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影史上,无论是谈及“科幻电影”,还是“动作电影”,抑或是“哲学电影”,有一部影片是不可逾越的,那就是《黑客帝国》系列。公元1999年,《黑客帝国》的横空出世震撼了整个电影界和哲学界,这部匪夷所思的伟大电影其突破性的视觉效果令世人瞠目结舌,其蕴含的哲学寓言更是让影迷们足以不知疲惫地谈论三天三夜。而后,在2003年,《黑客帝国2》和《黑客帝国3》相继问世,加之作为前传的《黑客帝国动画版》,创造了一个臻于完美的电影奇迹,并产生了全球亿万的黑客帝国迷。它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又为何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本期光影视界将带我们一探究竟。
《黑客帝国》的编剧和导演是一对同胞兄弟,拉里·沃卓斯基和安迪·沃卓斯基。矮胖的身材,时常挂在嘴角的一丝嘲笑,坐在一起争论更像争吵,这就是沃卓斯基兄弟的写照。《黑客帝国》的巨大成功,使得如今这两兄弟在好莱坞已经名声显赫傲视同侪,被制片商们视为“印钞机器”。然而他们从影的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沃卓斯基兄弟出生于芝加哥,父亲是一位商人,母亲是一名护士和画家。他们从小就喜欢对现实的真实感进行思考,并尝试着对一些观念进行变革,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受到一本关于电影制作人罗杰·考尔曼的书的启发,分别退学的两兄弟决定利用他们的讲故事才能,进军电影界,于是开始尝试电影剧本写作。1995年,沃卓斯基兄弟创造的剧本《最后的刺客》终于被拍成了电影,然而该片票房惨败,评论家尖刻的文章深深刺痛了他们,尽管绝大多数影评人认为是表演而非剧本毁掉了整部戏,但这仍使兄弟二人难以接受,失望之余,他们下定决心要自己接手,打造电影。第二年,沃卓斯基兄弟亲自担当编剧和导演,推出了现代风格惊悚片《惊世狂花》,影片一洗前耻,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在随后的录像带市场上,更是受到了影迷们的追捧,也让发行商大捞了一把。
于是,沃卓斯基兄弟重新拾起几年前他们就开始酝酿的一个剧本。他们将网络时代对于现实和神话理念的一些探讨,融入他们对哲学的一些思考,推出了一部概念化很强的动作片剧本这就是《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虽然定位为一部商业娱乐大片,但是它的故事介于其神秘性和神话般的高智商色彩,理解起来颇为艰难
在不久的未来,一个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总觉得世界一切都不对劲,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在梦中、在电脑中常会有个声音跟他说话,让他的生活似梦非梦,也让他混淆真实与梦境的界限。渐渐地,他发现我们这个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矩阵”以虚拟实境的手法,塑造出二十世纪末的假象,把人类置于其中,如同放牧的动物,而少数知道真相的人就像电脑病毒一样,会遭到杀毒软件的追杀。在一名神秘女郎特蕾妮的引领下,尼奥来到了神秘黑客组织,他们是一群幸存人类,试图颠覆由强大的“矩阵”所建立的虚拟世界,而尼奥就是他们的救世主,身负着重大使命,必须武艺高超,才能将全人类自电脑的牢笼中释放出来。尼奥真的是救世主吗?矩阵到底是什么?人类的反抗能否成功?这里面有太多的秘密,用片子黑客组织的首领摩菲斯的话说,没有人能够说明“矩阵”是什么,你只有亲自去经历去看,片中人物也和我们一样在追寻答案,寻找自我。
要想让这样一个费解的故事获得商业成功绝非易事,然而沃卓斯基兄弟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最好,他们的法宝就是视觉特效。作为一部科幻片,视觉特效的水准往往决定了整个电影的市场命运。特别是在电脑特效兴起以后,观众的特技欣赏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提高的还有他们的胃口,一般的的特效已经引不起观众的兴趣了,挑剔的观众需要特立独行的视觉特效。
