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是有生命的,有什么样的校长和师生,就有什么样的生命气象。110年前,正值科举废弛、新学兴张的教育大变革时期,雅礼中学在长沙西牌楼由耶鲁大学校友创办。跨越两个世纪岁月沧桑,这所百年名校栉风沐雨、弦歌不绝,哺育了一代一代学子英才,引领激荡着三湘大地的教育风潮。作为雅礼中学的第14任校长,刘维朝勤谨躬耕十余年,书写了雅礼教育的新诗篇,涵养了雅礼生命的新气象。
一、坚守教育本真,要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精彩
雅礼中学的校训是“公、诚、勤、朴”。建校之初,雅礼教育就着眼立人、育人,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远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雅礼就以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广受赞誉:新中国成立后,雅礼全人格培养的理念,优秀的学风校风和教育教学质量,更是深得人心。
2001年,刘维朝接任雅礼中学校长时,基础教育界还在流行着“高考为王”,大部分高中校无从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怎样才能做好校长?做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把学校往哪里带?”上任之初,这些问题一直在刘维朝的脑海中萦绕。思考之后,他的答案是:不要办一所人云亦云、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校,而要办一所“养成学生健全健美人格”、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学校:雅礼教育的薪火要传递下去,要保持它独特的气质和生命力。于是,他明确提出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指出中学时代就是要为人的终身發展奠定品行、学力、身心和创新的基础,真正把“人”立起来。作为校长,他的坚守与追求让雅礼教育有了根,让学校发展有了新的方向。
教育的本真是育人。在学生培养上,刘维朝提出“自主教育、个性教育、开放教育”三大育人策略,提出雅礼要培养具备“领袖素质”“服务精神”“创造才能”的人,雅礼的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能展现“品德高尚、行为高雅、能力高强”的独特气质。
课程建设是学校育人的抓手,是内涵发展的核心。刘维朝说,一所学校如果不能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渠道,就等于没有了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个性。在刘维朝眼里,生命的差异是教育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有差异存在,所以教育才充满生机、充满创造、充满趣味。
为了成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雅礼有了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为主要路径的课程建设思路,有了由“基础扎根类、综合拓展类、整体提升类”三大课程门类,和“社会人生、科学创造、国学精粹、西方文明、生活百科、国际素养”六大课程模块构成的特色课程体系。然而,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最初几年,家长有疑惑,担心影响孩子的升学:老师有不解,因为工作压力和难度增大。2005年高考发榜,在长沙“四大名校”中,雅礼排名落后。刘维朝和雅礼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老百姓议论纷纷:“雅礼怎么了?”一些家长非常不满:“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这下可好了!”部分专家也有质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上不了好大学,怎么奠基?”
面对各方批评质疑,刘维朝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闭门思过”,一个多星期中,他找了三、四十人,逐个与同事分析交流,剖析原因。最终,他确信:雅礼的育人策略没错,发展方向没偏,办学需要定力,不能自乱阵脚。但“没有升学率的素质教育是难以服众的”,经过认真反思调整,学校一方面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一方面拓展学生成长空间,最终实现了“育分”和“育人”完美结合,重新赢得社会赞誉。
2016年毕业季,雅礼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在“爱雅礼,永不说再见”的毕业发言中说:“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信息楼一层大厅墙壁上写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有人说雅礼怎么两年没出状元了呀?其实我们自然希望状元在雅礼,但如果是牺牲爱好和实践的时间换来一个状元,那么将其与培养一个品行端正、个性阳光、能力全面的全省第十名相比,雅礼无疑会选择后者。三年公勤诚朴,一生公勤诚朴。这样的教育给人的影响是终身的。”
“抓三年,看六年,心里想着60年”,这是雅礼的传承,也是校长刘维朝的坚守和追求。
二、追求诗意管理:让学校成为生命交融的精神家园
刘维朝说:“家长和学生选择一所学校,往小点儿说,是选择了一种教育模式,往大了说,是选择7"--种生活方式。”在他心中,始终怀抱着理想、温情、感动、幸福这样的情愫,他希望它们能在校园里深植、浸润、流淌。在他的办学理念中,精神塑造、人格培养、能力锻炼这样的语汇,应贯串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中。
