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路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l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资源禀赋的丰裕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出现负相关的现象,原因在于经济发展对当地资源的过度依赖。文章选取了五个煤炭资源型城市,对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转型路径做了对比研究。资源型经济转型主要有产业升级、产业多元化和产业替代三个方向,实际中则是要结合当地资源现状和优势选择有利方向。
  关键词:资源型经济;煤炭城市;资源依赖;经济转型;产业多样化
  一、引言
  资源型城市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开采、加工当地主要自然资源(主要指矿产、森林等)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自然禀赋的丰富储备一开始被认为是发展的优势,然而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事实却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1993年Auty提出了 “资源诅咒”的概念,Sachs和Warner的实证证明了资源的充裕程度和经济增长存在负的相关性。虽然中国人均资源不多,但是“资源诅咒”现象仍然出现在我国很多资源大省中。
  孙永平、叶初升(2011)研究了可能对“资源诅咒”效应起干扰作用的因素,因为我国大部分资源型城市位于中西部地区,外向型贸易发展受限,所以地理区位的差异对此问题的影响也应有所考虑。在其分析中,优越的地理位置能够减轻资源依赖现象导致的“资源诅咒”效应,临近港口、与重要的大城市距离适当都为减缓因素,但除此之外,资源的充裕度与人均GDP的负相关关系仍然存在。加之大部分资源是有限的且再生周期长,所以转型只是时间问题。本文以煤炭资源型经济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了五个城市进行对比,探讨转型路径。
  二、煤炭资源经济体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问题
  在逐利动机下为了获得矿产资源因稀缺而带来的收益,资源型城市一般会选择扩大其主导产业规模从而加速资源的耗费,鉴于矿产资源多数再生周期非常长且再生条件苛刻,这为未来埋下了资源枯竭的隐患;同时开采矿业过程中的负外部性表现出来就是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地面塌陷、植被破坏、空气及水质受到污染等。工业生产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有“三废”的产生,尽管会有相应的处理手段,但是废水中的重金属、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固体废物如粉煤灰等对环境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工业开采的负外部性不仅对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产生影响,也会折损当地旅游资源,空气中的固体污染物有些会对历史古迹有侵蚀作用,恶化的环境会降低本地旅游的吸引力。
  (二)经济发展问题
  多数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资源诅咒”的现象,早期依靠当地资源禀赋发展产业对于经济增长是有好处的,之所以经济发展质量在后期下降是因为对资源产业的过度依赖和利益短视。
  首先,煤炭资源价格波动性比较大,煤炭供给弹性低、供求不均及政治原因等都会影响其价格。价格变动引起收益变动继而改变要素在不同部门间的分配,初期发展资源产业的优势就会吸引劳动力、物质资源等流入资源部门,促进与当地资源有关的开采、加工、辅助行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相对而言制造业在发展初期投入产出率并没有资源产业高,虽然后期有溢出效应且技术进步较快,并且有助于当地实现产业多样化,增强整个经济抗风险能力,但利益短视往往会导致要素转移并集中在资源部门。资源产业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挤出效应最后导致该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短期经济增长具有波动性。本文比较的五个城市(大同、焦作、枣庄、阜新、六盘水)近十年来第二产业比重均较高,大同市第二产业比重在60%左右,阜新由于较早步入煤炭枯竭阶段所以早些时期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达50%左右,近几年第三产业比重开始上升,其余城市产业结构与大同市类似,第二产业比重均在50%左右。
  其次,煤炭资源经济由于资源总量有限及后期开采难度加大,成本会越来越高,最终由高成本高收益演变为高成本低收益,即长期经济增长最终会有一个滞缓阶段,而且煤价的波动性强,煤炭经济体产业结构单一就导致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五个城市中焦作和枣庄的转型较好,2003~2009年五个城市地方生产总值增幅均明显提升,枣庄和焦作的增长势头比其余城市更为显著,最多赶超将近一倍。煤炭产业的产成品由于当前技术所限,没有明确可以提高煤炭利用率的途径,也没有更高层次的工业加工品,提炼石油虽然技术上能够实现但是成本过高,没有大规模发展的现实意义,故煤炭产业一直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属于粗放式发展。
