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刑事被害人的保护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ronlo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对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本文主要从刑事被害人特征入手,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对刑事被害人保护存在的缺陷,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强被害人保护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希望能为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的保护制度有所裨益。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权利保障
  一、刑事被害人概述
  (一)刑事被害人的概念
  被害人也称被害者、受害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诉讼理论上,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是指其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并因此而参加刑事诉讼,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也有学者将刑事被害人分为广义上的被害人和狭义上的被害人,广义上,刑事被害人是指正当权益受到侵害的自然人、法人及国家;狭义上,刑事被害人则仅包括自然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和第一百七十条的规定,广义上的被害人泛指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包括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自诉案件中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原告以及反诉中的反诉人;而狭义上的被害人仅指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为了论述的清晰,本文讨论的焦点为公诉案件中的自然人被害人。
  (二)刑事被害人的特征
  被害人的特征包括每个具体被害人的特征,也包括所有被害人的共同特征,这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主要有以下几点:(1)其合法行为遭到犯罪行为的侵害。(2)刑事被害人遭受的侵害必须是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3)刑事被害人是案件的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刑事被害人是案件的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具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被害人的当事人地位可以分为自诉案件中的当事人和公诉案件中的当事人两种。(4)刑事被害人与诉讼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是刑事司法中人权保护的重要方面,不应该让被害人成为“被刑事司法遗忘的人”。
  二、对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双重目的
  刑事诉讼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惩罚犯罪,即通过“行使国家刑罚权,发现和证实犯罪、惩罚犯罪人来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民的个人安全不受犯罪行为的侵害”。另一方面是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 刑事诉讼法对国家权力的运作施加了种种程序限制,以保障公民基本人权。””[1]所以,保护被害人权利是刑事诉讼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是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在刑事诉讼中应有效的保护被告人及被害人的合法权利,使正义的天枰维持在平衡的状态。在世界的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一直以来都认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弱势地位(有强大的国家公诉机关与之对抗),对其的权利保护一直是研究与国家机关工作中注意的重点。而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主张慢慢的被国家所替代,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也渐渐的被淡忘掉,成为公共利益的附属品。刑事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在保持司法独立的同时,还应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合法监督。我们在进行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应力求在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找到平衡点。加强被害人权利的保障,使其积极的加入到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对诉讼过程进行监督,有利于遏制司法腐败。因此,保障被害人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刑事司法的监督,以确保司法公正的实现。
  (三)加强对被害人权利的保护,能预防犯罪,防止被害人向犯罪人的转化。
  刑事被害人在犯罪中是受害者,如果国家忽视对其权利的保护,那么会造成心里严重的不平衡,甚至产生仇恨心里。从心理上看,被害人希望犯罪人能够受到同样程度甚至更严重的损害,这是人心里最原始、最本能的心里状态。国家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对犯罪分子的惩罚,即使不能完全平复被害人的报复心里,但至少会让被害人减少痛苦的情绪。相反,如果被害人的权利在刑事诉讼中不能够得到保障,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被拒绝,就很容易造成被害人对司法制度以及对社会的极大不满,甚至产生报复社会心理,引发私立救济的泛滥,造成恶性循环,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三、对刑事被害人保护存在的缺陷
  (一)没有建立刑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依照法律法规,为贫困的、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或者其他符合法定条件的案件当事人免费提供辩护或者代理服务的制度。[2]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法律援助不仅仅是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还应当包括为有困难的被害人提供法律帮助。我国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是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的,以及可能会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在新刑诉法修改了符合34条规定的人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都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并增加规定对可能判处无期徒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也应该提供法律援助。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中没有对被害人进行法律援助的规定,即使被害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或者是被害人受到极大的损害。在显示生活当中被害人因为收到的损害极大或者其他的原因不能委托代理人,公诉机关也不能很好的体现被害人的权力要求是比较难的,这样会造成被害人的权力得不到保障。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尽快建立被害人法律援助制度。
  (二)刑事被害人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权限不明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对被害人的辩护人的权力进行详尽的规定,在刑事诉讼法第40条、第41条中指规定了被害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力和范围,而对委托代理人的诉讼权力、义务没有做出规定。这与被告人的辩护的权力是不对等的。
  (三)刑事被害人未被赋予刑事部分的上诉权
  我国为了保护被告人的权利,制定了“上诉不加刑原则”,而被害人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对一审不服提出异议必须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是否抗诉由检察院决定。我国的刑事被害人在攻速案件中没有单独提起上诉的权利。为确保被害人充分参与诉讼,一些国家如德国、瑞典、法国、俄罗斯等都赋予了公诉案件被害人的独立上诉权。[3]检察机关并不能完全替代被害人,它主要是起法律监督的作用,只有在法院违反法律规定进行判决时才会提起抗诉。被害人的申诉也不必然启动二审程序,这在很多情况下剥夺了被害人享有两审终审的权利。我们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为了保护一方的权利而不能以剥夺另一方的权利为代价,而应该平衡。   四、对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建议
