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导学生赏读苏轼的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让学生对苏轼的生平及宋词有进一步的了解,并深入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认识悼亡文学,从而更加热爱生命。
[关键词]赏读苏轼悼亡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00117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生平及宋词风格。
2.通过赏读全词,深入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
3.认识悼亡文学,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赏读全词,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
【教学难点】丰富的想象,巧妙的结构。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爱情是文学乃至人生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有情人终成眷属,长相厮守,那是最美好的结局,没能白头偕老的爱情更让人叹惜不已。屏幕上的雕塑反映哪个爱情故事?这组雕塑叫《化蝶》,反映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惊天动地的爱情。历史上很多像《梁祝》那样令人感动落泪的故事,如《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我国大才子苏轼也有感人的爱情故事,我们通过赏读他的“天下第一悼亡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去了解吧。
这首词是写给谁的?苏轼和她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
二、掌握相关语文常识
1.了解作者苏轼一生。
漂泊坎坷辉煌成就
为官40年,贬谪30年;职位更换20种以上
足迹遍布至少13省16州;晚年贬广东、海南
丧母(21岁)
丧发妻王弗(29岁)
丧父(30岁)
入狱(43岁)
丧幼子苏遁(46岁)
丧续妻王闰之(57岁)
丧爱妾王朝云(59岁)
病逝(65岁)
①诗4000首左右,风格豪放、浪漫;
②词约340首,开豪放先河,扩婉约题材;
③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④书法“宋四家”之一;
⑤文人画中坚人物;
⑥弹古琴高手,精通韵律;
⑦中医药贡献——《苏沈良方》;
⑧农业、水利、烹饪、养生方面也有极高建树。
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简介苏轼发妻王弗。
王弗是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16岁时与19岁的苏轼成婚。王弗年轻貌美又聪明沉静,温柔贤惠又知书达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她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世进行过多次有见识的告诫和嘱咐,夫妻恩爱情深。可惜王弗27岁时在京城病逝,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苏轼父母墓旁。而立之年痛失爱侣,在生活上、感情上和精神上对苏轼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3.认识“悼亡”含义:典故出自潘岳的悼亡诗。
综合《辞源》《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理解,悼亡诗专指悼念亡妻的诗歌。
4.识记生字词。
①乙卯(mǎo):天干地支纪年,公元1075年,即北宋神宗熙宁八年。
②思量(sī·liɑng):想念,记挂。
③轩(xuān):有窗槛的小屋。
三、赏读全词
1.学生聆听朗诵名家范读,体会词的感情基调(悲凉)。
2.全班学生分8组,其中6组讨论词的内容,每组翻译一句(以句号为准),各组派代表发言,疏通大意;另外两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复述词上阕和下阕的大意。
3.学生按顺序发言,教师逐句点评。
开头点出诗人与亡妻生死相隔之久,然后直接抒情,表达强烈的怀念。“千里”两句说明“自难忘”的内容:妻子王弗死后葬于四川眉山,而词人远在密州,连到坟前祭奠的机会都难得。“纵使”三句写出词人十年来仕途的艰辛、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以及自己身心的衰老。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阕写梦中与妻子相遇的情景。整首词真情流露,凄婉哀伤,这一句却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选取了很普通的日常生活片断,却是诗人夫妇恩爱十年的写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两句写出猛然相逢时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结尾三句是梦醒后的哀思,同时也是对死者的安慰。
4.教师小结内容和特色。
(1)内容。
