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神功皆天成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画家廖炯模为新中国新时代海派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擅长油画、水彩、水粉等,画作融入其深厚文化功底和个性笔墨语言。
  故乡滋养的艺术情怀
  廖炯模籍贯是台湾台北市,生于福建省厦门鼓浪屿。童年在厦门鼓浪屿长大。父亲是一位正直、刚毅的人,曾经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接见。但是父亲很早就过世了,留下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母亲相依为命。小时候的他受到有大爱、做人规矩的母亲影响更深。
  廖炯模小学就读于厦门著名的旭瀛学院(鼓浪屿分校),童年的生活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
  厦门旭瀛学院成立于1909年10月,廖炯模入学时,正值日本人占据鼓浪屿。因他为台籍,被归口进该院读书。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西式教育。之后在邻家老秀才李禧先生的私塾就读,廖炯模又得到书法教育和国学启蒙。中西文化的熏陶,为他在绘画和书法领域打下坚实的文化功底。
  廖炯模每天从家到学校,需要穿过几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他记得小巷不语、庭院深锁的上学路,沿着山路蜿蜒而上,从内厝奥到鼓新路,可以见到色彩斑斓、风格各异的建筑。有时,某一家阳台鲜花的背后,冷不丁飘来巴赫的钢琴奏鸣曲,那些带着鲜花芬芳的音符犹如一泓泉水,在水泥路上叮咚而去,引得他去追寻,并养成他闲淡超脱的性格。
  若干年后,在油画《童年走过的路》中,廖炯模用画笔记下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在画家的笔下,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小道是如此醒目,明晃晃地通往远方的校园。阳光下小道两旁的深秋的树木色彩艳丽,投下影影绰绰的倩影,偶尔有几片树叶迎风飘下。一簇簇鲜花正抓紧最后的辰光热烈地绽放,布满蛛网一般的电线杆直刺云天。秋日里墨绿色的黛山在苍穹下显得更加高远。画中,妈妈拉着廖炯模的手,走在小路上……
  他将人、景、情融入画中。情景交融,呈现的不仅是世界、自然魅力,更在寻找自己的生活足印,每个人都拥有的生活足印。
  浪漫的鼓浪屿,陶冶了画家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到了古稀之年的廖炯模,依照童年的记忆,择上海西郊安享晚年,那里树林葱葱郁郁,鲜花盛开。
  平日里,他经常赴上海远郊的淀山湖和周边的周庄、南浔等古镇。有时也与老伴,再约上三五老友,泛舟于上海西区青浦的朱家角淀山湖,烟波浩渺、孤帆点点,渔舟唱晚,释放对故乡的思念。
  画电影海报崭露头角
  1952年,廖炯模考入向往的艺术殿堂——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简称鲁艺,1958年改为鲁迅美术学院),就读于图案系。
  第一次离开鼓浪屿,来到北国冰天雪地的沈阳。直到1975年离开沈阳,他在这座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的艺术学院度过了23年最珍贵的青春岁月。他特别感激这段岁月,在这里,他接受了正规的美术专业训练,成绩优秀,几乎每门功课都是5分(最高分)。毕业时因成绩斐然,留校任教。之后,他专攻水彩,并开始素描、色彩等绘画基础的教学,且边教边研究。平时带同学下乡下厂体验生活,还搜集资料,搞创作。当时的系主任乌密风是著名画家乌叔养的女儿。她看了廖炯模的绘画作品后,爱才心切,不久就提拔这位有才学的年轻教师为绘画教研组组长。
  一个偶然的机会,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到学校组稿,请老师们帮忙绘制电影海报。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可是中国电影海报史上的黄金时期。中国最杰出的一批艺术家,如叶浅予、黄胄、程十發、张汀、华君武等都曾将自己的艺术才华贡献给电影海报创作,他们创作的海报,至今看来依然令人震撼。刚刚出道的廖炯模,也涉足其间,开始为共和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画海报,无疑是一种幸运。他第一次画的是《蝴蝶杯》,在众多应征作品中,被长影厂工作人员一眼就看中,一致认为他画得含蓄,能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廖炯模清晰记得第一次从沈阳坐火车去长春的情景。下了火车,来不及观赏长春自由大街的美景,先到长影厂看毛片,然后听导演介绍创作意图和主题思想,谈完之后,马上选照片。选完照片,就在长影厂的车间里动手画小稿。与艺术创作不同,电影宣传海报不能随意发挥。导演看完小稿,说挺好。没想到第一次合作就通过了。第二张海报《边寨烽火》画完,导演已经完全放心了,就说,你不用来回奔波了,信任你,不用看小稿。
