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核酸类生物学标志物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9294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蛋白类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抗体类及抗原类,自身抗体类生物学标志物如抗氨甲酰化蛋白、抗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抗瓜氨酸化α烯醇化酶多肽1可监测RA患者病情,有助于早期诊断;抗原类生物学标志物如14-3-3η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主穹窿蛋白等检测可提高对RA的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预测效能.核酸类生物标志物非编码RNA主要包括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和环状RNA等,已被确定为诊断和治疗RA的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KNG1在胃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KNG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生存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胃癌预后列线图。运用miRWalk、TargetScanv7.2及TCGA数据库,预测调控KNG1异常表达的miRNA。通过GSEA富集分析KNG1可能参与的生物学功能。结果KNG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1),且高表达的胃癌患者具有更差的预后(P<0.05)。多因素Cox回归
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动脉硬化和血管搏动性改变、血压变异性改变、脑血流量和脑血管反应性的变化等方面.动脉硬化的发生及血管搏动性的改变会导致高脉动血流流入颅内小血管,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或加重脑部小血管的损害,致使相应的脑部供血区域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逐渐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较高的血压变异性会增加血管壁的应力,导致动脉硬化和内皮损伤,内皮损伤可能会增加小血管的通透性,最终导致脑小血管病的发生,此外还会引起低灌注及微血管损伤,使局部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认知功能.脑血流量的降
急性肾损伤(AKI)、慢性肾病(CKD)与肾癌(RCC)是临床上典型的肾脏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易诱发多种并发症而造成全身性损伤。近年来的研究揭示,色氨酸代谢与抑郁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亦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色氨酸代谢与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及肾癌等肾脏疾病的互作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了靶向色氨酸代谢的肾脏疾病干预策略,以期为肾脏疾病诊断和防治提供借鉴。
目的建立检测沙坦类制剂中N-亚硝基二甲胺(NDMA)和N-亚硝基二乙胺(NDEA)含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方法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经涡旋混匀、低温高速离心、微孔滤膜过滤后进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采用Agilent VF-WAX ms(30 m×0.25 mm,0.25μm)毛细管柱进行分离,程序升温,载气流速1 mL·min-1,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μL。质谱分析采用EI源,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乙胺的线性范围为0~250 ng·mL<
人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子1(MALAT1)作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家族成员之一,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上升,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总体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等密切相关。MALAT1作为竞争性内源性RNA与miR-508-5p、miR-324-3p、miR-126-5、miR-101-3p等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化疗耐药等。MALAT可能作为一种新的结直肠癌生物标志物,并有望作为诊断和预后指标。但MALAT1参与肿瘤发生发展
目的 观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干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型脑干出血患者1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4分,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12 h内复查颅脑CT;术后6个月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 颅脑CT显示,8例血肿接近完全清除(>95%)、4例大部分清除(85%~95%).术后6个月,GOS评分1分5例、2分2例、3分4例、4分1例,其中血肿量≥10 mL者均死亡.结论 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型脑干出血患者临床效果好,但对于血肿量≥10 mL者无效.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肾透明细胞癌转移至鼻腔鼻窦患者病历资料,并检索1993~2020年间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包括本例共有64篇文献76例患者纳入研究,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76例中男61例,女15例.症状出现较多者为鼻出血58例、鼻塞25例,受累部位多在鼻腔52例、筛窦41例、上颌窦22例.无肾癌病史28例,以鼻腔鼻窦转移灶为首发表现.既往有肾癌病史的患者发现鼻腔鼻窦转移灶距离原发灶时间为15 d~27年,平均间隔时间为46
目的 观察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3例(观察组),接受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表柔比星80 mg)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腺癌患者使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m2+卡铂300 mg/m2,1次/21 d;鳞状细胞癌患者使用吉西他滨1000 mg/m2+卡铂300 mg/m2,1次/21 d)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例(对照组),行传统化疗(腺癌患者予以“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 mg/
为了探究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疲劳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心率变异性特征在疲劳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医护人员等高强度作业人员提供有效疲劳预警,本研究对COVID-19疫情中一线医护人员工作时随着疲劳度的增加,HRV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共采集了78例医护人员工作时的心电数据,及其填写的疲劳度问卷量表,提取了不同疲劳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特征指标,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HR与LFn/HFn两项指标在体力疲劳、脑
外伤、先天性畸形等原因会造成上颌骨缺损,但绝大多数上颌骨缺损发生在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术后造成关键解剖结构的缺损,不仅严重损害患者外形美观,而且造成吞咽、言语、咀嚼等功能缺失,使患者遭受身心创伤.因此,上颌骨因解剖复杂性使得修复重建手术成为外科医生面临的最困难的挑战之一.但上颌骨缺损尚未有统一的分类系统和对应的修复方法.此篇综述回顾总结上颌骨缺损分类、修复类型及优缺点、修复方法等,并对上颌骨缺损分类的未来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