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划油与走油的区别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端午节,是小长假的第一天。同乡刚入行的几位年轻厨师知道我在故乡休息,特到我家中求教一些烹调知识。其中提出一个“滑熘鸡片”的鸡片过油与“黄焖鸡块”鸡块的过油,有什么区别的问题。乍一听到这个问题时,感到好回答。可仔细思考了几遍,又感到问题比较复杂,三言两语很难讲清。我想起了我刚入厨行时,同样遇到过这个问题,后来通过学习有关资料才搞通了。
  “滑熘鸡片”与“黄焖鸡块”的初步加热虽然都是用油脂作为传热介质进行的,行话叫过油,但它们所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过油方法,即划油与走油两法,这两种过油方法本身就有着严格的区别。这个问题对没有参加过严格培训的年轻厨师来讲,的确是个难题。为此笔者根据主要谈话内容,进行了文字上的整理,汇编成此文,寄往能够帮助烹饪者解惑答疑的《烹调知识》,想通过她的介绍,为遇到同样问题的年轻厨师们排忧解难。
  “滑熘鸡片”与“黄焖鸡块”用的是两种过油方法,这就必然有两种不同的概念。概念是对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产生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单从烹调层面上讲,过油一词包含着两种概念,一是指油炸、油浸等烹调方法。二是指用油作为传热介质,对烹调原料进行初步熟处理。原料的初步熟处理的过油方法中,又分为两大类,即划油和走油法(本文仅谈初步熟处理中的划油与走油法,暂不谈烹调方法)。
  划油,又称滑油、拉油,是指用中火力、中油量、温油锅,将原料放入油锅中迅速划开,划散成半成品的一种熟处理方法,“滑熘鸡片”的过油就属于这种过油方法。
  走油,又称跑油、油炸。是指用大火力、大油量、热油锅,将原料炸制成半成品的一种熟处理方法。“黄焖鸡块”的炸制就属于这类过油方法。我们搞清了划油与走油的各自概念,也就为找出它们之间的区别找到了依据。笔者认为,其区别主要表现如下:
  
  一、取料和料形上的区别
  
  划油取料范围较窄,主要取用很嫩鲜的鸡、鸭、鱼、虾或猪、牛、羊、兔等嫩鲜部位的原料。走油取料范围较广,用料除以上所指的品种外(性质适合老嫩适中的动物性原料),还可取用豆腐、土豆、茄子等植物性原料。划油的原料必须加工成较薄、较细、体积小的形状,如薄片、细丝、小丁、细条等,这样才能使原料在加热中快速成熟,快速出锅,进而保证半成品滑嫩的口感要求。走油的原料不需绝对的加工成形,如整鸡、鸭、鹅、鱼等即使需经刀工处理后,原料形状也是较大的块、大条、大厚片等,如鸡块、750~1000g左右的整鱼,大厚猪肉片等。
  
  二、用油量和油温上的区别
  
  划油的油量与原料的比例是3:1,这个比例正好使油淹没原料,能使原料同时受热成熟。划油下料是在油温三、四成热的幅度内进行的(80℃~110℃),绝对不能用五成热以上的油温(140℃以上油温)划制原料。因为在这种温度中,原料表面所带有的淀粉浆马上煳化凝固,极易造成原料粘结,划不开,外焦而内不熟的现象出现,失去了制品滑嫩的成菜特点。走油油量与原料比例是5:1。走油的意思含有原料下入热锅后,要有充分翻动变位的余地,使原料在加热的锅中能不断活动,达到上色一致,成熟一致的要求。走油用的是较高油温的过油方法。一般油温要达到六七成热时(140℃~170℃),原料才能下锅炸制,有的原料还要进行复炸。因为这类炸法油温较高,能迅速蒸发原料表面或内部的水分,使原料达到定色、定形,酥脆或外酥内嫩的效果,为下一步的正式烹调做好了准备。
  
