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动癌症研究界的女科学家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ec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感冒可以通过流感病毒在人群中传播,那么癌症是否也具有这样的机制?检查我们脑海中的知识库,结论或许会是——不可能。
  癌症确实不会传染,但是能引起癌症的病毒却可以在人群中传播,并在不同人体内引发癌症,比如常见的癌症宫颈癌。研究显示,99.7%的宫颈癌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发的,这是最早被发现能导致人类患癌的病毒。
  1976年,德国病毒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鉴定出了这种病毒。在豪森的研究基础上,第一支HPV疫苗(宫颈癌疫苗)被研发出来,并于2006年在美国上市。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使用这种疫苗,以保护更多女性免遭宫颈癌的侵扰。据估计,未来,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宫颈癌发病率将减少90%。
  宫颈癌疫苗的出現代表着科学家在癌症治疗方法上开创性的改变。在62年前,不仅是普通民众,就连科学家都不相信病毒能引发癌症,认为通过杀灭某些病毒可以预防某些癌症这种观点是无稽之谈。民众和其他科学家因美国科学家莎拉·伊丽莎白·斯图尔特的研究而发生了改变。
  斯图尔特是何许人?她对这个巨大的改变做出了什么贡献?
美国科学家莎拉·伊丽莎白·斯图尔特

学霸不一样的学习路


  1906年,斯图尔特出生在墨西哥,5岁时,跟随父亲回到美国。斯图尔特从小就是一个坚韧而勤奋的人,只要有目标,她就会努力去实现。现在很多人会感慨考研难,考博难,但是在那个女性高等教育还不普遍的时代,斯图尔特却根据自己的规划,不仅取得了微生物学硕士学位,还拥有微生物学博士和医学博士的学位。让我们来看看,这名学霸的经历。
  高中毕业后,斯图尔特考入了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主修家政学。这是当时对女性开放的最好的专业,学习的课程与面向男性的普通科学专业的课程是一样的。1927年,斯图尔特从大学毕业,获得了家政学和普通科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斯图尔特在一所高中当教师。这在当时,对于一位女性来说已经是不错的工作了,但是斯图尔特并不满足于此。毕业半年之后,她开始向各个大学申请奖学金,很快她就获得了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生项目奖学金,并于1930年取得微生物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的斯图尔特就职于科罗拉多州试验站的农业研究中心,从事固氮细菌研究,为提高农作物产量服务。但是3年之后,斯图尔特觉得自己应该充充电,于是她辞去工作,攻读微生物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斯图尔特的研究目标从固氮细菌转到了厌氧菌。她参与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开展的厌氧菌研究工作。厌氧菌是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生存的有机体。坏疽是一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在战争创伤中很常见。在做厌氧菌研究期间,斯图尔特就参与开发用于预防坏疽的类毒素,这些类毒素在二战中被用于预防伤员出现感染。工作也不影响斯图尔特学习,她继续攻读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微生物学博士学位,并于1939年毕业。经过多年的努力,斯图尔特在微生物学研究领域已经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她却想“转行”——研究癌症。她认为,某些癌症肯定是由病毒引起的。斯图尔特并不知道,这个观点将使她遭受其他科学家的围攻。

不惧批评,勇往直前


  想到就去做,斯图尔特似乎习惯于此。她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交了一份申请,请求支持研究病毒是致癌因素的课题。但是申请未通过,理由是她从未从事过直接涉及哺乳动物的科学研究,更不用说人类了,因此她不具备研究资格。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她的研究课题不靠谱。斯图尔特并没有因此放弃,说她没资格研究,那就去取得资格。为了获得必要的经验并树立自己在病毒和癌症研究领域的地位,她急切地希望获得学习专业医学知识的机会,但是当时大多数美国医学院还不招收女学生。恰好此时,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院想聘请她担任细菌学的讲师,于是她欣然接受,因为任教期间,她可以免费学习医学课程。1947年,当乔治敦大学医学院开始招收女生时,斯图尔特成为了首批被录取的女学生,并成为第一位获得该校医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当时她已经43岁。
  1951年,斯图尔特再次回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她用努力为自己争得了尊重和机会。这一次她被任命为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队的医疗主任,并在国家癌症研究所获得了一个职位,她终于可以开展癌症研究了,这离她想要证明病毒致癌的观点又近了一步。
斯图尔特和她的同事关于病毒致癌的研究,为宫颈癌疫苗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多瘤病毒颗粒(微观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斯图尔特和同事证明小鼠之间可通过多瘤病毒传染癌症。