  再次,煤炭产业的资产、人力资源专用性较强,与煤炭开采加工等有关的资产设备投入与维护费用一次性投入比重较高,所以在未来资源枯竭阶段只能转化为沉没成本,这样煤炭产业退出壁垒相对较高。而相关的专业技术从业人员因其从事行业的专业性比较强,无法立即适应其他种类工作,而且不考虑劳动流动性的限制,这部分从业人员只能在煤炭资源丰裕的地区流动,相较其他地域限制少的职业而言再就业的难度更大。如果没有提前对转型做考虑,在资源枯竭、经济增长放缓时,煤炭资源型城市会有很严重的失业问题。加之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不高,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辐射能力不强。不论资源经济处于哪个阶段,考虑到未来资源枯竭阶段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应为转型做好准备,实现产业多样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最后,在煤炭资源经济发展模式下,还会出现当地资金外流现象,因为以单一产业为主导,商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吸引力可能不如其他城市,招商引资能力不强。同时,还会伴随部分消费外溢,主要表现在对奢侈品、旅游和高档服务的消费上。五个城市在2003年之前实际使用的外资金额不高低于5000万美元,近些年总体上外商投资金额的变动也比较大,说明这几个城市的投资环境并不是很理想,但是经过改革发展较2003年之前都有一定的改善。
  (三)社会发展问题
  由于煤炭型产业一般由政府主导,而短期收益高的产业能突出政绩因而更受重视,所以容易导致对资源的过度依赖,进而政府怠于制度创新和改革推进,所以大部分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都比较被动,焦作、阜新等都是在面临资源枯竭问题时才开始探寻出路。煤炭产业可能存在收益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如矿产开发承包等产生寻租腐败现象,还有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关于对当地环境的治理也因为投入成本较大不能在短期内见利而被拖延或者忽视。   以煤炭产业为主导、结构单一不仅对经济长期发展不利,还会造成人才外流。主导产业所需从业人员以与煤炭产业相关的从业人员为主,对于其他类型的人才需求量并不大,而且大部分相关职位对学历要求并不高,大中专亦可,所以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多数不会选择回本地就业。另外,由于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生态环境受到影响,煤炭资源地区在基础设施及商业等很多方面与一线、二线城市差距较大,职业选择、发展空间有限也不利于吸引人才。
  总之,对当地资源过度依赖产生的环境问题对旅游业的不利影响,以及人才流失、消费外溢等又会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放缓又进一步使得以上问题加剧,形成恶性循环。资源枯竭只是时间问题,所以提前做好资源经济的转型准备十分必要。
  三、转型路径探讨
  (一)转型方向简述
  目前可以利用的许多资源难以短期再生,我国消耗煤炭比重较大,人口众多,所以国家对于资源的战略储备、新型能源开发等应有明确的思路,因为是否要缩小煤炭产业规模转型发展要考虑政策因素。首先国家要对未来煤炭资源吃紧时能源转换提前做好准备,在开发新型能源方面加大力度。资源经济转型总体上有三个方向:对原主导产业在科技基础上升级发展,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和产业替代,对于资源储量处于不同阶段的城市通过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做出不同选择。
  1. 产业延伸模式
  产业延伸模式指在原有资源开采的基础上进行深度加工,利用关联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不断提高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此模式适用处于成长期的煤炭城市,原主导产业尚有发展的空间,能够对充足的资源储备实现更好的利用,技术的延展也能提高产品的等级,原始的资源输出能够变为高级加工制品的输出。主要限制就在于科技创新,因为对于煤炭资源更有效的利用方式如果在技术上无法做到突破也只是空谈。
  2. 产业多元化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原主导产业继续发展的同时略微偏移中心,推动其他产业同时发展,比较适合处于成熟期的煤炭城市,这是主动转型的最后时机,此后因资源进入枯竭阶段就只能被动转型。成熟期煤炭城市有比较稳定的产值,即使产值开始下降问题也还不严重,地方财政和企业在前期发展中已经有充足的积累可以作为转型的基础。依赖资源经济的模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全改变,此时除了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使煤炭业良好发展,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如旅游业,扩大招商引资的渠道,吸引不同人才,实现产业多元化,增加经济活力和抗风险能力,逐步实现转型。
  3. 产业替代模式
  煤炭资源最终会有枯竭的时候,所以产业替代是所有煤炭城市最终要实现的,前期主动转型的城市可以逐步平稳地完成产业替代,前期未做转型准备的到资源枯竭期就只能被动进行“替代”。资源枯竭,产值下降,失业问题严重等,此时不得不选择新的产业进行扶植以重振本地经济,但转型成本已经大幅提高。
