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们在实验中观察了不同区域半月板细胞在体外单层培养时的形态差异,并采用脂质体介导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hIGF-Ⅰ)基因转染半月板细胞,以期为生物学方法修复半月板缺损提供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
【机 构】
:
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2000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山东大学药学院,山东潍坊市中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实验中观察了不同区域半月板细胞在体外单层培养时的形态差异,并采用脂质体介导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hIGF-Ⅰ)基因转染半月板细胞,以期为生物学方法修复半月板缺损提供基因修饰的种子细胞。
其他文献
病历摘要 患者男,40岁.因发热伴腹胀、双下肢水肿5 d入院.患者5 d前起发热(38℃左右),伴腹胀及双下肢水肿.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皮肤巩膜黄染,无咳嗽咳痰,颜面部无水肿,无腰酸腰痛及血尿,无胸闷心悸气急。
在血糖监测中,除了进行餐前或餐后的血糖检测之外,定期测定糖化血红蛋白C(HbA1c)的水平亦为关键.糖化血红蛋白A1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形成的非酶催化的稳定糖基化产物,在血液中以HbA1c最为主要.HbA1c占总血红蛋白的比例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由于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寿命约为120天,因此HbA1c的浓度可反映取血前4~12周的血糖平均水平.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将HbA1c的测定作为糖尿病者长期
一、器官移植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器官移植术后的血栓性并发症是造成移植物失功能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如肝移植术后肝动脉血栓(HAT)的发生率目前已经小于5%,但由它导致的死亡率占了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的55%,占需要再次移植患者的80%.欧洲器官移植中心的大样本统计:肾移植的手术后血栓性并发症大约在0.5%~4%之间,是死亡率仅次于感染的严重并发症。
患者女,67岁.因下腹隐痛、恶心、少尿伴发热3 d于2003年8月6日住院.既往无阑尾炎,无腹部手术史.入院查体:体温35.8℃,脉搏150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75/60 mm Hg(1 mm Hg=0.133 kPa).腹部稍膨隆,软,未触及肿块,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9.6×109/L,中性粒细胞0.81.初步诊断:急性阑尾炎合并
结核病治疗方案一旦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就取决于结核病患儿对结核病化疗的顺从性和能否坚持全程的治疗.既往小儿原发性肺结核的治疗多为长疗程的抗结核病治疗,部分患儿难以坚持全程、规律的治疗,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顺从性不高致使病情复发,并增加了耐药结核菌株的产生。
患者男,26岁.右上腹部不适,皮肤、巩膜轻度黄染10 d收住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10 d前曾发热39℃,按"一般抗炎"治疗4 d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现自述右上腹部不适.体格检查:体温36.7℃,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部压痛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定量23.56 IU/L(正常<10 I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50 IU(本院参考值5~45 IU),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249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