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教作文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gang0528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教作文,这是许多老师头痛的事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惧怕作文,一到作文课就唉声叹气,后进生如此,尖子生亦如此。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习作,愿意把自己所见、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行文风格呢?这是本文阐述的内容。
  【关键词】精心设计;用心引导;欢心评价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上提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由此可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关键要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惧怕作文,一到作文课就唉声叹气,后进生如此,尖子生亦如此。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习作,愿意把自己所见、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行文风格呢?
  一、精心设计,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创作兴趣,才能克服畏惧心理,愿意去表达,去分享。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巧妙布局,创设宽松的环境,营造习作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
  游戏引入,激发创作欲望。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最喜欢游戏式教学。老师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调节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往往就能热情参与,大胆表达,在无形中打开思维的局限,改变了作文内容的格式化。比如,老鹰捉小鸡、贴鼻子、扳手腕,游戏虽然老套,但学生却玩得不亦乐乎。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看到学生们的情绪不高,就临时取消了授新课的计划。那做什么呢?我琢磨着,有了,游戏作文教学,我故意卖了一下关子:“看完画画,谁知道我们这节课玩什么游戏?”我让美术特长班的叶莹同学在黑板画上一个头像,圆脑袋,竖耳朵,弯眉毛,大眼睛,小嘴巴。咦,怎么沒有鼻子?聪明的孩子叫出了声:“老师让我们加上鼻子。”“对了,直接加太简单了,有什么办法让这个游戏更有趣?”教室炸开了窝,讨论声不绝于耳,最后还是选择最古老的“盲人”画鼻子的方法。游戏开始之前,我给学生作了温馨提示:一是观察“盲人”的神态、动作甚至可以揣摩心里想法;二是注意旁人的表情变化以及言行。第一个“盲人”把鼻子画到了额头上;第二个“盲人”的鼻子画到了下巴处;第三个“盲人”的鼻子画在了耳朵边。教室里热闹极了,指挥的、尖叫的、遗憾的声音此起彼落。等孩子们安静下来,我问道:“这样的游戏好不好玩?”“好玩。”异口同声,整齐划一。“刚才看清楚了吗?”“看清楚了。”“能不能把过程写下来。”“能。”学生脸上洋溢着笑容,回忆着刚才游戏的场景,奋笔疾书。一节课时间,几十篇文章完成了,连平时最讨厌作文的小徐也写了三百个字。学生在亲身经历了游戏后,把所见所想写下来,自然有话可说,达到了“我手写我心”的境界。可见,通过游戏教学,既提供了生动的作文素材,又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童话引路,打开思维局限。“童话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没错,孩子小时候听得最多的肯定是童话故事,大部分孩子每天伴随着童话故事入眠。因此,让学生讲童话故事,写童话故事,可以打开联想的空间,在无边无际的想象世界里遨游,无形中发展了思维,培养了想象能力,作文的水平也随之提高。我喜欢给孩子们几个词语,比如,猫头鹰、狐狸、熊、老虎,根据这些动物编织一个童话故事。刚开始,我进行的是小组合作,四个组员一起讨论,互相补充,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由其中的一人执笔写下来,大家阅读修改,共同完成一篇文章。慢慢地,变成小组互助,每个人讲一个故事,由其他三人帮忙补充,不重复,每个人的故事讲完后各自执笔写下来。由于是想象,又有团队帮助,孩子们讲得兴趣盎然,写得也就顺畅了。“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潮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这句话道出了兴趣的可贵性。
  二、用心引导,积累素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基本途径。
  积累文章语言。首先是课内积累,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精挑万选出来的佳作,无论是思想教育,体裁安排或者谋篇布局,用词造句等方面,皆是独具匠心。教学时,除了感悟语言,更要引导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积累多了,量变达到质变,学生在自己习作时,就会内化吸取,把那些适宜的篇章结构、生动语言运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比如,《桂林山水》中的波澜壮阔、水平如镜等好词,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都是习作的好素材,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其次是课外积累,阅读是丰富积累的基本保障。除了学校发的书籍之外,我们要把眼界放到“书海”当中,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书本上的知识。当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阅读时,老师要教会学生把博览与精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广泛涉猎精彩而有意义的故事、趣闻等,把其中精彩的部分摘要下来或做成剪报,以便随时查阅。对于优秀的文章,要求精读,一遍两遍甚至三遍,体会作者的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对于巧妙的细节描写,摘抄到“采蜜本”,多读多背。学生从阅读中开阔了眼界,积累了语言,也记住了一些写作技巧,行文时,自然不会“手托下巴咬笔头”写不出话了。
  积累生活感悟。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话:“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日常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老师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教会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才能为习作提供取之不竭的源泉。“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新大纲对小学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比如,优秀的学生干部具有哪些优良品质?辛勤工作的老师让你想到了什么?每天在路口站岗的交警叔叔都做了什么?教室外面的那棵大树呀,你为什么总是这般挺拔?习作时,引导学生先观察,再回忆(事情、联想、感悟等),然后说一说,最后互相补充。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了作文空洞无物的问题。
