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上海作为连接长江广阔经济腹地与世界的重要口岸,建设港航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成为稳固上海港世界第一大港的必由之路。2017年2月28日,上港集团推出一站式查询服务网站“港航纵横”(www.hb56.com)。与此同时,上海港本地码头的公共查询服务停止。“港航纵横”整合上海港本地7家集装箱码头以及上港集团长江支线8家码头、内河支线2家码头的数据,实现全程跟踪和一站式查询。
长江沿线港口碼头合计44个,“港航纵横”已覆盖1/3。未来,“港航纵横”将进一步推进长江支线的信息化建设,依托覆盖面广、数据有效性高的电子数据交换网络,聚焦长江港航公共服务平台八大功能,实现注册用户数据标准化、平台数据交换服务、大数据集中、门户建设、船舶实时信息跟踪、移动端开发、个性化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使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港航企业,促进长江沿线港航领域信息化水平提高,推动我国集装箱信息管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信息孤岛现象带来诸多弊端
长江流域港口码头众多,既有上港集团投资建设的码头,如太仓、长沙、武汉、九江、江阴、南京、重庆、宜宾等,也有当地自主建设的码头。目前,上港集团投资建设的码头相继使用上海海勃物流软件有限公司研发的码头操作系统,该系统覆盖码头生产管理,已经形成业务操作和管理的标准化;而当地自主建设码头采用的信息系统规划不一、各自为阵,信息化进程明显滞后且操作标准不一,迫切需要标准化的信息平台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码头的信息化建设。
各码头信息系统规划不一、各自为阵,造成诸多弊端,带来以下问题。
一是业务流程的规范问题。例如,在不同的驳船代理之间,相同的驳船不一定有相同的船名,同一航次干线船的航次表述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不仅对各港口之间的作业衔接形成障碍,而且使纸面单证的电子化困难重重。
二是电子化单证体系的规范问题。支线集装箱运输业务面临涉及哪些单证、哪些是主要单证且可电子化、这些单证的上下游是谁、这些单证记载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以何种简洁明了的方式被表述等问题。
三是电子单证标准问题。随着支线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日益成熟,企业之间必须有统一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上海港在母港和长江投资码头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必将以点带面,形成以上海港为龙头的单证标准,进而推动整个长江流域港航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建设。
“港航纵横”为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港航信息一体化是提升港口管理层次和发展现代化港口的必行趋势,也是企业提升服务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也将为强化港口资源配置提供一臂之力。
上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严俊此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在提升物流服务方面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目前,上港集团的长江港航信息平台已初具雏形,长江流域太仓正和、上港安吉、九江城西、武汉阳逻、长沙集星等集装箱码头以及四川宜宾港、嘉兴平湖独山港已经通过该平台与上海港紧密连接,通过“港航纵横”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各港起运的出口箱通过上海港各码头的出运情况。二是要加大推广,让更多的合作伙伴认识这个平台。目前,“港航纵横”主要对接上港集团投资的港口码头,希望能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形成对接。
“港航纵横”功能全解析
“港航纵横”汇总港口及其上下游的大量数据,包括支线经营人的驳船船期、装载清单、运力发布等,码头的标准化信息、干支线以及穿梭巴士靠离泊信息、集装箱装卸动态、报文信息等,海关的通关信息,大船公司以及代理的干线船期、舱单、船图,货代的订舱托单信息和装箱单信息,车队的集卡运输信息等。
目前,“港航纵横”共有以下6项功能:一是船期查询,提供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出口箱开港计划、船代申报船期、集装箱码头靠离泊计划等信息;二是箱货查询,提供集装箱、货物、放行、预录、计划等查询内容,上海港投资的长江流域码头集装箱信息,以及全程跟踪服务;三是VGM称重信息,提供上海港集装箱码头出口重箱称重记录下载功能;四是放行信息,提供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发送的海关放行报文内容查询;五是装箱单预录,提供出口重箱装箱单电子数据交换预录信息内容查询;六是各大网站链接,提供亿通网、海关通关宝、各集装箱码头和航运企业等网站的链接。
