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成功的物理课中知识的传播、技能的养成都有赖于该堂课的教学设计,新课导入环节在教学设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却往往容易被大多数老师所忽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
蘇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学模式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作业”这五段组成,其中就包含了“导入新课”.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其中,前三个事件都和新课导入密切相关.
新课导入如此重要,那么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导入方法主要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
1 中学物理新课导入常见方法归类
笔者通过大量文献阅览和考察,发现中学物理新课导入的方法呈现多样性,通过详细归纳整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1 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也即开门见山式导入,教师在新课开始就直入主题,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知识呈现给学生.这种方法快捷而有力道,能够先入为主、强占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在听课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听课,继而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1.2 复习导入
复习式导入是教师导入新课时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有些教师也称之为“旧知识导入法”、“以旧带新导入法”等,它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一般教材知识编排呈递进、承上启下的顺序,教师在新课开始通过总结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顺势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而且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自然流畅、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1.3 实验导入
物理作为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采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实验导入可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和观察实验.例如在学习“液体压强”时,教师可以演示如下实验:准备一个塑料饮料瓶,在上面做三个大小相同的小孔,使其中两个小孔处于同一高度,第三个处于不同高度,如图所示,用胶带封住小孔并灌满水,之后将胶带撕掉给大家展示水流喷射的情形并观察喷射距离.同时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不同高度喷出水流的距离不同而同一高度喷出的水流距离相同?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继而引入新课.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可让同学们做操作实验,每人手握两张纸让其自然下垂并向中间均匀持久吹气,观察纸张的运动趋势以引入新课;教师亦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以引入新课.利用实验导入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容易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物理理论的探究学习上来,效果较佳,应用也较广.
1.4 科学史料或科学小故事导入
采用科学史料或者科学小故事来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高涨,而且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将其逐步带入新课,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浮力”时,可以给学生讲曹冲秤象和死海漂浮的故事;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可以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在讲“密度”时,可以介绍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的故事等;此法的最大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继而顺利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1.5 设置悬疑或提问式导入
疑问是思维的源头,是问题探索的中心.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在导入时如果能很好地巧置悬念和妙设疑问,就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索欲望.例如在讲“平抛运动”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位猎人在瞄准远处树上的猴子之后,开了两枪,之后发生了什么?小猴子会逃过一劫吗?由此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导入新课.在讲“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宽的书包肩带比窄一点的舒服?为什么步行道中的盲道设计和人行道的不同,有何作用?通过提出疑问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其积极思维,并成功地将其带入新课的学习.
1.6 日常生活经验或事例导入
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现象无不存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利用生活经验或事例作为新课导入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增强学生学好本节课的信心.例如在学习“惯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坐公交车时刹车和启动时候身体倾斜的感觉;在学习“光的反射”时让学生回想儿时在阳光底下玩镜子照射游戏的情景等.学生因为具备这些生活经验基础,就会更好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不过生活中有些经验是错误的,比如有些学生会认为“速度大的物体一定受到一个较大的力作用”等.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授课内容和学生基础有选择地利用生活经验来导入新课.
1.7 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那么将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能感.因此,教师在导入时可以以此作为导入点,提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比如在学习“家庭电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都遇见过保险丝烧断而停电的情况吧?你们有谁会换保险丝呢?你替邻居或者自家换过保险丝吗?学了本节课之后大家就能解决以上问题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问题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入新课.
1.8 利用多媒体素材导入
利用多媒体引入新课,不仅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极富表现力地展现给学生,还可以将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例如在学习“光现象”这节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五彩缤纷的烟花、黑夜的霓虹灯和极光现象等,以此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继而进入新课学习.这些生动、形象、动感的画面,为学生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极大地调动起其学习情绪,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1.9 创设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也是新课导入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氛围、触发学生的灵感与求知欲,将学生很快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怡人心脾的交响乐曲,使同学们陶醉于乐音的美妙之中,然后提问学生这些美妙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陷入深思,创设情境成功,教师则顺利引入新课.情境创设还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有选择地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趣味情境或疑问情境等,并且还要注意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1.10 利用逻辑思维推理导入
教师还可以运用逻辑思维推理的方法导入新课,如逆反思维法、分析综合与分类比较法等.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可以向学生指出既然电流可以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可否产生电流呢?在学习力的分解与合成时可以采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在学习电流时可以以水流类比电流导入新课等.
