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的构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正是由于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更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具备不同知识类型的联系能力和在经过分析和研究后的综合讲解能力。对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师来讲,要想从事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则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素养,并且能够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师科学素养  构成要素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3-0001-02
  引言:
  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学科教育素养直接关系到一门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小学科学课程属于具有定性的综合性特征的学科类型,在实际教学中不仅教师要注意教学组织方法的多元性,还应当重视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
  一、科学素养对于小学科学教师的重要意义
  (一)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学要求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阶段,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现代社会进步和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課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也就显得更为重要。虽然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并没有深层次的教学内容拓展,但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意识并形成对于科学课程的认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非常重要的引导和教育的作用。另外,科学课程的教育,也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教师方面具备过硬的学科教育素质是进一步保障课程教学过程顺利开展的条件。
  (二)优化教师的教学组织思路与方法
  教师的教学组织思路与方法,需要结合具体的学科类型进行优化和完善。教师在具备了基本的科学课程教学素养后,就能够结合具体要素的内容,在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调节,从而确保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将各个要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在保障基本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这对于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意义[2]。
  (三)助力科学素养的普及提升
  科学素养虽然在本文的讨论中主要是以小学科学教学的角度提出的,但从宏观上来讲,科学素养是一种需要在全民范围内进行普及的需要提升项目。小学阶段作为教育开展的启蒙阶段,虽然内容层次相对比较基础,但对于科学素养的养成和普及却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二、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结构具体分析
  要想了解科学教师的素养培养内容结构,首先应当对这一词汇的概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随后再进一步进入到有关概念的学习和了解的阶段。下文分别从基本概念和具体要素结构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一)基本概念
  小学科学课程的素养,是作为一个外来词汇首次提出的。虽然从基本的联系和结构关系上来讲,科学这一词汇与素养这一词汇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这种提法最初是作为一种倡导和预期需求提出的[3]。是倡导人们对于科学知识的一种追求和热爱,或者说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学习和探索的欲望。但如果从规范的基本概念的角度对这一词汇的内涵进行界定,是不存在一个普遍能够适用的概念描述方式的。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科学素养概念的模糊性,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这也体现出了科学素养的发散性和综合性特点。这种特点也是科学素养在现代社会中需要提升和普及的重要意义。
  (二)结构要素
  1.情感要素
  所谓的情感,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一种心理层面的感知和体验过程,是偏向于情绪的一种情感类型。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上来讲,意味着其情感表达和释放的对象是科学。具体的来说,情感类型包括了正面的有兴趣、产生探索欲和好奇心等。负面的包括了对于科学知识没有很高的兴趣,或者对科学知识有不准确的片面认知。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科学课程的教育虽然也包括一部分理论知识的内容,但最为关键的教学方法是针对一个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和学习空间,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探索学习,从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的情感体验能力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对于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保持足够的兴趣[4]。第二,从自身出发,以具有丰富性和趣味性的体验为目标进行课程教学的组织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也要从个人感受和体验出发,切身感受到实验和教学内容设计的趣味性。第三,对于科学课程内容中的现象和规律能够有发现其对称统一的美感的能力。另外,对于科学课程内容中简洁的表达背后深刻的含义也要求体会和理解的能力[5]。第四,从课程教学的承担者的角色角度上来说,教师应当认识到个人的课程教学过程所承担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使命。第五,在个人的业余爱好方面,也愿意从主观上接触和学习一些与科学项目有关的内容,并且有一定的研究学习经验。
  2.态度要素
  所谓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人们对于一个事物有了基础的认知轮廓后所表现出的一种思想感情上的倾向。从小学科学教师来说,其应当注重的态度要素从实际教学开展的角度出发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科学这门学科和相关的知识要有积极关注的敏感度,并且在遇到科学问题时,教师自身首先要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研究和探索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第二,要能够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积极带动学生参与多种类型的科学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应当在态度认知上对科学的内容和研究的主题表示尊重,并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面对科学知识,做好知识讲解中的筛选和规划。第四,应当注重科学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明确理论与实践在科学课程的研究和学习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合理选择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内容讲解的方法和路径[6]。第五,这一点是与实践能力相对应的一种认知态度,即要求教师认识到即便对于科学的探索需要实践的支持,但实践能力从本质上来说也是具有局限性的,且科学这门学科也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第六,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只有在协调共生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和发展。   3.价值观要素
  价值观要素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形成的价值认知状态和体系。这种体系会内化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使其在这种认知的驱动下形成对于世界的正反两面的不同认知。价值观上的差异,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从教育开展的角度上来说,正确的价值观,是引导课程教育向着正面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科学课程的教师来讲,其所需要具备的科学教育的素养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从教育的目标和价值观的角度分析,教师应当明确教育不单纯的在于知识的讲解和传播,而应当是思想层面和能力层面的教育,且教育的内容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就意味着教师自身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充实提升個人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二,在科学课程教育的价值观中,应当认同科学的教育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秉承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教育工作开展中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为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第三,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思维和学习方法掌握方面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且除了实施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外,还可以创建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的条件,从而一方面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丰富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状态。第四,需要从教学评价的角度树立一个正确的综合性价值观。即应当明确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应当单纯的依托学习成绩和学生的阶段性学习状态,而应当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从学习态度,阶段性自我评价中的进步等多种途径实现对于学生的评价,这也符合科学课程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只有从综合多元的维度实现对于学生的评价,才能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客观。
  4.关于方法方面的要素