上阕:阴阳两隔怀亡妻——写景、记事、抒情(白描)。
下阕:悲喜交集梦相聚——写人、记事、抒情(留白)。
词上阕写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是实写。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著不舍的深情,是虚写。全篇用白描手法将生死、悲喜、虚实融合,情感真挚,意象清新,所以被古今词评家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
(2)特色:想象丰富,结构巧妙。
5.教师指点诵读。
(1)词的风格:豪放派题材广阔,多写塞外、江天,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写樽前、花间,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姜夔(kuí)。豪放词派开创者苏东坡也无法摆脱婉约词的影响,现存苏词的绝大多数仍属婉约词。
(2)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江城子》双调70字,前后阕格式同,押ɑnɡ韵,一韵到底。
(3)诵读指导。
十年(悠长,凝重感)生死(声调稍高)两茫茫(声调低长、迷茫感),不思量(轻音),自难忘(重音)。千里(悠长)孤坟(孤寂感),无处(无助感)话(重读)凄凉(悲戚带颤音)。纵使(悠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稍短促),鬓如霜(拉长节奏,沧桑感)。
夜来幽梦忽还乡(惊喜、痛苦交加),小轩窗,正梳妆(稍慢)。相顾无言(悲伤),惟有泪千行(带颤音)。料得(肯定语气)年年肠断处(沉痛感),明月夜(稍短促),短松冈(拉长节奏,悲凉感)。
6.在理解内容、情感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生集体有感情地诵读。(配乐)
7.按前面所分8组进行诵读比赛。(每组派一个代表,评判标准:错漏,回读,情感,用时。)
8.学生集体诵读全词。(配乐)
四、延伸学习
1.悼亡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悼亡诗:①(晋)潘岳《悼亡诗三首》(其一);②(唐)元稹《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③(北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④(北宋)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2)中国现代著名悼亡作品:巴金的《怀念肖珊》《再忆肖珊》。
(3)外国悼亡名作:英国托马斯·哈代的《呼喊声》(The Voice)。
2.其他著名悼念诗文。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清)袁枚《祭妹文》
(德)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教师联系实际:爱情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内容,那是小爱而已;我们还要珍惜亲情、友情,发扬爱国情,让自己成为一个大爱之人。
五、作业
尝试给《江城子》填新词,表达自己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关键词]赏读苏轼悼亡词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00117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生平及宋词风格。
2.通过赏读全词,深入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
3.认识悼亡文学,热爱生命。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赏读全词,理解苏轼对亡妻的真爱和思念。
【教学难点】丰富的想象,巧妙的结构。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爱情是文学乃至人生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有情人终成眷属,长相厮守,那是最美好的结局,没能白头偕老的爱情更让人叹惜不已。屏幕上的雕塑反映哪个爱情故事?这组雕塑叫《化蝶》,反映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惊天动地的爱情。历史上很多像《梁祝》那样令人感动落泪的故事,如《孔雀东南飞》《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我国大才子苏轼也有感人的爱情故事,我们通过赏读他的“天下第一悼亡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去了解吧。
这首词是写给谁的?苏轼和她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
二、掌握相关语文常识
1.了解作者苏轼一生。
漂泊坎坷辉煌成就
为官40年,贬谪30年;职位更换20种以上
足迹遍布至少13省16州;晚年贬广东、海南
丧母(21岁)
丧发妻王弗(29岁)
丧父(30岁)
入狱(43岁)
丧幼子苏遁(46岁)
丧续妻王闰之(57岁)
丧爱妾王朝云(59岁)
病逝(65岁)
①诗4000首左右,风格豪放、浪漫;
②词约340首,开豪放先河,扩婉约题材;
③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
