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和都江堰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都江堰,大约建造于公元前200多年的秦代。至今依然完好,还在使用,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却仍然在造福人类的古代水利工程。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天府之国四川突然间山崩地裂,一场特大的地震发生了,震级8级,震中汶川。
  距震中仅20公里的都江堰市,房倒屋塌。但都江堰水利工程几乎完好无损,清清的岷江水滚滚而来,经过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滋润着成都平原1370万亩良田。
  都江堰真没事儿? 海内外媒体将信将疑,各路记者不顾强烈余震,赶到了都江堰,面对事实还是难以相信。法国一家媒体发了题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经受住了时间和地震的双重考验》的报道。
  自建成至今的2250多年间,都江堰经受过16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遭受过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皆安然无恙,不能不说是中国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一个奇迹。
  都江堰是以无坝引水为主要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不像惯常的水坝采用“堵拦”的方式治水,而是采取“疏导”的办法。巧妙运用了弯道环流原理,使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调节流量,解决了泥沙淤积的难题。(图1)
  国家有关部门曾组织专家评选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百位科学家,都江堰的建造者李冰排在了首位。
  李冰出生在战国时代的秦国,自幼喜欢读书、观察、思考。《华阳国志》的《蜀志》记载:李冰“能知天文地理”。说他在自家的院子里插了多根竹竿,观察太阳运行规律。在屋子上开了天窗,观察月亮运行。所以李冰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地理、气象知识,能够预测天晴、下雨等气象。
  不到20岁的时候,李冰开始云游天下。他走遍了秦国的山山水水,察看了泾水和渭水是怎么进入黄河,怎样浇灌关中平原,怎么泾渭分明。他到洛阳参观了据说是大禹搞的黄河治理工程。李冰还到了楚国江陵一带,在那里与秦国的实权人物田贵结识,并得到田贵的赏识,为以后得到重用埋下伏笔。
  秦国要一统天下,要有足够的粮食,所以对农耕生产和水利建设非常重视,秦水利是搞得最好的,什么原因呢?把农业搞上去是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与军事有关。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陆路运输不方便,代价高;而水路运输既方便,代价又低。司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中,提到都江堰的功能,第一就是航运。
  公元前256年,秦国修建了都江堰,良好的农田水利使得成都平原成为秦的天下粮仓和大后方。并把成都平原通过水上运输连成一片,然后顺长江而下直接攻打楚国。
  公元前236年,秦请一个叫郑国的人用10年时间修了郑国渠,引泾水浇灌关中平原,军事方面对攻打韩国起了很大作用。
  秦国还在岭南修了灵渠,把湘江和珠江连接起来。
  由此可见,秦国为成就统一天下的伟业,励精图治,强军建国,十分重视水利建设。而李冰恰逢其时,可说是时代成就了李冰,李冰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
  秦昭襄王任命李冰为蜀郡守,那一年李冰30岁。
  蜀郡 是秦国的大后方,地理位置和军事地位都很重要。但流经蜀地的岷江常常泛滥成灾。历史文献记载,古蜀国的几代君王、治水的大禹都治理过岷江,却都没有解决岷江的水患。在此情况下,朝廷的范睢和田贵推举了李冰。
