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达畅纲举目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acmis4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议论文写作针对学生的考查是多方面的,大家往往比较熟悉的,比如审题立意、思维品质、语言能力、素材应用等,前者也成为了众多师生训练写作的重点。然而文章立意再上乘,思维再深刻,语言再独特,素材再新奇,如若缺乏一个明晰流畅、简明扼要的结构形式来呈现,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难以凸显出写作实力与表达优势,因此于众多学生而言,高考议论文写作结构意识的培养势在必行。
  结构意识之内涵所涉甚广,存在广狭之分,难以面面俱到。结合众多学生的写作实践以及老师的阅卷体验,本文将高考议论文写作的结构意识之内涵主要锁定在以下三个方面,也即议论文标题、议论文首段以及行文的过渡性语言。
  一、议论文标题
  标题是议论文核心思想的凝聚,具有提纲挈领,统领全文的作用,是读者进入文章的首站,对其产生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章的成败,因此标题的拟作十分关键,需要做好充分的思维考量,绝对不是写作结束之后的一个随意补充。
  那么,到底该如何拟题?什么样的标题才算好标题?一般而言,议论文标题有两个层级的要求:
  切中肯綮,言简意赅。这是基础层级,为合格标题的底线标准。“切中肯綮”言及标题与文章中心论题之关系:标题的拟作必须基于文章中心论题,或表明立场,或展示观点,或阐明关系,让读者通过标题阅读就能完成对文章基本思考的大致判断。如《莫让养蚕偏离原意》《教学不应脱离实际》《勿让形式成为教育枷锁》《教育理想也应因地制宜》《力所能及才是和解之策》等都是符合标准的题目,均一目了然地阐明了文章之写作方向或者写作重点;而下面,如《论学习的方法》《认识生命》《阴与阳》《谁该养蚕?》《你在教什么?》等标题就难以符合要求,阅读过后,不知所云,无法得到确切有效的文本信息。“言简意赅”凸显标题的语言要求,字数最好控制在10到12字之间,遣词造句力求精简,杜绝出现语义重复现象,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在教学过程中应更重视对生命的关怀》《如何让生命教育归于“生命”?》就不太符合要求,要么字数太长,要么表达重复。
  言辞创新,句式多变。此为发展层级,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基础等级之上寻求突破,追求博人眼球、异彩纷呈的艺术效果。“言辞创新”重在语词层面花费功夫,可通过语言之含混、张力、术语等特点来整饰标题,使之意蕴愈加丰富,如《“教条驱动型”教育下的“教育荒”》《当宝宝遇上蚕宝宝》《莫让科学婴孩夭折于腹》《养蚕还是“被养残”》《冷却“养蚕热”》等;“句式多变”则更多关注其句式层面,通过对仗句、反问句、判断句、祈使句等方式深化情感,增强表达气势以及阅读美感,如《人文為体,科技为用》《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共享单车是国民照妖镜》《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等。
  二、议论文首段
  之所以强调议论文首段的重要性,关键在于其作为作文材料与文章之间的有效衔接,起到了桥梁般的沟通作用,一方面要紧密联系材料,表明“文章论题”之出处;另一方面须简明扼要地点出文章的中心论题,完成从材料到文章的过渡。因此首段的结构作用不言自明,既解决了论证的“合法性”问题,也决定了论证的“可持续性”问题。
  总的说来,议论文首段基本由两个部分构成:材料的回溯以及论题的提出,前者要求针对性概括,揪出隐藏在材料之中的关键信息点;后者必须一针见血,直截了当地点明文章论题之所在。如下文:
  当“科学热”遇上“桑叶荒”,当小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与好奇遭遇现实的一盆冷水,儿童的科普教育将何去何从?“养蚕风波”坚持也罢,叫停也罢,我们亟需在繁杂的现实中为科学教育杀开一条血路,莫让科学的婴孩夭折于腹。
  ——《莫让科学的婴孩夭折于腹》
  一个以让学生认识生命历程为出发点的“养蚕狂潮”,不但席卷了各地的桑叶,其回报以我们的,还有那交缠于心的教育之“丝”。这紧缚家长同时又困扰教育者的长丝究竟缘何而起,又将如何开解?
