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后”这个平凡又复杂的词,一些大大小小的论坛为它而生,一篇篇青春手记为它而写,一群少年带着一股潮流长大。饶雪漫在《按时长大》里曾经说过:归根到底,成长是一种幸福。我是很赞同这句话的。
范范她唱,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好像什么困境都知道该怎么办,即使现在我还喜欢抱着布娃娃,即使我还会对爸爸妈妈撒娇,即使我已经17岁。我也没有办法把自己说得那么沧桑,毕竟我并没有走过沧海桑田。这些年,我学会的,也只有勇敢。
我想为像自己这样的孩子找一个关键词。幸福、张扬、任性、骄傲、执着还是放浪不羁?不只没找到,还莫名地被人来上一句:“完全就是一个‘90后’!”
我是这样一个孩子,女孩子。我会穿着淑女装,优雅地坐在钢琴前,亦会穿上肥大的T—shirt,大大咧咧地和一群朋友去登山,在自然里呐喊。事实上,我一直在想怎样当一个好孩子。
我做到了。所有的老师都对我的父母说:“你的孩子很乖。”可是我仍然不满足,是不是人的欲望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唯独我这样丑陋?我不仅要当“乖孩子”,还要当“尖子生”。可是,有一天,我累了,真的累了。我不知道自己苦苦追寻的虚荣究竟能带来什么?对镜贴花黄,竟惊见头上的数根白发——如果当“乖孩子”这么累,我真的想放弃了。
小四说:是时间没有等我,还是你忘了带走我?我是一直很迷恋小四的文字的,我会冒着下雨天去找他的书,杂志。尽管有时候他的文字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时间这个比我们还要调皮的孩子,在我们面前,一次又一次,这样乐不思蜀地从我们面前溜走。
一切都终会淡去,没有天长地久,这是时间警告我们的,让我们学会面对。也许这就是成长吧。郑愁予的《错误》说得那么好:我哒哒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所以那些曾经潜伏在心里的悸动,也会流逝的花季年华慢慢老去,留下的只是怀念。而这,并不只是“90后”才会经历的沧桑。
我是如假包换的“问题女孩” 唐 婕
“90后”的我们,用文字书写心情,用相册保留记忆,用阅读填补空虚,用理想埋葬现实,用笑容掩饰伤心,用时间安抚疼痛。“90后”的我们,喜欢带着笑容哭泣,一边祭奠单薄的青春,一边继续行走。恋爱——注定没有结果
或许是因为环境的影响,我们成熟得更早。比如说爱情,我们都默认早恋是不对的,但仍然在荒芜的沙丘里种玫瑰。早恋对于“90后”已不再是敏感的话题,而是普遍的问题,我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问题女孩”。 我的爱情轰轰烈烈地开始,草草结束。彼此喜欢又能怎样,爱情经不起考验。外界给我们太多压力,成绩的影响,父母的怀疑,让我们不敢放手去爱,躲躲藏藏,遍体鳞伤,然后就这样夭折。
“90后”的我们,守着80年代传下来的爱情经验,反复猜想,反复品味,实战时才明白,那全是垃圾。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爱情观,不同年代追求爱情有不同的方式。“70后”的爱情,是羞涩的,像蔷薇,安静;“80后”的爱情,是华丽的,如郁金香,热烈,“90后”的爱情,是多情的,似玫瑰,无果。
我们无力改变爱情,但爱情一直以极端的方式改变我们。“90后”的爱情,注定没有结果。
嚣张——像老鼠一样生存下来
我固执地认为“90后”的我们不能仅用“叛逆”来形容,“嚣张”更贴切。
我们都不是一群循规蹈矩的孩子,我们不愿像大人们希望的那样,沿着他们计划好的轨道走下去。我们有自己的思想,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都有“被逼无奈”的感触,许多规矩约束着我们去做事情。
也许有一天,我们中有人会疯掉,但人们会毫不在意地说:“谷仓里的米,多一颗不多,少一颗不少。”这种优胜劣汰的残忍方式,弄得我们无奈地选择玩世不恭。
我很喜欢提起我和朋友们笑得放肆的日子,讲述我们美好得不可一世的回忆。我们喜欢在自习课上大笑,在语文课传字条,历史课上睡觉,躲在撂得老高的书堆后面吃方便面,从教室最后排往最前排传送糖果。运动会上,在全校师生异样的眼光下,躺在操场上,尽情享受蓝天给我们的包容。我不敢说这是一种本事,却是许多人没有经历过的回忆。
我们将自己的嚣张展示在世人面前,轻浮、自大、狂妄,这是别人给我们的定义,我们不以为然,就像《猫和老鼠》中的老鼠,只要努力生存下来,就可以活得比猫还嚣张,还放肆。伤感——擞一只坚强的鸭子
“伤感”这个词是从“80后”文学里学来的。都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蜜罐里长大,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动漫、网络、MP3、MP4,应该是快乐的,孰不知,我们在重复接受娇惯的同时,内心越来越空虚,越来越孤独。“90后”的文字里也总会带着一点点淡淡的忧伤。
我知道许多“90后”的孩子都有另一面,既不阳光,又不少年,对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种悲剧感。就好比生活中有些事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是可以纪念的,有些事却是无能为力的。想到那句广为抄袭的话——我们是糖,甜到哀伤——因为太甜美了,所以被伤害了,我们不得不用笑容伪装自己,在没有人的地方忧伤,在没有人的地方哭泣。
“90后”的我们不会轻易把自己的伤拿给别人看,就像冬天的鸭子,在寒冷的水面上优雅平稳地滑行,在水下,两只瘦弱的小脚却冻得发抖,但它从来不会放弃。
范范她唱,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好像什么困境都知道该怎么办,即使现在我还喜欢抱着布娃娃,即使我还会对爸爸妈妈撒娇,即使我已经17岁。我也没有办法把自己说得那么沧桑,毕竟我并没有走过沧海桑田。这些年,我学会的,也只有勇敢。
我想为像自己这样的孩子找一个关键词。幸福、张扬、任性、骄傲、执着还是放浪不羁?不只没找到,还莫名地被人来上一句:“完全就是一个‘90后’!”
