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捡垃圾交学费,柬埔寨的孩子有多不容易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用话题】教育 环保 意识 珍惜 改变命运
  邦通原本是柬埔寨一个靠乞讨、捡垃圾为生的小孩,对这样的儿童来说,能够进入学校学习是一种奢侈。但在2017年,邦通拿捡到的一袋子废弃瓶盖当学费,成功进了一所学校。而这所收垃圾当学费的学校,也是由“收垃圾的人”用“垃圾”建成的。
  2013年,万迪辞去了酒店经理一职,在柬埔寨金边东北方向湄公河上的达赫岛建了第一所“垃圾学校”——柬埔寨椰子学校。
  学校大门几乎完全由可回收垃圾制成,进去之后,便是两座主要的教学建筑:一座英语教室,一座图书室和计算机室。这两座建筑也是用垃圾建造的:英语教室的墙壁是汽车轮胎,图书室的墙是空酒瓶组装的,地板是酒瓶底子铺的。
  这么多变成宝的“废物”,80%来自学生。这所椰子学校可以容纳200多名学生和5名教师,学生都是居住在附近的孩子,来椰子学校上学不需要交学费,只要按照万迪的要求上交自己收集的可回收垃圾,并在课余帮助万迪保持学校的完好有序即可。
  收集这些原材料也并不困难,因为垃圾在柬埔寨唾手可得。2014年,柬埔寨垃圾产量为31.8万吨。根据联合国开发署驻柬埔寨主任的说法,柬埔寨每天制造的垃圾有9O%是可以再循环利用的。这也与椰子学校建设者万迪的想法不谋而合。
  虽说万迪建的椰子学校已经被赋予了环保的意义,但他建学校的最初目的是希望给柬埔寨贫困乡村里无法接受教育的儿童提供学习机会。
  在柬埔寨,因家庭贫困、学校偏远而选择放弃学业的儿童很多。达赫岛的椰子学校建成后,每天,200多名学生聚集在椰子学校里跟着万迪和几位志愿者老师学习英语和计算机;课余时间,万迪会和学生们一起再度将收集到的垃圾回收利用,制作成地图、人造花等学校装饰品或者卖掉,再将赚来的钱用来继续建设学校。
  几年运营下来,万迪觉得自己的第一所椰子学校运转顺利,可以把这一模式复制到其他教育匮乏、环保意识淡薄的地区。
  2017年,万迪打算为居住在磅士卑省基里隆国家公园山上的孩子建造另一所椰子学校。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学校最终还是成功开起来了。受到社会各方认同的同时,反对万迪的声音也不绝于耳——主要来自学生的家长。
  基里隆山这所学校建成不过一两年,一些家长认为学校开始“带坏”他们的孩子。因为山里的孩子虽然不上学,但干起活来很溜,是赚钱贴补家用的好手,而一去上学便什么都干不了。
  面临这些压力,万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因为学生带给他的感动已经足够让他支撑下去。“这里的几十名学生中,有一位名叫尼古的总是迟到。我训斥他时,他告诉我,他每天必须走3公里才能到学校,有时候还光着脚走。我问他累不累,令我震驚的是他的回答,他说如果这是他唯一能够学习的途径,他永远也不会感到疲倦。”
  (司志政摘自《看天下》2019年第32期)
  【素材分析】柬埔寨的一些孩子缺乏上学的机会,幸好有椰子学校这种公益性质的学校收垃圾当学费,他们才有获得教育的机会。困难并没完全解决,尽管如此,他们却不知疲倦,因为,他们知道教育是改变他们命运的那把钥匙。这些孩子的未来仍旧未可知,但好在,他们已经拥有了一道微光。
  (特约教师 周玉利)
其他文献
作文君  我们深知广大老师在教书育人之余,笔上功夫也十分了得,所以特开辟了这一小块园地,邀请老师们来自由耕种。老师们平时的练笔、创作、生活感悟,或教学生活中发生的趣事,都可以记录下来,交给我们(来稿请发送到邮箱1300990915@qq.com,主题中标明“园丁花园”,一经刊用即奉寄稿费、样刊和刊用证明哦)。这里是老师们自由表达的舞台,到底是种花还是种树,说甜还是说辣,全由老师们做主。作文君退下了
期刊
名师介绍:特级教师,2014年参与高考命题工作,多年参加本省高考语文阅卷工作。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继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的“快闪”红遍祖国大江南北之后,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仅仅上映一周就创造了20多亿元的票房佳绩,成功点燃了国庆档期,让不同代际的观众可以从各自的生命体验出发,在“我”和时代、“我”和祖国的记忆唤醒与情感共鸣中,获得了思想升华。当观众