当前,上港集团“长江战略”的港口码头布局已经大体完成,接下来将重点完善港、航、货一体化运营,提高整体物流效率。未来,上港集团将适时开展第三方物流和物流增值业务,开发更加个性化、更具性价比的一体化港航物流服务。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港航纵横”建成后,长江流域集装箱整体的码头管理和数据的标准体系也将逐步建立起来,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水水中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优化服务港航物流企业,改善港航物流行业生态,提升长江港航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对长江沿线港航资源的高度集聚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均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长江沿线港口碼头合计44个,“港航纵横”已覆盖1/3。未来,“港航纵横”将进一步推进长江支线的信息化建设,依托覆盖面广、数据有效性高的电子数据交换网络,聚焦长江港航公共服务平台八大功能,实现注册用户数据标准化、平台数据交换服务、大数据集中、门户建设、船舶实时信息跟踪、移动端开发、个性化服务及其他增值服务,使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港航企业,促进长江沿线港航领域信息化水平提高,推动我国集装箱信息管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信息孤岛现象带来诸多弊端
长江流域港口码头众多,既有上港集团投资建设的码头,如太仓、长沙、武汉、九江、江阴、南京、重庆、宜宾等,也有当地自主建设的码头。目前,上港集团投资建设的码头相继使用上海海勃物流软件有限公司研发的码头操作系统,该系统覆盖码头生产管理,已经形成业务操作和管理的标准化;而当地自主建设码头采用的信息系统规划不一、各自为阵,信息化进程明显滞后且操作标准不一,迫切需要标准化的信息平台带动整个长江流域码头的信息化建设。
各码头信息系统规划不一、各自为阵,造成诸多弊端,带来以下问题。
一是业务流程的规范问题。例如,在不同的驳船代理之间,相同的驳船不一定有相同的船名,同一航次干线船的航次表述方式也不尽相同。这不仅对各港口之间的作业衔接形成障碍,而且使纸面单证的电子化困难重重。
二是电子化单证体系的规范问题。支线集装箱运输业务面临涉及哪些单证、哪些是主要单证且可电子化、这些单证的上下游是谁、这些单证记载了哪些信息、这些信息以何种简洁明了的方式被表述等问题。
三是电子单证标准问题。随着支线集装箱运输市场的日益成熟,企业之间必须有统一的电子数据交换标准。上海港在母港和长江投资码头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必将以点带面,形成以上海港为龙头的单证标准,进而推动整个长江流域港航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建设。
“港航纵横”为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港航信息一体化是提升港口管理层次和发展现代化港口的必行趋势,也是企业提升服务能力的必经之路,同时也将为强化港口资源配置提供一臂之力。
上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严俊此前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在提升物流服务方面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目前,上港集团的长江港航信息平台已初具雏形,长江流域太仓正和、上港安吉、九江城西、武汉阳逻、长沙集星等集装箱码头以及四川宜宾港、嘉兴平湖独山港已经通过该平台与上海港紧密连接,通过“港航纵横”可以一目了然地掌握各港起运的出口箱通过上海港各码头的出运情况。二是要加大推广,让更多的合作伙伴认识这个平台。目前,“港航纵横”主要对接上港集团投资的港口码头,希望能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形成对接。
“港航纵横”功能全解析
“港航纵横”汇总港口及其上下游的大量数据,包括支线经营人的驳船船期、装载清单、运力发布等,码头的标准化信息、干支线以及穿梭巴士靠离泊信息、集装箱装卸动态、报文信息等,海关的通关信息,大船公司以及代理的干线船期、舱单、船图,货代的订舱托单信息和装箱单信息,车队的集卡运输信息等。
目前,“港航纵横”共有以下6项功能:一是船期查询,提供上海港集装箱码头的出口箱开港计划、船代申报船期、集装箱码头靠离泊计划等信息;二是箱货查询,提供集装箱、货物、放行、预录、计划等查询内容,上海港投资的长江流域码头集装箱信息,以及全程跟踪服务;三是VGM称重信息,提供上海港集装箱码头出口重箱称重记录下载功能;四是放行信息,提供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发送的海关放行报文内容查询;五是装箱单预录,提供出口重箱装箱单电子数据交换预录信息内容查询;六是各大网站链接,提供亿通网、海关通关宝、各集装箱码头和航运企业等网站的链接。
当前,上港集团“长江战略”的港口码头布局已经大体完成,接下来将重点完善港、航、货一体化运营,提高整体物流效率。未来,上港集团将适时开展第三方物流和物流增值业务,开发更加个性化、更具性价比的一体化港航物流服务。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港航纵横”建成后,长江流域集装箱整体的码头管理和数据的标准体系也将逐步建立起来,从而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水水中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优化服务港航物流企业,改善港航物流行业生态,提升长江港航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对长江沿线港航资源的高度集聚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均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