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水是造成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本文从沥青路面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分析水破坏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 沥青路面;压实度;排水设施;预防措施
近几年来,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道路建成运营后,发生早期损害较为严重,特别是沥青路面,主要表现在坑槽、脱皮、麻面等方面。产生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水的破坏,本文从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谈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措施。
一、沥青路面破坏原因
1、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
许多道路路面建成后,排水配套系统没跟上,一旦下雨,路面积水严重,再加上行车荷载的作用,导致路面破坏,还有道路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不够完善,雨水通过中央分隔带渗入路面结构层内部,最终导致水破坏产生。因此,对于雨水较为频繁的地区,搞好路面排水设施,及时排除侵入面层中的水分,减少路面积水停留时间对车辆超载的影响
2、压实度不足
沥青面层混合料的压实度不足是导致水破坏的最直接原因,根据压实度与空隙率的的计算公式:
压实度=实测密度/马歇尔密度
空隙率=1-实测密度/理论密度
压实度=(理论密度/马歇尔密度)(1-空隙率)
可知,压实度越高沥青混合料嵌锁越紧,越密实,实际空隙率就越小。但往往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压力机具故障、操作不规范、碾压不均匀、碾压遍数不够、碾压温度控制不好,造成部分地方压实度不足,而且有时为了片面追求平整度,忽视了压实度,最终导致面层混合料压实度不足,空隙率过大,带来水损害破坏。
3、集料质量原因
集料规格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能、粘结力大小。沥青路面与其他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它对集料的规格要求较高,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集料间嵌锁作用。但在实际施工中,人们往往对集料规格质量重视不够,材料把关不严,集料质量参差不齐,碎石针片状含量过高、含土量大,表面粉尘太多,直接导致沥青与集料之间粘结力下降,一旦水侵入沥青混合料内部,便会造成水损害破坏。
4、混合料設计问题
造成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过大。设计时,有时为了考虑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保证路面行车有一定的构造深度,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一般都在6%以上,而据有关资料介绍,空隙率在8%~12%之间,路面水最容易侵入面层混合料内部,一旦沥青面层内部含有一定的水分,水将在沥青混合料内部自由流动,再加上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面层中的水产生压动力,这部分水逐渐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膜渐渐地从集料表面脱离,最终导致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造成水损害破坏。
5、车辆超载的影响
此外,近年来随着公路的迅猛发展,交通量日益增长,超限超载车辆非常严重,这直接影响到了道路的使用年限。
二、预防措施
1、完善路面排水设计
由于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不够完善,对路面排水设施不够重视,造成路面破损状况较为普遍。因此在路面设计时,应进一步完善路面排水设计,在路面结构层中设置防水层、基层顶面设置封层,在中央分隔带处设置纵横向排水渗沟,在土路肩处采用碎石填料进行填筑,在挖方路段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水设计,减少水在路面的停留时间,以减少其对路面的破坏。
2、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碾压质量
压实度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它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密实度与空隙率大小的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压实机具标准。根据试验段得出的碾压数据,控制碾压遍数、速度、时间、温度。碾压要均匀,派专人指挥负责,从轻到重、从慢到快、从两边到中间,轮迹要重叠,既要保证路面平整度、路拱横坡度,又要保证压实度。并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抽检频率。进行抽检,发现压实度不足的地方坚决返工,保证压实度符合要求,降低混合料空隙率,减少水的侵入破坏。
3、严格控制集料规格
沥青路面的材料、集料规格,直接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直接影响到水损害的程度。所以应该加强对原材料的把关,每批沥青进场都要进行试验,保证沥青的粘度、延度、针入度等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对每批集料进场都要严格进行抽检、筛分。保证每批进场材料符合规格要求,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充分保证沥青混和料的粘结性能,提高沥青集料的粘结力,降低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能力。
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减少离析,加强压实可减少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但每一种沥青混合料,必然有一定的空隙率存在,或多或少都会遭到一定水的破坏,因此应尽可能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在沥青面层表面涂上一层防水材料,形成不透水的薄膜封层,减少路面水在路面的滞留时间,使路面水尽快排到路基边沟,从而大大减少路面水的侵入。当然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还可以考虑以下两个途径:第一是改善矿料级配,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第二是改善沥青结合料,采用改性沥青。
5、加强养护管理
要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路面的养护管理。雨后要及时补洞,补洞要规范、整齐,严格按照《沥青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养护,把沥青路面的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雨水从病害处渗入,造成路基弹簧路面大面积破坏。此外,要加强反超限运输管理执法检查力度,对超载车辆要强行卸载,减少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对公路造成的损坏,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三、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坏,与路面设计、施工、使用、养护管理均具有紧密的关系。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提高沥青路面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艳丽《浅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4);