诗意的管理从大处着眼,以人的发展为本:从细处设意,坚持多元评价、民主公开、有法可依。一如刘维朝所说,学校发展需要教育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合力去推动,在这个共同体中,校长要能够让大家看清楚方向,感受到快乐,以有品位的文化办有魅力的学校。
在教职工大会上,刘维朝多次强调:“学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时刻为学生考虑,把学生的发展、诉求摆在第一位,这是他认定的当老师、做校长的基本素养。例如:学生戴高乐曾组织了一场TED的演讲,因为缺乏会务经验,与学校沟通不足,场地在活动将要临近时还未落实。这个孩子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校长,没想到刘维朝仔细审阅完他的活动方案后,耐心细致地和他交代了活动执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二话不说就和他一起去协调解决了场地问题。再如:2016年高考,刘维朝作为雅礼中学考点的主考,在教学楼前发现一名因受伤而坐轮椅来考试的外校考生。他马上跟考务人员反复叮嘱,一定要做好这个考生的个性化服务,确保他能顺利参加高考。
不仅仅对学生如此,对教师、对员工、对家长、对外来服务人员,他都是这样。在校史馆,学校名师墙上出现了两位校工的照片,他们和所有特级教师、学科骨干名师一样,受到大家的尊崇,原因是刘维朝在很多校友的回忆中多次听到两位校工的名字和事迹。他认为:“不管在什么岗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回忆,影响学生成长的就是名师。”
刘维朝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师德作为考量教师的核心尺度,给予教师充分的学术尊重。学校有“雅礼讲坛”“教学开放周”等载体,可以让教师尽展学术成果。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近百门,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十几项,涌现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省市骨干教师、长沙市首席名师等一批在全国和省市享有盛誉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由雅礼教师主持的“邓志刚语文名师工作室”“朱全民信息学名师工作室”“程悦康物理名师工作室”“杨伯群体育名师工作室”,更是成为了全市名优教师成长的“孵化器”。 雅礼的教师对学生有最深切的关爱,有各具其长的教学风采。在雅礼举行的一次以“我的老师”为题的征文活动中,全校3000多名学生写出了200多名心中的老师,无一例外的是,这些老师在学生心中都“有个性”。如他们的数学老师“汤哥”,能“横扫包括二面角在内的数学概念,轻松幽默却功底深厚,大大咧咧却细心如父”:英语老师“罗妈妈”不只是语法教母,还是电影、游戏、诗歌“大咖”,还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雅礼的教师说:“尊重呵护每一个生命的和谐发展已成为雅礼教师的下意识,可以说,校长的理念已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于是,文化育人成为了可能。”
作为校长,刘维朝让师生之间、师生员工与学校之间,不再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简单勾连,而是成为生命与生命的交融、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沟通。充分的人格尊重,让雅礼成为所有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每逢假期,总有校友回到雅礼重温青春岁月,一些在外地求学的毕业生会“先回校,再回家”:甚至在大学校园,也有学生穿着雅礼校服,也许,它会伴随许多学生一生。
三、担当社会责任,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生命
雅礼校训“公、诚、勤、朴”的第一个字就是“公”。百余年来,“及时奋发精神,好担当宇宙”,是一代代雅礼人共同的信念追求。今天,刘维朝带领雅礼师生赋予了它“心忧天下、自觉担当、乐于奉献、敢为人先”的新内涵。
因为父辈工作原因,刘维朝青少年时代曾辗转许多学校,对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状况深有所感。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多次下乡帮扶贫困薄弱学校。担任校长后,如何发展教育让贫困地区脱穷脱困,如何让雅礼的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孩子,是刘维朝心中长久思考的问题。
2002年,雅礼中学由政府贴息贷款收购了一所民办学校,建起国有民办的南雅中学,湖南第一个教育集团“雅礼教育集团”也应运而生。时任雅礼中学副校长的孙传贵被派往该校担任校长时,面对的是远离城区的一地黄土、几幢教学楼,电脑、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和设备一应全无的“空壳子”。14年过去了,如今的“南雅”已蜕变为湖南名校。此后,雅礼又相继“托管”了一系列薄弱校,目前全长沙“雅礼”旗下的学校已达八家,这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了地区“择校热”问题。
自2010年至今,雅礼中学的教学开放周已成为传统。每年11月中下旬,雅礼中学都会敞开校门,全天候开放。2015年的教学开放周,雅礼中学推出了涵盖13门学科的共77节推荐课,每节课都经过教研组集体讨论和任课教师的精心准备。来到雅礼的老师们说:“这两天像一次盛大的聚会,说的想的都是教学的事情。”开放是示范、分享,对雅礼来说,也是交流、收获。雅礼的教学开放周承担了示范学校的社会责任,形成区域意义上的教学研讨氛围,增进了教育同仁的交流沟通,也促进了教師在教学上的成长。