  三、用浆、糊和半成品色泽上的区别
  
  划油原料大都要上浆,它是利用淀粉遇到高温后发生糊化,蛋白质变性凝固,使原料表面披上一层较薄的保护膜。保护膜的作用是使原料不直接用油接触,使原料内部的水分与营养素不能溢出,而保持半成品细嫩柔软,质感。因为用于划油的油料要求洁白干净,加上所用油温低,加热时间短,被划原料不易上色,所以半成品表面多为本色和白色,而且有一定的亮光。走油的原料大都不挂糊,直接进入热油锅炸制成熟或半熟,如整鸡、鸭、鹅、鱼、大块肉类等。少数原料要挂糊,而不能上浆(浆稀适合上浆,糊稠适合走油),如“四喜丸子”、“山东松肉”等,就是挂糊走油的实例。走油原料根据成品色泽的要求,在炸制前就进行了着色处理,再说走油的原料加热时间长(有的要复炸),油温又高,所以被炸的半成品表面都有一定的色泽。如红、黄色、金黄色、淡黄色等。
  
  四、在操作工艺流程上和适应烹调方法上的区别
  
  划油工艺流程是:净干油锅上中火灶上-放入净油,加热到四成热-倒进油盆-净油锅上中火略烤-重新倒入温油-速放原料下锅划散,轻轻搅动-原料浮到油面片刻后捞出-沥干余油备用。划油后的原料主要适应旺火速成的炒、爆、烹等烹调方法。走油工艺流程是:净干油锅置旺火上-放油加热至五六成热-放入原料加热(挂糊原料要分散下锅)-翻动原料变位-原料上色或外焦里嫩时捞出(挂糊原料要炸熟,有的要复炸)-捞出沥余油备用。走油加热的原料,主要适应中速成菜的烧、烯、焖、炖、蒸、煨等烹调方法。
  另外,划油与走油在操作要领上也有着严格的区别。不过,我在以上谈出区别点时,已穿插讲明了这个问题,现在就不再赘言了。找出划油与走油的区别,目的就是为了准确把握住这两种过油方法,烹调出合格的菜品。
其他文献
高考作文的全过程,在审题、联想之后,应是:整体思,列纲定局。整体构思,指的是:如何安排文章的结构,找到恰当的表现形式。这是作文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不少考生朋友临场作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交叉极化结合魔角旋转技术13C核磁共振研究了纤维回用次数对其超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纤维相比,经过1次、3次和5次回用后的纤维素分子间氢键O(
以辛酸亚锡(Sn(Oct)2)作为催化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反应时间的聚乳酸(PLA)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的共混物,通过扫描电镜、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热重分析、动态力学分
<正> 这是一篇辩驳性的文章。苏秦是战国时期出色的外交家。他一方面在为燕王效力,一方面还要提防政敌的拆台。苏秦从“燕王不馆”,敏锐地判断出“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利用型腔体积可控注塑发泡装置制备不同体积膨胀率的聚丙烯和聚丙烯/有机蒙脱土(PP/OMMT)复合材料发泡试样,探究了不同体积膨胀率下聚丙烯发泡行为。结果表明,在较高的体积膨胀
<正> 在上一期《作文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环节》一文中,我们谈到,培养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作文教学,应以实现创意构想的合理化为重点。那么,靠什么才能实现创意构想的合理化呢?我
<正> 历史高考中的材料型试题,是近年来历史高考命题中引人注目的一类题型,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试卷的整体水平。 2000年历史高考试卷中的材料型试题,尤其是材料解析题(38题
对北京市普通工薪阶层家庭与流动农民工家庭儿童的课余世界进行田野对比考察发现:城市父母注重以家庭、学校及培训机构三者相结合的文化逻辑方式对儿童进行“协作培养”,而农
<正> 英国布鲁奈尔大学讲师安森宣称,如能将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存储器,现有的个人计算机将发生巨大变化。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十分独特的性能。无论如何扭曲它,只要到达某一特定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