带有徐州汉代文化特征的作品。作品造型美观、精致,内装有由十八种中草药配制而成的香料,香气四溢,既可以驱毒避邪、防潮驱蚊,又能装饰房间,净化空气。近年来,井秋红精品迭出,《龙凤呈祥》《吉庆有余》《连年有余》等自创作品在省市民間工艺品大赛中屡获大奖。
  二、曹氏香包的科学实用性
  曹氏香包的实用性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作为艺术品而言的装饰实用性;一种是作为药物而言的医疗保健性。中草药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在价值,其中含有气味浓郁的芳香物,将其研磨成细末,其特有的香气对于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曹氏香包在后几代传承人的发展与演变中,由最初曹玉九时期的3~4种香药变成如今的18种(冰片、甘草、当归、连翘、艾叶等)东北特殊香药。
  香药的主要作用就是散发于空气中的香药分子被鼻腔的嗅觉细胞捕获,亦或是口腔以及眼睛等器官的粘膜吸收,并由此对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产生生理效应,并将此信息传输至大脑皮层,从而给人芳香可人、身心愉悦之感。曹氏香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通过香药本身带有的治疗功效,使人们在佩戴的同时起到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作用。[3]
  三、曹氏香包的装饰艺术性
  曹氏香包造型多种多样,以新、奇、美、真为特色,形状敦实淳朴,色彩对比强烈,在用料上多采用纯天然材质:绸、缎、棉、麻以及各种颜色丝线,彩绘所使用的颜料也是来自纯天然的矿物质颜料,内部填充以棉为主。立体造型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观赏、收藏价值。它的形状有:心形、圆形、菱形、元宝形、蝴蝶形、花瓶形等。内容大体可以归纳为怀旧类、两汉文化类、定制香包类、印花类、老虎香包类、年年有余类、名人字画类、福香包类等十四类。
  1、怀旧类
  此类香包根据民间传统风俗进行设计,主要起到避邪保平安的作用。
  《壁鞋》:将鞋挂在墙上,取其谐音,壁与避,鞋与邪,称之为“避邪”。此俗也是古俗之演变,豫北旧时,就有枕鞋避邪之说,如行路者留宿古庙,或住在人称常闹鬼的地方,睡觉时,就要把脱下之鞋枕在头下,以求平安。
  2、两汉文化类
  汉化四神:四象又称四星。《三辅黄图》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思灵,以正四方。”,方位为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皆四方吉祥之神。(图5)
  3、定制香包类
  此类香包是根据客户的需求加工定做的,有纪念香包、会议礼品和宗教礼品等。如《春》《夏》《秋》《冬》等。(图6)
  4、印花类
  将精美艳丽的各种花纹图案作为装饰绣制在香包上,使得香包更加的清新雅致,受到很多女性和情侣的喜爱。(图7)
  5、老虎香包类
  虎为百寿之王,传说能镇宅避邪,消灾降福。在香包中,以虎这一形象作为设计元素的香包很是常见。(图8)
  6、年年有余类
  图案由鲤鱼和莲花组成,鱼与余同音,象征年年五谷丰登,岁岁春满九州的吉祥之意。(图9)
  7、名人字画类
  曹氏香包在第三代传承人时期,在香包上加入了一些名人的字画作品作为绣制图案,比如徐州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画作《牧牛图》等,这一创新提高了香包本身的艺术价。(如图10)
  8、福香包类
  福,意为幸福美满。《尚书》说:“五福:一曰寿,二曰福,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韩非子》说:“全富贵之谓福。”这类香包寄托着满满的祝福与期盼,受到人们的喜爱。(图11)   9、禄香包类
  禄,意为高官厚禄。《左传》曰:“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汉书》曰:“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常以鹰和鸡比喻鸿途之志,升官进爵。(图12)
  10、寿香包类
  《诗经》曰:“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寿意为健康长寿。
  《庄子》曰:“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图13)
  《福星》:老寿星手拿仙桃,寓意长辈福寿延年之意。
  11、喜香包类
  喜,意为欢乐喜庆。《国语》曰:“固庆其喜而吊其忧。”韦昭注:“喜犹福也。”(图14)
  《荷花鸳鸯》:“荷”谐音“合”。鸳鸯喻婚姻的结合,寓意夫妻和睦,生活美满,白头偕老。
  12、财香包类
  财,意为发财,富有。《荀子》曰:“务本节用财无极。”(图15)
  《招财进宝》:以古代吉祥文字和元宝为图案,寓意财源滚滚,生意兴隆。经商之人使用较为广泛。
  13、立体香包类
  即布艺软雕塑,是在绘画、刺绣、雕刻等技艺的基础上,以布艺的形式进行再创作,主要以各种娃娃造型配合民间生活风俗为题材,怀缅童趣,作品造型生动,古朴稚拙、精巧细致,深受大众喜爱。(图16)
  14、靠垫香包类
  根据客户要求,加工定制各类沙发、汽车不同规格靠垫。(图17)
  实际上曹氏香包的造型内涵没有严格的分类说,而是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喜好,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这不仅很好的保留了民间的传统文化也使其艺术价值得以提升。
  四、曹氏香包的影響与价值
  综上所述,徐州曹氏香包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智慧精华,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通过五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如今曹氏香包已经成为徐州地区特色民艺品牌。她们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去传承,去延续,让小小的香包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我们们所喜爱。