2 新课导入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梳理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的新课导入方法,那么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都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2.1 导入语的表述要简洁到位
好的导入语就像磁石,能在新课开始就吸引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给新课的成功进行打开一扇窗.导入语的使用应做到简洁、明了到位,避免冗长繁琐的语言,以防止学生产生疲倦感.使用导入语时还应注意语气的控制,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使学生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从而保证了课堂效率.
2.2 针对性要强
在设计导入时要密切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确定导入方法,使导入和教学内容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切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并且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知识、能力基础、生活背景及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来设计导入环节.
2.3 启发性要高
课前导入要讲究启发性,要使学生从浅显简明的事例中发现问题并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2.4 注重趣味性和艺术性
一段充满情趣和艺术性的导入,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身心愉悦中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但是导入过程也要注意不能过于重视趣味性而冲淡了本节课的主题,造成不必要的课堂混乱.
2.5 灵活选用导入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之间的差异、现有知识储备和兴趣触发点的不同,灵活选取恰当的导入方法.当然导入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可以灵活多样,也可以适度讲究综合,还需要教师根据课堂进展情况做出灵活调整.
2.6 导入长度要适中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法,都需注意长度的适中.过长的导入则会喧宾夺主,显得课堂头重脚轻,也会削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导入方法.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群体差异,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课改浪潮的推进下,教师更要严格把握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不断钻研进取、积极探索,将新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蘇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学模式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作业”这五段组成,其中就包含了“导入新课”.加涅在《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九大教学事件,其中,前三个事件都和新课导入密切相关.
新课导入如此重要,那么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导入方法主要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将对此进行探讨.
1 中学物理新课导入常见方法归类
笔者通过大量文献阅览和考察,发现中学物理新课导入的方法呈现多样性,通过详细归纳整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1 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也即开门见山式导入,教师在新课开始就直入主题,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知识呈现给学生.这种方法快捷而有力道,能够先入为主、强占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在听课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听课,继而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1.2 复习导入
复习式导入是教师导入新课时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有些教师也称之为“旧知识导入法”、“以旧带新导入法”等,它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一般教材知识编排呈递进、承上启下的顺序,教师在新课开始通过总结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顺势引出本节课的内容,这样的呈现方式,不仅巩固了旧知识而且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自然流畅、也更易被学生所接受.
1.3 实验导入
物理作为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采用实验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实验导入可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操作实验和观察实验.例如在学习“液体压强”时,教师可以演示如下实验:准备一个塑料饮料瓶,在上面做三个大小相同的小孔,使其中两个小孔处于同一高度,第三个处于不同高度,如图所示,用胶带封住小孔并灌满水,之后将胶带撕掉给大家展示水流喷射的情形并观察喷射距离.同时引导大家思考为什么不同高度喷出水流的距离不同而同一高度喷出的水流距离相同?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继而引入新课.在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可让同学们做操作实验,每人手握两张纸让其自然下垂并向中间均匀持久吹气,观察纸张的运动趋势以引入新课;教师亦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以引入新课.利用实验导入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容易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物理理论的探究学习上来,效果较佳,应用也较广.
