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思维是以形象化为主。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数学中的知识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变难懂为易学,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掌握最终很好地运用数学概念。因此,多媒体教学在新课改下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无疑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
关键词:多媒体 利端 弊端 克服
我自己也参与过课件制作,观摩了不少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公开课。以下,我就教学中的体会来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多斯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象、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性、定格特技等手段使用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主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学“圆的概念”时,我在课堂引入时制作了这样一个开头场面:现在生活中汽车已逐渐成为我们的日常交通工具,在坐车过程中先设计一辆长方形轮子的汽车,车开动不了。接着改成椭圆形轮子,车开动了,但是车子不稳,坐在里面颠簸得厉害。最后,再换上了圆形轮子的汽车,汽车平稳地奔驰向前,舒服极了。那么圆形和长方形、椭圆形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圆形轮子的汽车才开得稳?……形象生动的画面,美妙无比的音乐,通熟易懂的语言,就可以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记忆,最大程度地唤起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想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
二、优化概念,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和准备课件,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例如: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十分陌生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容易忽视的部分出现闪烁,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强化感知,突破重点难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数学定理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的难点是定理的发现和探讨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逐一展示,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如: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中勾股定理的探究显然是一个难点,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的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定理。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拼图过程,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作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让它们运动并分别与边长为a 、b、c的正方形拼成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由面积公式,学生不难证明出勾股定理,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
四、加大容量,提高练习技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需要补充例题,为节省板书时间,课前准备了大量纸条或者小黑板上。致使上课时出现“纸条到处贴,黑板到处挂”的混乱现象。而在“过一点的直线有多少条?圆的直径有多少条”等问题教学中,又由于无法充分展示“无限增加”的效果,使学生信息量不足,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多媒体课件介入课堂教学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多媒体技术“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
一方面利端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拓宽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手段,使数学问题更形象化,更贴近生活。然而另一方面,在积极探索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也有着一些弊端。
一、忽视传统的板书教学
多媒体技术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可视化,这对数学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
我们在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式的时候应该想到哪种方式更易于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比如尺规作图的学习,多媒体的演示效果往往不如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讲解,这里教师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作图的示范,学生会模仿教师的作图步骤及方法,用多媒体演示显然起不到示范效果。而一些几何图形的识别或是数形结合的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可能更加有效,比如点的轨迹、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章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容易清晰直观地表现问题。
板书是教师们多年总结的精髓,更是一种传递思维方式的手段。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数学的板书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板书向学生展现了思维的过程和思考的方法。所以我建议多媒体技术只在上课需要的时候使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已经足够,不必贯穿整个课堂。多媒体技术应该和板书相辅相成,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重展示现象,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
大部分课件均以文字、图形、音像组成,设计了“复习引入”、“授课内容”、“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教学各个环节,授课教师只需按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并讲解即可。例如,初中数学的整式、分式、解方程或方程组等,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只见步骤(同书本类似),不见过程。又如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中相关图形的作法,电脑显示出图形作出的方法、步骤,形象逼真,学生看到的是电脑展示,没有看到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这样的课件重在展示现象,忽视揭示知识形成和发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是重“教”、而忽略了“导”和学生的“学”。显然,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一个课件既应展示现象,又揭示过程,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三、重演示内容,忽视师生交流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关系已不是传统的“教材──教师──学生”三元关系,但如果把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那是错误的。有的教师就这么想:有了先进的电脑技术,上课最容易不过,做好一个课件,课前无须作任何认真准备就可轻松走向讲台,打开电脑动动鼠标,敲敲键盘,演示教学内容并讲解,甚至可以不讲,只要点击放声音功能。教师就像一个解说员或操作员。这样的课件看重内容演示,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讲台上的一举一动对学生启发、诱导的积极作用,是信息技术的“坏的应用”,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工作。
四、制作技术局限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这是每位教师都能体会到的。但是,数学学科有自身特点,脱离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而滥用多媒体技术,其教学效果很可能恰得其反。这正是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经多年的实践得出的一个教训。
多数教师的电脑技术还停留在word、excel、powerpoint、Authoware,powerpoint制作,总所周知powerpoint处理音频、视频、动画效果不理想,authoware,对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数学函数图像变化的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制作技术局限,一些课件存在界面不合理,操作繁杂,字体、颜色搭配不当,动画效果不理想,甚至数学图象、几何图形不规范等缺点。数学课件制作的软件比较多,如几何画板、Mathcad等,教师应该努力去掌握多种数学教学软件,才能更好地处理制作上遇到的问题,提高课件的质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多媒体教学产生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富有时代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同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普及,其不足方面也逐步显现,及时发现并克服这些不足,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多媒体教学自身的迫切需要。我认为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具体操作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的教学,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够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做到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展现数学的魅力,使多媒体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与弊》 张峰云
《现代多媒体教学形式中数学板书的基本特性》 张马彪
关键词:多媒体 利端 弊端 克服