期刊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里面说到这么一段话,它说:“经常会有钱不够、时间不够的情况,但是坚决不要把这样的话说出口。在忍不住要说的时候也强行咽回去。”  “我觉得这些话无论如何都不该说出口。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内推进事物的前进,是自己的责任。两者都不够的原因,说不定在于自己的生活态度。如果将其归咎为社会的错,世人的错,那你就永远不会有够用的时间和金錢了。”  这段话对我也很有启发。至少在社会合
期刊
【原创押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动”虽然只是一个字,却意蕴无穷。“动”代表了世间万事万物最灵动的姿态。“动”,是新生的喜悦,也是心灵的感动;“动”,是成长的磨炼,也是智能的释放。感动、律动、舞动、惊天动地……每一个词语,都让人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暗藏着生机与活力,改变与震撼。  【审题点拨】  此题与2019年上海
期刊
种点什么吧,在冬天。  不想种花,也不愿种草,就种一棵葱吧,就种一头蒜吧,就种一株姜吧。  我想种的是等待,想种的是温暖,想种的是希望。  在初春,种下的种子,有飘得密密稠稠的春雨和知更鸟珠落玉盘般婉转的啾鸣声陪伴。在盛夏,种下的种子,有饱满的阳光和如西藏锣铃般的蝉鸣声陪伴。在秋日,种下的种子,有熟落的果子和果农们齐欢庆祝的高歌声陪伴。  落在最后的冬日,就连鸟的叫声都像是缺斤少两,冷冷的土地都不
期刊
也许是从小学画的缘故,我对色彩总是敏感些。虽然学的是西洋流派的水粉画,却深陷那意味深长的国画“囹圄”,无法自拔。漫展上满目琳琅,唯独三幅水墨丹青令我无法移步,那画上色彩伴着水墨晕染开来的是一个又一个如泣如诉的故事……  一曰:红  大红的喜服如火,如残阳。袖口用金线绣了复杂烦琐的绲边,皓腕如雪,秀窄的指甲用凤仙花的汁水染了,透着妖冶的朱红色。喜轿外,云翳晕染了妃色;喜轿内,女子十指交叠,颊上晕了胭
期刊
记叙类的文章是考场常见的一种文体,但在阅卷中,笔者常常发现不少考生只钻研遣词造句,而不注意谋篇布局,不注重线索的运用,于是他们的文章不是有分析而无综合,就是有伏笔而无照应,疏漏百出,松散混乱。不管布局,就像驱遣乌合之众去作战一样,即使成功了,也是偶然。那么到底怎样做好记叙文的布局,让文章思路清晰呢?这份线索急救包请接住!  【技法精髓】  线索是谋篇布局的重要手段。线索,就是把文章全部材料连成一个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7年5月31日,肯尼亚人心中的“一号工程”蒙内铁路正式建成通车。蒙内铁路的建设全部采用“中国标准、技术、装备和管理”,是中国铁路全产业链“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②丁秋歌生于1966年,长在河南农村。她在年轻时,从没想过自己还能出国旅游。2018年,52岁的丁秋歌全家借她女儿小张结婚的契机,到泰国旅行。出国之前,女儿小张曾担心过语言问题,小
期刊
躺在照到阳光的缘侧看看庭院,这就是我的心愿。  在倫敦留学中的夏目漱石,在书信中如此发过牢骚:当地没有樱花,即使已经是春天了,都还觉得缺少了什么。加上都是一些无趣的人、事、物,不风雅。如果文明就是像这样,我反而还觉得尚未开化比较有趣。  回到日本后的第一享乐,就是荞麦面、日本米、“穿日本的服饰躺在照到阳光的缘侧看看庭院”。在原野欣赏蝴蝶与莲花也很快乐。  现代似乎也是一样,比起文明的刺激,原始的乐
期刊
【适用话题】人工智能 人类意志 社会发展  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已经是一件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事情了。但是,这对于人类的未来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对此,社会上恰好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即“失业论”和“创业论”。  失业论的观点是说,在未来,人类的工作必然会被人工智能逐渐取代。李开复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智能专家,他曾悲观地预测:未来只有10%甚至更少的人才拥有工作的机会。那个时候,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