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中的市场进攻策略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6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市场情况准确全面的认知和分析,发起进攻,让淡季不淡。
  
  每年,每个企业都不得不面对或长或短的淡季。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国家出台多种措施刺激经济增长,但内需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拉动,今年的淡季或许令很多企业在淡季里更加战战兢兢,也更受煎熬。如何让淡季不淡,其中的淡季进攻战略战术更值得我们研习。
  
  有针对性的运用新产品策略
  
  在淡季适时推出一些新产品能让消费者不至于在淡季淡忘了企业的品牌。如果企业的营销预算有限的话,企业也可以在广告宣传上节约开支,只通过新产品的推出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新商品往往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在淡季恰当的推出新商品可以在如同死水的市场掀起波澜,提高人气与关注度。如果能够推出弥补淡季市场空白的新商品,则更可能给企业带来无限的商机。
  针对空白市场开发新产品。雀巢公司(Nestle)刚开始在印度销售其巧克力时,因为受于印度热浪滚滚的高温天气和恶劣的分销渠道,一年中超过9个月都是淡季。巧克力在没有空调的小店铺里出售,而且直接暴露在太阳底下,商人们开玩笑说,雀巢巧克力最终被当作饮料出售了。雀巢印度公司主席兼总经理Carlo Donati却由此受到了启发:“如果我们的巧克力最后都变成了液体,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卖液体巧克力呢?”雀巢印度公司随即推出了一款名为“Choco-Stick”的介于巧克力块和饮料之间的液体巧克力产品。两年后,Choco-Slick成为了印度市场上成长最快的巧克力品牌,占据了印度1.52亿美元巧克力市场的十分之一。AC尼尔森调查公司说,该年印度共消费了2.2万吨巧克力,消费量正以10%到12%的速度增长,高于全球畅销品市场的增长速度。雀巢公司开发的Choco-Stick在印度巧克力市场漫长的淡季中成为了销售明星。
  但是,在淡季销售产品无论如何也无法和旺季相比这个事实是存在的,所以推出新产品与促销时要考虑损益平衡,毕竟同样的宣传推广费用在淡季所能达到的效果远低于旺季,尽可能避免赔本赚吆喝的情况。最好是可以推出像雀巢公司那样填补淡季市场空白的新产品。另外比如,钟表品牌Timex曾在淡季时候一下子推出了200个新款,主要针对的是对潮流非常敏感的消费者。时尚、高科技的设计和合理的价格使得Timex的销量同比增长了30%左右。
  针对消费者心态为新产品上市做测验。消费者在淡季往往会对自己的花费和产品的价格更加敏感,因此很多营销专家认为这恰恰是进行产品价格和价值接受度测试的最好时机。日化品牌Dabur和雀巢公司都选择在淡季在某些地区推出一系列的新产品,测试消费者对新产品和价格的接受程度,以备在旺季到来之时进行大规模的全国推广活动。雀巢印度公司的CarloDonati说:“如果消费者在淡季能够接受你提供的新产品、接受新产品的价格,那新产品在旺季的营销活动就相对简单多了。”HenkelSPIC曾经在淡季测试营销了非传统的200毫升装家用清洁剂,并调整了3次价格,以求在消费者接受度和企业利润中找到平衡点。可口可乐公司也曾经在2001年利用淡季在一些城市试点上市200毫升玻璃瓶装可乐,并测试了渠道和物流配送能否适应这种新包装的产品。
  