  然而,当斯图尔特开始病毒致癌相关研究时,又遭到绝大多数科学家猛烈的抨击,他们认为斯图尔特对癌症一窍不通,她的观点简直是异端学说,甚至有些科学家还提出应该禁止斯图尔特这样的外行研究癌症。科学家的反应之所以这么激烈,是因为如果癌症是病毒引起的,那么它就会与传染病有类似的模式,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得了癌症,理论上这种癌症是可以转移到其他人身上的,但是在现实中,并没有发现这种癌症传染的模式。而本来人们就谈癌色变,如果这种癌症可传染的言论在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民众间传播,那势必会引起恐慌。

不放弃终成功


  事实上,斯图尔特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某些癌症与病毒有关联的人,早在1911年,美国病毒学家佩顿·劳斯(1966年诺贝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就发现了劳斯肉瘤病毒,他认为这种病毒可以在不同的鸡身上传播,并引发癌症。之后又有一些科学家也发现某些病毒会在动物体内诱发肿瘤。但是他们的发现都被埋没在质疑声中,没有引起重视。
  而斯图尔特并未因批评而放弃自己的观点,反而直面质疑,努力证明自己。在1951年到1957年间,斯图尔特和她的同事伯尼斯·艾迪一直在研究病毒与癌症的关系。在实验中,他们将患癌小白鼠的器官磨碎,并注射到新生小白鼠体内,结果发现新生小白鼠患上了腮腺肿瘤。为了证明使小白鼠患癌的是病毒,斯图尔特进行了细胞培养实验,这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致癌因素与癌症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将从患癌动物体内提取出的致癌物放到细胞中培养,结果发现,致癌物在细胞中繁殖,而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些致癌物是病毒。至此,科学家第一次明确了病毒也是致癌因素。这在科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科学家都开始转变研究方向,从病毒致癌的角度研究癌症的致病原因和治疗方法。而自1960年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每年都为病毒与癌症研究提供专门的研究经费,以促进癌症预防的研究。
  斯图尔特通过坚持与努力,开辟了全新的研究方向,将一个曾处于科学边缘的理论带入科学主流。鉴于斯图尔特和艾迪的工作,他们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1965年,时任美国总统还为斯图尔特颁发了联邦妇女奖。1976年,斯图尔特因患癌症去世,虽然她没能看到预防癌症的疫苗问世,但是她的工作为后来HPV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球面波和平面波  引力波是大质量物体(如黑洞、白矮星等)运动、碰撞时产生的时空涟漪。大多数引力波都是球面波,就是说,当它们向外传播的时候,就像球膨胀起来一样,以一个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均匀地传播。引力波传播越远,强度越小——譬如说,两颗白矮星碰撞,在碰撞点引力波本来是很强的,但传到我们遥远的地球上,强度就衰减到仅能让长4千米的引力波探测器伸缩大约一个质子直径的千分之一了。  但是,引力波并非只能是
期刊
一个小朋友操作着屏幕里的一艘宇宙飞船,飞船能够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地自由变向,还能在瞬间加速和减速。屏幕里许多掉落的小行星向飞船砸去,还有飞碟向飞船开火,小朋友需要快速地操作按键,驱使飞船躲避危险的同时开火击毁阻碍其前进的小行星和飞碟。而当飞船完成任務后,便会通关。这时小朋友便会很开心地手舞足蹈,说不定晚上还会梦见自己开着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驰骋,并敏捷地避开飞来的小行星的撞击呢!  问题是,当你开
期刊
