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人』卞赟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viol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常理,台风来了,人就得躲避,以保证生命安全。可是卞赟不一样,台风来了,他就要去追。因为他要深入台风搜集数据——数据搜集得越多,就越能掌握台风的规律,这是他的工作。
  卞赟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后来到了中国气象局工作。他的初衷是当一名气象预报员,手执一杆白色短棒,指点根据超大型计算机计算得出的气象,运筹帷幄般分析天气的未来趋势。可领导看中了他优秀的身体素质,于是安排他做了一名“追风”记者。
  歌曲《追风少年》中唱道:“天地任我遨游,不为谁停留。”但卞赟的“追风”可没有这么任性浪漫,不是想游就游,想留就留的。深入台风时,卞赟要在身体上拴根绳子,另一头绑在一个坚固的建筑物上,才能保证自身“停留”。有时,卞赟还要在浪高数米的海边工作,需要很多武警战士的协助。台风“菲特”深夜登陆浙江省苍南县时,卞赟追进台风中心附近风力最强的区域,虽然有办法“停留”住,但仍是摇摇晃晃,而且风雨吹打着无法睁眼,他只好闭着眼睛做完了直播。
  常与台风打交道的卞赟无师自通地学会了一些小技巧,如迎战台风的时候,一定要迎风站着。因为风迎面吹过来,就能看到风里有什么东西。有一次,一块铁片迎风飞过来,他赶紧一躲,铁片“啪”地插进后面的树干。
  有人疑惑,冒险追风,意义何在?
  2020年6月,卞赟在中国科协科普部和果壳网联办的“我是科学家”科普活动中侃侃而谈:“我们逆行追风,一方面,通过我自己的肉身体验,可以告诉公众台风有多么恐怖、惨烈,危害有多大,这样亲身经历的传播性更好;另一方面,也是为科研做出贡献,因为我们到台风现场可以捕获到很多数据。台风是一种尺度非常大的天气系统,要想监测和监控它,就要通过装有车载雷达的台风监测车,捕获所在区域周围的实时降水范围和降水强度,再支一根带有风标的杆子测出不同高度的风速和风向,同时把风廓线描绘出来,完成监测。像我们现在这样做监测,从台风登陆前,到登陆时,一直到台风消亡,这几种情况都可以完整地捕获到。所以,有了科学预报强有力的支撑,就可以及时准确地告诉公众,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总之,我们‘追风’,是让大家更好地避风。”
  由于热衷科普活动,许多科迷结识了卞赟,并在微博上不时地向他提问。不少科迷都好奇,气象学是比较冷门的学科,卞赟怎么会爱上它呢?卞赟坦言,他的母亲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候学专业,所以家里有很多气象学藏书。小时候很多书都看不懂,他只是反复地看一本小画册《看云识天气》,方知千变万化的云朵竟能带来不同的天气,从此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气象种子。2004年高考前夕,卞赟看了电影《后天》,气候学家杰克对飓风等自然灾难追踪观察的勇气、对全人类未来命运的责任感深深地感染了他,于是他堅定了决心:要去学气象专业。
  追逐台风20年,卞赟做了不少科普,他满怀信心地说道:“我相信,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我们气象工作者一定能更好地服务大家,让天气不再成为大家前进路上的牵绊。”
其他文献
如果将笔墨油彩比作画家的十八般兵器,那么画笔无疑是排名第一的大杀器。可是,来自马来西亚“85后”的华裔女画家康怡,却从不拿笔作画,而是把篮球、筷子、咖啡杯,甚至袜子等物品当作画笔,创作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画,成为享誉全球的新锐艺术家,开创了绘画界的第十九般兵器。  篮球“拍出”小巨人  1985年,康怡出生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华人家庭,自幼喜欢绘画的她,在读大学时却选择了建筑专业,并拿过多项国际
在荷兰北布拉邦省的赫尔蒙德市,有一条声名在外的高速公路。让它走红的不是这条公路有多么宽阔壮观,也不是这里的风景有多么优美迷人,而是在这条公路上,超速的问题非常严重,每年有高达60%以上的车辆在通过此地时超速。  为了遏制这种超速行为,避免因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当地政府出台了各种处罚措施,但作用都不明显。2017年年底,当地政府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希望所有市民都能建言献策,根除这一顽疾。  消息发