  关于具体的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讲,教师应当首先认识到由于科学课程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具体的课程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也是丰富多样的。具体来就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切入点入手开展课程的教学。第一,教师应当对于科学方法的三个基本类型做到认知和理解。具体来说,科学方法的三大类型是经验方法、理性方法和臻美方法。第二,教师应当对于不同的实验类型,数学理论、假设现象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从常规的方法中体现出近代科学的研究趋势和具有可用价值的方法。第三,教师应当意识到科学方法本身的多元化特点,在搜集和应用具体的方法开展教学时,应当注重尊重不同的方法类型,并且对于不同的思路和教学路径保持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欢迎多种不同的思维、思路和方法融合到小学科学的课程教学中来。第四,应当认识到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这种创新性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所应用的方法上的创新,课程教学组织实施中思路的创新,以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对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辅助教学工具的应用创新。从根本上来讲,科学课程创新教学,也与这门学科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特征和趋势相符合。教师只有在抽象的思路方法和具体的教学开展中都能够做到大胆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三、基于科学素养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分析
  (一)正确认识并积极优化学生学习体验
  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需要充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和重视学生现有的思维能力,从思维能力角度出发着重思维的培养,尤其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加强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观学习体验,避免教学仅围绕着教或者围绕着知识点,导致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不够明显。教育并非是一种灌输,文化类科目教育是这样,科学教育更是如此,
  (二)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积极培养
  重视学生的认知基础就是注重对于学生科学意识和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现有对科学现象、科学知识的认知,从而结合实际情况来促使教学方法和模式迎合学生的认知,结合学生的认知优化教学质量。学生认知基础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必须要结合认知基础开展教学,不能仅仅从知识角度出发而开展教学,更需要围绕着学生开展有关教学,只有这样才可以普遍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积极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合来进行分析,可知小学科学的课程教学虽然属于启蒙教学的范围,在实际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所需要应用的课程教学方法上并不追求深刻性和全面性。但从教师的教学开展角度分析,可知小学科学的课程教学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则教师的能力素质和思想心理层面的素养是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的。因此,应当重视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所具备的素养水平,从而明确素养提升的具体路径,最终为实现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开展效果的优化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毕红.浅谈新课标下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读写算:教师版,2017(19):76-77.
  [2]张鹏.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升科学学科综合素养——浅谈以STEAM教育理念重构小学科学单元教学[J].湖北教育,2018(10):46-47.
  [3]张露丹.科学课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
  [4]赵礼彪.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小学科学课教学浅析[J].小学科学:教师,2019(3):186.
  [5]杨春华.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科学概念建构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2).
  [6]冯然飞.小学卓越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
  作者简介:
  钟彦林(1964.7-),男,四川绵阳人,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教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是培养未来国家人才的社会活动,培养创新性的人才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创新意识的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和本质。家庭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为社会组织细胞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家庭教育可通过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养成学生自理习惯、提供充分的探索环境、家长要以身作则、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沟通合作等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期刊
【摘要】运用具体、直观的活动场景或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是情景教学的本质,其是提高当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相关情景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通过层次较为清晰的结构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与掌握,从而实现学生语文学习发展。  【关键词】小学阶段 语文学科 高年級 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数学应该突出体现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让数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认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教学模式传统,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方法新颖性不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不强;教育教学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导致他们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足,同时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落后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年龄段特
期刊
【摘要】学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首要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学生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担当的社会责任,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切实增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坚定自觉,要将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中,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各项实践活动中。  【关键词】理想信念 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更加科学完善,这就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学生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效果暂时落后的现象,成为小学数学的学困生。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根据具体的原因,对学困生进行因材施教式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阻碍,实现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期刊
【摘要】核心素质培养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对于此的研究已经逐渐成熟,已经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教学理论。然而我们应当意识到这只是认识之旅的旅程碑而不是终点站,研究是时时需要的。教师作为专业从业者更应当更新自己的思想,确保自己的认识能够更进一步,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核心培养这一主题,助力学生长远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低年级 写话教学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
期刊
【摘要】对于每一位初中教师而言,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积极担当党的十九大中提出的“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教育新使命的一种具体表现。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如果教师对于后进生置之不理,或者忽视后进生转化工作,那么,这些后进生享有的教育质量就会大幅下降。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追本溯源,寻后进原因;标本兼治,促逐步转化以及时刻关注,防重蹈覆辙”等三个方面,深入探究一些初中教育中转
期刊
【摘要】化学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常常位居学生“最恐惧学科”的榜首。和初中阶段有所不同,初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于新学科的适应性,学习内容更加简单、易懂,因此,初中化学课程难易程度保持在入门级别。而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化学课程的难度逐渐加大,这就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尽管很多学生想要努力学好这门主课,但往往结果都是力不从心、困难重重。因此,本文将
期刊
【摘要】物理这门课程建立在实验探究与分析观察的基础上,属于自然学科的一个类别,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重要的物理研究需要通过实验来完成,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将物理实验引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更能促进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物理学习方法。从而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为此高中物理教师要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利用恰当的实验教学方式推动高中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管理者,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班主任胜任力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班主任工作是专业性岗位,班主任胜任力提升需要社会的理解支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新课标实施对小学教学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班主任需要具有一定的胜任能力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本文对乡镇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提升班主任胜任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镇小学 班主任胜任力 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