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华:扶危济困是我的职责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_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戴荣华十几年了,那时他任红海湾开发区民政局副局长。由于当时红海湾开发区还没有成立老促会,所以我们与红海湾开发区有关的业务都是与民政局联系的,每次要上报材料,都是戴荣华亲自送来。他喜欢夹着一个有点年头的黑皮包,脸上笑嘻嘻的,熏黄的手指总是夹着一支烟,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经常是一杯茶都来不及喝就走了。直到他后来兼任开发区老促会秘书长,那么多的具体工作,也从没有过半句怨言。
  这位“老民政”没有一点“官架子”,工作兢兢业业,待人诚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家庭困难重重,但他以坚韧的毅力克服,认真履行民政职责,在民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扶危济困,为民解难,并且大办公益事业,在红海湾老区有口皆碑。
  2010年,戴荣华被全国老促会系统评为“全国老区先进工作者”,出席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受到时任中共中央领导的接见。
  命运多舛练就感恩心
  戴荣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生于海丰县西坑林场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为了读书,小小年纪的他很早就开始上山砍柴卖,换取学费,一直到高中毕业。后来家里发生了许多变故,他无法再继续读书,于是去参了军。退伍后,他回到家乡考取了第一批招考干部,相继任镇武装部部长、区武装部军事科长。
  1981年戴荣华结婚了,儿女相继出生,但接下来的变故却给了他不小的打击,儿子天生痴呆,妻子因为接受不了现实,思虑成疾患上了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又患上了心脏病,母亲瘫痪在床一躺十多年。
  但困难并没有压垮这个七尺汉子,他一方面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一方面想方设法寻医找药为父母、妻子治病,同时默默承担起家里的一切家务活。有时遇上单位有接待任务,他总会先提前买菜回家做好饭,自己再出来陪客人。
  现实让戴荣华尝尽了苦头。他不得不靠亲朋戚友的接济,甚至接受民政部门的救济。他转业到红海湾开发区民政局,当时任开发区党委书记的朱华义了解他的情况后,优先分给他一套房子,并且每年春节都会不动声色地安排给他5000元家庭困难补助。对此,他一直铭刻于心,感激不尽。他想,有朝一日自己生活好了,一定要回报组织的关怀,回报社会。
  面对如此艰难的生活,他没有放弃对儿女的教育,努力把女儿培养成大学生。现在女儿已经毕业出来工作,家里的生活也慢慢好起来了。
  多年后我小心翼翼地跟他提起这段经历,没想到他很坦然地对我说:“既然上天安排我遇上了这样的磨难,我就必须面对现实,敢于担当。”
  正是这样的一段坎坷经历,让戴荣华深深体会到穷苦的滋味,并让他以后对民政局长履行扶危济困的职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扶危济困热心送温暖
  在采访戴荣华的过程中,他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当了民政局长不救济别人,不帮群众做点事,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良心,恰恰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道德,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一个连良心都没有的人能做个好官。
  红海湾开发区是汕尾市辖下的一个县级区,总人口11万多人,由于体制的原因,老区扶贫、残联等职责都划归民政局管理。2000年,戴荣华转业就任红海湾开发区民政副局长(2009年任局长)后,时刻不敢忘记民政局的职责,尤其在社会救济、医疗救助、帮助老区贫困子女读书等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血。
  红海湾开发区遮浪街道东湖村有一位叫张立新的孩子,现在就读高中,家里有三兄妹,11年前父亲患上血肿瘤,在广州住院花费了11万多元的医疗费,家里一贫如洗,举债度日。戴荣华获悉后伸出了援手,帮助解决了部分医疗费。5年前张立新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又患病丧失了劳动力,家里失去了依靠,从此红海湾民政局便担负起了救济抚养的责任。民政局不仅供养三兄妹读书,每个月给予一定的生活费,有困难时再临时拨款救助,去年还联合街道、村委帮他家建起了新房。
  红海湾开发区田墘街道二居委蔡智仲,现就读于湛江大学。2011年,由于父亲病故,家里没有经济能力供他上学,当时就读大一的他辍学在家。一个月后戴荣华获悉此事,便出钱把他送回学校,主动承担起每学期3000多元的学费、每月600元的生活费,并持续到他大学毕业。
  红海湾开发区田墘街道外湖村王东意,是一个父母双亡、举目无亲的13岁孤儿,一直就是民政部门的救济对象。今年他不幸又患上了尿毒症,由于本地医疗条件有限,被送到广州中山医院治疗。农村合作医疗只能报销70%的医疗费,民政局负担了剩下的30%医疗费和生活费,几个月时间先后支付了2.5万元。
  王若茜,红海湾开发区白沙中学一位老师的儿子,几年前患病欠下巨额医药费,无法继续治疗,戴荣华在全开发区内发动单位、干部职工捐款,亲自到各家单位做工作,凑够7万多元,解决了燃眉之急,帮助王若茜治愈出院……
  这一个个被救济对象的名字,就是戴荣华行善积德的最好见证。
  也许有人说,民政局本来就是救孤济困的,都是财政的钱。
  但据我们了解,红海湾2012年的财政收入才8100多万元,本区公务员的工资都没办法完全解决,能拨给民政部门的经费并不多,大部分救助经费都需要向上级部门讨要、向社会各界募捐,这也使得红海湾民政局经常捉襟见肘。