  ——《教育之“丝”》
  小学科学书上的一个亲身实践的实验探究掀起了全国各大城市的“养蚕狂潮”,热潮之下,问题频出。究竟谁应为这养蚕实践买单?养蚕所代表的体验式教学究竟应如何突破困境?
  ——《实践教育应立足于完整体系》
  当然,力所能及的学生也可寻求变化,从以下两方面寻求突破:
  一方面结合名人名言,用理论观照现实的方式来抬高文章的理论素养,如下文:
  尼采有言,“人与树是一样的,它越想向光明的高处生长,它的根就越伸向黑暗中去”。让学生通过养蚕体会生命,本是一件好事,但在缺乏变通的执行之下,不仅成为了家长的负担,甚至导致了大城市的“桑叶荒”。在这可笑又可叹的背后,是良好的目的与期望和有限的实施手段之间的脱节。
  ——《看月应见月》
  爱因斯坦曾言,“最好的教育在课堂之外”。但在我国体验型教育探索中,却出现了困境。三年级教材《科学》的号召下刮起了一阵养蚕狂潮,美好的探究意愿与“桑叶荒”、家长代劳产生了冲突,体验型教育缺失了科学的引导,不过是另一项盲目的跟风。
  ——《体验型教育莫失科学的引导》
  值得注意的是,所引名言通常也存在一些误区:如过于浅表化、庸俗化、与论题之匹配性失当等,如此一来就画虎不成反类犬,南辕北辙了。
  另一方面,可锤炼语言,采用类比、句式变换等形式追求新奇别致的效果,但前提是,需要具备较好的文字素养。如:
  一堂“科学”的“必须课”,一首不算悠扬的“虫儿飞”,引发了一场“杭州叶贵”的闹剧。在笔者看来,无论是焦头烂额的家长,还是茫然无措的老师,甚至与不知所云的学生,都在引发一次教育变质的化学反应,一时沸沸扬扬,又很快会随着时间销声匿迹。
  ——《“一叶难求”背后的教育变质》
  三、行文的过渡性语言
  议论文写作的实质,本为思维链条之拼接,文章思路的贯通成为了议论文写作的硬性标准,纵观整个思维链条,众多环节需要逐一完成,如问题是什么、问题背后的原因探析、如何解决问题或避免问题发生以及问题之外是否存在更大问题等,各个环节之解决均考验着考生的思维力与语言力。与此同时,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有效过渡也是考生文章高下立判的标准,即文章的流畅度。   文章的流畅度,也即行文过程中的连贯度,其存在思维与语言不同层面的差异。思维层面之连贯深植于逻辑构建,也即能把一个问题说通,且具备一定的说服力,做出一个有充分理由支持的判断,属于内在范畴,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语言层面之连贯则立足于思维环节的语言标注:通过规范的语言组织让思维套上“连贯外衣”,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进入内在的思维层面。那么,根据思维模型不同,其外化之体现也稍有差异,结合日常写作实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1.环环追问式:问题之间互有关联,环环相扣,且环环深入,逐渐抵达论题中心,问题由浅入深,如:
  ①对于各大城市闹起的“桑叶荒”,家长们怨声载道,这不禁使人疑惑,小学生养蚕,为何愁的是家长?
  ②暂且不论家长的抱怨,笔者认为,老师说养蚕相当有好处是十分有道理的……
  ③由此观之,家长的抱怨全无道理,孩子们养蚕与他们何干,即使孩子年龄小,不会喂养,但家长们要做的不应是引导他们承担起养蚕的责任,教育他们要对生命负责吗?
  ④但为何现在的家长全力负责养蚕,将此显而易见的道理抛之脑后呢?
  ⑤或许从帮孩子养蚕这件小事无法反映出家长这种做法的危害性,但久而久之,那些被“宠坏”了的孩子到社会上去又有何用呢?