  渴望大展宏图的李冰,终于得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自古以来,岷江就像一条难以驯服的蛟龙,使蜀中地区一直被洪涝灾害困扰。李冰知道,要解决下游的问题,就必须弄清上游的情况。
  李冰逆流而上,到山高沟深的岷江发源地岷山勘察,远至今日的松潘一带,历经艰难险阻。岷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每年的水量为900亿立方米。滚滚江水裹挟着泥沙,倾泻到成都平原的西部。因为东边玉垒山的阻挡,形成四川盆地西涝东旱。经过半年多的实地考察,李冰敏锐地认识到打通岷江出山口的玉垒山,把岷江水引进成都平原,就可除害兴利一举多得。(图2)
  经过反复考察摸索,李冰最终选定在玉垒山的弯道中央,即今天的都江堰一带,实施水利工程建设。李冰的工程目标为:一排除洪灾,二利于内河运输,三农业灌溉,四方便人畜用水。所以都江堰水利工程,既是民用工程,又是军事工程,也是惠民工程、爱国工程。
  修建都江堰这么巨大的水利工程,李冰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开凿玉垒山,打通宝瓶口,把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
  玉垒山的砾岩非常坚硬,2250多年前还没有炸药,而且那时铁器的硬度也很有限,施工难度可想而知。一天,李冰看见烧石灰,石灰石烧后泼上水的情景,受到了启发。
  他带了几个民工,试着在玉垒山一处开凿了一道沟槽,在沟槽里堆上柴火烧,把岩石烧红后泼上冰冷的岷江雪水,岩石噼里啪啦裂开了。
  于是他把民工集中起来,如法炮制。据有关史料记载,用了整整八年,在坚硬的玉垒山开凿出一条宽20米、深40米、长80米称为宝瓶口的水沟。滔滔不绝的岷江水,酣畅地流向了成都平原。李冰的一期工程完工。
  二期工程,即是称之为鱼嘴的分水堤,它修建在岷江的弯道中央,其实就是江中央的一道分水岭,此处水流湍急,特别是洪水季节,水流速度非常快,所以修建分水岭难度很大。一天李冰散步时,看到一个小姑娘在河边洗衣服,突然一个水浪打过来,小姑娘装衣服的竹篓摇摇晃晃要被水冲走,她赶快拣了几块鹅卵石压在竹篓里,竹篓就稳定住了。李冰大受启发,他叫大家编织大竹篓,在竹篓里装满大块的卵石,往江心的弯道处堆码,越堆越多,渐渐分水岭就堆砌成了,成为现在的分水堤。分水堤最前面称为鱼嘴,如今的鱼嘴用钢筋水泥加固了。
  要搞水利工程,需要截流以便施工,但当时截流绝非易事。李冰发明了一种用具叫作“杩槎”,就是把6根木头用竹条缠成一个三角体结构。再把很多杩槎连成一串,这样便于挪动、摆放,而且稳定。然后在榪槎上披上竹席,涂上粘土,成为临时的拦河坝。时至今日都江堰仍在使用槎榪。(图3)
  历经十八年,都江堰终于顺利完工,蜀中地区也从原来的旱涝灾害不断,神奇地变成了风调雨顺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没有大坝,却能够自动分水、自动排沙。都江堰建成后,这一带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无论受乡民烧石灰的启发,还是洗衣小姑娘的提示,在修建都江堰的时候,李冰不断从民间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就地取材,利用当地随处可见的山石、竹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不但降低了成本,也使日后的长期维修,变得非常方便与简单,这也正是都江堰历经2250多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把岷江和成都平原的水渠网络全部打通连接起来,又与长江相通,极大方便了水上航运。秦国的战略物资经岷江,由成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对攻打楚国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于“都江堰”这一称谓历来有些分歧和争论。有人说“都江”就是“成都江”、“成都江上的堤堰”;有人说“都江”在这儿是指成都的府河。其实“都江堰”的“都”是个动词,是“聚集、汇总、围堵起来”的意思,“江”是指岷江,“堰”就是堤堰、堤坝。
  清乾隆时期有一部《灌县志》(“灌县”是都江堰市的前称),认为“都江堰”就是为把岷江水聚拢约束住,建成的一个堤堰。
  都江堰工程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结构,其中包含着多少智慧和科学技术?
