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击水中流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如何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龙舟文化源自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表达了人民的美好祝愿,更寄托了人民的精神追求。将龙舟文化引入校园,可以使祖国的接班人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一、龙舟文化进校园的背景
   近些年来,校园犯罪案件频发,究其原因,其中一个不容置疑的原因就是缺乏家庭和朋友的关怀,造成学生性格的偏激,朋友之间也缺乏相互的信任和宽容,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大打出手,酿成悲剧。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处事方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为人涵养,亦或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做人准则,还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内涵,都給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永恒的智慧。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对我们的馈赠,也是中华民族经历千年沧桑在精神方面的积淀,它所包含的内涵对于解决现在社会和学校中出现的诸如道德缺失、崇洋媚外和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可谓是一剂良药。
   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深化人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2014年教育部专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这个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传统文化育人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目标。有一些省份对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就,例如山东省于2017年9月全面启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设立了传统文化课,并将它作为必修课程。但是从教育层面来看,仅仅是将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把它纳入德育的范畴。学校应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紧紧把握传统文化的根脉和精髓,使之成为培养新型人才的载体,发挥它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独特作用。
   佛山市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和广东省的号召,在学校大力开展龙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通过建立龙舟队参加各级比赛,举办龙舟文化艺术节等形式深化师生对龙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形成以“同舟共济,击水中流”为核心的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精神。
   二、龙舟精神
   赛龙舟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对于赛龙舟的起源,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它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在民间有祭屈原、祭水神或者龙神等祭祀活动。赛龙舟作为中华民族端午节最具传统的节庆民俗活动,场面浩大,参与人数众多,是老百姓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活动。
   几千年来,龙舟竞渡遍布江河湖海,遍传南北西东,谱写了一部悲壮的爱国主义情怀史。今天,龙舟运动因其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运动魅力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现已被正式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水上运动项目现在也是世界上风行的时尚体育项目。
   赛龙舟需要龙舟上人员的精诚合作和无间配合,它不仅仅承载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愿望和追求,也体现了古代时期人们团结协作,守望相助的精神。
   一般一条龙舟上由鼓手、划手和舵手组成。鼓手作为一条龙舟的核心,是龙舟上的总指挥,比赛中其他成员要根据鼓手的鼓点来掌握节奏,鼓手的临场经验和应变指挥能力是龙舟比赛获取胜利的关键因素。所以担任鼓手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人的领导能力、临场指挥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划手是龙舟前进的动力,一般由身强力壮者担任,做一名划手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和提高心理素质,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团队精神。舵手是龙舟的最高指挥,龙舟的一切行动都要通过舵手来调度,舵手的临场指挥直接关系到团队成员的比赛情绪和成绩。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舵手,必须在团队中拥有足够的威信,充分了解团队成员的基本状况和特长,同时还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机敏的思维,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具备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人们通过赛龙舟这个活动学会了同心协力、激流勇进,也学会了吃苦耐劳、服从指挥、奋发向前。面对天灾人祸时,守望相助、共渡难关;遇到抉择时,舍弃自我、勇于牺牲;遭遇困难时,迎难而上、敢为人先,这种“龙舟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鼓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
   三、龙舟文化进校园的举措
   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是当今时代的趋势,学校不管是在环境设置、活动组织还是教学安排上都应该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龙舟运动在佛山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已经有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2010年学校首次引入龙舟运动,给了学生初次的认识和体验。2013年,学校组织男、女子龙舟队报名参加区青少年龙舟大赛,并且荣获青少年男子组总分第一(其中200米第一名、800米第二名),青少年女子组总分第五(其中200米第五名、800米第六名)的优秀成绩。此后,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连续组织了以专业部为单位的校际龙舟竞赛,大大激发了学生对龙舟运动的了解与兴趣。2014年至2018年,学校龙舟队在区青少年龙舟大赛中都名列前茅,2015年被授予大良和顺德区青少年龙舟项目基地;2016年和2017年在全国中华龙舟大赛青少年女子组中分别取得总成绩第五名和第六名的好成绩;2016年8月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龙舟锦标赛女子组12人100米、200米两项比赛中均获得第一名;2017年荣获广东省第四届体育大会龙舟比赛女子组100米第四名、200米第五名的优异成绩。2017年学校龙舟队队员陈雪儿、甘玉烨被选入广东省龙舟队,2019年郭凯莹被选入广东省南海区九江龙舟俱乐部集训。
   除了积极组织龙舟运动以外,学校为了给学生创造浓厚的龙舟文化氛围,达到在学生进入学校之初就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奠定基调的目的,学校还在教室张贴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图片,在班会课中组织一些团队竞技比赛的游戏,锻炼他们服从指挥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除此之外,学校还建立龙舟文化社团,面向全校招收会员,组织历史文化情景剧宣传龙舟文化。    学校专门邀请民间传统艺人进校园给学生讲述龙舟比赛的注意事项,并组织学生观摩赛龙舟活动,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传统艺人身上的精神,肩负传承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同时还举办龙舟文化艺术节,举行龙舟友谊赛、岸龙展示,创新龙舟设计大赛、龙舟文化故事征文比赛、我与龙舟的故事微电影征集等活动,在学校掀起龙舟文化热潮,全方位展示龙舟文化魅力,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龙舟文化。
   龙舟文化进入学校,在学校弘扬龙舟文化,我们不仅从本土文化的實际考虑,还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组织教学教研活动,使学生充分地领略龙舟文化的美丽,体会龙舟文化的精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教师还将学生带出教室,让他们真切地认识龙舟文化的价值。
