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高校对口支援民族地区高校的历史考察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东部高校支援民族地区高校。这一政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变化不断推进,呈现出内涵外延不断拓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校对口支援;深化;问题;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
  开展教育对口支援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面临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教育部于2001年6月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十年来,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支援高校已由2001年的13所扩展到94所,77%的“985工程”①建设高校参与了对口支援工作;受援高校由2001年的13所扩展到67所,覆盖了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通过对口支援,受援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学科建设和硬件设施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得到明显提升,为西部地区培养人才作出了贡献。由于受援高校绝大多数集中在民族地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东部高校支援民族地区高校。本文通过梳理十年来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成效及问题,为进一步规划和落实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提供借鉴。
  一、高校对口支援政策的演变
  (一)由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扶贫发展到教育扶贫
  最初教育对口支援是作为扶贫内容之一逐渐凸显出来的。建国后三十年虽然实施了教育支援边疆的政策,但对口支援仅仅作为一个临时举措未放在扶贫的战略高度且局限于边疆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东部经济的发展,中西部贫困地区显得越来越滞后,国家在开展扶贫的同时,开始鼓励东部经济增长较快省份有针对性地支援中西部贫困地区。1983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坚持不懈地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提出进一步加强智力开发,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帮助培养生产技术、教学和医务人员。[2]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中强调:要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增加智力投资,重点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速培养适应山区开发的各种人才。[3]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口支援,帮助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1996年7月国务院转发了《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确定了北京市与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与甘肃省等十对对口单位,开展扶贫协作。[4]扶贫协作工作的日益成熟,为教育对口支援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由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对口支援发展到高等教育对口支援
  教育作为扶贫内容凸显出来后,为了帮助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从1992年开始探索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探索是从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开始的。1992年3月,国家教委和国家民委共同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全国经济文化发达省、市与少数民族贫困省、区开展对口支援协作,并拟订了对口支援协作关系的省区名单。1992年10月19日国家教委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明确实施教育扶贫主要是帮助和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县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民族贫困县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并确定了互相帮扶的对口省份。[5]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2月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第11条规定:“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认真组织和落实内地省、市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6]由此开始了东部发达省、市对少数民族贫困县开展教育对口支援与协作工作。
  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加快落实《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国家教委、国家民委于1993年11月27日至29日,在银川市召开了“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和交流对口支援少数民族贫困县教育工作的经验,研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动对口支援工作的有效措施。随后,1994年3月10日,国家教委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了《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为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1996年11月,国家教委、国家民委联合在深圳召开了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协作第二次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1993年以来全国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工作的经验,调整了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关系,部署了下一步工作。至此,对口支援协作工作历经3年多,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一阶段教育对口支援经验日趋丰富,明确了教育对口支援的形式、主要任务以及有关管理问题,而且在对口支援任务上逐步规范化,对支援协作的实施和管理有了更明确的分工和要求。
  但是,西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4月6日下发了《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提出实施“两个工程”。虽然文件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相对薄弱的学校进行的,但也明确了,“除义务教育外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7]同年4月20日,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东西部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教育对口支援“两个工程”作了具体部署,在实施范围中要求“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做力所能及的支援工作”。[8]2000年4月国务院召开了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重申了文件精神,并介绍了教育部采取的十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举措其中包括加强西部高等学校建设力度,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问题。
  教育对口支援协作经过二十年的实践,基础教育对口支援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高等教育对口支援的时机逐渐成熟。乘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为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培养急需的高级专门人才,2001年6月教育部正式下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2001年《通知》),以此为标志拉开了支援西部高等学校的序幕。   (三)高校对口支援由寻求量的变化到指向质的突破
  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计划自2001年启动以来,在不断探索中前进,呈现出内涵外延不断拓展的局面。从教育部、支援方与受援方之间关系来看,可梳理出东西部高校对口支援工作开展的三个阶段:
  1.2001—2005年,以政治任务形式强制东部高校支援西部高校,支援形式与内容处于起始阶段。2001年《通知》确定了首批13对高校,对支援工作目标与内容、支援工作方式与经费作了明确要求,为受援方获取资金、人才和物质资源提供了保障,初步建立了对口支援体系框架。
  2.2006—2009年,对口支援注重质量的提高,强调对受援方的实效性,工作趋于成熟。经过5年实践,三方对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交流。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强调对口支援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通过长期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不断加强受援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使受援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不断上新台阶。这个文件对对口支援的部署更加深化、具体,明确了工作重点是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强调责任意识,人员、任务、经费的落实,要求建立长效机制将对口支援工作长期坚持下去。[9]
  在这一阶段具体实施过程中,措施更加到位。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于2007年初联合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成为该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上报“质量工程”2007年对口支援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召开了教师进修和干部学习锻炼专家评审会,印发了《关于执行“质量工程”2007年对口支援工作教师进修和干部学习锻炼任务及划拨相关经费的通知》。各相关高校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工作开展顺利。[10]P746 2008年2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执行“质量工程”2008年对口支援工作教师进修和干部学习锻炼任务的通知》,部署了“质量工程”2008年教师进修和干部锻炼工作,确定了2008年全年选派受援高校的699名教师和干部到支援高校进修和学习锻炼。“质量工程”有力推动了对口支援工作的开展。为了保证“质量工程”的要求,根据各校实践的情况,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了《关于加强“质量工程”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以指导教师进修和干部学习锻炼工作,为此成立了对口支援专家工作组。[10]P807