  英、美国资源也十分丰富但都并未陷入“资源诅咒”的陷阱。其转型期分别与工业第一、第二次革命时期相关,通过贸易保护、立法促进本国制造业的发展和兴起,同时国内企业家活跃在其他领域,如报业、金融方面,都成功跨越了“资源诅咒”陷阱,其他欧洲国家的成功经验也都与此类似。所以从长期考虑,资源经济的发展要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和多元产业发展,最后逐步实现产业替代。
  (二)转型路径对比
  1. 城市现有资源对比
  所选五个城市(大同、焦作、枣庄、阜新、六盘水)在矿产资源上除了煤炭之外其他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并且储量也较大,资源储量得到合理利用在发展中仍是一个较大的优势,辅之以科技可以为制造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焦作旅游资源非常丰厚,六盘水气候宜人并且有很多溶洞钟乳石,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二者的旅游资源相对比较集中,所以在旅游业发展上有明显的优势。枣庄景区较有特色,大同和阜新的景区比较分散,但是相比前两者可能集中度和吸引力会差一些。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元素和地方特产,将这部分产业做精,如将地方曲艺特产等做出品牌,结合本地的旅游资源,可以弥补景点分散不集中的缺陷,旅游与文化结合做出当地的品牌,提高知名度,有助于发展当地第三产业。
  2. 转型策略比较
  五个城市中,阜新、焦作属于在煤炭枯竭阶段被动转型,分别根据当地优势重新定位主导产业。大同、枣庄都将面临煤炭资源走向枯竭的阶段,枣庄有了较为明确的转型方向,大同目前在产业重点转移上进展不大。六盘水属于煤炭产业成熟后期,主动转型的时机良好。
  焦作在“九五”后期步入煤炭资源枯竭阶段,开采成本增高导致效益下滑,只能被动转型。借助本地的旅游资源优势,焦作转型以旅游业替代煤炭产业为主导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从2000年山水旅游定位开始,到整个格局的构建,取得很好的效果。旅游收入在1999年为1.48亿元,到2010年增长至147.53亿元,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功能、改善当地环境后通过旅游收入为产业多元发展提供了基础。并且城市综合条件改善可以吸引资金和人才的流入,跳出了资源依赖的恶性循环。近些年通过科技创新,焦作形成了铝工业、汽车及零部件、煤盐联合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虽然仍然属于外延式增长,并且传统工业比重大,科技创新不足,但在产业多元化方面焦作仍进取得了发展。
  阜新在资源枯竭阶段以发展第一、三产业作为转型思路,2001年从农业入手,引进培育“双汇”、“伊利”、“鲁花”等龙头企业,到2003年,建起了20个再就业园区和50个专业小区,创造了不少就业岗位。此后又依靠国家资金补助试行风电、氟化工等项目,但效果不佳。从2008年开始,阜新市决定发展皮革加工、液压装备、新型铸造、氟化工、板材家具制造、新型材料这六个重点产业集群。阜新由于皮革产业在本地具有广阔消费市场,2009年政府决定打造皮革产业开发区,实现产业替代。经过4年多的发展,形成了皮革产业集群,并且其开发区入驻上海富国、山东德元等较有影响的企业79户,入驻开发区已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液压产业被阜新市选为经济转型的重要增长点后,发展势头强劲。随着示范项目的成功,许多制造企业也纷纷落户阜新,当前形成十大产业集群,城市环境也得到改善,招商引资能力逐渐增强。   枣庄市以煤炭深加工为突破口,建立煤化工、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并不断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同时枣庄也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新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加速聚集、产业跨越发展。目前,枣庄已成为全国三大锂电池生产基地之一,正积极争创国家级锂电池产业基地和检验检测中心。2011年,全市在建投资超10亿元的大项目59个,非煤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比2007年提高5.4个百分点。枣庄还以文化旅游业带动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多元化。
  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可以前期资源产业积累的产值为转型打基础,但是大同市进行城市建设拖欠建设费用较多,加上煤价下降,财政收入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转型策略上除了整合当地煤矿,虽然也有向新型能源发展的意向,但目前并未取得有效进展。从2014年开始,大同市财政局每年会安排6000万元用于扶植中小微企、民营企业的发展,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营经济。城市改建也许能对旅游业发展有所帮助,但在产业多元化方面无大的举措。