  从此,他一发不可收。《甲午风云》《刘三姐》《自有后来人》等赫赫有名的电影海报就是出自他的手笔。其中《五朵金花》和《甲午风云》还获得了全国电影海报评奖最佳海报奖,画名随之远扬。
  画海报,对于廖炯模来说,每创作一幅画都是一次艺术的提升。很多作品他不仅一蹴而就,而且还尝试不同的艺术创作手法。比如《五朵金花》《刘三姐》《甲午风云》《自有后来人》他竟然尝试了水粉、国画、版画、素描等四种画法,每种画法都各有特色。2005年,庆祝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百年庆祝活动主办方邀请了廖炯模,但由于电影局和长春电影制片厂都不知道此时的廖炯模已经调沪。通知发往老地址,便石沉大海。虽然错过了盛典,但廖炯模在电视上看到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上台领奖,她背后大屏幕上正是自己所绘的《刘三姐》海报,心里感到很欣慰。
  育才、创作并驾齐驱
  廖炯模鲁艺毕业后留校任教,与艺术教育结缘。他施教认真,教学开放。按照当时学校的规定,载有西方资产阶级作品的画册只能给老师作为教学参考,却不对学生开放。廖炯模为了让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想办法把学生带进图书馆去临摹,想让学生学得更多的艺术知识。
  没想到马上就有人打小报告给院领导,说他给学生灌输“资产阶级”思想。这让他感到委屈。当时管教学的副院长叫牛犇,他听了此事后,马上找到廖炯模。据当时政治形势,他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受到严肃批评或批判。没想到牛院长一点也没怪罪于他,反而鼓励他继续搞好教育。许多年后,当廖炯模回想起在鲁美的这段经历,他说最感激的还是这位副院长,尽管他早已不在人世。   廖炯模为人师表,他为自己定下规矩,教学、创作都要过得硬。故在教学之余,他刻苦钻研绘画,始终关注艺术领域的新发展。一个偶尔的机会,图书馆进了一批印象派画家的画册。翻开画册,那明亮饱满的色彩一下子吸引住了年轻的廖炯模,仿佛上帝打开了一扇窗,他又震撼又惊喜。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当时的主流是学习苏联的“苏派”艺术。“苏派”艺术以灰色见长,当接触到色彩明丽的印象派艺术后,他的视野一下子打开了,原来画还可以这么画。莫奈、梵高、塞尚等艺术大师笔下的巴黎郊外,不正是梦中的故乡么。那时那刻,他仿佛又嗅到了鼓浪屿阳光的香味,让他的视野得到拓展。他的艺术灵感受到激发,此后,他笔下色彩变得丰富而又充满神秘……
  1975年他调上海戏剧学院,先后担任美术系油画教研组长、舞台美术系绘画教研室主任。1984年调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1987年任教授。他一直于艺术教育事业的园地辛勤耕耘,可谓桃李满天下,为培养中国艺术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热爱艺术教育,同时热爱艺术创作。随着时间推移,他的绘画艺术日渐成熟,笔下的毛泽东、邓世昌等政治人物肖像画,引起艺界极大震动。“文革”后期,廖炯模所作的《杭州小营巷——毛主席视察过的地方》,以写意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安静祥和的普通小巷,如果不是标题所指,观看者很难将这两幅作品与革命宣传画相联系,而更像是一幅描绘日常生活的风景人物画。虽然题材依然是自然,但在表现方式上,已经与之前的热火朝天、充满革命斗志的画面有了很大的不同,这个时候,画家已经开始流露出自己的艺术新追求:艺术家应该有不羁的灵魂,去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去挥洒大自然之美。
  提及廖炯模的水粉、油画,有专业人士叹曰:古朴有加,朦胧无限。心境相融,出神入化。还有评说,艺术语言炉火纯青,潇洒而有法度。
  他画笔几乎很少涉及上海的繁华生活。与其他海派画家不同,虽然身居时尚大都市,但他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静物和风景画上。因为十年动乱,让他精神备受压抑。所以他想用对自然色彩的奔放,释放内心的情绪与思想——祈求安宁的生活。于是他画风转向远方的山水。
  不久,他的风景画一一问世。画中传递一种恬静、从容的大气之美,镂刻着岁月的味道。有的将时光凝固,直抵人心的纯粹。