声音怎么来的?  宇宙中最大的声音是什么?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是我妈妈早上喊我起床的声音!这声音大到直接把我从另一个世界吓回来了!”这当然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打雷、地震、火山爆发的声音可比妈妈的声音大多了。  那么什么是宇宙中最大的声音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声音是怎么出现的。声音其实就是一种振动,它的存在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声源,也就是振动的物体;二是要有能使声音(即振动)传递出去的介质。所有的气体
期刊
在我们的印象中,花朵貌似都是“弱不禁风”的,只要轻轻摇下花柄,或者吹来一阵小风,它们便会哗啦啦地飘落到地上。有时你只需轻轻一捏,它们娇嫩的身躯便会破碎,接着很快枯萎。然而,英国朴茨茅斯大学斯科特教授最新的研究颠覆了我们想象:花朵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  不同的花朵也有着不同的形状。有多个通过花中心轴的、能将其分为对等的两半的切面的花,称为“辐射对称花”;而只有一个通过花中心轴的、能将其分为
期刊
正规的地图上标明的桑迪岛的位置(红色圆圈中)卫星地图中桑迪岛的形状  英国的詹姆斯·库克船长是著名的航海家、探险家,也是一名优秀的制图师。他曾三次前往太平洋,带领船员成为首批登陆澳大利亚东海岸和夏威夷群岛的欧洲人。在海洋的探险之旅中,他发现了许多岛屿,并将它们绘制在地图上,其中一个岛屿就是桑迪岛。据说,这个岛屿是库克船长在1774年发现的,位于南太平洋澳大利亚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之间,岛屿呈细长型,
期刊
现在对于许多人来说,给自己的基因组测序已不是稀罕的事情。通过测序,我们可以知道自己有哪些显性的或隐性的疾病基因。这对于预防、治疗某些疾病,阻止它们遗传给下一代,有着莫大的好处。  但要是较真起来,仅仅给自己的基因测序似乎还不够。要知道你的身体并非仅属于你,它是一个生态系统,除了人体细胞,还寄生着数以亿计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其中尤以寄居在肠道的微生物居多。这些微生物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精神状况,也有着
期刊
秘鲁的纳斯卡地区是个神秘的地方,这里的巨大的地画使考古学家们着迷,也让他们困惑,这些地画到底有什么用?这么大的地画是怎么画出来的?而一些奇怪的地画还让人们将它们与外星人联系起来,认为这些地画是外星人留下的标记,以便他们的飞船来到地球时,能找到准确的降落地点。  当然,大多数考古学家并不认为纳斯卡地画是外星人设的“路标”。不过,2018年一则关于6具发现于纳斯卡的木乃伊的报道,却似乎验证了外星人曾光
期刊
地球上最冷的大陆已经被冰冻了亿万年,冰封万年的土地中到底埋藏着什么?  1982年冬天,一声枪响打破了南极大陆的平静。一名挪威科考队员驾驶直升机坠亡在了美国科考营地附近,在此之前,他开枪射击了一只“狗”状怪物,由此美国科考队捕捉了“狗”并开始调查挪威科考队员的死亡原因。他们发现南极挪威站中一片狼藉,四处散落着奇怪的尸体,而且当晚,一些美国队员也变成了像地上尸体一样的怪物,并开始袭击其他人,危险蔓延
期刊
埃纳尔与另一位飞行员吉姆·佩恩(左)在佩尔兰Ⅱ号上握手  2018年9月2日,佩尔兰Ⅱ号滑翔机打破了世界纪录,它成功在23千米的高空滑翔。这有什么了不起的呢?因为佩尔兰Ⅱ号是一架无引擎滑翔机,它从一开始升空,到23千米的高空,全是靠风“托”起来的。  这架滑翔机是怎么飞起来的?为何科学家们要费劲心思制作这样这样一种滑翔机?让我们继续往下看。“气浪”托起无引擎滑翔机  多年以来,飞机工程师们认为,无
期刊
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工作、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然而,维持庞大的海底光缆网络却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除了来自渔船、自然灾害的破坏之外,鲨鱼等鱼类的啃咬也会破坏光缆。所以,如果网络不太好的话,也可能是鲨鱼在海底捣鼓着光纤电缆。  鲨鱼喜欢啃咬光缆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海洋中铺设光缆以来,就有报道称鲨鱼袭击了光缆。1989年建造的第一条深海光缆曾多次出现故障,研究人员在光缆上发现了鲨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