  正确地选择运用广告维持策略
  
  营销类教科书上一般都主张,在淡季品牌一定要保持广告宣传,以期旺季来临之时,品牌可以赢得更高的品牌回想率(Brand Recall)和大脑占有率(Mindshare,或称注意力占有率),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尽相同,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做出正确的选择和策略运用。
  珠宝品牌Oyzterbay的CEOVasantNangia说,基本上没有哪一个品牌可以负担得起在淡季为了增加曝光率而加大广告投入,实际上很多国际大品牌正是陷入了这样的营销陷阱当中。但是无论如何,那些拥有健康现金流的公司,在淡季有能力进行广告投放和促销宣传,它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弱势竞争者赶出市场。这是一项代价高昂的营销战略,因为在淡季增加广告投入往往不能在短期内为公司带来回报。营销人和管理者必须认真地审视企业所处的市场地位和企业的能力,决定是否在淡季维持或增加广告投入。
  对于像百事可乐这样的国际消费品牌来说,始终在消费者头脑中保持最高的品牌回想度对于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淡季维持或增加广告投入是十分必须的。百事可乐公司的营销负责人说:“即使是在淡季,我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广告投放。可乐产品属于‘受消费者冲动驱使’的产品品类,我们必须维持在电视媒介的基本曝光率,淡季广告投放能够提升销售量。”
  成长型的企业(市场挑战者)同样必须维持品牌在淡季的广告投放。Henkels公司的营销总监说,像我们这样的行业挑战者的广告花费通常比较高,行业领导者大概把销售额的10%~12%用于广告宣传,而我们则达到了销售额的20%~25%。在淡季通过广告和公关活动建立品牌资产、增加品牌附加值,可以使公司在市场情况好转时,快速地脱颖而出。
  
  坚守价格慎打折,提高让渡价值
  
  淡季降价是很多企业应对低迷市场的一种手段,这样可以把手里积压的货物变现,减少资金压力,但这样做的危险是可能造成品牌价值的损伤,而且降下去价格的商品再涨上来消费者将不再认可。降价损伤品牌,流失利润,不降价损失销量,积压商品。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首先应该采取“外紧内松”渠道发力的做法。即加大对渠道商的推力:增加返利、附带赠品、淡季提货大幅优惠等举措,以加大渠道商的销售热情。淡季鼓励渠道商进货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的资金负担,还可以促进销售,虽然折扣很大,让出了很多利润空间,但是企业也并不吃亏,因为让出的利润基本可以用回笼的资金利息相抵消。
  渠道有了推力,接下来该在终端上下工夫,通过提高给予消费者的让渡价值来制造拉力。因为货囤积在渠道中和放在厂家的库房中没什么区别,只有被消费者买走才算真正的被销售出去。淡季促销比较费力,但要避免采取降价手段,要坚持价格不动摇,维护品牌,同时也维护了产品的价值感,从让渡理论来讲就是保持顾客的购买总成本不变,而后提高顾客购买的总价值。可采用赠送赠品、提供增值服务、商品组合销售等方法,通过提高商品的价值来回避降价。比如,淡季购买家电可以获得双倍保修服务时长、购买过季服装赠送应季小服饰、将淡季商品与旺销商品组合后优惠价格销售等。经营者头脑中要有这样一个概念:价格和价值并不在同一个天平上,只有这样想才能为顾客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同时又不流失利润。
  正如福特公司的兰迪·肖克利 说,大幅度打折一般都会破坏企业的品牌形象,淡季的时候可以考虑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增加一些服务,这样既能够在短时期内增加销量,也不至于对已经购买了产品的消费者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肖克利还表示:“我个人偏爱企业在淡季将注意力集中在品牌建设上,而不是集中在一些短期的促销小技巧上。大幅打折的做法会让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非常廉价,淡季过去以后,他们将对你的产品失去热情。”
  
