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考古學家们发现了2700多年前的酒?这是真的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考古团队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发现了果酒遗存,从实物角度填补了先秦果酒的历史空白。这是目前东亚地区所知最早的果酒证据,距今已有2700多年,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礼制、文化、葬俗以及酿酒技术提供了重要信息。 要从考古遗址中“找”出酒来可不容易。经过2700多年的漫长历史,很难找到液体酒了,只能在一些物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古學家们发现了2700多年前的酒?这是真的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考古团队联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发现了果酒遗存,从实物角度填补了先秦果酒的历史空白。这是目前东亚地区所知最早的果酒证据,距今已有2700多年,为研究当时社会的政治、礼制、文化、葬俗以及酿酒技术提供了重要信息。
要从考古遗址中“找”出酒来可不容易。经过2700多年的漫长历史,很难找到液体酒了,只能在一些物体中的酒精成分发现它们的蛛丝马迹。
这些找到的酒,原有的醇、醛、酮、酯等物质一般已经流失,大分子物质常发生降解,有机物以脂肪酸、有机酸、氨基酸和酚类等为主。
如何找到古代的酒?
如何从考古遗存中辨别酒类信息,一直是古酒领域最为重要的科学问题。
酒类遗存研究需要微观证据和考古学背景的相互佐证,必要时还须借助民族志、古文献以解答相关的考古学问题和科技史问题。比如早期陶器的功能、酿酒技术的起源与发展、酒及酒文化的传播、酒在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角色、先民动植物利用等。
在科技手段上,国内外学界主要从生物标记物、植物微体化石和DNA等角度发掘先民酿酒的“潜信息”。20世纪90年代,美国McGovern教授曾指出一些有机酸可作为酒类遗存的标记物,如酒石酸指示葡萄酒,草酸指示啤酒,并据此鉴别了当时已知最早的葡萄酒(伊朗Hajji Firus遗址)和最早的啤酒(两河流域Godin Tepe遗址)。
21世纪初,美国Mc Gover n教授又对中国几处考古遗址中的酒类遗存进行研究,认为贾湖先民在9000年前已开始酿酒,而在4500年前龙山文化先民已开始制作混合型酒。学界进行了大量以酒石酸、草酸等有机酸作为酒类标记物的研究,比如以酒石酸、丁香酸作为葡萄酒的标记物,发现了图坦卡蒙墓的葬俗——红、白葡萄酒分开摆放。
植物微体化石也被用于获取酒类遗存的潜信息。如淀粉粒受损的程度,最早被用于埃及啤酒生产工业的研究。近年来,斯坦福大学刘莉教授团队通过淀粉粒的糊化现象鉴定人工酿酒,曾结合草酸的存在以及民族志类比,确认了陕西米家崖先民5000年前的大麦啤酒酿造行为。一些学者以葡萄孢粉作为葡萄酒的指示物,证明埃及、罗马等地双耳瓶的功能。此外,稳定同位素分析、DNA分析等方法也被用于揭示原料、产地、品种、菌种等信息。
千年古酒依然香气扑鼻
我国考古遗址中很早就有酒类液体遗存的发现,如1974年沈阳一座辽代墓葬出土瓷壶内的古酒;1977年河北中山王墓出土数公斤香气扑鼻的战国美酒。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曾亲口尝过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千年古酒,一时间传为佳话。
相比之下,国内学者主导开展的酒类固体遗存研究起步较晚,2005年才从青铜酒器内壁土样中提取到酒石酸,说明酒石酸在粮食酒中也存在,并不是葡萄酒的特有指标。
中国作为酒文化大国,在近万年的酿酒史中发展出了酒(曲酒)、醴(谷芽酒)、鬯(香草酒)、醪(甜米酒)、烧酒(白酒等蒸馏酒)等多种酒品,考古上相应的研究却不多见。
其他文献
北斗定位水稻机械智能除草机来啦 碧绿的稻田里,只见一个白色的小家伙在忙忙碌碌地穿梭田间。奇怪,它走过的地方,草都没有了,可是秧苗完好无损。原来,它是一个智能除草机。 让我们暂且称它为“小白”吧!那么,小白来自哪里?究竟有啥厉害之处? 原来,这是江苏省扬州大学最新研制出来的北斗定位机械智能除草机,包含了很多黑科技:北斗定位、信息学、控制学、机械学、作物栽培等多个学科。 小白可能干啦!不仅除草