每个人几乎都有过身体某个部位遭遇磕碰后,皮肤上留下青一块、紫一块淤青的经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淤青会变成五颜六色,有点儿瘆人。为什么淤青会变色呢?  原来,淤青是皮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在淤青刚刚形成的时候,它的颜色来自从血管中漏出的血液,呈现出来的是鲜红的颜色。之后,白细胞马不停蹄地赶过来收拾残局,淤青的颜色也会随之变化。  淤青中死去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其中的血红素也被分解。血红素
最近,一件艺术品火遍了全球:它是一根用胶带纸贴到墙上的香蕉——真实可食用的香蕉。  这件香蕉艺术品名叫“喜剧演员”,它的创作者是59岁的意大利艺术家毛里齐奥·卡特兰。卡特兰有一个习惯,每次出门旅行时都会随身携带一根香蕉,然后贴在酒店的墙上,以此寻找灵感。后来,他决定以香蕉为对象制作一件艺术品,他想过用树脂、青铜等材料打造一根香蕉,但最后还是觉得用真正的香蕉来创作比较有创意。  2019年12月2日
这一天,我好像得了抑郁症,坐在屋子里,一动不动,发呆。  生活给我开了一剂方子,我却忘记了病根。  在偌大的北京城,我像一只蜗牛,贴在窗玻璃上,看着急匆匆的人们,奔来跑去。  而在我这里,好像人世变得越来越小,再也不想征服那么多东西,最后只缩小到一个圈子三两个朋友,一个家和一个深爱的人。  一辈子好像就此落幕了一样。  但我并不悲伤,反而悬挂着幸福的微笑。转身拥抱自己,与自己和解。  如果我是一座
叙利亚,一个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的美丽国家,却在2011年遭受战争,造成数十万人死亡,超过一半的人逃亡。直到2016年12月30日,停火协议正式生效,才给饱受战乱之苦的叙利亚带来了一丝希望。可是,除了境外记者采访时拍摄的画面之外,我们好像没有其他资料可以了解叙利亚人民几年来的生活状况。不过,叙利亚的一位艺术家巴德尔通过特殊方法,记录了叙利亚人民的生活。  巴德尔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可是战争让他无法舒
芬兰的颂歌图书馆是世界上最贵的图书馆之一,它因为“不务正业”而出名:藏书量只有10万册,数量比不上一家小型书城;馆内管理松散随意,没有门卫,没有保安,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最夸张的是,在馆内还可以溜娃、玩乐器,甚至做衣服,令人匪夷所思。  事实上,颂歌图书馆是根据市民意愿建设的,是一座献给普通大众的图书馆。  颂歌图书馆的设计师是芬兰人阿奇泰克斯,拿到设计权后,他没有埋头设计,而是用了五年时间搜集
众所周知,木筏、竹筏、皮筏等都是水上交通工具。而在尼日利亚,有一种用塑料桶结成的“桶筏”,却成了教书育人的学校,不但斩获了“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银狮奖”大奖,更被誉为“贫民窟的诺亚方舟”。  尼日利亚拉各斯市濒临几内亚湾,有个叫马科科的地方是泻湖区,尽管没有土地、道路,也没有现代建筑,却有20多万人涉水而居,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贫民窟。这里的孩子更是可怜,偌大的社区只有一所小学校,很多人根本无法上学。出
火瀑布也叫马尾瀑布,因其形状像一条马尾而得名,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着“世界最美谷地”之称的约塞米蒂峡谷内。约塞米蒂峡谷内荟萃了许多辉煌壮丽的自然美景,比如北美最高的瀑布、幽深的峡谷、晶莹的湖泊、在林间出没的飞禽走兽。  不过,约塞米蒂峡谷内最令人叫绝的是那条在山崖间狂泻飞舞的火瀑布。它坐落在一块名叫酋长岩的巨大山岩上,山岩的总高度为609.6米,火瀑布从152米的高度飞落,气势壮观,犹如一道火焰
《西游记》里的“定海神针”究竟在什么地方?孙大圣的如意金箍棒是否矗立在东海之中?尽管这些问题充满了玄幻色彩,但西沙群岛的渔民们世代相传了一个坚定不移的认知:“定海神针”就矗立在南中国海西沙群岛附近的海域。  渔民们曾告诉《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当年,孙悟空从此处取走了“定海神针”后,留下了一个深不可测的洞窟,先祖们对此地极为敬畏,称之为“龙洞”。当然,这个“认知”只是一个传说,只是为《西游记》这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