  巧做促销活动拉动淡季消费
  
  通过推出一些目标消费者关心并且可以为其带来实质利益的活动,由此带动市场气氛,措施得当甚至还可以在淡季掀起一次销售高潮。活动不可以是简单的优惠打折,要从其他的角度曲线切入。比如,珠宝行业在淡季时举行珠宝文化艺术展,通过璀璨华美的珠宝展示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也是一个品牌宣传的绝好手段;举行新人抽奖活动,参与答题或到场即有机会获得婚礼珠宝饰品免费试带拍摄婚纱照活动。通常女人都很难割舍已经佩带在身上的珠宝饰品,即使此次不购买,当有购买需求的时候看到婚纱照上佩带某珠宝饰品美丽的自己,购买首选一定会是该品牌的产品;针对大学生潜在消费群体,开展专业性的珠宝设计大赛,针对非专业用户开展珠宝爱语征集,以使其关注并研究企业的产品,对于培育潜在顾客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举行珠宝先生,珠宝小姐评选,也是一个引起关注吸引消费的手段。
  某企业外脑曾帮助东北一家水饮料企业通过巧妙的促销活动,在12月大雪纷飞的冬天,成功的实现旺销,曾一度成为营销界的佳话。对该企业来讲,在大冬天,竞争厂家对前沿市场关注弱,受到竞争者的阻力也就较小;此外,12月至次年1月,是饮用水销售淡季,但却是礼品市场的绝对旺季,其中商机无限;这两个月是节日最多的时间段,圣诞节、元旦、春节,都是大节,并且都是二三级城市的结婚高峰期。因此,一个大胆的促销计划一“喝生命水,送超值美钻!”出台了,促销活动尽可能中奖率高,消费者不用多次购买即可中奖,让消费者感到绝对超值,让竞争对手不能快速模仿。当时,该公司采用了两种促销活动并用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消费者中抽取100个获奖者,每个获奖者赠送1枚钻戒;第二种方式是消费者每购两箱生命水,即可获得价值800元的代金券。但以上两种方式都在限定时间内结束。由于该公司是通过厂家直接拿货,高达一千多元的钻戒实际成本却很小。活动一出,引起了广大的新老客户踊跃参与,因此,这次促销活动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终端动销近3万箱,平均每月1.5万箱,且有上升趋势;大经销商发展为6家,终端客户达1000家(上市前,企业原有终端不足200家);生命水淡季的销售量已达旺季月销量的20倍……
  淡季将有限的资金投资在能够刺激消费者的促销活动上是比较明智的营销方法。但是,淡季的促销应该集中在如何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参与度(BrandInvolvement),而不应该集中在单纯的降价打折上。比如,著名运动休闲服装品牌Scullers曾在冬季策划了一次名为“幸运的减肥”的淡季促销活动:任何女性只要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减去一定的体重,就可以在Scullers专卖店得到与她减去的体重比例相当的Scullers产品。这项促销活动吸引了很多女性参加,她们还口耳相传告诉了更多的消费者,在女性消费者中的口碑非常好。很多消费者虽然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赠品,但同时她们在专卖店也购买了更多的、平时在旺季不会购买的产品。
  
  借势造势与消费者实现“偶遇”
  
  在消费者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主动与他们接触,增加他们的品牌联想度(BrandAssociation)和品牌参与度,也不失为在消费者花费较少的淡季营销的一种好方法。三星公司的微波炉产品,营销淡季期间在各大城市的闹市区设立了很多柜台,向消费者发放“三星每日微波炉食谱”、“三星微波炉车轮食谱”、“三星微波炉女性食谱”等,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此外,三星公司还在淡季开办了免费的“微波炉烹饪班”,并在学校、办公楼等区域摆放微波炉,免费为消费者加热食品。
  通常在淡季商品都是缺乏消费者关注的,此时可以采取一些借助热点事件或制造热点事件的办法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关注的目光自然增加了消费的可能性。比如某旅游景区在冬天旅游淡季时先向外界发布消息:当地一武术家要与动物园的“武林高手”猕猴“比武”比赛穿越障碍、攀爬、赛跑等项目,消息一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组织方把他们新推出的冬季旅游项目信息巧妙地结合到了这个消息中。虽然最终在争议声中此次活动没有实施,但已经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很多人都因此参加了该地的冬季旅游。
  借势需要注意的是切不可空穴来风,更不要给消费者一种受到愚弄的感觉,那样只能适得其反,最好寻找消费者关心的元素打造借势题材,或者借助已经发生的事件来展开营销活动,比如某旅游景区就利用老中医陈建民绝食挑战世界纪录的事件,迅速展开营销活动——邀请陈建民在自己的景区进行此次活动,同时配合宣传,由此,景区获得了超过平时几倍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奇袭对手
  
