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叙事研究的反思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研究范式,教育叙事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不少研究者开始尝试用叙事研究的范式来探讨一些教育问题。由于这种研究范式本身还不是很成熟,研究者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很大,一些研究中出现了“理论诉求”压制“生命体验”的现象,这是值得去认真反思的。
  [关键词]叙事研究;视域融合;理解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0)01-0025-03
  
  《叛逆与“回归”——关于一个大二学生逃课的叙事研究》是发表在《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5期的一篇文章。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作者开宗明义阐明了自己的理论依据,即社会学意义上的“失范和越轨理论”,然后又对自己的研究方法、抽样取样方式作了简单说明。文章的二三两部分引入了叙事研究的视域,作者描叙了访谈对象逃课经历中的行为变化与心路历程,概括了访谈对象对逃课的认识。文章的最后,即第四部分又回到了作者理论分析的框架之下,从而对“郑新”逃课的叙事做了概括和诠释。笔者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来试图反思当前教育叙事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作者勇于叙事的意识也令人敬佩。但就教育叙事研究本身来说,还远远不够,这可能同作者对叙事研究的认识以及论文发表的限制有关。在这里暂且抛开所谓的发表的限制,单从这篇文章本身来看,这样的叙事理路以及成文方式也是很值得反思的。首先从文章的结构来看,引言和最后的结论是理论阐发,中间夹杂的是叙事。这种方式看起来,首尾一致,有始有终,可是仔细考察的话,会发现作者对表述形式的完美追求和过度的理论诠释反倒损害了教育叙事研究本身的价值。研究者对文章前后的理论诉求,使得叙事成了佐证某些理论的形式,叙事本身的意义反倒被忽略了。再者,就言语的表达方式来看,研究者的话语常常会代替叙事者的叙述,从而使得文章的叙事色彩被淡化了。在这种情境下,作者为了成文的方便,将原初的资料过度概念化,企图通过三言两语的叙述达成“叙事意义的自明”。可惜的是,哲学中的“奥卡姆剃刀原则”并不适合叙事研究,这种理想的简约主义并没有达到所谓的“意义的自明”,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研究者对教育事件的场景、情节和过程进行的整体性的、情境化的、动态的“深度描述和刻画”。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因为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深描与刻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叙事研究来说,“深度描述”绝不仅仅只是记录人物的所作所为,而是去详细描述情境、情感以及人际交往的社会关系网络,它必须能将其所描述的东西活生生地呈现出来,从而唤醒人们生命深处的悸动和内心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天分的人”,“起码是个善于考试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些概括性的言辞(不论是研究者还是叙事者本人概括的)都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这样的言语,得到的只能是一种笼统的、简化了的印象,离“深描与刻画”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而且这样的概括也许是不准确,不真诚的。当然,作者的“扎根意识”还是有的,譬如“夜猫子”、“毛玻璃”、“痴人”这样的词汇就很能反映此等情景下叙事者的心态和想法,也能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是文章中阐释比较好的地方。
  除此之外,对于叙事研究来说,还有一个过渡诠释与诠释不足的问题。教育叙事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诠释,否则就成了一般性的记叙文了。因而,作者能否恰当的进行叙事诠释也是决定文章好坏的重要因素。那么,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作者叙事诠释的好坏呢?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涉及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还原三段论,即“悬置对象”,现象还原;面向事实,本质还原;排除事实,先验还原[1]。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教育叙事研究的好坏就看它是如何面向生活世界本身的,又是如何悬置了作者的主观臆想,真诚的倾听叙述者的故事,从而切入到叙事中的本质和意义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者引言部分的理论阐释破坏了悬置对象,现象还原的要求,也不符合教育叙事研究的逻辑,因为在引言中看不出作者“理论收敛”的诉求,映入眼帘的只是“上纲上线”的宏大叙述。而将“违背”、“失范”、“控制”这样的字眼作为教育叙事研究的开场白,则更是有违初衷的。这些词语的出场表明作者在进行叙事研究时事先就做了一个不恰当的预设,即他不是基于理解与体验的目的来进行教育叙事研究的,而是妄求通过了解情况来验证理论,规训他人,这实在是不可取的!谈到叙事研究,伽达默尔也是不能不提及的,伽达默尔在胡塞尔、海德格尔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阐发了理解和解释的重要性。他承认人的预先判断(Prejudgment)的作用,他认为“偏见”说明人们只能从某个特定的“视界”(horizon)来理解世界,该视界为人们提供了思想和行为的起点。只有当人们能够相互间展开交谈,并产生不同的界的“融合”(fusion),形成新的共识时,这种理解与对话才是有效的,而解释的有效性就看人们彼此间视域融合的程度的大小[1]。由此,也可以这么说,诠释的适切性与否,也可以用视域融合的程度来衡量。依据这样的评判理据,这篇文章中的研究者和叙事者是否达成了视域融合的要求呢?这方面作者做的恐怕不够好!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研究者在叙事研究中的理论诉求,使得作为“研究工具的自己”丧失了从个体的“视界”认识他人、理解他人的可能,由于“个体视界”的缺失,研究者与叙事者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这种研究姿态下,研究者仿佛就是在做着一件与“生命”无关的工作,他主要的任务就是记录下某些话语,然后佐之于某些理论,如此而已,这是作者在叙事研究的过程中出现过度诠释与诠释不足的重要原因。