  六盘水2000年通过整合整治,打击非法煤矿、关井压产,规范煤炭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原煤产量,到2006年突破了4000万吨大关并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进行煤化工产品生产。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实行对洗煤煤泥干化利用,矿井水治理回收利用,焦炉煤气掺烧发电等措施。六盘水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基础上,也开始发展制造业,明阳风电、西南天地煤机成套装备制造这两个快速推进的重大项目都有利于改变单一产业结构格局。此外,广东博罗冠业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双元铝业二期工程也有利于铝产业的发展,汽车制造、五金加工及钢材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了对本地其他资源的更好利用,为打造西南地区长材精品基地奠定了基础。六盘水农业畜牧业也有所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良种猪推广、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突破等使得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总之,六盘水在煤炭资源开发基础上形成了以能源、电力、冶金、建材为主的产业体系,在西南、华南地区甚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六盘水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在改善环境方面五个城市均做出了努力,近几年绿化覆盖率都有上升。改善环境、发展旅游业有助于产业多元化的实现并增加地方产值。根据本地优势发展其他产业,改变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提升科技水平很重要,在教育与科技支出方面五个城市近些年均呈上升趋势,大体趋势的趋同说明科技教育政策受国家政策方针大方向的影响较大,能否根据本地特点和优势发展产业集群与政策和机遇及当地政府的积极性有关。扶植适当的产业增加本地经济发展活力,形成好的投资环境,有利于招商引资和更多企业入驻。产业多元化是增强经济发展质量比较好的策略。
  四、总结
  综上所述,资源城市转型主要就是在深化主导产业、通过提升科技力量发展高级加工品的基础上,通过主导产业的资金积累,促进其他产业发展。扶持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改善投资环境和自然环境,这对发展旅游业也有利。同时将本地民俗文化、特产综合,发展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创立每个城市的独有文化旅游品牌。最后,在多元产业发展中逐渐实现产业替代,使资源枯竭阶段能够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以此跳出依赖资源的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孙永平,叶初升.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2011(01).
  [2]张复明.资源型区域面临的发展难题及其破解思路[J].中国软科学,2011(06).
  [3]刘晔.资源型经济转型策略探析——以山西省为例[J].资源与开发市场,2013(05).
  [4]余建辉,张文忠,王岱.中国资源枯竭城市的转型效果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01).
  [5]周建波.资源型经济何以成功转型——转型成功国家的转型战略和启示[J].经济问题,2013(04).
  [6]伍应德.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与策略——以六盘水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3(15).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其他文献
乱使性子是一种坏脾气,也是年轻人在为人处事中常犯的毛病。这种脾气的人做起事来往往率性而为,很少考虑别人的脸面和感受,也很少顾及事情的后果。这种乱使性子的坏脾气常常
【正】城市的历史记忆,有时是一本书,一个古迹,抑或一件文物。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作为"古越三绝"之一的会稽铜镜,传承于春秋战国越国的青铜铸冶技艺。发展至汉代,会稽山阴(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 2.0环境下的城市新形态.创新 2.0视野下智慧城市建设应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机遇并高度重视以人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于
近年来春秋和冬季在山东各地猪场不断出现疑似猪流感的呼吸道疾病,2002年10月到2003年2月,我们从山东发病猪场采集发病猪的鼻咽棉拭子和死亡猪的肺脏,接种SPF鸡胚,获得血凝性
2001年11月-2002年6月,昆明口岸进口水产品霍乱弧菌监测共抽查检验386批,其中4批检出01群霍乱弧菌(稻叶型和小川型各2批),检出率1.0%。监测结果表明,来自泰国的进口竹节虾存在被致
自1998年1月1日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行以来,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工作在全国全面开展;推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是切断传染源的有效措施之一.
1案例2003年6月16日,广州市动物防疫监督所与增城市动物防疫监督所联合对某冷冻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该冷冻厂自1999年2月开业经营以来一直没申办<动物防疫合格证>,入穗的外来
回顾我国动物防检疫工作,大体经过两大发展历程,即畜牧执法权的优化升级和防、检、监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