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地区圆叶葡萄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tbh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植物学特点、物候期、果实品质、抗病性和抗虫性等方面对引自于广西农业科学院的5个圆叶葡萄品种的表现进行阐述,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圆叶葡萄;引种表现;栽培技术;桂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0-0081-02
  圆叶葡萄(Vitis rotundifolia)属于葡萄科(Vitaceae)圆叶葡萄亚属(Muscadinia Planch),源产于美国东南部,18世纪中期开始商业化种植,是世界公认抗病性最强的葡萄品种。露天栽培,对葡萄生产常见的多种病虫害(霜霉病、黑痘病、根瘤蚜、剑形根结线虫等)都表现出极高的抗性。果实颜色多样,有绿色、铜色、红色、黑色等,具有特殊的芳香和风味,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果汁、酿酒等,且它是目前唯一检测到含鞣花酸的葡萄,具有抗癌功效[1]。
  圆叶葡萄引种至我国,已在广西南宁[2]、浙江[3]等地栽植成功,均有良好的适应性。2016年3月,首次从广西农业科学院引进圆叶葡萄品种5个,分别为诺贝尔(Nobel)、弗雷尔(Fry)、格威尔(GV)、卡洛斯(Carlos)和阿拉紫(Alac-hua),栽植于桂北生态区。桂北是广西葡萄主产区,其中兴安县更是华南地区鲜食葡萄主产地。通过引进鲜食和加工兼具的圆叶葡萄品种,不仅可丰富当地葡萄栽培品种、优化当地葡萄产业布局,实现“双减”(减少人工投入、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生产,而且可为葡萄育种提供重要材料。现将圆叶葡萄在桂北地区的引种表现及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引种表现
  试验园位于广西北部的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渡头基地,北纬25°17′,东经110°00′,海拔160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3 ℃,年平均降雨量1 949.5 mm,年平均日照时数1 670 h,年平均无霜期309 d。试验基地土壤为黄壤土,pH值6.8,土壤肥力中等。2016年3月从广西农业科学院引进的5个圆叶葡萄品种均为带根扦插苗,株行距2.0 m×2.5 m,平顶大棚架栽培,水肥一体化管理,面积0.64 hm2。
  1.1 植物学特点
  诺贝尔:表现为生长势强;嫩梢梢尖棕红色;幼叶有绒毛,深紫色;成熟叶无绒毛,深绿色,主脉平均长度7.4 cm;成熟枝条枣红色,细小,枝条节间长度约15.0 cm;卷须间断分布且不分叉;结果枝平均花序1.5个,花穗小,为两性花。
  弗雷尔:表现为生长势中等;嫩梢梢尖青黄色;幼葉有绒毛,青黄色;成熟叶无绒毛,浅绿色,主脉平均长度7.8 cm;成熟枝条棕灰色,细小,枝条节间长度约15.6 cm;卷须间断分布且不分叉;结果枝平均花序1.2个,花穗小,为雌能花。
  格威尔:表现为生长势弱;嫩梢梢尖青黄色;幼叶有绒毛,青黄色;成熟叶无绒毛,绿色,主脉平均长度7.5 cm;成熟枝条棕灰色,细小,枝条节间长度约19.9 cm;卷须间断分布且不分叉;结果枝平均花序1.3个,花穗小,为两性花。
  卡洛斯:表现为生长势中等;嫩梢梢尖青黄色;幼叶有绒毛,青黄色;成熟叶无绒毛,深绿色,主脉平均长度8.1 cm;成熟枝条棕灰色,细小,枝条节间长度约15.2 cm;卷须间断分布且不分叉;结果枝平均花序1.8个,花穗小,为两性花。
  阿拉紫:表现为生长势极弱;嫩梢梢尖棕红色;幼叶有绒毛,淡红色;成熟叶无绒毛,深绿色,主脉长度平均7.2 cm;成熟枝条棕褐色,细小,枝条节间长度约18.7 cm;卷须间断分布且不分叉;结果枝平均花序1.2个,花穗小,为两性花。
  1.2 物候期
  在桂北,5个圆叶葡萄品种物候期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萌芽期集中在3月底至4月初,诺贝尔最早,格威尔最晚;盛花期在5月中下旬;果实转色在7月中旬左右,其中卡洛斯转色相对较晚;果实成熟期在8月上旬开始,其中格威尔最早,卡洛斯最晚;落叶期在11月初,持续到11月底基本结束。
  1.3 果实品质
  5个圆叶葡萄品种果实成熟时性状表现如表2所示(其中酿酒品质通过简易葡萄酒酿造[4]后品尝方法获得)。可以看出,单果粒最小的是诺贝尔,最大的是弗雷尔;诺贝尔和弗雷尔果实成熟期较一致,格威尔、卡洛斯和阿拉紫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其中卡洛斯果实成熟期持续最长,可从8月下旬持续到11月下旬;5个品种均为有籽葡萄,含种子2~4粒不等;均有特殊香味,卡洛斯和阿拉紫香味特别浓烈;成熟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3%~19%之间,弗雷尔最高,格威尔次之;鲜食口感最好的是格威尔,酿酒品质最好的是诺贝尔;种植第2年,诺贝尔已达到丰产。
  1.4 抗病性与抗虫性
  目前,在桂北露地栽培的2年期间,5个品种病害较少,均表现出极强的抗病性。在虫害方面也表现为较强的抗虫性,只在卡洛斯品种上发现有灰象甲为害叶片。
  2 栽培技术
  2.1 建园
  采用株行距2.0 m×2.5 m,双十字平顶大棚架种植整形建园。建园时施入腐熟粪肥30 t/hm2、钙镁磷肥600 kg/hm2、硫酸钾肥450 kg/hm2。
  2.2 土壤管理
  在葡萄植株落叶的晚秋可进行土壤深耕(注意不要伤到根),以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同时,可配合深耕,施足基肥。
  2.3 整形修剪
  圆叶葡萄易形成花芽,萌芽率较高且一致,可不需使用破眠剂。因其抗病性强,叶片较小,枝条较细,夏剪只需疏除较密枝条,以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冬剪可采用短梢修剪,结果母蔓留3~4个健壮芽眼,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进行。
  2.4 肥水管理
  冬剪后一次施足全年基肥,4月下旬花期前喷0.5%磷酸二氢钾和0.3%尿素2~3次,以促进开花及坐果。5月中旬坐果稳定后追施壮果肥,7月果实转色期喷施0.5% 磷酸二氢钾2~3次或土施硫酸钾肥0.15 kg/株,以促进糖度提高和果实着色,采后单边开沟(深40 cm)断根,施三元复合肥(15-15-15)600 kg/hm2,以促进树体恢复。
  2.5 病虫害防治
  圆叶葡萄抗病性强,较少受到病害影响,如发生炭疽病,可喷50%退菌特200倍液防治;发生葡萄白腐病,可喷70%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1∶1∶180~200倍波尔多液防治。在干旱无雨季节易发生蓟马、叶甲、红蜘蛛等虫害,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1 500倍液 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喷防;或用10%吡虫啉4 000倍液单独喷防。田间应除去红花酢酱草等红蜘蛛的宿主。
  3 参考文献
  [1] 魏征,赵雅娇,黄羽,等.响应面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圆叶葡萄鞣花酸和总酚工艺[J].食品科学,2015,36(12):29-35.