  ⑥史铁生有言:“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向外索取,而在于向内建立。”作为子女,我们不应一味索取父母无私无边的爱……同时作为父母,也应有一份理智和魄力放手……
  ⑦请谨记:爱泛滥成灾,反更显得荒芜。
  ——《莫让爱泛滥成“桑叶荒”》
  2.并列分析式:就文章所述论题,着重进行原因或者条件分析,且能够实现多维变化。
  ①一项内容的教学,从设想到收效,其间道路不可谓不长,环节不可谓不多。之所以闹起“桑叶荒”,究其本源,乃由“实质目标”与“实现手段”的根本性错位引起的,教学各环节“层层相因”的错位。
  ②“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教学内容所想达到的目标为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历程”。而教材中对此的教学设计为“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诚然,养蚕的确……,但养蚕不过是通向罗马的诸多路径之一,老师们囿于“路径锁定效应”……此为“错位”之一,令笔者深叹惋之。
  ③“错位”之二,出在“学生亲历”“每个孩子都参与”与“每个孩子都养一定数量的蚕”之间……
  ④家长的抱怨则折射出个“错位”之三:本为学生完成的任务在这次错位中转变为家长的负担……
  ⑤解决“桑叶荒”,根本之道在于“正位”……
  ——《解决“桑叶荒”需“层层正位”》
  3.层层质疑式:从文章的中心问题出发,采取抽丝剥茧般的质疑批判式论证,最终淘洗出正确理性的选择。
  ①作为一名也曾亲历过养蚕风波的学生,我认为科学老师们的这种强制要求的确欠妥。本该是学生探寻“动物的生命周期”,却演变成了“桑叶荒”的闹剧和家长的单方负担。这一科学探寻课程的开展应当被反思。
  ②小学科学教师们的初衷是好的,这点不容置疑……但是即便是再好的教学目的,最终落到实处,由学生来具体执行时,都是无法逃过可行性检验这最要紧的一关的……
  ③退一步说,即便是勉强凑足了养蚕的桑叶,难道学生真的就能从中有所得有所获吗?
  ④当然,即便如此说,不免会有委屈的科学老师为自己辩护:学生的执行不力才是酿成课程失效的关键,我宣扬科学的素质教育难道有错?
  ⑤但是矛盾的冲突点就在于,没有合理性的规划,没有了切实的抓手,再好的教育理念也是无根之花,是注定结不出预想中的果实的……
  ⑥当一个课程是好的,当一个政策的初心是好的,就最忌执行者用片面化的表现理解,错误落实,好的科学教育,要真正受益于学生。
  ——《让科学探索代替“养蚕热”》
  4.由小见大式:针对所述论题先完成细致之分析,完成概念界定、让步说理以及原因探究,然后进一步扩大论题的内涵或外延,寻求更广更深处的意义。
  ①老師们本着教材旨义,布置亲历养蚕的实践活动,以求增进学生知识与参与,不料却引发“桑叶荒”,引得家长抱怨、舆情喧腾。其实,“桑叶荒”的本质是“教育荒”,即“教条驱动型”教育对个体主动性的桎梏,春风化雨非一味因“材”施教、硬性摊派所能速成。
  ②“教条驱动型”教育即以教条为教育出发点,奉之为权威,以教条的完整灌输为根本旨归,其途径在于对教条圈定下的某一固定范式的机械奉循,具有极强的传导性、可操作性……
  ③由此不难看出,“教条驱动型”教育的硬伤:一者过度程序化、定式化,只顾理论上的可操作性而罔顾执行过程中的可能存在的诸多可能性;二者易使教育者职能缺位……
  ④小小的“桑叶荒”,背后却是与国民塑造、国家命运相系的“教育荒”……
  ⑤诚然,教育因其面对群体的基数大,范围广,必须具有某种简而易循的范式作为“参考”,但深究“亲历养蚕”的教育内核,实际上是本乎个体的自觉思考与探寻……
  ⑥教条驱动型教育,可休矣!
