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判委员会改革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i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保证审判质量,各级法院设立了审判委员会(以下简称审委会),主要由法院和庭室领导担任审委会委员,发挥集体智慧对案件把关,保证案件公正审判。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审委会的功能包括"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不可否认,审委会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法院的整体裁判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其制度自身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如违反了直接、言词、公开、辩论的原则。在强调"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基本理念的今天,审委会的缺陷被放大,因此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适应当下的司法环境。
  关键词:审判委员会;改革;责司法任制
  1、当下审判委员会的弊端
  1.1、庭审实质化落空
  审委会运行采用的是会议制,而不是召集双方开庭审理,这是对辩论原则和直接言词原则的违背,直接导致了庭审实质化的落空。
  庭审的意义在于保障裁判者的亲历性,只有裁判者亲历整个审判过程,直接观察当事人的一言一行,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心证,才能保障判决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如果不能保障庭审的实质化,那么裁判者心证的客观性也就同时难以保障了,这就可能导致一个案件最终判决的不合理甚至不正确。
  1.2、违背了法院的中立性
  从审委会制度的设计运作来看,由于审委会委员名单并不向当事人公开,而审委会讨论决定案件又是秘密的,这样哪些审委会委员与讨论案件是否存在利害关系也就不得而知,当事人更无权申请这些利害关系委员回避。因此就很难保证委员与整个案件利益无涉,很难保障法院审理的中立性。
  1.3、与司法责任制理念背道而驰
  如前所诉,经过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其判决书仍应由原来审理该案的合议庭组成人员署名。明明是审委会做出的决定,却要合议庭来签发。在强调司法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个人的今天,如果案件发生了司法责任,应当找谁追究?如果让合议庭来承担,明显是不合理的;如果让审委会来承担,则又没有法律依据。最终导致双方不断的推诿,司法责任无法落实。
  2、审委会的改革
  2.1、限缩审委会职能
  笔者认为应当将审委会的讨论决定案件的职能限缩为法律咨询职能和审判监督职能。即合议庭遇到疑难重大复杂案件的时候,可以向审委会提交咨询申请,由审委会开会时讨论答复。与之前规定的区别在于,审委会既可以讨论实体问题,也可以讨论法律适用问题,但是这只是一个答复,合议庭可以采纳,也可以不采纳,无论采纳与否,司法责任只能由合议庭承担。这样就可以既落实责任制,又能充分发挥审委会集体讨论的作用。审判监督职能是指,对没有提交申请给审委会进行法律咨询的案件,审委会在开会的时候也可以就某些可能涉及国家外交、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案件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告知合议庭,当然合议庭任然可以采纳或不采纳,因为最终做出决定的只有合議庭。通过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来保证更多人参与一个案件的判决,从而发挥集体的智慧,使每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合理的判决,而且又与司法责任制不冲突。
  2.2、创新审委会工作模式
  如前所述,审委会的工作模式是会议制,这种模式是违背庭审的实质化的,其所作出的决定是十分不规范的。所以要创新审委会工作模式,保障庭审的实质化是其改革的总思路。
  第一种模式为上庭制。即要求所有参与案件讨论的委员必须参加庭审,保障能够亲历整个案件的审判。具体要求为合议庭开庭审理案件的时候,所有的委员都必须到庭,不参与审理,但是必须亲历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心证。然后,在开会的时候集中讨论案件,可以讨论实体问题,也可以讨论法律适用问题,最终讨论出结果,做出决定,由合议庭署名签发。
  第二种模式为审委会大审判模式。即由审委会开庭对案件进行审理,由本院院长担任主审法官,其他委员到庭参与审理,庭审的程序和普通案件一样。这样能够充分落实由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理念,又能保障庭审实质化。
  2.3、强化落实责任分配
  这说不上是一条改革措施,至多算一种临时性过渡措施。即在现有制度下,审委会可以讨论决定实体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但是不能再让合议庭署名,承担司法责任,这是极不合理和不公平的。因此,只能由做出决定的审委会来承担司法责任。并且内部要做好记录,谁赞成谁反对,谁对最后的结果起了决定作用,应当一一记录在案,如果最终发生了司法责任,将由这些人来承担。
  这种改革措施明显存在缺陷,并未解决庭审实质化的问题,笔者只是想采取一种过渡性的措施,将审委会循序渐进的合理化。这么做是囿于我国法官素质还不高,专业知识和技能还不够强,不具备独立解决疑难重大案件的能力,所以暂时保留审委会讨论决定案件的职能。审委会改革之后,必然会减少处理案件的数量,这些案件最终还是会落到普通法官的身上,如果能力不够,是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案件的。所以需要几年的时间来锻炼培训法官,使他们能够独立的扛大旗,此时审委会便可功成身退,完成真正的改革。
  作者简历:
  王涛(1990.06.27)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刑法.