  从都江堰整体工程分析,都江堰可分解为三大块:“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图4)
  金刚堤又称为金堤,是指它的坚固。金刚堤前边伸出来的部分像鱼嘴,故称为鱼嘴。金刚堤修建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中央,它的作用有三个:自动分流、自动调节水流量、自动排沙。金刚堤就是分水岭,它把岷江分成了两条水,一条叫外江,通向长江;一条叫内江,通向成都平原。
  “自动调节水流量”,是指“金刚堤”能把水量比较科学地分配到两条江里去。枯水季节的岷江水不是太多,但是枯水期却是春耕的时候,成都平原很需要用水。内江通向成都平原,金刚堤能把六成的岷江水分到内江去,四成水分流到长江。洪水季节,岷江的来水量大,不仅用不完,还容易造成洪灾。这时,金刚堤就把四成的岷江洪水分流到内江,六成排到外江,正好颠倒过来。这就是有名的“四六分成”,也就是治水的三字诀“分四六,平潦旱”。枯水季节六成水到成都平原解决了干旱问题,洪水季节让六成水进入外江,解决了洪涝问题。再有,金刚堤能够自动排沙,也就是著名的“二八分沙”。它能够把80%的泥沙和卵石排到外江去,进入内江段只有20%的泥沙。这是李冰巧妙地利用了一个原理,叫作“弯道环流”原理。
   都江堰建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中央,两岸自然形成成“凹岸”和“凸岸”之势。江水流到弯道处,如果江水很多很急,流到弯道时就形成环流,环流具有引力,主流就冲向凸岸。江水不多时水流比较平缓,就流向了凹岸。
  这是李冰经过反复考察,发现并掌握了水流的弯道环流原理,巧妙利用岷江的自然地势,在关键位置修建了鱼嘴分水堤,让江水实现了自动分流。
  “泥沙淤积”至今是困扰江河治理的世界难题,李冰是怎样做到自动排沙的呢?而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又是如何布局、相互关联的呢?
  岷江的泥沙量很大,洪水季节江水裹挟泥沙冲到弯道口,借用弯道环流的引力,把水下的泥沙冲到了凸岸,比较清的水就从凹岸流走。
  洪水季节岷江水的主流自动冲向凸岸进入外江,而枯水季节没有形成环流,主流就流向了凹岸,流到了成都去。自动排沙就是把80%的泥沙通过弯道形成的冲击力,随水流冲射到外江去。
  洪水季节,60%的岷江洪水排到了外江,40%的洪水进入了内江,但40%的洪水成都平原也受不了,它已超过了成都平原水需求量的4倍,怎么办?李冰又想出了第二个办法,再来一次分流、调节水流量、排沙。也就是都江堰的第二项水利工程:飞沙堰。
  飞沙堰建在金刚堤的下游,再下游就是都江堰的第一期工程,宝瓶口。飞沙堰主要是排沙,是个只有2米多高的低堰。(图5)
  飞沙堰也建在这弯道上,同样通过弯道环流,把泥沙再排除80%,又再除去75%的水流。水流到都江堰的第三处工程也就是宝瓶口时,水势就安全多了。
  取名“宝瓶口”很形象,顾名思义此处是一个宝贵的瓶颈之口,是约束岷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控制区。再者,李冰为什么仅开凿宽20米、深40米、长80米的水道,而不是更大?是他科学地计算了成都平原的用水,开得越宽,进水量越大,成都平原东边会发生洪水。但是开得窄、水少不够用,又会发生旱灾。所以,经过鱼嘴分水堤,经过金刚堤分水排沙,又经过飞沙堰第二次分水,第二次排沙,进入宝瓶口的水都是清流,水流舒缓,取水之利,去水之患,利国利民。
  这就是李冰在治水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高度智慧,全世界为之赞叹的都江堰的核心秘密。那么,神奇的都江堰,又怎样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它的维护方法中还包含着什么样的秘密呢?