  ——《“教条驱动型”教育下的“教育荒”》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五、让语言活起来  第五节对我的教学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课,是2010年8月在贵阳执教《登高》。  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一次全国性课改总结反思活动,主题为“人教杯”中学语文课改十年教育论坛暨教学观摩研讨。全国课改领导小组的若干位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的若干位编辑、各省市自治区的二十余位省语文教研员,以及全国各地的数百位县市教研员和语文骨干教师,都睁大了双眼,注视着课堂上展示出的各种优
总印象  近年来,当考生还在高考考场上奋力鏖战时,网络上已经一浪高过一浪地热炒起语文学科(其实也是所有学科)中分量最重的一道考题——作文的标题。这固然因为作文的分值大,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总分乃至考取学校的层次,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深受“文以载道”的传统观念影响的国度里,每年的作文命题在公众的潜意识中实际上就是国家形势、社会热点乃至未来走向的一种折射。尽管高考作文题所隐含的政治元素有
“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欧阳修这样评价《归去来兮辞》。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洒出尘的意象,通脱自然的审美意趣,让文人雅士赞叹不已。尤其是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对“心”的推崇坚守,自动自觉放弃官场,回归自然的行为,连苏轼都觉得难以“师范其万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明明“质性自然”“违己交病”,仍不得不为官12载,从29岁起“投耒去学仕”,到 41 岁毅然决
鲁迅小说《故乡》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著名篇目,倘若说到《故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点,毋庸置疑有两处:一处是圆月沙地图画,另一处是路的希望设想。在小说结尾段落,鲁迅将它们并置,现全文抄录:“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可见,这是鲁迅苦心经营的艺术美学:以写实语
【评议论文】赵悦彤《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研究》,沈阳师范大学,2017。  【原文摘要】赵悦彤的硕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赵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对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思想作了回溯性研究。赵文首先阐释了李吉林构建情境作文的理论基础;接着,梳理了情境作文教学的实施步骤;然后,提炼了情境作文教学的特点,即“情境创设的丰富性、情境过程的艺术性、情境选题的开放性、情境训练的有序性、情境运用的科学性”;最后总结了李
张晓枫的《斑纹》被收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奇异的自然”主题单元,基于编者意图和选文特质,以往上这篇课文总是把教学重点放在说明体式的常规探究上,按照说明文教学环节推进,探寻到说明对象、意图、思路、语言四方面的奥妙,让学生感受到“说明文也可以如是精彩”的结论,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了解学生的学习体会,发现学生还有很多难懂的语句没有理解透彻,也并未真正走进作者充满温情的内心世界。这次再上《斑纹
如果说展示是花开的惊艳,那么预习则是静默的生长。 ——题记  (一)  以颠覆“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特质的生本高效课堂,以其鲜活的教育生态,平等对话的课堂形态,力求回归教育的原点,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让学生自由呼吸自由飞翔,因而迅速成为课改时代的宠儿,倍受青睐。纵观形形色色的高效课堂模式,无一例外都将目光聚焦于展示课,将展示课作为精彩看点、亮点。但繁华褪尽,探本溯源,我们不禁要问:高效课堂的本质是
《林奶奶》是杨绛于1984年4月写的一篇散文。文中的林奶奶是一位给人洗衣为业处于社会低层的小人物。她干着最累的活,吃着最差的食物,穿破烂的衣物,为老有所居、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辛苦攒钱,精打细算,处处防备,最终未能过上设想中的晚年生活,落个累死的结局。  文章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写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二是情节,通过碎片故事来闪现人物不幸经历。前文主要写她的性格中好的一面:勤劳、诚实、不搬嘴
王尔德说:“经验是每个人为自己所犯错误取的名字”,错误的发生没有预知性,它是由于对某事物不确定性的认识产生的。错误过后,我们会应用排除,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填补理论的空白。简而言之,错误就仿佛一块潮湿的海绵,我们从里面挤出来的是经验的水分,错误是经验的源泉,流淌无尽的智慧,我们会顺着其波流,流进正确理论的疆域。所以,倘若正确对待错误,寻求一种经验的转化,错误将是人类认知的指向标。语文课堂教学中错误
去年暑假,我就“远离江湖”,在汉尽享天伦。今岁之伏,回当阳探亲。当阳一中原语文教研组长张家恭先生来访。张公送来他华师的老同学张文斌先生的新著《祈祷和谐的回忆》,并哀传噩耗:文斌先生已于今年五月二日在北京仙逝了!闻讯我顿失容颜,呆坐于厅。良久,眼泪模糊了我的双眼。我喟然长叹:尊敬的师长,您怎么就“不辞而别”了呢!送走客人,我一口气拜读完文斌先生的遗著,其高大形象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起来:  文斌先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