   本校生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或者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所能给孩子提供的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机会较少,所以学校尽量丰富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校和教师积极组织班级学生一起参观博物馆和传统文化艺术馆,了解当地的龙舟文化。除此之外,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春节和暑假都会回老家,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契机通过收集小物件、拍照片、请教长辈等方式了解自己家乡的龙舟文化,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又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了解龙舟文化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对龙舟精神的体会。
   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挖掘教师的潜质,运用教师的专属特长,努力打造利用传统文化特色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学校组织教师通过教材和生活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龙舟文化的情感。不仅仅通过在课堂上学习课本向他们讲述节日的由来、习俗的发生,而且要让他们在实际体验中,耳濡目染地感受这些生活旨趣,接受道德理念,带他们亲手包粽子、制龙舟、观摩龙舟比赛等,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去引导学生,使他们对龙舟文化充满兴趣。
   四、龙舟文化对现代学生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民族伟大崛起首先是文化、精神在世界上的认可、追随和崛起。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龙舟精神本身所包含的服从指挥、团结协助、合作共赢等内涵,正是当下学生所需要的。从小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培养,使他们通过耳濡目染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培养他们的宽容、谦和、乐观、拼搏等优秀品质;教会他们如何融洽地处理人际关系;学会面对挫折时,坦然面对,勇往直前;增强他们的韧性和抗打击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学校开展龙舟文化活动,可以依托学校坚实的人文基础,以龙舟传统文化为抓手,充分发挥校园在弘扬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滋养作用。校园生活是学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设想,在这一人生的转折点,加强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和兴趣,加深学生对龙舟文化的认知,对于传承“同舟共济,击水中流”的龙舟文化精神,培养具备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陈春阳
其他文献
一、目前中职旅游电子商务教学存在的问题   旅游电子商务作为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兴综合性课程,很好地填充了旅游专业学生在电子商务和在线旅游方面的知识空白。然而旅游电子商务涉及面广,知识点庞杂,再加上缺乏实操手段和教学平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是纸上谈兵,难以将理论结合实际,使得这门课程向来重理论、轻实操,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实操教学途径,促使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并进,是中
一、引言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架起德育课堂与学生生活的立交桥,让德育回归生活是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只有注重教学与生活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德育课的真实和实用。  笔者结合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通过分析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尝试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方面探索中职德育课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措施,努力打造有生活味的德育课课堂。  二、中职德育生活化的内涵  我国著名教
职业教育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已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目前国内中职会计教学仍然处于按学科内容框架进行的阶段,按工作岗位的技能研究处于空白状态。本研究对东莞市A校2015~2017届会计专业共计1036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实地跟踪,获取第一手的会计岗位技能需求调研数据,根据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做到“课岗对接”,引导中职会计教学实践。一、东莞市会计岗位技能需求调研分析  东莞市A校每年
一、教育和产业发展背景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进一步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
亚斯贝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陶冶。”学生在一个班级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受到班级文化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建设、丰富班级文化。是的,笔者认为,一个具有特色的班级,必然会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它是塑造班级团结一心、积极向上的精神图腾,是生发学生个性、自信与魅力的坚实土壤。一、以环境、企业专班资源为抓手,布特色的班级环境文化  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
为加强中西部职业学校的合作与交流,11月5—8日,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的部分中层干部和专业教师前往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就旅游专业、学前专业、外语教学进行教学技能和专业理论的相互学习,对班级管理和专业设置等领域进行深入交流,探索其他方面的合作学习与交流。  在座谈会上,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黄伟钊副校长介绍了该校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重点介绍旅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学前专业、烹饪专业的發展
一、引言  信息化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进程中,信息技术以其自身优势正在成为课堂教学有效手段,成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一种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课堂的教学模式,让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扛起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因此,教书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实践相契合,还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作为职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教育的大背景下,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数众多,2016年全国有近1800万学生就读于中职学校;二是超过半数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失落者;三是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城镇困难家庭。可见,因其生源的特殊性加之学生大多处于14~17岁的青春叛逆期,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看,情绪变化和波动较大,自我评价较低,缺乏自信等是这一类学生群体的特点。  在中职学生群体中,单
《企业涉税业务办理》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必修课程,解决的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所面临的税收问题。消费税与增值税关系密切,同样在我国税制体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消费税的计算是进行消费税纳税申报的前提,也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基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以及税法课程的抽象性和乏味性,希望通过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中职税法教学中实施读书指导法的必要性  在中职税法教学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