  我们知道,叙事研究说到底是“建构主义”的,教育叙事研究的开拓者,加拿大学者康纳利和克莱丁宁就认为,“叙事是这样一种研究:它让人们不断地讲述和复述他们的生活故事, 既描绘过去,又创设未来,通过这种方式来研究如何使经验有意义”[2]。这种研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不追求所谓的“价值中立”,它追求的是由叙事者和倾听者共同建构的生命意蕴。这样的生命意蕴也许不够宏大,不够壮美,但对于叙事者来说,这就够了,这就是个体的社会性和自我意义生成的一种表现了。基于此,叙事研究需要研究者在研究中转变自己的角色,尽量消除“客观研究范式”留下的心理痕迹,从一个“评判者”转变为“倾听者”、“理解者”和“意义的共同建构者”。在这样的视域下,笔者发现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视域融合”下的角色转变[3],更多的时候沿袭以往“本质主义”研究的路线,致使作者的声音过于“喧嚣了”,出现了喧宾夺主的迹象,这是不足取的。因为作者的过度诠释压制了叙事者的声音,人们通过这样的文字描述,很难达至那种有关“逃课生活历程”的深刻体验。这种诠释姿态还造就了一种封闭式的研究结构,在这样的结构中,研究者极易陷入“主客二分”的研究预设中,从而忽视“视域融合”必需的“主体间性”。而“主体间性”的缺失往往是叙事研究的大忌,研究者一旦犯了这样的错误,叙事研究的价值便不复存在了。很多时候,这种封闭的诠释姿态,使得“叙事”被刻意导入某种理论的框架之内,叙事的目的不是为了“理解叙事者的生命历程”,而是“为了论文而论文”,用“实验小白鼠的心态”来看待叙事者。这样的结果便是,其不光“深描与刻画”做的不够,更是为了发表的需要,将叙事者的“人生故事”任意裁减,以至于人们只能得到一个浮光掠影式的感受,而真正的“理解与体验的诉求”被抛之脑后了,这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研究者最后的论述也很成问题,譬如这句话“从郑新的逃课故事中起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复杂的,并非三五条提纲挈领的理由所能囊括”[4]。在作者看来,由郑新逃课得出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或许是理所当然的。可是,能从有关郑新的叙事研究中得到这种起码的结论吗?郑新逃课乃是个体行为,相关的叙事也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叙事者的生命历程,怎么能由个体叙事推衍到普遍层面上的意义呢? 更何况,作者开篇便说自己用的是目的性抽样,选出的是较为典型的个案,它其实并不具有普遍意义。由此可见,虽然作者用的是叙事研究的形式,但真正的理路还没有把握好,其思维模式还是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的套路,还想从叙事中推演出(或验证)高深的理论,而没有将心思更好的用在对叙事者的理解与体验上。这种线性的封闭的传统思维模式还使得作者刻意追求“善始善终”,首尾呼应,从而将那种开放的、丰富的、生成的,能让人遐想的、回味的东西消解掉了。
  当然有些问题不单单是研究者个人的问题,教育叙事研究阐发场所的缺失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笔者在搜索相关文献的时候发现,虽然教育叙事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已经悄然兴起,但是还没有真正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可,不少研究者还对叙事研究的价值存有疑虑。一种观点是,中国教育科学的研究范式尚未建立,目前缺少的不是叙事研究,而是逻辑严密、论述规范的理性分析方法,这种既无信效度,又无普遍性、客观性的研究范式不应该成为人们热衷的焦点。另一种观点,则从当前教育叙事研究的弊病说起,认为这种研究范式主观性、随意性太强,出现了“怎么说都可以”的现象,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基于这些缘由,许多专业期刊杂志都不愿意发表这样的文章,即使愿意发表,限于字数的要求,作者往往也要忍痛割爱,舍弃很多内容。鉴于这种情况,研究者便很难将叙事背后隐含的社会脉络明晰化、丰富化,不得不用宏大叙述来概括之。譬如文章的引言部分是这样呈现“逃课”背后的社会脉络的:“就目前看来,国内一些高校的教育控制并未奏效。某高校校园网一份有关大学生活的调查显示,一些大学基础课的平均逃课率在25%以上,专业课逃课率在20%左右,而一些公共课的逃课率甚至达到了50%”[4]。如此寥寥几语,便将“逃课”的社会脉络勾勒出来了,“深描与刻画”的诉求便再无得以彰显的道理。
  综上所述,基于《叛逆与“回归”》一文的考察和反思,笔者发现教育叙事研究在方兴未艾的同时,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同研究者个人的学术素养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这些问题还同研究中的某些 “群体意识”密不可分,毕竟对于那些长期以来浸染在“本质主义”研究范式下的研究者来说,想要转变习惯了的研究套路,接受这样的思维模式,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勇气的。
  
  参考文献
  [1]徐勤玲.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性反思[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17-18,20.