在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上,得知湖南省内还有很多薄弱学校做不了实验、没有校本课程、没有社团活动,刘维朝便找到其中之一的宁乡县第七高级中学,主动对其进行帮扶。他亲自到学校调研,做专题报告,带备课组长交流经验,组织优秀教师送课下乡。通过理念引领、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师生交流、文化共建等,雅礼中学帮助一批对口帮扶共建学校提升了办学质量,成为湘黔桂边区名校。
“我们并不希望每所学校都是一个模子,而是希望实现雅礼共性和分校个性的统一。”在引领和示范的过程中,刘维朝一方面强调坚守雅礼的文化内核,一方面将重点放在帮助新的学校实现特色发展上,即让各学校在传承母体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实现各自学校的文化创新和特色发展。
2015年4月,刘维朝成为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培养基地的学员。当年7月,刚结束在北京的首次集中研修回到长沙,他就着手组织领航班名校长工作室各成员校的暑期工作会议。针对有些成员校或多或少存在目标不清晰、认识不全面、行动不坚决等问题,刘维朝把这次会议的主题定为“文化引领、内涵提升、增强信念、协同创新”,激励全体成员校教职工共同努力,为涵养学校生命气象,将学校办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而努力。在那次会议上,八所成员校共同发表了《雅礼教育宣言》,这也成为雅礼集团所有成员共同遵守、躬行实践的行动纲领。
人们常说,雅礼的师生,就是不穿校服,也能分辨得出,他们身上有一种“雅礼气质”。在刘维朝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百年雅礼濡染蕴涵的厚重内敛、儒雅沉静,是几十年教育实践陶冶的质朴仁爱、勤谨睿智。他所植根于斯的百年雅礼,在他的带领下已涵养出新的生命气象,将拥有无限广阔的未来。
[专家点评]
一所百年名校如何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坚守传承、创新发展?一所优质中学如何在促进教育均衡的语境下内求优化、外有担当?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刘维朝校长在至今15年的校长任期中,书写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一、坚守教育本真,要让每一个生命都能绽放精彩
雅礼中学的校训是“公、诚、勤、朴”。建校之初,雅礼教育就着眼立人、育人,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能力培养。远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雅礼就以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广受赞誉:新中国成立后,雅礼全人格培养的理念,优秀的学风校风和教育教学质量,更是深得人心。
2001年,刘维朝接任雅礼中学校长时,基础教育界还在流行着“高考为王”,大部分高中校无从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怎样才能做好校长?做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把学校往哪里带?”上任之初,这些问题一直在刘维朝的脑海中萦绕。思考之后,他的答案是:不要办一所人云亦云、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校,而要办一所“养成学生健全健美人格”、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学校:雅礼教育的薪火要传递下去,要保持它独特的气质和生命力。于是,他明确提出了“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指出中学时代就是要为人的终身發展奠定品行、学力、身心和创新的基础,真正把“人”立起来。作为校长,他的坚守与追求让雅礼教育有了根,让学校发展有了新的方向。
教育的本真是育人。在学生培养上,刘维朝提出“自主教育、个性教育、开放教育”三大育人策略,提出雅礼要培养具备“领袖素质”“服务精神”“创造才能”的人,雅礼的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该能展现“品德高尚、行为高雅、能力高强”的独特气质。
课程建设是学校育人的抓手,是内涵发展的核心。刘维朝说,一所学校如果不能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渠道,就等于没有了选择,没有选择也就没有个性。在刘维朝眼里,生命的差异是教育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有差异存在,所以教育才充满生机、充满创造、充满趣味。
为了成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雅礼有了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为主要路径的课程建设思路,有了由“基础扎根类、综合拓展类、整体提升类”三大课程门类,和“社会人生、科学创造、国学精粹、西方文明、生活百科、国际素养”六大课程模块构成的特色课程体系。然而,这条路走得并不平坦。最初几年,家长有疑惑,担心影响孩子的升学:老师有不解,因为工作压力和难度增大。2005年高考发榜,在长沙“四大名校”中,雅礼排名落后。刘维朝和雅礼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老百姓议论纷纷:“雅礼怎么了?”一些家长非常不满:“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这下可好了!”部分专家也有质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上不了好大学,怎么奠基?”
