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如何审题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j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材料解析题具有取材广泛、考查功能全面、设问灵活等特点。它对同学们的能力要求较高,注重考查理解能力、归纳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学们对于此类题型普遍认为“难”,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审题的技巧、平时又缺少相应的训练而造成的。为此,本文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将材料解析题的一般审题方法与技巧进行归纳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高考成绩。
  第一步 读: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例1 材料一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材料二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2) 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发生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 第一问:材料一中有“井”“公田”等字样,材料选自《孟子》,由此可知答案是“井田制”。第二问:材料二中有“商鞅之法”“除公田”等字样,“废井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是“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即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激化。第三问: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是“莫不志在良田”。它的影响是激化阶级矛盾,不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答案 (1)井田制。
  (2)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兼并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社会动荡不安等。
  (3)封建土地私有制高度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点拨 在读设问的时候,一要看有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以此界定答题范围;其次要看有没有肯定、否定的词语,以此确定答题方向;再次要看关键词语,有没有专有名词,要准确理解历史概念,保证答题不偏。
  第二步 找:从提供的各种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例2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 ,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
  (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
  (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
  解析 第一问:材料一中有“举进士”“皆中”等词,是指科举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
  第二问:材料二中有“九个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答案 (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工商业发展。
  点拨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与课本知识有关、有助于确定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的词语或句子;另一种是与要求回答内容有关、能够转化为部分答案的语句。如果材料中有效信息较多的话,要对材料中的史实与观点(评论)分点或者分层次。分点或者分层次的办法,一是参照材料中的标点符号,二是按照逻辑关系来划分。有的题目要求“不得摘抄原文”,这就要求作答时把已经找到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变成自己的语言写出,记住一定要用历史语言书写。
  第三步 联系所学:重组考点知识。
  例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解析 材料一中强调君民和谐关系,君主应重视人民。政治理想指君主应重用贤人,施行仁政。
  答案 内涵: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保障社会的稳定;统治者善待人民,为百姓利益着想;统治者要尊重民意,天下得失取决于民心向背。
  理想政治:统治者要爱惜民力,轻刑薄赋,听政于民,与民同乐。
  点拨 在审题、组织答案时,一定要做到“怎么问就怎么答”,并且按要求作答,即注意答题的依据和限制性条件,问“根据材料回答……”,答案只能来自相关材料;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必须来自材料和课本知识两个方面;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答案主要来自课本上;如果没有规定回答依据,则要视材料和问题灵活确定。
其他文献
诗歌鉴赏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组织答案通常需要结合诗句的翻译,但是命题者不可能局限于仅仅让同学们去翻译诗句。所以如果本末倒置,只译不赏,扣分是毫无疑问的。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  误区点拨 肯定会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读题快,或者平时缺乏对描写类四大术语的敏感意识,于是就将题干中“怎样描写”这四个字理解成翻译诗句。
期刊
期刊
期刊
编辑按 文中寻“问”千百度,黯然回首,答案仍在云雾处——这是许多高中生面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一大困惑。如何慧眼拨云雾、怎样演绎推理而最终“说”出这个理,本期特地邀请武汉市二中的三位老师“锵锵”开讲——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常常涉及对论述类文本最核心内容的理解,为了设置答题障碍,出题者常常会在分项描述中布设迷雾。要正确解答此题,则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善于辨识选项并拨开答题迷雾。  慧眼认识“重要概念”  
期刊
家喻户晓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经常能从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之中找到线索,或者从混乱不堪的犯罪现场找到罪犯留下的蛛丝马迹,还原犯罪过程。他的这种特殊能力就是我们熟悉的“演绎推理法”。  所谓演绎推理其实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要求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能很大程度上纠正主观判断上的偏差。对于严谨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演绎推理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快速提
期刊
当人们在说理冲动的诱惑下,分泌一滴滴灰色的理论唾液,这个世界就如同蜘蛛织网般产生了缜密严谨、疏而不漏的论述类文本之网。大网恢恢,来投网者是同样被说理冲动驱赶的我们,作为读者——其实是考生,我们有着更强的功利心,必须在规定时间挣脱这个规定的“网”,并且还要用文字把“网”中的“这个理”说出来。  然而,在规定的内容、确定的方向中,找到切合文本之理或者切合命题者所求之理的“这一个”,何其难也。难的是,知
期刊
《中国建筑的特征》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1、2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说明独特的中国建筑体系影响深远,是引论;第3~13自然段,紧扣文题,分述中国古代建筑的九大特征;第14~19自然段,探讨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和手法,进一步深化谈论的主题;第20自然段,作者呼吁人们运用中国古代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来“建造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是结语。  像这样的自然科学小论文,只是论述类文本的一个分支
期刊
《中国建筑的特征》把建筑的风格与手法比作“文法”,把建筑的构件比作“词汇”,借语言文字中的术语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让读者能够通过自己熟悉的知识来理解建筑中的各种法式和材料的使用。  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呢?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和组构因素。  具体说来,作者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层面对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做了
期刊
利用向量法求空间角,不需要繁杂的推理,只需要将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向量的代数运算,方便快捷. 空间角主要包括线线角、线面角和二面角,下面对这三种角的求法进行总结.  点拨 求二面角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向量的加法及数量积公式求出与两半平面的棱垂直的向量的夹角,从而确定二面角的大小;(2)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先求二面角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再求法向量的夹角,从而确定二面角的大小.
期刊
《作为生物的社会》对传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生存危机作出了警示,表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作者的这些观点态度在文中是这样表现出来的。  全文分三个部分, 其中1、2段和11~13段重在写人类,3~10段重在写其他生物。  人类的社会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极大的共性,是可以互为比照的,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物,汲取它们社会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