如今“子弹时间”几乎已经成为“视觉滥效”了,无论什么影片都想拿它来炫一下,可在《黑客帝国》摄制的1999年,这在银幕上还是个非常原创性的东西。不可否认,在之前的电视广告乃至个别游戏画面中,有类似“子弹时间”的效果,可用什么技术来表现以及表现到什么精细程度,才是决定特效先进与否的关键。“子弹时间”特效在《黑客帝国》中的应用,是以120架尼康照相机围绕着被拍摄对象,然后让这些相机的快门按照电脑预先编程好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开始拍照,然后把各个角度拍得的照片全部扫描进电脑,由电脑对相邻两张照片之间的差异进行虚拟修补,这样就能获得360度镜头下拍摄对象的连贯、顺滑的动作,最后再由电脑将该连贯的动态图像与背景融合,才有了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新奇镜头。这样精细而连贯性的画面,不仅是之前初步运用的广告与游戏画面所不能比拟的,就是后来所有模仿这一特效的电影,也没有一个做到《黑客帝国》般精致而有风格。
影片的另一个重点是的武打场面的设计。沃卓斯基兄弟说:“一旦你开始接受数字式的现实世界,人类的能力也会随之改变。所以片中的人物将必要信息下载到大脑之后,他们就会像成龙一样成为功夫高手。”沃卓斯基兄弟一直非常赞赏袁和平的作品。执行制片巴里·奥斯本向袁和平提出了邀请,同意合作的袁和平提出一个条件,片中演员必须亲自接受训练,拿出大量时间来学习功夫和吊钢丝的技巧。令沃卓斯基兄弟意外的是,所有演员都同意了这个苛刻的要求,他们先是在洛杉矶训练了3个月,然后赴澳大利亚的拍摄地,在开拍前又训练了1个月。袁和平根据各位演员的擅长而制定训练计划,当训练结束,我们发现对于这些没有任何功夫功底的演员来说,取得的成效是超出预期的。
《黑客帝国》系列最难能可贵的,在于对多样化电影元素的平衡和整体火候的控制。影片中充满了东西方的宗教、哲学传统,后现代的末世构想,漫画式的夸张画面,火爆的枪战场景,港式功夫,禅意对话等等复杂的元素,而这些因素的组合却是精妙无比,不仅使得整部电影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也使得每一个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不仅每个人都能品出自己喜好的味道来,而且每次品味都能发现令人惊喜的新味道。其实,像《黑客帝国》这样的电影,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流于形式,传递不了深层思考。另一个极端是自说自话,自我限定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思维空间,观众不是没兴趣去多想就是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而《黑客帝国》在树立自己独特视觉风格的同时,构建了一个足够吸引人、但又可以无限引申的故事,使得观众既有视觉的愉悦,又有自由思维的乐趣,在把握受众心理上可谓妙到毫巅。从而成就了一部经典之作。
与其他电影尤其是其他商业电影不同的是,《黑客帝国》系列在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引发了深远的不同层面的思考,这也是该系列影片最大的魅力所在,无论是它的技术革命还是关于“矩阵”的哲学话题直到今天还在广泛讨论中。
《黑客帝国》的编剧和导演是一对同胞兄弟,拉里·沃卓斯基和安迪·沃卓斯基。矮胖的身材,时常挂在嘴角的一丝嘲笑,坐在一起争论更像争吵,这就是沃卓斯基兄弟的写照。《黑客帝国》的巨大成功,使得如今这两兄弟在好莱坞已经名声显赫傲视同侪,被制片商们视为“印钞机器”。然而他们从影的道路却并非一帆风顺。
沃卓斯基兄弟出生于芝加哥,父亲是一位商人,母亲是一名护士和画家。他们从小就喜欢对现实的真实感进行思考,并尝试着对一些观念进行变革,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受到一本关于电影制作人罗杰·考尔曼的书的启发,分别退学的两兄弟决定利用他们的讲故事才能,进军电影界,于是开始尝试电影剧本写作。1995年,沃卓斯基兄弟创造的剧本《最后的刺客》终于被拍成了电影,然而该片票房惨败,评论家尖刻的文章深深刺痛了他们,尽管绝大多数影评人认为是表演而非剧本毁掉了整部戏,但这仍使兄弟二人难以接受,失望之余,他们下定决心要自己接手,打造电影。第二年,沃卓斯基兄弟亲自担当编剧和导演,推出了现代风格惊悚片《惊世狂花》,影片一洗前耻,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在随后的录像带市场上,更是受到了影迷们的追捧,也让发行商大捞了一把。
于是,沃卓斯基兄弟重新拾起几年前他们就开始酝酿的一个剧本。他们将网络时代对于现实和神话理念的一些探讨,融入他们对哲学的一些思考,推出了一部概念化很强的动作片剧本这就是《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虽然定位为一部商业娱乐大片,但是它的故事介于其神秘性和神话般的高智商色彩,理解起来颇为艰难
