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极为关键,将会对建筑整体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系统地分析土建工程的桩基础施工具体情况,研究施工技术的关键点,落实对施工细节的管控,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点;
引言
现代建筑类型多、种类多、工程要求也不同,在各种类型的建筑施工中有必要对基础施工质量进行高度重视,对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相应的极大地提高了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而每道环节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都会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质量,特别是建筑基础工程,更是能够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虽然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存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但是在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方面地基处理、桩基础基本保持一致,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两种施工技术,这也是做好建筑工程的首要任务。
一、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概述
所谓地基,指的是指建筑物下面的土體和岩体,是建筑物的承载体。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是非常基础的施工内容,地基基础施工的工作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过程的稳定性,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基础的环节,更是最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地基基础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流建筑结构自重和传重所带来的压力。地基一般分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是指自然形成的坚硬岩石结构的区域,这样的区域达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不需要进行基础加固施工,自然形成的岩石结构可以满足建筑结构压力分流的需求,但是天然地基的区域面积往往非常小,很难符合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利用人工地基对天然地基结构进行加固,以达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桩基础也是基础的一种,其由岩土中的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当地基是浅层土壤时,其承载力不能达到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难以支撑建筑物,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变形等情况,这时就可以在地基上打桩,使其能更好地承载建筑物。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力比较均匀等特点,与地基基础搭配,尤其是软土地基,桩基础可以彻底改变建筑工程基础结构强度,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特征
2.1多变性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施工地质条件、环境以及水域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以及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地质特点,针对性选择施工方案,也就导致了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呈现多变性的施工特征。
2.2危险性
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内容,但是因为地基工程多是处于地下,在具体施工中还会受到水害以及支护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有可能导致坍塌等施工事故发生,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与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建筑地基工程与桩基础工程危险性较高,需要施工企业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与支护工作,保障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
三、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点
3.1换土垫层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过程中遇到膨胀性土体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土体通常只能具有很小的承载力,导致无法充分地保证地基本身的强度与稳定性,为此在更好的处理原地基土就可以采用换垫层法来实现。换置土垫层的方法主要在于利用砂石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将原地基中的浅层软体换掉,这对于土层湿陷性、胀缩性的缩小至关重要,还能够提高地基本身的承载力,致力于地基沉降量的有效减少。在一般建筑工程中通常会用到素土垫层、碎石垫层、砂垫层等多种垫层,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浅层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或季节性冻土的地基处理当中。同时,为提高土体密实度和有效预防施工中的土体孔洞、缝隙,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借助分层填土的方式。
3.2灌注桩施工技术
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施工时,需要重点确定打桩的具体位置,随后明确打桩点位,根据设定好的目标点位开展钻孔施工。在完成钻孔操作之后,对孔洞中遗留的泥土以及杂物进行清理,确保钻孔内部无多余杂物,为后续的钢筋笼吊装施工奠定良好基础。根据建筑工程桩基施工需求,进行钢筋笼的制做,钢筋笼的形状以及大小要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将钢筋笼吊装到孔洞中,随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从而获得良好的地基与桩基施工效果。施工企业还要将各施工环节所产生的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好灌注桩的定期检查工作,确保灌注桩的整体施工质量,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3预制桩技术
预制桩就是在施工现场确定合适的位置,将沉桩设备入土形成预制桩。根据原材料的不同,预制桩分为木质桩、混凝土桩和钢筋桩,由于钢筋桩具有牢固、细小以及可以灵活变换的特点,在一般民用建筑中最为常见。在预制桩施工前,必须做好前期规划,概括来说,前期规划包括以下步骤。一是确认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是否可以做预制桩;二是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三是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只有做好前期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勘测工作,针对下桩数量、桩距离和桩范围,做好合理规划,才能避免出现挤土现象,保证预制桩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决定着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合理选择地基基础和桩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要制定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促进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并开展各项培训活动,以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施工工程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煜焜.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砖瓦,2020(09):147+149.
[2]贾新军.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居业,2020(07):63-64.
[3]王鑫.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及其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35-37.
[4]朱荟.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6):158-159.
[5]王庆忠.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5):43-44.
