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1072298534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背景与魅力,但是就现阶段来说,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却比较低。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研究工作,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前言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总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中华文化的认同方面,却出现了一定的不足。加之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现阶段的一些人开始关注西方国家的文化,而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却相对较少。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做好历史教学工作,正确的引导学生,促使学生可以主动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一、中华文化
  (一)概念、分类
  文化最早出现于,《易·贲卦·象传》中,而这也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先民对自然与社会规律的掌握。文化作为一个词语来使用最早是从《说苑·指武》中提出的。从划分的角度上来说,中华氛围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文化两种,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同时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对于物质文化来说,就是从历史遗存为代表的物化意识表现上来说的,如古书籍以及长城等,都彰显出了我国文化的悠久。可以说物质文化是从人的不同需求上来进行的,已经超越了历史并对历史进行了记录。对于精神文化来说,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与具体性。从赋税制度到政权组织形式变化等,都展现出了我国人民的生存智慧与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面貌。
  (二)特征
  第一,传承性。炎黄子孙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朝代的不断更替与传扬下,前者的懿德雅行深深影響着后世统治者。可以说中华文化的传承性在汉字的演变上有着重要的展现,从甲骨文到楷书等,实现了动与静、发展与创新上的融合。从法制意识的影响下,我国已经实现了传承法制的目标,并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在其传承性的影响下,不论中华文化怎样变化,其精髓是不变的,并引导着中华民族不断发展。
  第二,社会性。中华文化是从中华民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论是哪一个时代,都是从社会上来进行的,价值观、道德标准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不同个体。在这种长期沉淀的影响下,也可以增强中华文化的社会性。在古代礼义廉耻,在今天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都展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社会性。
  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措施
  (一)保证教学理念的准确
  对于教育来说,并不是单纯的个体,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从教学理念上来进行的教学活动。历史教学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文化来认识到其背后的价值,从而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与其他学科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历史教学内容有着一定的丰富性,同时也涉及到了政治、经济以及思想等方面的文化。因此,在开展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坚持从教学理念上入手,实现教育的目标。如将创造性教学理念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向学生讲述“四大发明”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文明的发展,从而培养好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增加中华文化史料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影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掌握好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同时还要史料入手,实现有效的结合。由于高中生阅读史料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做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借助史料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学生在学习百家争鸣类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易经》中的知识,以此来活跃课堂,同时也要给学生选择适宜的阅读资料,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产生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创新教学手段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受到课时等方面的限制,使得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向学生讲述历史知识,但是如果过度的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知识讲述,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正确运用好教学方法,、兼顾到不同层次的知识,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进入到当地博物馆等进行参观,并向学生讲解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与感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来理性的认识到中华文化,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来进行教学。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建出网络教学情境,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的学习生活,激发出学习的欲望。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与研究工作,帮助学生理解好中华文化,从而正确认识到我国的社会发展,主动继承与传承我国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曾鹏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03):153-155
  [2]王丽舫.高中历史教学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30):45-46
  [3]何发强.试论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5):25-26
其他文献
使真者理论在当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理解该理论,一个必要的任务是去理解什么是使真关系。使真关系的理解主要有公理化的使真关系、作为蕴涵关系的使真关系、跨范畴的使真
目的:深入研究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加强对产后出血综合预防的认识,有效降低产后死亡率。方法:随机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120例足月剖宫产者,按照随机分组的
目的:体外研究维甲类化合物的衍生物ATRA对A549肺癌细胞株作用,探讨ATRA对肿瘤防治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常规培养的肺癌A549细胞用于试验,试验分1×10-5mol/L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越来越注重教学效率的提升。课堂是教学的载体,也是师生展示智慧的重要场所,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当把提高学生学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对缓解剖宫产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于鄢陵县中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的1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
【摘 要】社会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人,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如何才能适应这一时代要求呢?为此笔者本文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就如何将这些知识成功地实行迁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例谈。  【关键词】加强;知识;迁移;培养;实践;能力  未来的人才不仅需要广博的知识,而且更需要有实践能力。如何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呢?我从教学中体会到,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是最佳途径。  那么什么是迁移呢?迁移是指学生已经获得
【摘要】托班幼儿的绘画正处于涂鸦期,他们的美术作品总会出现单一、不饱和、乱糟糟、色彩灰暗等缺点,慢慢的孩子的绘画兴趣也会随之减退。怎样让他们的绘画既有趣又有效呢?本文提出了 “以游戏激发兴趣”,“以游戏丰富过程”,“以游戏体味成功”三个绘画策略。  【关键词】托班 绘画 游戏 学中玩 画中玩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是幼儿最喜欢从事的工作,游戏不但是幼儿生活的全部,更是幼儿成长与学习最好的途径。著名文
目的:了解危重病房患者的贫血及红细胞输注情况,为进一步安全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病房住院患者的输血情况
对于单独应用他汀类药物不足以将LDL-C降至目标值的冠心病及心血管病高危患者,联合治疗方案呼之欲出。目前常见的调脂药物主要有6类:他汀类、烟酸类、贝特类、胆酸螫合剂、胆固
【摘 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是有差别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差异性,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学生学习的分层教学的方法,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分层教学;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中对于一个班内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可能有较大的差异。如注意时间有长有短,学习热情有高有低,学习习惯有好有坏等。但是不管怎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潜在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