  [2] 黄羽,彭宏祥,林 玲,等.四个鲜食加工兼用型圆叶葡萄品种在广西引种栽培初报[J].广西农学报,2010,25(3):20-22.
  [3] 程建徽,魏灵珠,梅军霞,等.美国圆叶葡萄在浙江省的引种表现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69-72.
  [4] 黄晓萍,韦寿莲.家庭葡萄酒的酿制工艺及其酒质检验[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9):69-72.
其他文献
摘要 研究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在新疆多年重茬种植棉花预防枯黄萎病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能增加保苗株数,提高棉花单株结铃数、单铃重、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增加了土壤肥力,具有抗病增产功效。 建议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应在老棉区和重病棉田进行较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关键词 神锄复合微生物菌肥;棉花;枯黄萎病;增产;土壤肥力  中图分类号 S435.621.2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要 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农业科研院所编纂年鉴档案的必要性,指出了年鉴编纂责任心、年鉴编审流程、年鉴档案整理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年鉴档案;编纂;必要性;问题;对策;农业科研院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 G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007-5739(2019)20-0242-02
摘要 藜蒿原属于野生植物,自人工种植以来,种植规模不断增加,给当地种植农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文总结了江西省藜蒿标准化栽培技术,包括产地要求、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扦插、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运等方面内容,以期提升江西省藜蒿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关键词 藜蒿;标准化;栽培技术;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 S63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摘要 随着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就酒庄而言,如何打造生态型酒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是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生态型酒庄概念着手,介绍生态型酒庄建设原则与建议,以期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生态酒庄;新六产;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27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
摘要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案对辣木营养生长和抗氧化效果的影响,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50%有机肥和50%化肥配施、不施任何肥料。结果表明,50%有机肥和50%化肥配施处理的辣木,株高(56.35 cm)、茎围(7.57 mm)、叶片数(375.00片)、分枝数(18.33条)、干物质产量(1 101.75 kg/hm2)、碳水化合物含量(312.95 mg/g)、酚类化合物含量
摘要 本文分析了西藏地区野生花卉的代表属报春花属、杜鹃花属植物組织器官内的主要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报春花属大量营养元素中K元素的含量最多,Ca元素的含量最少;而杜鹃花属中N元素的含量最大。微量元素含量中报春花属与杜鹃花属同样:Mn元素最多,Cr元素最少。报春花属Mn元素与土壤全氮极显著相关,杜鹃花属中Ca与土壤水解氮极显著相关。  关键词 报春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以处理T5(当地常规烘烤工艺)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烘烤工艺条件对烟湘烟5号烘烤质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T4(稳温慢烤烘烤工艺)烤后烟叶含青率、黑烟比例、杂色烟比例较低,疏松程度、叶片结构和身份较好,中上等烟比例最高,达96.86%,总均价最高,达27.2元/kg。处理T1(低温中湿烘烤工艺)烘烤含青率较高,均价较低;处理T2(中温中湿烘烤工艺)烘烤质量及经济效益仅次于
摘要 为探讨肥料增效剂和植物篱对大豆-萝卜间作体系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设置肥料增效剂和植物篱共7个处理,对氮磷淋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管理措施中,化肥减量40% 植物篱 稀释200倍罗壳素处理对TN、NO3-淋失控制效果最佳,削减率分别为56.18%、57.34%;化肥减量40%处理对NH4 、TP淋失控制效果最佳,削减率分别为48.67%、47.85%。肥料增效剂和植物篱有利于控制大豆
摘要 南平市是我国传统的茶叶主产区,茶文化源远流长,茶类丰富。本文介绍了南平市茶叶生产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茶叶;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福建南平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56-01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茶叶的开发利用见证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南平市是我国传统的茶叶主产区,种植历
摘要 本文比较分析了动物生理学实验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及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优点,在传统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可以弥补其不足。举例剖析开放性实验教学的过程及作用,总结了在动物生理学实验中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  关键词 动物生理学实验;传统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