  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是很花费钱财的事情,从古到今历来如此,因为水利工程从来就不是能一劳永逸的。大型江河水利工程维护的关键点是“排沙”, 李冰也关注到解决泥沙淤积的问题。
  都江堰经过鱼嘴排沙、飞沙堰排沙已经大部分解决了积沙问题,但还没有完全解决。李冰还有一套后续维护办法,后人编成顺口溜“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就是把滩挖得很深,原来从金刚堤鱼嘴处到宝瓶口这一段的内江,虽然沙石不是太多,但也不能忽视。所以飞沙堰上有一处叫“凤栖窝”,这里是积沙池。这个积沙池是怎么形成的呢?在鱼嘴和宝瓶口之间,有一处“虎头岩”,这里也形成一个弯道。在这里,洪水遇到岩石,要么直接又流入外江,要么就形成了一个沙洲。因此,每年10月就要挖掘一次。挖多深合适呢,李冰计算后,以确保既不发生洪灾也不发生旱灾,按这个标准,埋下一座“石马”(到了明代换成了“卧铁”),这是埋在下边的“深淘滩”的标准深度。
  这就是“深淘滩”,要把凤栖窝的沙挖出运走,以确保内江河道的畅通。
  “低作堰”的“堰”就是飞沙堰,飞沙堰是要保证内江河段第二次排沙,第二次排水,所以这个堰不能太高。高了,洪水第二次不能够分流到外江,可能给宝瓶口造成压力,使成都平原发生洪涝。但这个堰也不能太低,太低,导致水流向外江太多,而向宝瓶口和成都平原供水不足。所以低作堰,堰高2.15米左右合适。
  为什么李冰要在这个地方修建都江堰呢?
  李冰决定把水利工程建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中央,也就是今天的都江堰一带,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是坡度落差的原因。岷江出山口的弯道中央海拔750米左右,成都平原的高度平均为海拔400米~500米左右,之间有两三百米的落差,落差适中,水的流速也合适,便于水利工程建设。
  第二,因为成都平原恰好从岷江出山口的弯道中央一带像一把展开的扇子,在这里建水利工程就像给扇子安了个“扇子轴”。这把扇子就能够展开,像扇子毂似的向北、东、南三个方向辐射,使整个成都平原都能够浇灌。
   第三,在这个地方修建是因为此处是弯道,能够形成弯道环流,在这个地方分成两条水流。利用弯道环流的原理能够自动分流,自动调节水流量,自动排沙。
  由此,证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选址非常科学。
  它体现了一种思维,体现了一种精神。后人将治理都江堰总结为八字格言“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乘势利导”就是根据这一带的山势、水势进行疏导;“因时制宜”就是根据特定的时机制定合适的对策。都江堰水利工程贯彻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实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图6)
  很多历史学家到了都江堰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就是都江堰。有个叫李希霍芬的德国人,这个人就是首提“丝绸之路”之说的人。1872年他来到都江堰,感叹说都江堰是全世界最优秀、最完美的水利工程。是他首次把都江堰介绍到国外。
  邓小平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感慨地说,“真是一项造福万代的工程哦。”
  造福万代的都江堰,师法自然,顺应自然,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凝聚了古代人民治水的经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举世无双的都江堰,灌溉了成都平原 ,灌溉了天府之国,也将永久地灌溉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图7)
其他文献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专业生产金箔,每年出口的金箔,占中国总出口量的近70%。  金箔厂厂长李宝祥的一个业内朋友,在市场上偶然买到了一些乌金纸,就寄来一张样品让他看看。拿到这张纸,李宝祥大吃一惊:竟然和自己厂里生产的一模一样。乌金纸属国家保密项目,不允许流出厂区,怎么可能在市场上买卖?   打金箔,需经过12道工序:化金条、拍叶子、做捻子,打开子……把沉甸甸的金块,做成薄薄的金片。再把金片夹在一张张乌金
期刊
在云南普洱,有人见过用蜘蛛丝做的衣服,并且珍藏了一件。   在当地工作了几十年的郑显文老师便是珍藏蜘蛛网衣服的人。郑老师对这件珍藏多年的衣服情有独钟,他介绍说,这件用蜘蛛网做成的马甲,穿上还很暖和。由于这件特殊材料制成的衣服,在收藏前已经穿了很久,上面有许多破洞,摸起来很扎手,里头还有些树叶子。  面料显得很牢固,没有弹性,这是蜘蛛丝做的吗?经郑老师同意,专家从马甲上取下一小块蛛丝,来到专业纤维检
期刊