我是这样一个孩子,女孩子。我会穿着淑女装,优雅地坐在钢琴前,亦会穿上肥大的T—shirt,大大咧咧地和一群朋友去登山,在自然里呐喊。事实上,我一直在想怎样当一个好孩子。
我做到了。所有的老师都对我的父母说:“你的孩子很乖。”可是我仍然不满足,是不是人的欲望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唯独我这样丑陋?我不仅要当“乖孩子”,还要当“尖子生”。可是,有一天,我累了,真的累了。我不知道自己苦苦追寻的虚荣究竟能带来什么?对镜贴花黄,竟惊见头上的数根白发——如果当“乖孩子”这么累,我真的想放弃了。
小四说:是时间没有等我,还是你忘了带走我?我是一直很迷恋小四的文字的,我会冒着下雨天去找他的书,杂志。尽管有时候他的文字有一些“为赋新词强说愁”。时间这个比我们还要调皮的孩子,在我们面前,一次又一次,这样乐不思蜀地从我们面前溜走。
一切都终会淡去,没有天长地久,这是时间警告我们的,让我们学会面对。也许这就是成长吧。郑愁予的《错误》说得那么好:我哒哒的马蹄声,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所以那些曾经潜伏在心里的悸动,也会流逝的花季年华慢慢老去,留下的只是怀念。而这,并不只是“90后”才会经历的沧桑。
我是如假包换的“问题女孩” 唐 婕
“90后”的我们,用文字书写心情,用相册保留记忆,用阅读填补空虚,用理想埋葬现实,用笑容掩饰伤心,用时间安抚疼痛。“90后”的我们,喜欢带着笑容哭泣,一边祭奠单薄的青春,一边继续行走。恋爱——注定没有结果
或许是因为环境的影响,我们成熟得更早。比如说爱情,我们都默认早恋是不对的,但仍然在荒芜的沙丘里种玫瑰。早恋对于“90后”已不再是敏感的话题,而是普遍的问题,我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问题女孩”。 我的爱情轰轰烈烈地开始,草草结束。彼此喜欢又能怎样,爱情经不起考验。外界给我们太多压力,成绩的影响,父母的怀疑,让我们不敢放手去爱,躲躲藏藏,遍体鳞伤,然后就这样夭折。
“90后”的我们,守着80年代传下来的爱情经验,反复猜想,反复品味,实战时才明白,那全是垃圾。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爱情观,不同年代追求爱情有不同的方式。“70后”的爱情,是羞涩的,像蔷薇,安静;“80后”的爱情,是华丽的,如郁金香,热烈,“90后”的爱情,是多情的,似玫瑰,无果。
我们无力改变爱情,但爱情一直以极端的方式改变我们。“90后”的爱情,注定没有结果。
嚣张——像老鼠一样生存下来
我固执地认为“90后”的我们不能仅用“叛逆”来形容,“嚣张”更贴切。
我们都不是一群循规蹈矩的孩子,我们不愿像大人们希望的那样,沿着他们计划好的轨道走下去。我们有自己的思想,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都有“被逼无奈”的感触,许多规矩约束着我们去做事情。
也许有一天,我们中有人会疯掉,但人们会毫不在意地说:“谷仓里的米,多一颗不多,少一颗不少。”这种优胜劣汰的残忍方式,弄得我们无奈地选择玩世不恭。
我很喜欢提起我和朋友们笑得放肆的日子,讲述我们美好得不可一世的回忆。我们喜欢在自习课上大笑,在语文课传字条,历史课上睡觉,躲在撂得老高的书堆后面吃方便面,从教室最后排往最前排传送糖果。运动会上,在全校师生异样的眼光下,躺在操场上,尽情享受蓝天给我们的包容。我不敢说这是一种本事,却是许多人没有经历过的回忆。
我们将自己的嚣张展示在世人面前,轻浮、自大、狂妄,这是别人给我们的定义,我们不以为然,就像《猫和老鼠》中的老鼠,只要努力生存下来,就可以活得比猫还嚣张,还放肆。伤感——擞一只坚强的鸭子
“伤感”这个词是从“80后”文学里学来的。都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蜜罐里长大,不愁吃不愁穿,还有动漫、网络、MP3、MP4,应该是快乐的,孰不知,我们在重复接受娇惯的同时,内心越来越空虚,越来越孤独。“90后”的文字里也总会带着一点点淡淡的忧伤。
我知道许多“90后”的孩子都有另一面,既不阳光,又不少年,对任何事物都抱有一种悲剧感。就好比生活中有些事是可以遗忘的,有些事是可以纪念的,有些事却是无能为力的。想到那句广为抄袭的话——我们是糖,甜到哀伤——因为太甜美了,所以被伤害了,我们不得不用笑容伪装自己,在没有人的地方忧伤,在没有人的地方哭泣。
“90后”的我们不会轻易把自己的伤拿给别人看,就像冬天的鸭子,在寒冷的水面上优雅平稳地滑行,在水下,两只瘦弱的小脚却冻得发抖,但它从来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