  在销售淡季,大部分企业都放松了对竞争对手的警惕,在此时有所活动,往往能够收到奇兵之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新产品进入市场,或者是开拓新的市场,以及市场领导者向挑战者发动进攻,选择在淡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如果处理得当,进展顺利,往往能够一招致胜。
  TCL王牌彩电逐鹿中原,成功占领郑州市场可谓经典。从3月的郑州十几家媒体组成的新闻考察团进入TCL郑州分公司,为其宣传造势;到4月密谋策划的13届“洛阳牡丹花会”,这个看似与彩电风马牛不相及的活动,来麻痹竞争对手;再到5月的暗渡陈仓,利用报纸、电视等传播工具大肆宣传。
  仅仅经过了短暂的几个月,并且这几个月都是处于彩电淡季的春天,TCL就在这块新市场取得了销售近3000台大屏幕彩电和年底的近4000多万的收入,这些骄人的成绩都是在销售淡季完成的。
  TCL的成功,显示了淡季是开扩市场的好时机,奥克斯乘“虚”攻陷对手大本营又一成功,更是一个好的证明。广东市场历来是本土品牌的强势市场,因为在广东拥有格力、美的、科龙、格兰仕、华凌等诸多全国名牌以及一些以区域市场为主战场的地方小品牌。由于几大品牌的精耕细作,同时又有许多政治及区域消费心理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很难有外来品牌敢在广东市场有什么大的动作。广东的空调品牌在广东市场只注意研究本地品牌,十分自负地轻视外地品牌,对他们很少有防范心理。
  而奥克斯正是看到这一点,决定要虎口夺食。他们认为,如果要很好地配合奥克斯的全国战略,那么打下广东市场将会很强地牵制对手,从而有利于企业资源在全国市场的调配。于是奥克斯在内部打出的“打到广东去,解放全中国”的誓师口号引导下,开展了十分缜密的“攻粤计划”。
  10月份“一分钱空调”攻势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而2003年2月奥克斯的借“中巴之战”进行强势广告宣传,聘请罗纳尔多进行产品代言,这些猛烈的攻势,更是让本土大亨头痛不已。一时间,在竞争者的大本营中到处都是奥克斯的声音。
  而在空调淡季结束后,2000万的赌注换来了奥克斯在广东市场销售收入突破4亿元的盛况,并使奥克斯一跃跻身进入当地空调排名前五强。
  其实淡季是最考验企业营销战略的时期,企业经营者需要面对的是钱包捂得更紧、更注重价值的消费者,企业既要有战术性的短期行动,又要为赢得战略上的先机做长期的投资。美国福特公司的兰迪-肖克利曾经这样说:“在福特公司,行业预测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商业计划。根据我的经验,很多营销人能够看到市场淡季的出现,但是却不能认清它,他们往往盲目乐观。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和营销措施都应该建立在对市场和行业真实、准确的认识之上。”因此,面对可预见的淡季市场,要想借助进攻突围,企业首先要对市场情况做准确全面的认知和分析,包括对自身、对消费者还有竞争对手等。企业如果对市场情况认识不准确,将会直接导致企业的资源遭到浪费,对企业的现金流造成很大的压力。
  这是一切淡季突围策略的基础工作。
  