翟志刚(中国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神舟七号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问好!请祖国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  时间是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  这是一个举国关注、举世瞩目的时刻。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身着“飞天”舱外航天服顺利出舱。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飘扬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图1)。      (1) 翟志刚顺利出舱,五星红旗在茫茫太空飘扬     这是中国
期刊
什么是低碳?通俗地讲,就是指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    2009年12月7日,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开幕。会议开幕仅仅几个小时,就被冠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会议”、“改变地球命运的会议”等各种重量级头衔。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纵然世界各国仍就减排问
期刊
仿人机器人    现有的机器人无论在外表上与人类有多么相似,它们体内一堆堆杂乱的电线却永远无法与人类体内复杂的器官相媲美。但是,欧洲一支科学家团队正致力于缩小这种差距。他们所研制的一种机器人原型在高度模仿人类的特点。在这种仿人机器人体内,有一副由热塑性塑料所制成的骨架;有一组模仿人类肌腱的驱动器。2010年,科学家们的目标是利用这个原型制造出一种更像人类的实体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可以像我们人类一样对
期刊
成都电视台《相亲进行时》节目记者邹雪,几天来不断接到一位男子的电话,说要为自己的前妻征婚。节目开播3年多,还从来没有碰到过为自己前妻征婚的。    不知情的征婚    这位男子叫曾凡杨,家住成都市郊区。问及征婚事宜,他称前妻并不知道此事,记者没有接受他报名。在遭到婉言拒绝后,他恳请记者到他家里去一趟。他说,也许在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后,记者会明白他这样做的原因。曾凡杨的举动让邹雪感到非常困惑。  记
期刊
夏季的某个周末,丹麦哥本哈根的中心河道吸引了600多名游泳爱好者。从15岁的少年到70多岁的老人,在他们奋力跳入水中的时候,验证的不仅是他们的泳技,还有河水的清洁度。因为几年前由于水质问题,这里的河道还被禁止游泳。    有500多年历史的哥本哈根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最早建成的教学楼带有拉丁文化的印记,庄重而恢宏,但是底楼的窗户却非常低矮,令人奇怪。  哥本哈根大学历史学教授艾文·斯拉兹
期刊
世界上有些动物携带着毒液,它们当中有的因此声名远扬,有些却不为人知。其实,无论是爬行动物还是鱼类,很多动物都有可能携带这种完全天然的生物武器,而且很多毒液是致命的。  在这些携带毒液的生物中,哪一种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有人设计出了一套先进的评估系统,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毒液排名。  它分为五大标准。  第一项是攻击概率。生物攻击你的机会有多大?生活在人口密集地区的有毒生物得分最高。  第二项是攻击性。好
期刊
人类的战争,经历了冷兵器、热兵器到机械化战争的演变(图1)。          (1) 图组:战争形态的演变    发端于上世纪后期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军事变革,是当代各国尤其发达国家综合国力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图2)。      (2) 新军事变革显示了国家综合国力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在边境陈兵百万,没等和敌人面对面交手,就在突然袭来的高技
期刊
象海豹以长长的象鼻而闻名,雄象海豹长达4米,体重3吨。雌象海豹的身型较小,体重大约600公斤。  对象海豹来说,回到陆地上是件辛苦的事。体重使它们很笨拙,不过在水里,它们的行动迅速而优美。(图1)  一年中象海豹会回到陆地两次,一次在10月上岸生育和生育后的交配;另一次是1月份到陆地上蜕皮毛。人们不太清楚其他10个月里它们如何在海洋中度过,这正是科学家要探索的秘密。  克里斯多弗(法国科学家)发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