  三、欢心评价,激昂斗志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更加乐于作文了;评价不当,学生从此畏惧作文,不愿动笔。我记得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可见,作为受教育的学生主体,如果缺少了内在的动力,再高超的教育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我经常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原则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保持长久的写作热情。对基础好的学生从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肯定,然后再提出一两点小建议;对后进的孩子格外包容,他们即使只用了一个好词、一句好句,我也会肯定、表扬。我记得语文大师于永正说过,他说他对本班作文最差的一个学生是这样批改的:学生每篇作文只写两行时,于老师在其中找到一个好词,圈出来,并在旁边写上“这个词语用得贴切”“通过这个词语,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羞涩的小女孩”等评语;后来,这个孩子写得多了一些,圈出的好词也多了一些,评语也写好几行了;两年后,这个孩子的作文能写到两百多个字,每次也能有十处八处地画圈,有好词也有好句了。我非常欣赏于老师的做法,我对后进生这样评价:“课文的好词被你恰当地运用到了作文中,学以致用,好样的”“多阅读,相信你会不断进步的”“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语句通顺,水平提高了”。多评优点,让优秀生更加自信,更加享受写作的乐趣;让后进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树立写作的信心,保持写作的激情。
  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老师的不倦追求。我们秉承叶老“捧着一颗心来”的理念,付出了热心,收获的将是一篇篇真心作文。
  参考文献:
  [1]梁琼珍.谈谈用心引导,让学生快乐作文[DB/OL].http://www.dylw.net/chudengjiaoyu/58788.html,2013(4).
  [2]小小志.怎么教小学生写好作文[DB/OL].http://www.jastgw.com/lunwen/html/14775.html,2017(10).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让青少年学生能更好地进行“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德育熏陶,笔者结合语文学科特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激起了学生学习中华经典的热情。中华经典也将成为学生成长的血液,滋润学生心灵的甘露,促成学生前进的动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情思。  【关键词】经典诵读;德育熏陶;活动励志;家校共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累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正在改变单一的“以识谱为目的,以唱歌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在这一领域内,它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独特而令人高兴的音乐教育价值。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校将器乐教学引入课堂作为一项特色来打造。  特色是传承中的创
【摘要】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维习惯。面对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倾听心态,也要关注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心智特点,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倾听力”的可行策略和实践模式,真正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习惯倾听,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倾听力;导图  由于
【摘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学生习作应以生活为本,从生活中发现素材,体验情感,从而激发写作灵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引生活之源,以“活”习作之“水”。  【关键词】习作教学;生活化;观察体验;实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从字到词,词到句,句到段,段到
【摘要】 “爱种子”课堂教学模式是林君芬博士与叶惠文教授通过对“互联网 ”新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而形成的,是清城区一线语文教师加入探讨实施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小组合作学习为重要学习形式,通过新颖的场景化互动活动,开拓学生思维。“爱种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以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小学语文教学,探讨更符合小学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关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再从西边落下,这是一条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就像这条自然规律一样,老师也墨守成规地遵循着这样一条路:指导作文——批改作文——讲评作文。学生是作文的主人。可是多少年来,学生作文以后,只能等待老师一锤定音。几十篇作文摆在老师案头,老师只好夜以继日地加班,呕心沥血地加工。我们知道,修改的本身就是学习,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本身是提升作文的一种方法。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生学会了修改自己的作
【摘要】 PEP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版本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各单元Part C Story time的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基于story time的单元整体复习课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可通过“唤醒旧知——联结新知——探索未知——发现未知——转化成新知——内化成旧知”的复习策略循环链,实现学生进阶式语言学习中学的真正发生。  【关键词】小学英语;进阶式;思维品质;复
【摘要】生涯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主要从“认识自我,面对成长”“养好习惯,助力未来”“培养兴趣,学会合作”“管理時间,从容学习”四个方面例谈如何把生涯教育渗透到初中日常的班级活动中,使生涯教育产生更广泛的效果。  【关键词】生涯教育;班级活动  生涯的英文为“career”,在希腊,这个词最早常用作动词,蕴含疯狂竞争的精神,后来引申为“道路”,即人生的发展道路。生涯教育
【摘要】随着英语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下降,导致初中英语教学遇上越来越多的困难,“学困生”越来越多。如何提升英语教学效果,使“学困生”尽快走出困区,是摆在每一位英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本文中笔者拟就通过游戏、利用小组合作、采取“鼓励”和“辅导”等方面来激发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进行探究。  【关键词】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
【摘要】近几年,随着部编教材的普遍使用,如何在新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我们值得思索的话题。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则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正确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妙设计角色表演,创设课堂情境,增加课堂的实践活动,方能激活语言文字的生命,绽放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