在不久的未来,一个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总觉得世界一切都不对劲,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在梦中、在电脑中常会有个声音跟他说话,让他的生活似梦非梦,也让他混淆真实与梦境的界限。渐渐地,他发现我们这个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矩阵”以虚拟实境的手法,塑造出二十世纪末的假象,把人类置于其中,如同放牧的动物,而少数知道真相的人就像电脑病毒一样,会遭到杀毒软件的追杀。在一名神秘女郎特蕾妮的引领下,尼奥来到了神秘黑客组织,他们是一群幸存人类,试图颠覆由强大的“矩阵”所建立的虚拟世界,而尼奥就是他们的救世主,身负着重大使命,必须武艺高超,才能将全人类自电脑的牢笼中释放出来。尼奥真的是救世主吗?矩阵到底是什么?人类的反抗能否成功?这里面有太多的秘密,用片子黑客组织的首领摩菲斯的话说,没有人能够说明“矩阵”是什么,你只有亲自去经历去看,片中人物也和我们一样在追寻答案,寻找自我。
要想让这样一个费解的故事获得商业成功绝非易事,然而沃卓斯基兄弟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到了最好,他们的法宝就是视觉特效。作为一部科幻片,视觉特效的水准往往决定了整个电影的市场命运。特别是在电脑特效兴起以后,观众的特技欣赏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提高的还有他们的胃口,一般的的特效已经引不起观众的兴趣了,挑剔的观众需要特立独行的视觉特效。
如今“子弹时间”几乎已经成为“视觉滥效”了,无论什么影片都想拿它来炫一下,可在《黑客帝国》摄制的1999年,这在银幕上还是个非常原创性的东西。不可否认,在之前的电视广告乃至个别游戏画面中,有类似“子弹时间”的效果,可用什么技术来表现以及表现到什么精细程度,才是决定特效先进与否的关键。“子弹时间”特效在《黑客帝国》中的应用,是以120架尼康照相机围绕着被拍摄对象,然后让这些相机的快门按照电脑预先编程好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开始拍照,然后把各个角度拍得的照片全部扫描进电脑,由电脑对相邻两张照片之间的差异进行虚拟修补,这样就能获得360度镜头下拍摄对象的连贯、顺滑的动作,最后再由电脑将该连贯的动态图像与背景融合,才有了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新奇镜头。这样精细而连贯性的画面,不仅是之前初步运用的广告与游戏画面所不能比拟的,就是后来所有模仿这一特效的电影,也没有一个做到《黑客帝国》般精致而有风格。
影片的另一个重点是的武打场面的设计。沃卓斯基兄弟说:“一旦你开始接受数字式的现实世界,人类的能力也会随之改变。所以片中的人物将必要信息下载到大脑之后,他们就会像成龙一样成为功夫高手。”沃卓斯基兄弟一直非常赞赏袁和平的作品。执行制片巴里·奥斯本向袁和平提出了邀请,同意合作的袁和平提出一个条件,片中演员必须亲自接受训练,拿出大量时间来学习功夫和吊钢丝的技巧。令沃卓斯基兄弟意外的是,所有演员都同意了这个苛刻的要求,他们先是在洛杉矶训练了3个月,然后赴澳大利亚的拍摄地,在开拍前又训练了1个月。袁和平根据各位演员的擅长而制定训练计划,当训练结束,我们发现对于这些没有任何功夫功底的演员来说,取得的成效是超出预期的。
《黑客帝国》系列最难能可贵的,在于对多样化电影元素的平衡和整体火候的控制。影片中充满了东西方的宗教、哲学传统,后现代的末世构想,漫画式的夸张画面,火爆的枪战场景,港式功夫,禅意对话等等复杂的元素,而这些因素的组合却是精妙无比,不仅使得整部电影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也使得每一个元素展现出独特的风格,不仅每个人都能品出自己喜好的味道来,而且每次品味都能发现令人惊喜的新味道。其实,像《黑客帝国》这样的电影,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流于形式,传递不了深层思考。另一个极端是自说自话,自我限定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思维空间,观众不是没兴趣去多想就是没有自由发挥的余地。而《黑客帝国》在树立自己独特视觉风格的同时,构建了一个足够吸引人、但又可以无限引申的故事,使得观众既有视觉的愉悦,又有自由思维的乐趣,在把握受众心理上可谓妙到毫巅。从而成就了一部经典之作。
与其他电影尤其是其他商业电影不同的是,《黑客帝国》系列在获得巨大商业成功的同时,引发了深远的不同层面的思考,这也是该系列影片最大的魅力所在,无论是它的技术革命还是关于“矩阵”的哲学话题直到今天还在广泛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