  绘风景,其心态平和,笔墨更趋诗意。他寻访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大江南北,饱览大自然的无限风光。从美丽的瑶寨到延边的寂静乡村,从江西婺源的徽派建筑到浙江黄岩的海边小镇的池塘,从南海、渤海的壮阔,到北国边陲、黄土高原,都留下他的足迹。
  他深情地凝望着大自然的这一切,俯仰于天地之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大自然无语,画家早已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于是他把美景付诸艺术创作之中。
  艺术创作在于悟性
  沉湎于自然,人很容易怀古悲秋,时光悠悠,廖炯模对大自然、对人生、对艺术的理解有了深度与厚度。
  他的作品中的《古镇僻巷》《古道残垣》《沃野》,都表达了这样一种亘古的怀旧情绪。因为他逐渐体悟到,人事的纷争和失意、都市的繁华和喧嚣,都不过是沧海之一粟。而这山间的清风、叠嶂的层林还有这古道西风瘦马,却是享之不尽的。
  廖炯模一边琢磨印象派的绘画技法,一边体悟印象派畫家对艺术生命的独特理解。在他看来,当时的那些印象派画家,比如凡高、高更,他们不为金钱去创作,纯粹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他们的创作源于内心,不受外界束缚,对待艺术有一种天然的冲动和心灵的激情,这就是艺术家可贵之处。
  他尽可能地饱览祖国的山水。走到哪里,看不同的景色,特别能激发他自由的创作激情。他看问题,观察事物的角度变了,创作的作品也变得耐读、耐品。
  有一次,他到安徽怀远,看到淮河上白帆点点,一片棉花地一望无际,天高云舒,真有一种说不出的舒畅,他非常感动,一种创作的冲动,促使他马上取笔,把眼前美好景色速写下来。他的速写本积累很多,成了他艺术创作的第一手的珍贵资料和无价之宝。
  退休之后,廖炯模更忙了,他一直醉心于两个系列的作品,一个是童年系列,还有一个是岁月系列。《童年走过的路》系列是对魂牵梦萦的故乡的回眸,鼓浪屿的明亮、轻快、湛蓝。岁月系列则色彩不再艳丽,以灰色为主,粗粝的纹理显得更为沉着。以江浙老宅为对象的《岁月的印记》则是廖炯模用他独有的方式呈现的历史沧桑,是他用画笔关注社会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体现一个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他画作的内容也越发丰沛。
  他认为好的艺术,是精神层面的,是直指心灵的,应该引起世人的感应。艺术的真谛绝不是物质层面的。
  好的作品应能有灵魂,缺少了,画出来的作品就很干枯,是没有生命力的绘画。他希望自己的创作,每一幅都有灵魂,有感动,更有生命力。
  廖炯模认为艺术应该是多元的。艺术就是要讲差异,都讲一模一样就不是艺术了。任何艺术应该有自己的观念,自己的底蕴,把积淀的东西表达出来,不要去模仿谁。他举例说,每一个人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形成的性格,对一切事物的看法不一样,艺术观也不一样,因此艺术趣味肯定是多元的。有的人喜欢文静,有的人喜欢热烈,有的人喜欢浑厚,有的人喜欢细腻,各不相同。因此,在艺术趣味上,应提倡包容。只有包容,社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和谐共处,艺术作品才能大气和精彩。
  如今已经86岁高龄的廖炯模,在妻子精心照顾下,刚刚从一场疾病中痊愈。他又在谋划自己的创作计划,正如他自己定下的人生格言:“艺术是超时空的,不与岁月同盛衰,只要心境长青,壮志不减,何惧七老八十。我愿跃马挥刀,再战它几十回合。”
  责任编辑 张 鑫
其他文献
编者按:吴景平教授致力于民国史研究,专长于宋子文研究和金融史、外交史等领域,勤于笔耕,成果丰硕。他多年来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档案馆、哥伦比亚大学珍本和手稿图书馆、台北“国史馆”、日本及英国等海外档案馆查阅名人档案和日记,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吴景平教授对国民党对日和战问题关注已久,有深厚的积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进一步挖掘和梳理最新的抗战史
期刊
1957年下半年,杨兆龙因为发表了一系列呼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言论,被复旦大学划为“右派分子”,取消教授职务及工资待遇,每月只发给生活费35元,并被勒令搬离原来居住条件较好的昆山路住宅,迁居到条件较差、不少邻居都是有“问题”的四川北路住宅。杨还被强迫参加劳动改造,抬石头,以致咯血住院、迁延近两年。1959年,因复旦大学法律系与华东政法学院合并成立上海社会科学院,杨氏改由该院监管。  最让杨兆龙
期刊