  3.2010年至今,对口支援强调增强受援高校服务本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对口支援内容更加深化。为了适应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已有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推动对口支援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此,201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2010年《意见》),这一文件明确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要求把服务和促进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对口支援工作的核心目标。要从注重促进受援高校自身发展,转移到增强受援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上来。通过强化对口支援各方面工作,显著提升受援高校的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和高校管理水平。努力使受援高校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智力中心和人才中心。[11]2010年《意见》标志着高校对口支援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由注重高校自身发展转变到发挥高校的区域社会功能,向着国家提出的最终目标平衡东西差距迈进了一步。
  “四个显著提升”成为新阶段对口支援工作的新抓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出台了联合培养学生、合作开展科研、互派干部挂职、教学名师带徒、定向培养师资、教师出国进修、共享教学资源、扩大对外交流8项新举措。[12]各地为落实这一目标,不断创新对口支援形式,扩大支援效果,使这一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的局面。
  二、高校对口支援的成效与问题
  十多年来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让西部受援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政策为支撑,以各支援与受援高校为主体,以科学管理和长效机制为保障的完整体系。如前所述,这项工作已经涉及东西部161所高校,其中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所有本专科高等学校都实现了对口支援,受援高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和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特别是原来基础条件较薄弱的受援高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贵州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和石河子大学都步入了“211工程”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行列,对口支援已经成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力举措。
  同时,各西部受援高校从关注自身变化向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转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2009年,上海交大、宁夏大学和神华宁煤集团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筹建发展研究院,为宁夏举全区之力建设的“一号工程”——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而清华大学与青海大学三江源研究院的成立、青海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高原冷凉作物遗传育种的研究、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立柴达木资源开发勘测地调队、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成立柴达木盐湖资源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等举措,表明青海大学正在通过对口支援,开拓了科研项目合作、成果共享、服务地方的新空间。
  当然这一前无古人的壮举也面临一系列矛盾与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费问题成为制约对口支援工作深入开展的瓶颈问题。西部院校在资金方面本来就存在缺口,虽然支援学校拿出一定的经费从事对口支援工作,但它们自身也存在发展需要经费投入的问题。学科、队伍是支援高校的强项,但资金、政策不是他们的强项。
  二是双赢问题制约了支援高校的积极主动性,他们担心要么影响对口支援计划,要么影响自身发展,比如实施教师派遣中如何处理好本校的教学科研和完成支援任务之间的矛盾就一直很纠结。随着对口支援日益深化,以往依靠政治驱动的机制已经缺乏动力,必须建立双赢机制才能确保支援行为的持久发展。   三是增强受援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问题,目前虽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政府没有相应配套政策鼓励高校开展合作,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对口支援的核心任务还没有从促进受援高校自身发展转移到增强受援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上来。
  四是没有一套科学监督评估对口支援工作的制度。各种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混乱,目前主要以受援方是否获益为衡量标准,对支援方缺乏科学的评估办法,无法起到激励作用。总之“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还会遇到各种问题,要想真正实现东西部高校平衡协调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模式,从政策上确立起持久发展的机制。
  注释:
  ①“211工程”(211 project ) 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的各方面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211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期间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
  ②“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称九校联盟,截至2011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此后,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于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在非985工程高校且是部属211高校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1-12-05.
  [2]国务院.经济发达省、市同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工作座谈会纪要[N].国发[1983]7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N].2010-09-29.
  [4]国务院.关于组织经济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扶贫协作报告的通知[N].国发[1996]26号.
  [5]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N].教民厅[1994]3号.
  [6]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N].中办、国办[1993]3号.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N].2004-04-12.
  [8]教育部等八部委.关于东西部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基[2000]20号.
  [9]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意见[Z].教高[2006]12号.
  [10]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007.
  [1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工作的意见[Z].教高[2010]1号.
  [12]教育部推出对口支援八项新措施[N].中国教育报,2011-04-12.
  作者简介:张大伟(1972—),湖北洪湖人,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研究。
  (责任编辑:陈合营)
其他文献
会撞毁吧!飞船很结实的!微流星的运行速度很快,如果它们与航天器相撞,撞击压力超过航天器表面材料的强度时,撞击点附近的物质会像流体一样流动。
本文选取2001-2008年我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全面考察了高管货币薪酬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隐性关系和可能的显性关系,估计了高管货币薪酬和用股东财富增长衡量的公司业绩之间的敏
前言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生活水准的持续和快速提高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人们对医疗服务最终目的的认识也逐渐由"治病"转为对"生活
我院2002年4月~2004年5月,开展电子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42例共64颗息肉,无严重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腹腔镜技术自国外引进以来,经过十几年的不断发展,现成为一门独立专业学科,我院自2002年7月~2003年12月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行LAVH,CISH 5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了中国城市人群死亡的主因.据统计,我国每年有九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天约死亡246.57人,相当于每天坠毁一架大型客机,损失之大不言而喻[1].为
医源性胆道损伤是指腹部手术时意外造成,通常是指肝外胆道损伤.可发生于胆道手术、胃大部切除术、肝破裂修补术、肝切除术,主要是胆囊切除术(OC).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3%~0.6%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血管腔内血栓形成,使血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老年人由于临床表现形式多样,若警惕性不高,极易引起误诊,延误治疗.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s)是由胆囊壁向囊腔内呈局限性隆起一类病变的总称.由于B超技术的进步和推广,近年来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明显增多,对其治疗意见尚有分歧.本文总结近3年收治
<正> 一、Java的特点 Java是一种网络编程语言,它建立了一种新的计算概念。首先,作为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它具有简单、面向对象、分布式、解释执行、健壮、安全、体系结构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