  [2]侯志军.大学叙事与院校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8):69-74.
  [3]吕星宇.穿新鞋走老路——教育叙事研究的异变[J].天津师大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4):5-8.
  [4]陈杨.叛逆与回归——关于一个大二学生逃课的叙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5):53,55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慕课(MOOC)和私播課(SPOC)等在线课程及其相关教学改革和研究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都开始关注在线学习的有效性问题。结合一套在国外被广泛应用的在线课程质量标准,指出了在线课程教学设计有效性的五大要素,即一致性的课程设计原则、明晰的学习导引、多样的学习任务、实时的学业测评、及时的在线互动等,并由此对国内在线课程在学习目标、学业评价与测试和学习者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摘要]率领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感受活动的快乐或忧伤,激发学生“不吐不快”的热情;指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领略生活的真正含义,激活学生“有话可说”的源泉;重视讲读课文的示范作用,把学到的知识转变为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此三者倘若得以落实,小学作文教学就能事半功倍,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显著提高。  [关键词]情境;观察;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
实际上,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不同部位如花、叶、茎、根或果实中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常温下多为易挥发的芳香油状液体,主要由萜烯类、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酮类等化合物构成。每种植物精油中含有的化合物成分,少则十几种,多则上百种,而且每种成分的含量并不固定,会随着植物品种、产地、生境、生长期等产生较大差异。其中,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是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而玫瑰精油则含有较多的香茅醇、香叶醇等:这些化合物也是
摘要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状况如何,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选取甘肃6所民办高校现任辅导员为样本,通过对其学历、学科背景、学术经历、工作经历、发表教育研究论文数量、任职年限等几个指标的调查,分析了甘肃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素质现状及存在的缺失,并对如何提高甘肃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民办高校;辅导员;素质;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1
2016年12月23日,在大众科学杂志社和贵州科技馆联合举办的“玩转科技馆”首期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的25名同学踏上了一段科技探索之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贵州科技馆都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五(4)班唐薆涵:走近月球探测  站在贵州科技馆门前,透过玻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架航天火箭模型和一个船舱内外部模型。火箭模型高约3.7米,箭身上写着“中国航天”四个大字。船舱同样高约3.7米,
摘要 学习能力是人才竞争的核心素质,但什么是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如何形成的,更进一步,什么是力?只有在研究信息及其相互作用基础上揭示力的本质,给出信息力的科学定义,进而才能在物质力与信息力的统一机制中给出学习能力的科学概念,由此才能研究学习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学习能力;信息力;信息力学;教育动力学;教育过程的信息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摘要:针对机械类专业普通班、基地班、卓越工程师班、国防生班和2 2国际班的不同培养模式及目标,整体按基础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实践、综合能力与创新实践三个层次,构建通识教育实践模块、专业大类教育实践模块、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模块四大实践模块。通过探讨多目标培养模式下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强调规划创新实践体系平台的层次性、先进性、灵活性和侧重性,从而满足多目标培养模式下工科学生的
摘要:近年来,开展“翻转课堂”试验的学校越来越多,“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正在改革中的我国学校教学带来一股清风。但随着实践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本文对“翻转课堂”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学生缺乏自觉性、教师教学技能滞后、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家学习时间过长、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等进行探讨,以期实现课堂教学的理性超越。  关键词:翻转课堂;五大问题;理性超越  中图分类号:G
[作者简介]曲云霞(1969),河北承德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系统动力学及并联机构。  [摘要]针对高等教育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工科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根据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围绕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提出“一线三段”的教育改革思路,构建“3 1”课程群模式,实现高等教育工科专业向工程教育模式的渐进转变,培养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
编者按:本刊从2000年起开辟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论坛”栏目,旨在为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一个研究平台。几年来,从丰富的稿源中遴选刊载了百余篇高质量的稿件,虽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但我们认为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如何突破应试制度与素质教育的瓶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知识结构的有机联系、学习素质的养成及有关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模式等问题。    “问题为本”: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