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大学英语2007《课程要求》和2014《教学指南》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ao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分析了大学英语改革开放以来的两份纲领性大纲文件,比较了教学性质和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评估评价、教学管理等不同。分析了《教学指南》的亮点及其继承性创新性指导性。
  [关 键 词] 课程要求;教学指南;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0-0158-02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教学大纲有curriculum和syllabus之分,curriculum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的总和(Tyler,1949)而syllabus指属于具体课程的教学大纲,它的主要成分是课程的教学内容(王海啸,2004)。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十多年来,教育部制定了2007《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和2014《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教学指南》)两份纲领性文件。分别就其教学性质和目标、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及教学管理方面进行了阐述和修改。并做出了必要的调整,修改补充和说明。
  二、《课程要求》和《教学指南》的比较
  (一)两份大纲的教学性质和目标
  2007《课程要求》是在2004《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的基础上修订的。强调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2014《教学指南》则提出,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课程。两者的比较可以发现,《教学指南》并非强调所有的学生一刀切式的
  必须学习大学英语,而是定位为大多数非英语的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2007《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强调外语教学理论的重要性。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减少盲目性,更符合语言教学规律,从而取得良好效果(王守仁,2008)。
  2014《教学指南》继承了《课程要求》中的语言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既要重视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也要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这一交流工具,了解国外的文化和社会。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教学要求的定位差异
  《课程要求》将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达到的要求。一般要求是高等院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要求。”课程要求是纲领性的文件,对全国大学英语的教学事实上起了从上往下的指导命令的要求。
  《教学指南》继承了三级教学要求的安排,将教学要求的总体能力分为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不仅强调听懂理解英语素材,更强调注重理解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并能根据交际需要运用有限的(基础目标)、较好的(提高目标)、恰当的(发展目标)交际策略。这种三级式目标安排在以往的改革中被证明是适当的,是符合中国高校教学与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贾国栋,2015)。《教学指南》在传承以前大纲的基础上将目标定的更加明确细化,同时又彰显了个性化大纲的参照基准。“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具体要求与指标作适当的调整。”
  (三)课程设置的变化
  课程设置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课程设置引导教学的发展方向,设置教学的重点。课程设置是否得当,会影响教学的方向。有可能束缚思想,束缚手脚,走错路(王守仁,2010)。2007《课程要求》在原则上要求各高等院校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但没有列出具体的课程,此举有助于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提倡课程设置的个性化。同时,强调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并要求开发计算机和网络课程。
  《教学指南》则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具体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三部分。细化了大学英语课程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既继承了《课程要求》,同时又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大类课程的提法,明确了三大类课程的结构与内容,明确通用英语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兼顾语法、词汇、篇章、语用等语言知识。《教学指南》首次将专门用途英语纳入大学英语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和职业素养。具体由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两大课程群组成。跨文化交际课程也首次具体列入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体现大学英语的人文特性。提升文化和跨文化的意识,旨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教学指南》不仅体现了传承性,更体现了创新的一面。
  (四)评价与测试的比较
  学业的评估包括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课程要求》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过程型和发展性评估,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的过程,反馈教学的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终结性评估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课程要求》强调终结性评估重在考核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相比《课程要求》,2014的《教学指南》建议实现从传统的“对课程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促进课程发展的行成性评价”转变。评价的主体包括大学英语教学管理者、专家以及教师和学生等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比《课程要求》单纯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估更全面,体现了创新的一面。《教学指南》创新之处还在于“校本评估与其他多样化的评估相结合”,强调教师和学生是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主体,应积极参加评价活动,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评价与反思,首次提出评价活动应该积极听取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反馈的概念,并引入第三方评价的理念,以学校内部开展的自我评价为主,其他多样化的外部评价为辅的概念。   《教学指南》新增的另一个亮点是大学生英语能力测试。目标是“共同基础测试与其他多样化测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体系。“采用校本考试,校际或联考、全国统考等多种方式,全面测试大学生英语能力”,并强调推广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测试。并要求教师合理利用大规模考试所提供的数据,积极开发和实施校本形成性评价与测试,从而帮助教师更有效地教学,指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五)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指导性建议
  《课程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教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探索建立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行程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实现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
  《教学指南》则细化了教学模式,强调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外语教学不可缺的现代教学手段。应体现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实现“教”向“学”的转变,指导大学教师采用任务型、合作型、项目型、探究型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指南》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与时俱进,合理融入并使用信息技术元素,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使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进行教学。大学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关注师生间应有的人际与情感交流,给予学生思想、情感、人格、审美等方面的熏陶和感染。这些都是《课程要求》没提到的地方。
  (六)教学管理
  《课程要求》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应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并要求建立完善的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文件,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占16学分左右,要求完善教师的聘任管理,确保师生比合理。《课程要求》高度关注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提出健全教师培训制度,除了鼓励教师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外,还提出要合理安
  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和进修,以促进他们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2014《教学指南》继承和发扬了《教学要求》的教学管理和教师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教学管理的理念,涉及教学管理目标、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档案管理、教师管理等,重点是协调好教师、学生、行政等三方面的责、权、利,理顺各种关系。同时《教学指南》特别强调了教师发展的理念。“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学指南》强调了提升大学英语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学校和院系要加强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重视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也对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除掌握必要的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外,还需具备课程建设的意识、教学改革的意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强调教师的终身学习,做学习型教师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实现团队的共同发展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学指南》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核、晋升与奖励制度,向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
  三、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十多年来,2007《课程要求》和2014《教学指南》两份纲领性的大纲指导性文件为大学英语的教学各方面提供了要求和建设性的建议。《教学指南》在传承《课程要求》的基础上,体现了其继承性、创新性和指导性的一面,从要求到指南,改变的不仅是名称,更体现了大学英语教改迈向了新的时代。没有强制性的统一大纲,而是在《教学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和课程大纲,注重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和校本语言能力测试的开发,强调教师为本的先进理念,鼓励教师参与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教学指南》不失为目前较为适宜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性文件。
  参考文献:
  [1]贾国栋.继承改革成果与构建创新发展[J].中国外语,2010(12).
  [2]贾卫国.解读修订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外语电化教学,2009(5).
  [3]王海啸.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设计中的需求与条件分析[J].中国外语,2004(9).
  [4]王守仁.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08(5).
  [5]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2).
其他文献
启蒙作为现代文学的核心,虽然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20世纪的这场启蒙运动并未完成,从启蒙的效果、启蒙的现实功利性以及启蒙的排他性这几个方面反思中国现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