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艾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guwenshuru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艾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2组患者均给予吸氧、镇静、脑神经保护等基础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模拟电针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MCA-Vm)、颈内动脉颅外段平均流速(VICA-Vm)及Lindegaard指数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NO和ET-1水平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并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中有1例退出,对照组中有3例退出.最终治疗组59例、对照组57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颈内动脉颅外段平均流速、Lindegaard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颈内动脉颅外段平均流速、Lindegaard指数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O和ET-1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清NO和ET-1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1%(58/59),对照组为77.19%(44/5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改良Rankin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2周后,治疗组发生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1例,未见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9%(1/59);对照组发生迟发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7例,血管痉挛相关脑梗塞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9.30%(11/57);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艾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能明显降低脑血管痉挛的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血清NO水平,降低血清ET-1水平,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八髎穴治疗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SCI后NB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电针深刺八髎穴治疗,6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3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排尿次数、日均单次排尿量及尿失禁次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最大尿流率、最大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24 h排尿次数、
现代中医学认为复发性流产相当于中医学中的“滑胎”“胎数落”.但我们在探究复发性流产的中医学病名起源中发现,“滑胎”一词最早的含义与当今所指的复发性流产不同,“滑胎”在清乾隆四年以前实为临产催生的方法,而“数堕胎”“胎数落”才更接近复发性流产的含义.历代中医对“胎数落”在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方面的认识上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别,各有千秋,自成体系,尤其对自然流产频率的连续性即“应期而落”这一特点的认识相当精确.针灸在治疗“胎数落”时须做到明辨虚实,虚则益气血、补脾肾、调冲任,实则活血化瘀兼以理气通经.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锌a2糖蛋白(ZAG)、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趋化因子样受体1(CMKLR1)水平与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汉中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27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R患者93例(DR组),非DR患者134例(n-DR组),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的基线资料、血清学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ZAG、Egr-1、CMKLR1水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刺治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30 d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加减治疗尿路感染(淋证)阴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尿路感染(淋证)阴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尿感宁颗粒治疗,治疗组给予知柏地黄汤合八正散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细胞数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和西医临床疗效.[结果](1)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86%(39/42),对照组为78.57%(33/4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尼可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
目的 观察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前后循环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PN)、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西安高新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2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英国牛津郡卒中研究分型(OSCP)将其分为前循环梗死组(69例)和后循环梗死组(3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治疗后14 d)、治
目的 分析非瓣膜性房颤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揭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100例非瓣膜性房颤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房颤发作情况分为阵发性房颤组43例和持续性房颤组57例,同期选择50例不伴有房颤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左心房容积指数、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m)、左心室射血分数(LV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对成人癫痫患者脑电图、骨代谢、骨密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成人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采用左乙拉西坦片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者纳入观察组,40例给予丙戊酸钠单药治疗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脑电图、骨代谢、骨密度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棘波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棘波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电刺激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糖尿病合并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给予弥可保肌肉注射,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电刺激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4周后日排尿次数、24 h单次最大排尿量以及膀胱残余尿量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4周后排尿症状评分量表(USS)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1、2、4周后,2组患者的日排尿次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