  参考文献:
  [1]包泉万.中国民间荷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宫楚涵.试论民间绣荷包的审美情感[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
  [3]毛海燕.香包文化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05.
  [4]杨阳.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体——中国民间香包[J/OL].http:// www.zgqingyang.gov.cn/html/mswh2/06_94.html,2010-1-6.
  作者简介:
  张淼,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品牌文化是品牌情感的载体,对品牌的创建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从湘绣服装企业的品牌的文化构建出发,阐述了湘绣服装品牌的文化定位,竞争力分析以及构建品牌文化需要
摘要:城镇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新型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保持文化的传承,成为不容回避的文化命题。民间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较为特殊的门类,与纯艺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是贯穿于民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对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民间艺术;传承
王昭曼的《瓷色隐语》画册反映了作者创作的新动向:题材内容有“空间微元系列”、“接引系列”、“水天佛系列”等,展现了作者对人与空间、时间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关注,对人类
自从全球化引导下的“地球村”诞生后,音乐界也逐渐打破了“欧洲文化中心论”的神话,创造了流行与古典并驾齐驱统治乐坛的奇迹。风笛与钢琴一起欢歌、西塔尔与小提琴一起吟咏、
摘要:闽南的民俗文化不仅包含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更是孕育了独具一格的具有強烈地方特征的审美趣味。闽南民俗文化具有技巧的灵活性、文化的发展性、艺术的纯朴性等艺术审美价值。在审美过程中,人们不仅要关注其文化特征,还要加强对闽南历史的了解,以动态的眼光来欣赏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闽南;民俗;艺术;审美;研究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
摘要:明政府的屯军政策给贵州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屯堡,现今黔中一带仍旧保留着200多个不同大小的屯堡村寨,其中屯堡妇女的服饰完整的保留了明代遗风,被称为“凤阳汉装”。其风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包括以年龄大小区别装束,服装为带刺绣的大袖长袍和尖头鞋,且长袍以蓝、青色为主,其价值在于既完整保留历史传统也因此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  关键词:时代变迁;风格特点;价值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
摘要:在歌唱中只有将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做到完美统一,才能将艺术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才能与听众产生共鸣。本文详细阐述了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分析了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在声乐演唱中的辩证关系,希望对表演者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声乐演唱;情感表达;演唱技巧;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J6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73-2  演唱的过程是演唱者通过歌曲与
摘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人们精神世界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方法。本文结合了作者在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方面的经验,介绍了什么是群众文化活动以及群众文化工作者所需的条件和重要性,分析了如何组织辅导群众文化活动,阐述了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要注意的问题,给人们相关有价值的经验。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
阐述了咸水歌的溯源、形成与艺术特色、唱法、旋律节奏、结构分析等特点,并陈述了咸水歌发展与传承中需要的创新的一些方法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