  就在我们采访戴荣华的时候,亲眼看见财务人员进来汇报说:需要马上付给一名救助对象5000元,可局里的账户只剩下3000元了。只见戴荣华二话没说,掏出钱包先垫付了2000元。
  据说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
  有人说戴荣华傻,没日没夜地到处找钱却不能进自己的腰包,图个啥?戴荣华也说,有时候自己辛苦付出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心里也会产生疑问。
  这些被戴荣华帮助过的人经常会发来短信,其中一条是这样写的:“谢谢您鼓励我、给我信心,我会勇敢地生活下去,照顾我的父母。我要学习伯伯您无私奉献的精神!慈祥的父亲!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您是我们穷人的父母!祝您生活愉快,笑口常开!”另一条短信是:“代(戴)叔叔,你好!你寄的钱我已经收到了,已经交了,药也提来了,代(戴)叔叔谢谢你,你是我最大的恩人,我长大了会好好报答你。”这是正在广州住院治疗的孤儿王东意发来的。
  当戴荣华收到那些被帮助过的人打来电话、发来短信表示感谢的时候,尤其是每年的父亲节孤儿们发来短信尊称他为“父亲”的时候,那时他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些闲言碎语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想方设法为民谋福利
  在与戴荣华工作方面的接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要数2003年老区小学改危的时候。那时因为时间紧迫,他和红海湾开发区党委办的刘佑利主任半夜把材料送到我的办公室,令我非常感动。
  戴荣华说:“做干部不能只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没好处的事就不去做,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一个良好的社会导向。”
  在民政局长的岗位上,戴荣华就是这样身体力行去践行这句话,想方设法为百姓谋福利。
  仅在2012年,红海湾民政局就投入低保资金568万元,其中低保医疗42万元,受益低保户653户842人;供养麻风病人和精神病人的生活医疗费用22万元;发放优抚补助经费350万元,标准略高于中央和省规定的标准;投入临时救助经费76万元,用于特困对象补助;投入28万多元建设“六好”社区;支出近10万元安置退伍军人;拿出5万多元为残疾人配置轮椅、拐杖。
  不仅如此,戴荣华还多方筹集资金建设了一批公益项目。
  2012年,红海湾民政局争取到省资金300万元,自筹200多万元,建设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该项目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层主体工程。
  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在一分钱经费没有的情况下,他借来30多万元购买党校的旧楼,简单装修后作为工疗站,解决了10多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
  为了缅怀先烈,弘扬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戴荣华牵头动员社会有识之士捐资,从2005年以来筹措了500多万元,建起了一座占地10000多平米、建筑面积5300多平米的抗日合作军烈士陵园。
其他文献
他中等身材,眼里透出的是睿智和精明;他时值中年,浑身上下显露的是持重与干练。三十年来,凭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对农机事业自身岗位的无限热爱,他把自身的全部精力奉献给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感化或者是感染学生的心灵,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此,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CaZr1-xCexTi2O7(0.0≤x≤1.0)系列钙钛锆石样品,借助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背散射电子像(BES)和能谱(EDS)分析,对其相变行为进行了研
近日,中欧信息通讯高科技峰会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举行。此次峰会的演讲和讨论围绕着介绍中国和欧洲的高科技企业的策略、中欧之间的商务交流与合作以及相关实践案例等主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一步合成含有低浓度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造孔剂的NiO-Ce0.8Gd0.2O2-δ(NiO-GDC)复合阳极粉体,研究添加不同含量(3%,5%,7%)PVP-K30造孔剂对NiO-GDC阳极表
简介:郑巧,山东阿伊泉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影视剧制片人。2009年成立山东阿依泉影视传媒有限公司,2010年投拍电视剧《辛亥革命》,2012年投拍电影《走过雪山草地》,2013年
为提高白云鄂博各类型铁矿石中稀土资源利用率,采用先进的AMICS自动矿物分析系统、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白云鄂博钠闪石型铁矿石中稀土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
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周后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10月29日2时与世长辞。享
“15公里,43′48″60,成绩还算可以。”刚冲过终点线的张淞琳擦着汗笑道。这个年仅21岁的小伙子,在与来自全国10个城市的300名专业长跑运动员的竞赛中一举夺冠。在张淞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