  (一)完善对刑事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制度
  国家设立法律援助制度使得公民不能因为无力负担审判费用而被拒之于法院大门之外,不能因为负担不起律师的报酬而使之放弃权力的实现。[4]在前面我们讲到 被害人也需要法律援助,国务院在2004年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也规定了被害人在一定条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但是这种规定非常的简单,没有制度保障,在实践中几乎也不能实行。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在经济困难时可以获得法律援助的权力、在判处死刑时无论经济条件如何让均应有辩护律师。我们可以参照对被告人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对被害人的法律援助。对于那些经济条件差,无力委托代理人的被害人进行法律援助。公安、司法机关应积极主动了解被
  害人情况,尽早为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
  (二)赋予刑事被害人上诉权
  我国刑事公诉中诉讼法只赋予了刑事被害人最后陈述的权力,而没有给予其上诉的权力,这与被害人刑事当事人的地位是不相符的。理论界对此问题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赋予刑事被害人上诉权会导致诉讼结构混乱,破坏我国的两审终审的诉讼制度、上诉不加刑失效等问题;另一种认为赋予刑事被害人上诉权能够更好的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和作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我支持后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应当赋予被害人上诉权。赋予公诉案件被害人上诉权在国外法律也是有先例可循的,中国也应顺应这一潮流切实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利,实现司法公正。赋予被害人上诉权是制约检察机关权利也是有必要的。
  (三)将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纳入到赔偿范围
  犯罪行为对被害人在造成财产损失的同时,也会造成巨大的精神损失。但在许多的犯罪中精神伤害远远超出了财产的毁灭,例如: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等犯罪,被害人是未成年人也会在心里留下巨大的阴影,影响其健康成长。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中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这对被害人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被害人精神损害排场的制度。
  参考文献:
  [1]大谷实著《犯罪被害人及其补偿》,黎宏译,载在《中国刑事法杂志》。
  [2]白淑卿、宋志军:《我国法律援助制度鱼需完善》,《中国律师》2003年第10期。
  [3]郭建安:《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杨正万著:《刑事被害人问题研究——从诉讼角度的观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其他文献
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对象作为特殊人群,或多或少地在思想观念、行为、心理、家庭、社会态度、社会适应、社会交往、社会支持、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被判处刑罚并得到执行,并不意味着问题
期刊
摘 要:语言教育政策又简称语言政策,或语言规划, 或语言管理。以色列应用语言学家斯波斯基(Spolsky)认为,语言教育政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语言信仰”,是指人们对一种语言给予的价值和地位,语言信仰既可以反映人们的语言实践也可以通过语言管理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他的这种论述所依据的逻辑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文化与语言以及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回答上述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语言;教育政策;文
期刊
摘 要:刑法中的严格责任制度建立于19世纪末,是指无需证明被告人主观罪过即可处罚的一种犯罪归责原则。它作为“无犯意即无犯罪”格言的例外。它的产生有它独特的历史背景。本文立足于研究现状及国内外的立法现状,主要从英美刑法中关于严格责任的相关规定、我国刑法是否存在严格责任的争议、我国刑法中确立严格责任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严格责任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四个方面来对严格责任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我国检察委员会制度是中国特色检察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产生和发展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法治的发展,检委会制度也暴露出很多缺陷。检委会是检察业务的决策机构,只有加快改革步伐,完善其制度,才能体现民主集中、权力制约和司法公正等价值向度。因此,对检委会制度改革的路径探索也就具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检察委员会制度;价值向度;检委会改革  检察委员会制度是我国一项极具特
期刊
一、彩礼纠纷的现状  彩礼纠纷是指因婚姻未缔结成功后,男女双方就订婚过程中给付的彩礼的返还而引发的纠纷。彩礼纠纷作为婚姻家庭纠纷的一种,在基层法院审理的案件中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离婚案件数量的逐年上升,彩礼纠纷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案件的数量成不断攀升的趋势。二是涉案的数额巨大,名目繁多。三是彩礼纠纷引发的矛盾大。  现行法律对于彩礼纠纷的法律规范主要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
期刊
摘 要:从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中,仅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到1991年的《民事诉讼法》增设“抗诉”这种监督形式,再到2007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将检察机关抗诉事由与当事人申请再审事由相统一,可以看出我国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监督由无到有、由点到面的发展规律。2011年4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
期刊
摘 要: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对于刑事案件审判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实现与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证人出庭率低一直困扰着我国的刑事审判工作,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证人自身的原因,亦有立法上的缺陷及疏漏和司法人员未严格依法办案等。因此,应从完善立法、严格司法工作人员办案规范性及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等方面完善对策。  关键词:刑事诉讼;证人;出庭作证;意义;原因;对策  一、我国
期刊
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了减刑的对象、实质条件及减刑的限制条件。对特定对象适用减刑,其目的旨在通过肯定罪犯已有的改造成绩,激励其继续努力改造,逐步减少以致消除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使其不再危害社会。但是在实际的刑罚执行中,存在一些不符合甚至背离减刑制度目的的现象。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一、出现的问题  1、符合减刑资格条件的罪犯远远多于能够获得减刑奖励的罪犯。据某监狱
期刊
近年来,执行难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更是执行工作中的“难中之难”。纵观全国各地的刑事附带民事执行情况,大约有80%的被害人无法从被告人方得到赔偿,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空判”已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上访、申诉等加剧,被害人转化为加害人的报复性犯罪的出现等,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司法的权威,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解决刑
期刊
摘要:为保证同一品牌卷烟异地生产的均質化,以支柱品牌“林海灵芝”系列产品的扩张为目标,制定出一套“双向推导,组合求同”的均质化品牌维护技术运行方案。介绍了品牌维护技术运行方案的内容和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效果。其主要经验为:①要针对各加工点气候条件、关键设备和工艺流程的不同特点,通过在线工序质量评价确定出同一工序、不同设备的不同工艺参数和质量指标;②对于制丝过程,要严格按照优化后的各项工艺参数和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