面对各方批评质疑,刘维朝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闭门思过”,一个多星期中,他找了三、四十人,逐个与同事分析交流,剖析原因。最终,他确信:雅礼的育人策略没错,发展方向没偏,办学需要定力,不能自乱阵脚。但“没有升学率的素质教育是难以服众的”,经过认真反思调整,学校一方面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一方面拓展学生成长空间,最终实现了“育分”和“育人”完美结合,重新赢得社会赞誉。
2016年毕业季,雅礼中学一名高三学生在“爱雅礼,永不说再见”的毕业发言中说:“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信息楼一层大厅墙壁上写的‘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有人说雅礼怎么两年没出状元了呀?其实我们自然希望状元在雅礼,但如果是牺牲爱好和实践的时间换来一个状元,那么将其与培养一个品行端正、个性阳光、能力全面的全省第十名相比,雅礼无疑会选择后者。三年公勤诚朴,一生公勤诚朴。这样的教育给人的影响是终身的。”
“抓三年,看六年,心里想着60年”,这是雅礼的传承,也是校长刘维朝的坚守和追求。
二、追求诗意管理:让学校成为生命交融的精神家园
刘维朝说:“家长和学生选择一所学校,往小点儿说,是选择了一种教育模式,往大了说,是选择7"--种生活方式。”在他心中,始终怀抱着理想、温情、感动、幸福这样的情愫,他希望它们能在校园里深植、浸润、流淌。在他的办学理念中,精神塑造、人格培养、能力锻炼这样的语汇,应贯串在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中。
诗意的管理从大处着眼,以人的发展为本:从细处设意,坚持多元评价、民主公开、有法可依。一如刘维朝所说,学校发展需要教育价值共同体所形成的合力去推动,在这个共同体中,校长要能够让大家看清楚方向,感受到快乐,以有品位的文化办有魅力的学校。
在教职工大会上,刘维朝多次强调:“学生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时刻为学生考虑,把学生的发展、诉求摆在第一位,这是他认定的当老师、做校长的基本素养。例如:学生戴高乐曾组织了一场TED的演讲,因为缺乏会务经验,与学校沟通不足,场地在活动将要临近时还未落实。这个孩子只好硬着头皮去找校长,没想到刘维朝仔细审阅完他的活动方案后,耐心细致地和他交代了活动执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二话不说就和他一起去协调解决了场地问题。再如:2016年高考,刘维朝作为雅礼中学考点的主考,在教学楼前发现一名因受伤而坐轮椅来考试的外校考生。他马上跟考务人员反复叮嘱,一定要做好这个考生的个性化服务,确保他能顺利参加高考。
不仅仅对学生如此,对教师、对员工、对家长、对外来服务人员,他都是这样。在校史馆,学校名师墙上出现了两位校工的照片,他们和所有特级教师、学科骨干名师一样,受到大家的尊崇,原因是刘维朝在很多校友的回忆中多次听到两位校工的名字和事迹。他认为:“不管在什么岗位,能给学生留下美好回忆,影响学生成长的就是名师。”
刘维朝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师德作为考量教师的核心尺度,给予教师充分的学术尊重。学校有“雅礼讲坛”“教学开放周”等载体,可以让教师尽展学术成果。教师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近百门,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十几项,涌现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省市骨干教师、长沙市首席名师等一批在全国和省市享有盛誉的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由雅礼教师主持的“邓志刚语文名师工作室”“朱全民信息学名师工作室”“程悦康物理名师工作室”“杨伯群体育名师工作室”,更是成为了全市名优教师成长的“孵化器”。 雅礼的教师对学生有最深切的关爱,有各具其长的教学风采。在雅礼举行的一次以“我的老师”为题的征文活动中,全校3000多名学生写出了200多名心中的老师,无一例外的是,这些老师在学生心中都“有个性”。如他们的数学老师“汤哥”,能“横扫包括二面角在内的数学概念,轻松幽默却功底深厚,大大咧咧却细心如父”:英语老师“罗妈妈”不只是语法教母,还是电影、游戏、诗歌“大咖”,还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雅礼的教师说:“尊重呵护每一个生命的和谐发展已成为雅礼教师的下意识,可以说,校长的理念已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于是,文化育人成为了可能。”