我自己也参与过课件制作,观摩了不少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公开课。以下,我就教学中的体会来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多斯惠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采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实物图象、运动过程,利用放大、重复、慢性、定格特技等手段使用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主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学“圆的概念”时,我在课堂引入时制作了这样一个开头场面:现在生活中汽车已逐渐成为我们的日常交通工具,在坐车过程中先设计一辆长方形轮子的汽车,车开动不了。接着改成椭圆形轮子,车开动了,但是车子不稳,坐在里面颠簸得厉害。最后,再换上了圆形轮子的汽车,汽车平稳地奔驰向前,舒服极了。那么圆形和长方形、椭圆形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圆形轮子的汽车才开得稳?……形象生动的画面,美妙无比的音乐,通熟易懂的语言,就可以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记忆,最大程度地唤起了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想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
二、优化概念,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和准备课件,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课堂上,教师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直观、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例如:几何图形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空间观念十分陌生的,对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图形。为了使学生能很快地抓住问题的实质,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图形的设计,让图形的某些容易忽视的部分出现闪烁,强化视觉效果,增加信号对学生头脑的刺激,这样做形象直观,既能讲清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运动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强化感知,突破重点难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数学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教学,不仅仅需要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数学定理的教学过程中,真正的难点是定理的发现和探讨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逐一展示,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如: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中勾股定理的探究显然是一个难点,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碰到的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定理。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拼图过程,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作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让它们运动并分别与边长为a 、b、c的正方形拼成两个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由面积公式,学生不难证明出勾股定理,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
四、加大容量,提高练习技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需要补充例题,为节省板书时间,课前准备了大量纸条或者小黑板上。致使上课时出现“纸条到处贴,黑板到处挂”的混乱现象。而在“过一点的直线有多少条?圆的直径有多少条”等问题教学中,又由于无法充分展示“无限增加”的效果,使学生信息量不足,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多媒体课件介入课堂教学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由于多媒体技术“动”性强,因而传递信息量大、速度快,再加上交互性强,使高密度、大容量的训练和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这样,教师可以精心组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优化了教师的教,也优化了学生的学。
一方面利端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拓宽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手段,使数学问题更形象化,更贴近生活。然而另一方面,在积极探索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也有着一些弊端。
一、忽视传统的板书教学
多媒体技术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可视化,这对数学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讲解。
我们在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式的时候应该想到哪种方式更易于学生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教学的内容进行分类整理,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比如尺规作图的学习,多媒体的演示效果往往不如教师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讲解,这里教师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作图的示范,学生会模仿教师的作图步骤及方法,用多媒体演示显然起不到示范效果。而一些几何图形的识别或是数形结合的问题采用多媒体教学可能更加有效,比如点的轨迹、三角形的内角和180°,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章节,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容易清晰直观地表现问题。
板书是教师们多年总结的精髓,更是一种传递思维方式的手段。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数学的板书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因为板书向学生展现了思维的过程和思考的方法。所以我建议多媒体技术只在上课需要的时候使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就已经足够,不必贯穿整个课堂。多媒体技术应该和板书相辅相成,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
二、重展示现象,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
大部分课件均以文字、图形、音像组成,设计了“复习引入”、“授课内容”、“巩固练习”、“小结作业”等教学各个环节,授课教师只需按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展示并讲解即可。例如,初中数学的整式、分式、解方程或方程组等,这些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只见步骤(同书本类似),不见过程。又如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中相关图形的作法,电脑显示出图形作出的方法、步骤,形象逼真,学生看到的是电脑展示,没有看到教师的整个操作过程。这样的课件重在展示现象,忽视揭示知识形成和发展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是重“教”、而忽略了“导”和学生的“学”。显然,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一个课件既应展示现象,又揭示过程,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三、重演示内容,忽视师生交流
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关系已不是传统的“教材──教师──学生”三元关系,但如果把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转变为“人机”关系,那是错误的。有的教师就这么想:有了先进的电脑技术,上课最容易不过,做好一个课件,课前无须作任何认真准备就可轻松走向讲台,打开电脑动动鼠标,敲敲键盘,演示教学内容并讲解,甚至可以不讲,只要点击放声音功能。教师就像一个解说员或操作员。这样的课件看重内容演示,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讲台上的一举一动对学生启发、诱导的积极作用,是信息技术的“坏的应用”,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教师创造性工作。
四、制作技术局限
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这是每位教师都能体会到的。但是,数学学科有自身特点,脱离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而滥用多媒体技术,其教学效果很可能恰得其反。这正是一些发达国家教育经多年的实践得出的一个教训。
多数教师的电脑技术还停留在word、excel、powerpoint、Authoware,powerpoint制作,总所周知powerpoint处理音频、视频、动画效果不理想,authoware,对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数学函数图像变化的处理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制作技术局限,一些课件存在界面不合理,操作繁杂,字体、颜色搭配不当,动画效果不理想,甚至数学图象、几何图形不规范等缺点。数学课件制作的软件比较多,如几何画板、Mathcad等,教师应该努力去掌握多种数学教学软件,才能更好地处理制作上遇到的问题,提高课件的质量,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多媒体教学产生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的手段,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富有时代感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同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清楚的认识到多媒体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多媒体教学方法的普及,其不足方面也逐步显现,及时发现并克服这些不足,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多媒体教学自身的迫切需要。我认为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具体操作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的教学,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他们能够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才能真正做到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展现数学的魅力,使多媒体培养学生素质的同时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数学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利与弊》 张峰云
《现代多媒体教学形式中数学板书的基本特性》 张马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