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脏器功能衰竭九例临床观察

来源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o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与治疗.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治疗前、后血肌酐、谷丙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比较差异有学意义(P均<0.05).结论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抢救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范围逐渐扩大,与机械通气、营养支持并称是危重症治疗的支柱性技术.而抗凝则是保障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因此需要在治疗中选择合理的抗凝技术及高质量的护理.从而降低出血的危险并提高治疗效果.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能有效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是高危出血患者血液净化最理想的抗凝技术之一.因此,我们对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血液净
期刊
《当代医学》杂志是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期刊。曾荣获卫生部优秀期刊奖。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DE)》统计源期刊。本刊为国家级正式出版刊物,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4393,
期刊
目的 探讨大黄甘草汤联合间断短时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10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大黄甘草汤灌胃组(A组,25例),间断短时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组(B组,35例)和间断短时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大黄甘草汤组(C组,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大黄甘草汤灌胃;B组加用间断短时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组加用间断短时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联合大黄甘草汤灌胃.观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将于2010年11月17~20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这是我国2010年度规模最大、最重要的糖尿病学术盛会,预计将有4000~4500名糖尿病医务人员参加,70家左右的企业参展。会议交流内容为临床与基础并重,交流形式覆盖专题研讨、病例讨论、自由投稿发言、壁报讨论、热点辩论、指南解读等。为了帮助中青年医师和科研工作者的职业发展,会议还将按惯例举行优秀论文和优秀壁报评
期刊
目的 比较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与单独血液透析对尿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0例血液透析患者进入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并与单独血液透析治疗的28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比较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血液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及血红蛋白的指标.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β-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
目的 探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8例尿毒症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合型人工肾组和血液透析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肾素活性、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观察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组合型人工肾组肾素活性、内皮素1、血管紧张素Ⅱ、血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液透析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 探讨偶测血压与动态血压评价肾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97例肾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盐酸贝拉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4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采用偶测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检测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及肝功能进行分析.结果 9r7例患者用偶测血压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诊断肾性高血压的符合率为73.2%;因低血压(26例)与高血钾(3例)等不同原因提前退出试验34例.余63例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
目的 评估基层医院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透析时机,探讨过晚透析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方法 以郸城县人民医院透析科2007年7月1日至2009年7月1日开始透析的所有非糖尿病性终末期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开始透析时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毒症症状、尿毒症心、脑血管并发症、首次透析情况,调查过晚透析的影响因素.结果 (1)进入透析时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3.6±0.9)ml/min;(2)所有患者均有尿毒
目的 比较两种端侧连续缝合血管建立标准动一静脉内瘘成功率及使用时间.方法 回顾性总结114例次动一静脉内瘘成功率及使用时间,其中静脉断端斜行切口为Ⅰ组(62例次),静脉盲端纵行切口为Ⅱ组(52例次).结果 Ⅱ组患者血管内瘘一次性吻合成功率为96.1%,与Ⅰ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患者血管内瘘手术成功率为92.3%,与Ⅰ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使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