作为校长,刘维朝让师生之间、师生员工与学校之间,不再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简单勾连,而是成为生命与生命的交融、智慧与智慧的碰撞、灵魂与灵魂的沟通。充分的人格尊重,让雅礼成为所有师生校友的精神家园。每逢假期,总有校友回到雅礼重温青春岁月,一些在外地求学的毕业生会“先回校,再回家”:甚至在大学校园,也有学生穿着雅礼校服,也许,它会伴随许多学生一生。
三、担当社会责任,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生命
雅礼校训“公、诚、勤、朴”的第一个字就是“公”。百余年来,“及时奋发精神,好担当宇宙”,是一代代雅礼人共同的信念追求。今天,刘维朝带领雅礼师生赋予了它“心忧天下、自觉担当、乐于奉献、敢为人先”的新内涵。
因为父辈工作原因,刘维朝青少年时代曾辗转许多学校,对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落后状况深有所感。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多次下乡帮扶贫困薄弱学校。担任校长后,如何发展教育让贫困地区脱穷脱困,如何让雅礼的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孩子,是刘维朝心中长久思考的问题。
2002年,雅礼中学由政府贴息贷款收购了一所民办学校,建起国有民办的南雅中学,湖南第一个教育集团“雅礼教育集团”也应运而生。时任雅礼中学副校长的孙传贵被派往该校担任校长时,面对的是远离城区的一地黄土、几幢教学楼,电脑、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和设备一应全无的“空壳子”。14年过去了,如今的“南雅”已蜕变为湖南名校。此后,雅礼又相继“托管”了一系列薄弱校,目前全长沙“雅礼”旗下的学校已达八家,这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缓解了地区“择校热”问题。
自2010年至今,雅礼中学的教学开放周已成为传统。每年11月中下旬,雅礼中学都会敞开校门,全天候开放。2015年的教学开放周,雅礼中学推出了涵盖13门学科的共77节推荐课,每节课都经过教研组集体讨论和任课教师的精心准备。来到雅礼的老师们说:“这两天像一次盛大的聚会,说的想的都是教学的事情。”开放是示范、分享,对雅礼来说,也是交流、收获。雅礼的教学开放周承担了示范学校的社会责任,形成区域意义上的教学研讨氛围,增进了教育同仁的交流沟通,也促进了教師在教学上的成长。
在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上,得知湖南省内还有很多薄弱学校做不了实验、没有校本课程、没有社团活动,刘维朝便找到其中之一的宁乡县第七高级中学,主动对其进行帮扶。他亲自到学校调研,做专题报告,带备课组长交流经验,组织优秀教师送课下乡。通过理念引领、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师生交流、文化共建等,雅礼中学帮助一批对口帮扶共建学校提升了办学质量,成为湘黔桂边区名校。
“我们并不希望每所学校都是一个模子,而是希望实现雅礼共性和分校个性的统一。”在引领和示范的过程中,刘维朝一方面强调坚守雅礼的文化内核,一方面将重点放在帮助新的学校实现特色发展上,即让各学校在传承母体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实现各自学校的文化创新和特色发展。
2015年4月,刘维朝成为教育部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培养基地的学员。当年7月,刚结束在北京的首次集中研修回到长沙,他就着手组织领航班名校长工作室各成员校的暑期工作会议。针对有些成员校或多或少存在目标不清晰、认识不全面、行动不坚决等问题,刘维朝把这次会议的主题定为“文化引领、内涵提升、增强信念、协同创新”,激励全体成员校教职工共同努力,为涵养学校生命气象,将学校办成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影响学生一生的学校而努力。在那次会议上,八所成员校共同发表了《雅礼教育宣言》,这也成为雅礼集团所有成员共同遵守、躬行实践的行动纲领。
人们常说,雅礼的师生,就是不穿校服,也能分辨得出,他们身上有一种“雅礼气质”。在刘维朝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百年雅礼濡染蕴涵的厚重内敛、儒雅沉静,是几十年教育实践陶冶的质朴仁爱、勤谨睿智。他所植根于斯的百年雅礼,在他的带领下已涵养出新的生命气象,将拥有无限广阔的未来。
[专家点评]
一所百年名校如何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坚守传承、创新发展?一所优质中学如何在促进教育均衡的语境下内求优化、外有担当?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刘维朝校长在至今15年的校长任期中,书写了一份出色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