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玉米典型复合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损失评估

来源 :灾害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复合农业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增大。为实现复合农业气象灾害对玉米生长过程影响的定量评估,基于多个单一指标综合识别的玉米复合农业气象灾害历史实况和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1987—2013年辽宁玉米复合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损失。结果表明:1987—2013年辽宁玉米生长季,有22年受到多发育期干旱影响,其平均气象NPP损失率为7.1%,有12年受干旱+低温冷害复合影响,其平均气象NPP损失率为3.5%,多发育期干旱灾害对辽宁玉米造成的影响高于干旱+低温冷害;通过对典型年和典型站点辽宁玉米复合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损失的分析,均发现玉米拔节期之前遭受灾害的影响可能在生长季中后期有所缓解,而拔节期之后遭受的严重灾害难以恢复;复合灾害影响损失率主要与灾害发生时段和程度有关;对辽宁玉米生产力影响最大的复合灾害是多发育期干旱,造成的损失普遍高于单发育期干旱;干旱+低温冷害复合造成的损失普遍高于单一冷害但低于单一干旱,干旱+低温冷害和单一冷害造成的影响均较小。由于复合农业气象灾害对玉米生长过程的影响机理复杂,多个单一指标无法直接判别复合灾害造成的叠加影响,而利用气象NPP损失指标,能够直接判别灾害损失程度,可为复合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提供手段。
其他文献
针对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故障定位难度大、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首先,在边缘侧对端侧的故障电流信号进行Stockwell变换(Stockwell transform, ST),并通过不同故障馈线计算出总谐波畸变率,然后通过故障信号的ST系数提取特征,实现对线路故障检测就地预处理。最后,通过云侧的深度信念网络学习提取不同故障的特征属性对故障进行属性分类,然后
学位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获取方式越来越多,获取速度也不断加快,加快了信息时代的来临。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社会热点问题有了深入且直接的了解,而社会热点问题也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诸多影响。基于此,通过探讨思政教育中社会热点问题的主要价值,有助于应对信息时代的新挑战、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思政教育开展方向,然后分析了思政教育中社会热点问题的应用问题,通过强化社会热点问题的收集与筛选、
<正>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段史事在以往教材中分三节课叙述,如今《中外历史纲要(上)》将之合并成一节课,即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节课在教科书中占了7个版面,大小文字加起来约5000字,课文辅助栏目13个,插图11幅,课后还有“问题探究”。《教师教学用书》将课文第一、二、三子目列为重点,第四子目列为难点,可适当展开;
期刊
围绕高职院校的教育类型定位和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价值塑造、知识与技术技能传授、能力培养三个维度,厘定《肉制品加工技术》课程思政目标。通过“智能+”赋能,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重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活动、优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期为新时代食品智能加工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2021年3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仍旧延续了近年来积极主义刑法观的立法风格,这固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刑法的规制与引导职能,展现立法者对公众关切的积极回应,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可以预见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忽视。如因入罪门槛过低导致司法资源过量消耗,给轻罪者带来刑后歧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营商环境;“刑法万能主义”作为一种“偷懒式”思想,模糊了刑法作为“最后一道防线”与其他部门法之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通过融入建党精神教育,能够对陶瓷艺术设计这个专业单一的高校思政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补充,形成专业协同效应。本文从高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建党精神元素的实践成效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将陶瓷艺术融入建党精神的路径探索。
<正>瑞士是传统旅游强国,也是最早形成旅游业态的国家之一。世界经济论坛(WEF)《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显示,瑞士在全球旅游竞争力榜单中长期排名前10。其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经验,可为海南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提供参考。瑞士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特点纵观这些年瑞士旅游业国际化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高度外向型的市场导向。瑞士人口只有850多万,这就决定了瑞士旅游业长期保持稳定发展必须寻求境外客源支撑。20
期刊
当代刑法立法践行的积极刑法观,有社会根据、政策根据和民意认同。从技术层面看,积极刑法观是通过增设新罪或修改旧罪之构成要素实现的,且以无实害结果犯罪的面相呈现。《刑法修正案(十一)》是典型的践行积极刑法观的立法,且以行为犯、危险犯和情节犯等面相回应社会之需,并以保护公共安全、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管理秩序和国家军事利益等集体法益为重。与消极刑法观相比,积极刑法观的实质是朝向未来的预防理念。积极刑法观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