[2]李远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2期
[3]JTJ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关键词】 沥青路面;压实度;排水设施;预防措施
近几年来,道路工程质量事关政府形象和城市的市容市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畅通的道路,快捷的交通,作为一座城市的窗口,直接反映了城市的管理水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许多道路建成运营后,发生早期损害较为严重,特别是沥青路面,主要表现在坑槽、脱皮、麻面等方面。产生这些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水的破坏,本文从沥青路面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谈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措施。
一、沥青路面破坏原因
1、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
许多道路路面建成后,排水配套系统没跟上,一旦下雨,路面积水严重,再加上行车荷载的作用,导致路面破坏,还有道路中央分隔带的排水设计不够完善,雨水通过中央分隔带渗入路面结构层内部,最终导致水破坏产生。因此,对于雨水较为频繁的地区,搞好路面排水设施,及时排除侵入面层中的水分,减少路面积水停留时间对车辆超载的影响
2、压实度不足
沥青面层混合料的压实度不足是导致水破坏的最直接原因,根据压实度与空隙率的的计算公式:
压实度=实测密度/马歇尔密度
空隙率=1-实测密度/理论密度
压实度=(理论密度/马歇尔密度)(1-空隙率)
可知,压实度越高沥青混合料嵌锁越紧,越密实,实际空隙率就越小。但往往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压力机具故障、操作不规范、碾压不均匀、碾压遍数不够、碾压温度控制不好,造成部分地方压实度不足,而且有时为了片面追求平整度,忽视了压实度,最终导致面层混合料压实度不足,空隙率过大,带来水损害破坏。
3、集料质量原因
集料规格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能、粘结力大小。沥青路面与其他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同,它对集料的规格要求较高,因为它在相当程度上要依靠集料间嵌锁作用。但在实际施工中,人们往往对集料规格质量重视不够,材料把关不严,集料质量参差不齐,碎石针片状含量过高、含土量大,表面粉尘太多,直接导致沥青与集料之间粘结力下降,一旦水侵入沥青混合料内部,便会造成水损害破坏。
4、混合料設计问题
造成沥青路面水损害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过大。设计时,有时为了考虑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保证路面行车有一定的构造深度,混合料设计空隙率一般都在6%以上,而据有关资料介绍,空隙率在8%~12%之间,路面水最容易侵入面层混合料内部,一旦沥青面层内部含有一定的水分,水将在沥青混合料内部自由流动,再加上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面层中的水产生压动力,这部分水逐渐侵入到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膜渐渐地从集料表面脱离,最终导致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力丧失,造成水损害破坏。
5、车辆超载的影响
此外,近年来随着公路的迅猛发展,交通量日益增长,超限超载车辆非常严重,这直接影响到了道路的使用年限。
二、预防措施
1、完善路面排水设计
由于路基路面排水设计不够完善,对路面排水设施不够重视,造成路面破损状况较为普遍。因此在路面设计时,应进一步完善路面排水设计,在路面结构层中设置防水层、基层顶面设置封层,在中央分隔带处设置纵横向排水渗沟,在土路肩处采用碎石填料进行填筑,在挖方路段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水设计,减少水在路面的停留时间,以减少其对路面的破坏。
2、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碾压质量
压实度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它是保证沥青混合料密实度与空隙率大小的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压实机具标准。根据试验段得出的碾压数据,控制碾压遍数、速度、时间、温度。碾压要均匀,派专人指挥负责,从轻到重、从慢到快、从两边到中间,轮迹要重叠,既要保证路面平整度、路拱横坡度,又要保证压实度。并根据施工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抽检频率。进行抽检,发现压实度不足的地方坚决返工,保证压实度符合要求,降低混合料空隙率,减少水的侵入破坏。
3、严格控制集料规格
沥青路面的材料、集料规格,直接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能,直接影响到水损害的程度。所以应该加强对原材料的把关,每批沥青进场都要进行试验,保证沥青的粘度、延度、针入度等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对每批集料进场都要严格进行抽检、筛分。保证每批进场材料符合规格要求,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场,充分保证沥青混和料的粘结性能,提高沥青集料的粘结力,降低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能力。
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减少离析,加强压实可减少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但每一种沥青混合料,必然有一定的空隙率存在,或多或少都会遭到一定水的破坏,因此应尽可能采用新型防水材料在沥青面层表面涂上一层防水材料,形成不透水的薄膜封层,减少路面水在路面的滞留时间,使路面水尽快排到路基边沟,从而大大减少路面水的侵入。当然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还可以考虑以下两个途径:第一是改善矿料级配,采用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第二是改善沥青结合料,采用改性沥青。
5、加强养护管理
要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路面的养护管理。雨后要及时补洞,补洞要规范、整齐,严格按照《沥青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养护,把沥青路面的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雨水从病害处渗入,造成路基弹簧路面大面积破坏。此外,要加强反超限运输管理执法检查力度,对超载车辆要强行卸载,减少超限超载运输车辆对公路造成的损坏,延长道路使用年限。
三、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坏,与路面设计、施工、使用、养护管理均具有紧密的关系。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对沥青混凝土路面造成的不良影响,实现提高沥青路面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王艳丽《浅谈水对沥青路面造成的破坏及预防》[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4);
[2]李远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4年12期
[3]JTJ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