  责编 李仕洋
其他文献
走进三四级市场,将传统营销手段巧妙、合理、持续运用,运至极致,就是当前的绝招!    庞大的农村消费市场,众多企业在觊觎这块大蛋糕的同时,也面临着两个现实问题:  一是大部分营销预算被大媒体、大卖场等大鳄吞噬。上山下乡、深度分销成了一些企业的行动口号,销售政策却难以倾斜。面对少得可怜的乡镇市场推广费用,扎根农村的业务知青们望天兴叹,市场工作流于形式,销量固步不前。  二是现代农民兄弟们虽仍重实惠,
期刊
在新富的调查中,调查对象年龄截止到了50岁,我们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50岁以上的群体,在当前的中国属于“老富”或者叫“传统富裕阶层”,这部分群体和新富存在很大的消费差异性。2008年,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新富与老富的差异,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特地选择了部分城市的老富样本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新富和老富的抽样方法、甄别标准相同,访问时的问卷也完全相同。研究表明,新富群体在很多方面与传统的
期刊
从以往的经济低迷中,哪些经验可以借鉴以帮助企业在当前环境中提升生存机会?  经济低迷通常会导致主要行业动荡,对既定标准和最佳实践形成挑战,并检验一个组织的核心战略和流程能力。一些公司不但成功渡过艰难的时刻,还在执行特定战略后变得更为强大,而很多公司则以被削弱或倒闭告终。  在2001-2002年的经济低迷期,制造业的各领域都受到了影响。凯捷展开了一项分析,研究在上一次经济低迷期间制造业公司们的应对
期刊
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跨度来讲,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才真正获得了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导致了中国整个消费群体开始产生了消费差异,放眼全球,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都在全球销售他们的产品,品牌都在各个国家渗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消费也开始与全球接轨,并不断升级,在这个中国经济崛起和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有一部分群体跨
期刊
“包场”模式不会再象前些年那样得到快速蔓延,反而会在新的终端业态的挤压下,逐步萎缩。    “包场”一词是日化行业内特定的一种说法,是指一些经销商通过在卖场买断全部日化货架、垄断日化所有产品的供货权(卖场自购大品牌产品除外)、独占日化产品促销权的操作方式。  “包场”模式的起源大约在2000年前后,深圳、东莞等地日化终端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当地二三线品牌的经销商多是私营个体,主要在操作中小卖场。
期刊
逐渐成长起来的中国新富阶层给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成长机遇,这一点已不再是秘密,由于中国新富阶层与国外的富裕阶层在成长的社会背景、阶层结构等方面的不同,对于绝大多数的企业而言,制定真正能够打动这一消费群的营销策略仍然是亟须解决的一大难题。新富市场的营销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大众市场的营销要有所区别,我们需要采取适合新富的营销策略。    结盟时尚,实施跨界营销    时尚常常扮演着划分社会阶层的角色,同
期刊
从三四级市场布局和规划入手,通过区域操作模式的创新,来解决当前家电业同质化竞争和操作模式雷同所带来的市场痼疾。    对于家电行业来说,每年临近五一和十一这两个大的节日都面临一场场煎熬,这就好像是企业的中考一样,既是一场实力检验也是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因为每到这时候,所有厂家都面临一个棘手问题,做促销推广活动等同于实质上的降价,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打压,最要命的是所有的竞争对手都在做促销,这样就使得每一
期刊
根据“新富”阶层时刻变化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趋势及时调整企业的营销模式,形成产品、市场、促销、推广甚至是品牌的结构化力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调查结果,目前,不到1%的中国城市家庭被定义为“富裕家庭”(指年收入超过25万人民币的家庭),这一数字在美国、德国和日本是lO%左右。尽管数字上差距巨大,但是中国与其他国
期刊
战略成本管理并非仅仅降低成本,更多是要追求更高利润,乃至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我们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吗?金融危机还在全球肆虐,淡季却已不请自来,又到了一年萧条时,只是今年更甚昔。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已经成了不少企业的终极武器之一。于是乎,从欧洲到美洲,从全球到国内,各个企业开始捂紧自己的钱袋,控制开支,裁员降薪……等等这些,无不涉及到降低成本这一话题。  在坊间曾流传着一句戏言,“让
期刊
近些年,随着家电连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集中于苏宁、国美这样的大型连锁企业手中,上游供应商在渠道面前的议价能力越来越弱势。于是,继格力“冒天下之大不韪”之后,惠而浦、奥克斯、神州电脑、伊莱克斯等众多厂商纷纷揭竿而起,直到今天的国内知名彩电企业厦华也毅然在现阶段退出苏宁。在现阶段几乎同质化的家电连锁竞争环境当中,当渠道的成本超出了制造企业的承受能力范围,门槛越来越高,那么继厦华之后,“星星之火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