关键词:建筑地基基础;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点;
引言
现代建筑类型多、种类多、工程要求也不同,在各种类型的建筑施工中有必要对基础施工质量进行高度重视,对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相应的极大地提高了建筑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而每道环节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都会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质量,特别是建筑基础工程,更是能够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虽然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存在各种类型的建筑,但是在施工技术与施工工艺方面地基处理、桩基础基本保持一致,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这两种施工技术,这也是做好建筑工程的首要任务。
一、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概述
所谓地基,指的是指建筑物下面的土體和岩体,是建筑物的承载体。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是非常基础的施工内容,地基基础施工的工作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施工过程的稳定性,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最基础的环节,更是最重要的环节。通常情况下,地基基础的主要作用在于分流建筑结构自重和传重所带来的压力。地基一般分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天然地基是指自然形成的坚硬岩石结构的区域,这样的区域达到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不需要进行基础加固施工,自然形成的岩石结构可以满足建筑结构压力分流的需求,但是天然地基的区域面积往往非常小,很难符合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利用人工地基对天然地基结构进行加固,以达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桩基础也是基础的一种,其由岩土中的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当地基是浅层土壤时,其承载力不能达到建筑工程技术的要求,难以支撑建筑物,可能会造成建筑物变形等情况,这时就可以在地基上打桩,使其能更好地承载建筑物。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力比较均匀等特点,与地基基础搭配,尤其是软土地基,桩基础可以彻底改变建筑工程基础结构强度,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地基基础与桩基础的施工特征
2.1多变性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施工地质条件、环境以及水域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建筑工程地基基础以及桩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施工区域的地质特点,针对性选择施工方案,也就导致了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呈现多变性的施工特征。
2.2危险性
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内容,但是因为地基工程多是处于地下,在具体施工中还会受到水害以及支护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没有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有可能导致坍塌等施工事故发生,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健康与安全造成危害。因此,建筑地基工程与桩基础工程危险性较高,需要施工企业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与支护工作,保障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
三、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点
3.1换土垫层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过程中遇到膨胀性土体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土体通常只能具有很小的承载力,导致无法充分地保证地基本身的强度与稳定性,为此在更好的处理原地基土就可以采用换垫层法来实现。换置土垫层的方法主要在于利用砂石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将原地基中的浅层软体换掉,这对于土层湿陷性、胀缩性的缩小至关重要,还能够提高地基本身的承载力,致力于地基沉降量的有效减少。在一般建筑工程中通常会用到素土垫层、碎石垫层、砂垫层等多种垫层,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浅层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或季节性冻土的地基处理当中。同时,为提高土体密实度和有效预防施工中的土体孔洞、缝隙,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借助分层填土的方式。
3.2灌注桩施工技术
灌注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施工时,需要重点确定打桩的具体位置,随后明确打桩点位,根据设定好的目标点位开展钻孔施工。在完成钻孔操作之后,对孔洞中遗留的泥土以及杂物进行清理,确保钻孔内部无多余杂物,为后续的钢筋笼吊装施工奠定良好基础。根据建筑工程桩基施工需求,进行钢筋笼的制做,钢筋笼的形状以及大小要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需求。完成上述操作之后,将钢筋笼吊装到孔洞中,随后进行混凝土的灌注施工,从而获得良好的地基与桩基施工效果。施工企业还要将各施工环节所产生的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做好灌注桩的定期检查工作,确保灌注桩的整体施工质量,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3预制桩技术
预制桩就是在施工现场确定合适的位置,将沉桩设备入土形成预制桩。根据原材料的不同,预制桩分为木质桩、混凝土桩和钢筋桩,由于钢筋桩具有牢固、细小以及可以灵活变换的特点,在一般民用建筑中最为常见。在预制桩施工前,必须做好前期规划,概括来说,前期规划包括以下步骤。一是确认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是否可以做预制桩;二是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三是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材料。只有做好前期施工区域的地质状况勘测工作,针对下桩数量、桩距离和桩范围,做好合理规划,才能避免出现挤土现象,保证预制桩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决定着民用建筑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合理选择地基基础和桩基施工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要制定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促进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规范化管理,并开展各项培训活动,以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施工工程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煜焜.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砖瓦,2020(09):147+149.
[2]贾新军.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关键要点[J].居业,2020(07):63-64.
[3]王鑫.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及其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3):35-37.
[4]朱荟.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6):158-159.
[5]王庆忠.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