编者按:王安忆,中国当代文坛举足轻重的女作家,和上海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出生在南京,但1岁就跟随母亲茹志鹃定居上海,16岁插队落户远走他乡,8年之后又回归这座城市,从此再未离开。王安忆被看作海派文化的代言人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上海是她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又在她笔下幻化出无限风光。但她却说:“上海不是一块好的写作材料。”她坦承已经习惯别人对她的定位,但强调写作者应该保持清醒,坚定自己要走的路。 
期刊
今年恰逢张元济先生一百五十周年的诞辰纪念。说来也是缘分,前不久,朋友知我喜藏文人尺牍,故割爱一封菊生老的信札予我,使敝箧中又增添了一重量级文人之手迹翰墨,好生欢喜。  张元济的尺牍体书法,得之于楷书的深厚基础,写得非常浑厚。虽行中带草,但雍容而有矩度,并无太多的随意草写或难辨之字。这其实与他早年受严格科考制度的训练有关,他能写一手标准的唐楷,风格介于欧阳询、颜真卿之间。我曾看到早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过
期刊
由张人凤老师收集、整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元济全集》,是张元济先生一生留下的最全面的文字史料。从2007年9月开始出版,至2010年11月出齐,共十卷本。按体裁分类编辑,包括书信、诗、文、日记以及古籍研究五类。其中第一、二、三卷是书信,除了收录以前出版物中已有的书信外,增加了后来陆续发现的未曾收录于出版物的书信,总篇幅达到4753件(包括第一至第三卷收录的4475件及第一至第五卷截稿后,又发现的
期刊
近年来,笔者有幸参与了《宋庆龄致陈翰笙书信(1971—1981)》一书的翻译出版工作,在为杨杏佛哲嗣杨小佛撰写口述历史时接触到大量宋庆龄、陈翰笙致杨小佛的亲笔书信。从《宋庆龄致陈翰笙书信(1971—1981)》内容看,的确就像陈翰笙本人说的“什么都谈”[1],从对当时政治人物的评价到对时事政治的讨论,从对孙中山的回忆到对其他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追述,从工作到生活……更多的是关于宋庆龄个人病痛和身边人员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一边在大学里当老师,一边在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的第二分所做兼职律师。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打电话给我的人竟然是李国机律师。李国机当年是全上海最有名的律师,一方面是他业务水平很好,另外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后,上海刚刚恢复律师制度时,李国机曾经在数个月里是上海滩唯一的律师。他上个世纪50年代从复旦大学法律系一毕业就当了律师,1957年被错误地打成了右派。李老师在电话里跟我说,翟建
期刊
出入士林官邸清唱京剧,和宋美龄一起做礼拜  我母亲(姚玉兰,又名姚谷香,杜月笙四太太——编者注)到了台湾以后,除了与我父亲原來的那些老朋友有些来往,比方讲,顾嘉棠、万墨林、陆京士等,出入最多的应该是蒋介石夫妇的士林官邸,我母亲每周都与蒋夫人一起在官邸里的教堂做礼拜。  在台湾有个规矩,称蒋介石为“老总统”“前总统”“总统”,从来不直呼其名;对蒋经国,则称“经国先生”。在这些地方,台湾保留了这些老规
期刊
“反右派”运动时,我刚调到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研所。因为是新建机构,研究所本身没有“老账”可算。所以运动初期,我们主要是学习,谈谈外面见闻。当《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对“右派”发起反击时,发现风向有点变化。所里几位党员的发言,看得出有针对一名新来年轻人的倾向。  此人叫秦增护,上海人,人民大学国内贸易系毕业,与我同在商品学研究室。他来所才几个月,除参加运动,没干任何工作。平时爱说话,爱插话,还喜欢传播
期刊
廖静文是我国近代史上书画大师徐悲鸿的学生和夫人,她为徐悲鸿绘画艺术的研究与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我有幸与她三次相见,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  20世纪初期,由于社会的诸多原因,中国画到了颓败的地步,徐悲鸿用实践和理论起到振兴作用,他以精湛的技巧和高深的绘画修养,将西画和国画结合,创作了一批很有影响的巨幅作品,并且又孜孜不倦地创建了新中国美术学院的现代化教学体系,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使中国美术出现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