1.4 科学史料或科学小故事导入
采用科学史料或者科学小故事来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高涨,而且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将其逐步带入新课,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浮力”时,可以给学生讲曹冲秤象和死海漂浮的故事;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可以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在讲“密度”时,可以介绍阿基米德鉴别皇冠的故事等;此法的最大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继而顺利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1.5 设置悬疑或提问式导入
疑问是思维的源头,是问题探索的中心.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教师在导入时如果能很好地巧置悬念和妙设疑问,就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探索欲望.例如在讲“平抛运动”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述一位猎人在瞄准远处树上的猴子之后,开了两枪,之后发生了什么?小猴子会逃过一劫吗?由此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导入新课.在讲“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宽的书包肩带比窄一点的舒服?为什么步行道中的盲道设计和人行道的不同,有何作用?通过提出疑问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其积极思维,并成功地将其带入新课的学习.
1.6 日常生活经验或事例导入
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现象无不存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利用生活经验或事例作为新课导入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增强学生学好本节课的信心.例如在学习“惯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坐公交车时刹车和启动时候身体倾斜的感觉;在学习“光的反射”时让学生回想儿时在阳光底下玩镜子照射游戏的情景等.学生因为具备这些生活经验基础,就会更好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不过生活中有些经验是错误的,比如有些学生会认为“速度大的物体一定受到一个较大的力作用”等.这就需要教师针对授课内容和学生基础有选择地利用生活经验来导入新课.
1.7 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导入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那么将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能感.因此,教师在导入时可以以此作为导入点,提出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比如在学习“家庭电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都遇见过保险丝烧断而停电的情况吧?你们有谁会换保险丝呢?你替邻居或者自家换过保险丝吗?学了本节课之后大家就能解决以上问题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问题介绍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入新课.
1.8 利用多媒体素材导入
利用多媒体引入新课,不仅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极富表现力地展现给学生,还可以将单一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例如在学习“光现象”这节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五彩缤纷的烟花、黑夜的霓虹灯和极光现象等,以此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继而进入新课学习.这些生动、形象、动感的画面,为学生创设了问题的情境,极大地调动起其学习情绪,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1.9 创设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也是新课导入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状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氛围、触发学生的灵感与求知欲,将学生很快带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例如,在讲“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怡人心脾的交响乐曲,使同学们陶醉于乐音的美妙之中,然后提问学生这些美妙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学生陷入深思,创设情境成功,教师则顺利引入新课.情境创设还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有选择地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趣味情境或疑问情境等,并且还要注意创设情境的有效性.
1.10 利用逻辑思维推理导入
教师还可以运用逻辑思维推理的方法导入新课,如逆反思维法、分析综合与分类比较法等.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可以向学生指出既然电流可以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可否产生电流呢?在学习力的分解与合成时可以采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在学习电流时可以以水流类比电流导入新课等.
2 新课导入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梳理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常见的新课导入方法,那么在使用这些方法时,都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2.1 导入语的表述要简洁到位
好的导入语就像磁石,能在新课开始就吸引并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给新课的成功进行打开一扇窗.导入语的使用应做到简洁、明了到位,避免冗长繁琐的语言,以防止学生产生疲倦感.使用导入语时还应注意语气的控制,抑扬顿挫的语调可以使学生振奋精神、集中注意力,从而保证了课堂效率.
2.2 针对性要强
在设计导入时要密切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确定导入方法,使导入和教学内容构成有机的内在联系,切忌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并且还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知识、能力基础、生活背景及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来设计导入环节.
2.3 启发性要高
课前导入要讲究启发性,要使学生从浅显简明的事例中发现问题并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2.4 注重趣味性和艺术性
一段充满情趣和艺术性的导入,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在身心愉悦中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但是导入过程也要注意不能过于重视趣味性而冲淡了本节课的主题,造成不必要的课堂混乱.
2.5 灵活选用导入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之间的差异、现有知识储备和兴趣触发点的不同,灵活选取恰当的导入方法.当然导入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既可以灵活多样,也可以适度讲究综合,还需要教师根据课堂进展情况做出灵活调整.
2.6 导入长度要适中
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不管采用哪种导入方法,都需注意长度的适中.过长的导入则会喧宾夺主,显得课堂头重脚轻,也会削减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导入方法.如果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群体差异,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课改浪潮的推进下,教师更要严格把握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不断钻研进取、积极探索,将新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