其他文献
摘 要:2016年国内消费税10217亿元,同比下降3.1%,占税收收入比重7.84%,占我国GDP的比重仅为1.37%,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目的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我国消费税比重偏低,发挥的作用有限,还有进一步调整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消费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消费税改革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
期刊
摘 要:在现代金融工具中,作为一种高风险的避险工具的衍生金融工具被很多企业所采用,但是由于它的价值确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采用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还是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了会计界研究的问题。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好地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以及可预测性,但在我国的推广运用中也需要进行完善。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公允价值  一、金融工具准则的制定  20世纪9
期刊
高速公路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建设工程,道路建设是惠及全国人口的一项工程,因此必须要加强高速公路员工思想的政治工作。高速公路收费站人员作为一线员工,是比较辛苦的,也是比较重要的职位,前线员工思想道路的滑坡,有可能导致高速公路的资金出现问题,从而引发蝴蝶效应,致使高速公路的整条资金链出现问题,高速公路建设职工必须要有工匠精神,以及敬业精神,满足时代的需求。关键词:高速公路;敬业;思想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发展
期刊
摘 要: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种系统风险就是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需要重视商业银行积累的大量的不良信贷问题。社会经济借贷化,企业经营不善以及银行自身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导致商业银行借贷风险不良的重要因素。要解决商业银行的借贷问题,其根源就是解决产权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建设借贷机制和改善信贷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解决措施  1 引言  由近几年的数据分析可知,全球的经济一直处于较低的
期刊
摘 要:关于法律和道德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问题,法学史上分别针对由此产生的三个子问题进行过讨论:(1)法律的定义是否必须以某种方式援引道德?(2)能否对法律进行道德上的批判?(3)能否对道德进行法律上的强制?第一个问题引发了哈特和德沃金之间的论战,第二个问题引发了哈特和富勒之间的论战,第三个问题引发了哈特和德夫林之间的论战。本文重在讨论第三个问题。  关键词:法律;道德;自由  1
期刊
摘 要: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前的战略目标就是实现科技强国"三步走",目前我国的金融体系还不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需求,因此构建金融创新体系对于我国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中,我国中医药凭借科技创新稳居于领先地位,得到了其他发达国家的认可和接受,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政策以后,中医药科技创新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了符合经济市场发展需求
期刊
摘 要:无线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移动智能终端逐渐普及。其中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在教育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其强大的多媒体、网络功能及便携性也将会使商务汉语学习者,更高效的移动式网络教学,更直观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更省时地完成学习任务。本文将结合商务汉语的特点及教学内容,手机口语APP的特点,对汉语口语教学APP进行研究,以期展现手机APP应用于商务汉语网络教学的方法。  关
期刊
摘 要:内部审计在当今全面开放的国际市场中,已成为颇具挑战性和活力的职业之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必须大力加强内部审计的工作。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形成对企业强有力的约束力,可以通过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检查,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管理决策信息,从而推动和促进企业利益的实现。
期刊
摘 要:家庭暴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故此,消除家暴刻不容缓。本文通过中外在家暴预防和惩戒方面的相关对比,肯定了西方国家在处理此问题上的先进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在预防与惩戒方面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对此做出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家庭暴力;预防;惩戒;对比;启示  关于家庭暴力,中国《反家暴法》中定义为:对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
期刊
摘 要:"算命"至今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公众面对传统"算命",一方面不同的人群形成了对传统"算命"的不同理解,另一方面这种理解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较于现代科学思想的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一个具体体现。"算命"虽然并非是中国所独有的传统,但相较于其它地方而言,中国的"算命"的根据有其独特性。在这种独特性中,"阴阳五行"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  关键词:"算命";公众理解;"阴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