2020年7月23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踏上漫漫征途,迈出了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在当天发射的电视新闻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装载有火星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头部是一个圆钝的锥形,这是为什么呢? 眾所周知,火箭头部越尖,在空气中飞行时受到的阻力就越小。所以,火箭为了能用最小的动力飞到更高的天空,探空火箭、除雹增雨火箭等都采用尖锐头部,这使得它们能用
人行道还能发电?听起来有点天方夜谭,但这确实是真的。 这条人行道位于英国伦敦的一条街道上,人在上面走的时候,向下的力会带动下面的储能齿轮旋转,每走一步会产生约5瓦的电能。 在配套的手机应用上,行人可以查看自己走的步数发了多少电。这些电会为周边的设施和店铺提供电力,还能驱动隐藏在人行道两侧的扬声器,发出一段悦耳的鸟鸣。 强大的手机消毒器 知道你的手机有多脏吗?据统计,手机表面上的细菌比马桶盖
化蝶成侠 炸弹家族很庞大:普通炸弹、集束炸弹、核炸弹、燃烧炸弹、化学武器炸弹、氢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爆炸分解后如同“天女散花”的集束炸弹。 听到这个名字,估计你也能猜到几分:所谓“集束”就是弹壳内聚集了很多小弹头,由飛行器空投爆炸分解后,如同天女散花,攻击一大片。 残酷的炸弹 有的集束炸弹还有具有燃烧功能,有的甚至还能投射钢针、钢球用来杀伤人员,使战争更加残酷。 据有关国际机构估计,
2074年3月20日 今天,我特别兴奋,也特别紧张,因为我马上要去月球啦!我身穿月球蜘蛛航天服,乘坐P93式8轮驱动吉普车前往发射基地。我身上穿的蜘蛛月球航天服可大有来头,它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由于月球的土壤是小颗粒状的,会把航天服上的纤维磨断,导致航天服磨破危及航天员的生命。所以,科学家们把它设计成了8条触手的样子,有6条负责行走,有1条负责清理前进路面,剩下的那条负责采集样品,航天员只需要坐
当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时,会发现电影放映室投射在屏幕上形成光柱;在黑暗中,探照灯会发出炫目光束;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束。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可以在这些场合轻易地看见光束呢?为什么在家里的灯光下就看不到光束了呢?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二层探索与发现展厅“物质之妙”展区,就有一件展品叫“光路可见吗?”,将为你解答这个疑问。 在圆形的展台滑轨上放置着三个
你可能想象不到:早期的飛机是用木头做的!木头可没那么结实,一旦机翼大一点儿,就很容易在飞行中折断,自然需要两副机翼进行加固啦! 那么为什么现在很少见到双翼飞机了呢?
每天飞过我们头顶的国际空间站这回该热闹啦:即将迎来一位“神秘乘客”——一个能说会道,却不用吃饭喝水的家伙。 究竟是谁呢?原来是一个名叫Cimon的球形机器人,它可以通过螺旋桨驱动的推进器在失重环境中移动。 别看Cimon只有5千克,但却拥有人工智能大脑和8英寸大的显示屏。 Cimon将通过和德国地球物理学家格斯特博士的合作,完成人机协同工作实验。Cimon可以识别格斯特博士的声音和面孔,甚至
时间如一辆飞速的小马车,把我们带到了2020年。在过去的一年里,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奔向前方,既让我们自豪,又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无限期望。5G通信技术正在全世界布局,很快就能惠及千家万户;人工智能技術深入到普通生活中,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的应用……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太空:国际空间站实现首次两位女宇航员的太空行走,中国的郭守敬望远镜刚刚宣布发现了双星系统中的巨型黑洞,让人类一窥黑洞这个宇宙神秘天体
今天是我们在“天宫”空间站的第195天,一切安好。 “叮叮当当”,计算机控制的闹钟把我唤醒了,又是新的一天。从睡袋里伸出手来拉开窗帘,外面阳光灿烂,感觉真好。也许过了十几分钟,就变成黑夜了,太空的白天和夜晚可以在几十分钟内切换,让在地球长大的我们觉得非常神奇。 慢慢地从睡袋里钻出来,重新把睡袋固定好,“飘”过去拽了拽天花板上的同事小王——这家伙这两天总爱睡懒觉,叫醒他的任务就落在我身上,因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