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在我国发病情况,及研究此病的发病率与血清胆固醇含量间之关系,对此病的病因学当可有所贡献。本文的主要目的有三:①查明上海地区各病因类型心血管疾患的相对发病率;②将上海地区各种心脏病的相对发病率与上海其他医院,国内其他地区及欧美各国的相对发病率作一比较,并与上海地区白种人心脏病患者各种心脏病的发病率作一对比;③阐明我国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与血清胆固醇
【机 构】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在我国发病情况,及研究此病的发病率与血清胆固醇含量间之关系,对此病的病因学当可有所贡献。本文的主要目的有三:①查明上海地区各病因类型心血管疾患的相对发病率;②将上海地区各种心脏病的相对发病率与上海其他医院,国内其他地区及欧美各国的相对发病率作一比较,并与上海地区白种人心脏病患者各种心脏病的发病率作一对比;③阐明我国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关系。
其他文献
患者(住院号2486),男,9个月,四川内江人。病历由其母及媬姆代述,主诉为腹胀,左上腹发硬四月余,发热、咳嗽20多天。患儿于1956年10月底,生于内江市郊区椑木镇,从未去过其它任何地方。因其母有病,一直托在媬姆家喂养。出生两个月后,发现患儿常哭闹,不好吃奶,经常泻肚。四个月前穿衣服中,媬姆发现患儿肚子异常发胀,左上腹较腹部其它处变硬。此后才注意到患儿精神逐渐不佳,皮肤发黄,20天前因发热、咳嗽
栓闭塞性脉管炎,又名特发性坏疽。是一种较常见的全身性血管慢性病变。主要病理变化是因血管壁内膜发炎,增厚,血栓形成,管腔闭塞,血管周围纤维化而致血流不畅,局部缺血,造成剧烈的疼痛及晚期的坏疽。据一般文献记载,多发于下肢,常侵犯25~4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且男多于女。
渗出性多形红斑(Erythema exudatium multiforme)又名Stevens-Johnson氏综合病征,是一种少见的皮肤发疹,伴有高热,粘膜发炎,如溃疡性口腔炎、重症化脓性结膜炎等全身性急性疾病。
患者(住院号6891),女36岁,吉林省长春市人,业家务,因意识不清已12小时,于1954年6月7日上午11时40分入院。由爱人代诉患者近日精神病复发,在昨日午后9时许,用夹竹桃叶38枚煎水一碗,令患者饮下。于夜11时发病,呕吐一次,内容为食物及水,三小时后呕吐加重,吐物为黄绿色液体,共达十余次。当时无昏迷、抽搐等,亦无大小便失禁。但不言语,意识亦渐不清。于次日晨七时半来急诊,当时因血压测不出,(
近几年来,大叶肺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其死亡率亦较高,约在2-4%左右。所以如何消灭或降低本病的死亡率以及及时抢救中毒性肺炎患者,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问题。
绦虫病在青海地区较多,尤其少数民族因有喜食不熟牛肉之习惯,故发病率更高,绦虫在人体寄生之数量,一般只有一条,在三条以上者罕见。仅就作者复习少数文献记载只有王氏的1例发现了五条绦虫。
患者(住院号36422),女,28岁,职业奶姆,于1956年5月29日因高热三天,全身红斑两天而入院。患者于5月26日开始突然恶寒、高热,伴有头痛、咽痛、全身及四肢酸软无力。曾去卫生所诊治当时除体温39.7℃、咽红外,无其他异常发现。当日接受青霉素20万单位及福白龙2毫升肌内注射,但高热仍持续不退。5月27日发现患者四肢有散在如绿豆样大的红疹,自觉无痒感,于两天内皮疹布满全身,上述症状加重。
消化性溃疡,更恰当的应命名为溃疡病,为临床上很常见的慢性疾病。一般习惯系指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本文分析的复合性溃疡(以后简称本病)乃指同一患者兼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而言。本文根据本院最近十年内所见的41例,加以分析,并针对本病的有关方面,加以概括的探讨。
苦楝片驱蛔虫115例之观察报告 附苦楝片中毒2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