④书法“宋四家”之一;
⑤文人画中坚人物;
⑥弹古琴高手,精通韵律;
⑦中医药贡献——《苏沈良方》;
⑧农业、水利、烹饪、养生方面也有极高建树。
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简介苏轼发妻王弗。
王弗是四川青神县乡贡进士王方之女,16岁时与19岁的苏轼成婚。王弗年轻貌美又聪明沉静,温柔贤惠又知书达理,是苏轼生活上的伴侣,文学上的知音,事业上的贤内助。她对苏轼的事业、为人处世进行过多次有见识的告诫和嘱咐,夫妻恩爱情深。可惜王弗27岁时在京城病逝,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苏轼父母墓旁。而立之年痛失爱侣,在生活上、感情上和精神上对苏轼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3.认识“悼亡”含义:典故出自潘岳的悼亡诗。
综合《辞源》《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理解,悼亡诗专指悼念亡妻的诗歌。
4.识记生字词。
①乙卯(mǎo):天干地支纪年,公元1075年,即北宋神宗熙宁八年。
②思量(sī·liɑng):想念,记挂。
③轩(xuān):有窗槛的小屋。
三、赏读全词
1.学生聆听朗诵名家范读,体会词的感情基调(悲凉)。
2.全班学生分8组,其中6组讨论词的内容,每组翻译一句(以句号为准),各组派代表发言,疏通大意;另外两个小组分别派代表复述词上阕和下阕的大意。
3.学生按顺序发言,教师逐句点评。
开头点出诗人与亡妻生死相隔之久,然后直接抒情,表达强烈的怀念。“千里”两句说明“自难忘”的内容:妻子王弗死后葬于四川眉山,而词人远在密州,连到坟前祭奠的机会都难得。“纵使”三句写出词人十年来仕途的艰辛、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以及自己身心的衰老。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阕写梦中与妻子相遇的情景。整首词真情流露,凄婉哀伤,这一句却悲中寓喜。“小轩窗,正梳妆”选取了很普通的日常生活片断,却是诗人夫妇恩爱十年的写照。接着词笔由喜转悲。“相顾”两句写出猛然相逢时悲喜交加的复杂感情,心中的千言万语却一时不知从何说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结尾三句是梦醒后的哀思,同时也是对死者的安慰。
4.教师小结内容和特色。
(1)内容。
上阕:阴阳两隔怀亡妻——写景、记事、抒情(白描)。
下阕:悲喜交集梦相聚——写人、记事、抒情(留白)。
词上阕写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是实写。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著不舍的深情,是虚写。全篇用白描手法将生死、悲喜、虚实融合,情感真挚,意象清新,所以被古今词评家誉为“千古第一悼亡词”。
(2)特色:想象丰富,结构巧妙。
5.教师指点诵读。
(1)词的风格:豪放派题材广阔,多写塞外、江天,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写樽前、花间,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姜夔(kuí)。豪放词派开创者苏东坡也无法摆脱婉约词的影响,现存苏词的绝大多数仍属婉约词。
(2)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江城子》双调70字,前后阕格式同,押ɑnɡ韵,一韵到底。
(3)诵读指导。
十年(悠长,凝重感)生死(声调稍高)两茫茫(声调低长、迷茫感),不思量(轻音),自难忘(重音)。千里(悠长)孤坟(孤寂感),无处(无助感)话(重读)凄凉(悲戚带颤音)。纵使(悠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稍短促),鬓如霜(拉长节奏,沧桑感)。
夜来幽梦忽还乡(惊喜、痛苦交加),小轩窗,正梳妆(稍慢)。相顾无言(悲伤),惟有泪千行(带颤音)。料得(肯定语气)年年肠断处(沉痛感),明月夜(稍短促),短松冈(拉长节奏,悲凉感)。
6.在理解内容、情感和结构的基础上,学生集体有感情地诵读。(配乐)
7.按前面所分8组进行诵读比赛。(每组派一个代表,评判标准:错漏,回读,情感,用时。)
8.学生集体诵读全词。(配乐)
四、延伸学习
1.悼亡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悼亡诗:①(晋)潘岳《悼亡诗三首》(其一);②(唐)元稹《离思》(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③(北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④(北宋)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2)中国现代著名悼亡作品:巴金的《怀念肖珊》《再忆肖珊》。
(3)外国悼亡名作:英国托马斯·哈代的《呼喊声》(The Voice)。
2.其他著名悼念诗文。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清)袁枚《祭妹文》
(德)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教师联系实际:爱情只是生命中的一个内容,那是小爱而已;我们还要珍惜亲情、友情,发扬爱国情,让自己成为一个大爱之人。
五、作业
尝试给《江城子》填新词,表达自己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