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计算机联锁软件设计

来源 :铁路计算机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p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简化联锁软件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提出了一种模块化计算机联锁软件设计方法.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将道岔、信号机、轨道区段等设备设计为不同的程序模块,利用多态性和绘制语句等完成联锁软件站场界面的绘制,使用鼠标拖动各设备相应的程序模块完成联锁软件表示层的绘制,生成单链表站场数据结构,并采用递归算法进行进路搜索,完成联锁软件的设计.将文中提出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应用于某车站的联锁软件设计,对比两种方法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所用时间,所提设计方法总时间节省了约30%,提高了设计效率.
其他文献
为科学合理地选择高速铁路Wi-Fi车地通信最优建设方案,以典型线路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车地通信影响指标,提出一种改进的集成赋权方法,首先基于有序加权平均(OWA)算子计算指标得分与其位置间比例关系衡量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拉开档次的差异驱动模型获取权重系数,并对两种赋权结果进行集成组合,最后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计算指标间加权关联度.将车地通信方案比选抽象为不确定多属性决策问题,分别从3种高速铁路Wi-Fi车地通信备选方案中选取12个定性、定量指标,构建高速铁路车地通信方案比选评价体系,确定了现阶段基于运营商公网
旅客列车开行效益评测模型是评价铁路企业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是否可行的重要参考,将旅客列车担当收入、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通过合理的分摊方式归集至单趟客车,实现单趟客车月度盈亏结果的查询和比对,为指导客运部门开车提供数据支持.模型依托旅客列车开行效益评测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分类确定成本分摊原则,实现单趟客车测算依据的一致性,使得同一趟客车各年数据的比对分析和同方向旅客列车的分类分析变得更加准确和快捷.该系统在既有客车盈亏测算的基础上还实现了预计开行客车改变开行方式后的比选,为灵活开行旅客列车提供便利,测算模型将逐渐成
对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组织管理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针对组织管理存在的七大问题,围绕安全、质量、进度三大目标,基于铁路局集团公司层面,提出构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组织管理标准化体系所要注意的“七化”,即规章制度体系化、全程管理流程化、工作内容模板化、管理方法系统化、现场管理闭环化、管理末梢精细化、管理平台信息化,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突出责任分工、过程控制、注意事项、工作标准,把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涉及的要素、环节、领域,按照其内在联系整合
交通设施是区域之间资源要素空间交换的核心载体,交通可达性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空间指向的重要因素.基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可达性系数、经济潜力指数等指标,分析高速铁路发展对成渝地区交通可达性的影响;采用经济引力模型测算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条件下的经济联系强度,探讨交通运输条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高速铁路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成渝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区域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量的提升存在明显的“廊道效应”,成德绵城市带和成渝发展主轴沿线城市受益较多;高速铁路改
延时运营作为一项新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生产需求,旨在通过选择网络中部分线路在其常规运营结束后继续运营一段时间,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夜间出行需求和运营管理部门的某些特定延时运营目标.研究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延时运营为背景,从社会经济发展、夜间公共交通服务需求等角度分析了延时运营的必要性;以上海地铁网络为例,从客流的增长性、周期性和不均衡性3个角度研究了网络夜间客流规律;从乘客出行特征、运输组织特征和网络可达性角度分析了网络延时运营时段的运营特征;最后,基于延时运营时段网络需求和供给特征,从网络延时运行计划的综
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采用走行轨回流会产生杂散电流,影响沿线金属管线、土建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为彻底消除杂散电流的危害,经过研究采用架空接触网加专用回流轨系统方案,可消除杂散电流长期对沿线金属管线的不利影响,有效降低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动车组空调系统长期运行且与外界环境关系密切,其系统可靠性受运行环境影响较大.为研究其在环境因素影响下的运行可靠性,文章在统计分析CRH380B型动车组空调系统故障数据与运行地区的环境监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主要环境影响因素,在空调系统固有可靠性的基础上引入环境因子,对运行可靠性进行建模,并通过环境危害性矩阵对环境因子进行计算,得到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空调系统可靠度曲线,为复杂环境下动车组空调系统的建模和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为了分析膨胀性岩石基坑支护桩体水平位移情况,以成都地铁某膨胀性岩土基坑为研究对象,在围护桩内预埋测斜管,使用活动式测斜仪观测围护桩各深度的水平位移变化;通过对桩体水平位移和钢支撑轴力监测数据统计和分析,总结桩体水平位移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由于膨胀性岩土的不良地质特性,基坑桩体水平位移变形普遍较大,累计变化值超控制值,监测预警频繁且由于桩体嵌入深度不足,桩底极易发生“踢脚”变形,说明膨胀性岩土基坑桩体水平位移监测时应充分考虑岩土的膨胀性,采取一系列专项措施,保证基坑安全.
我国省会城市多处于铁路枢纽,研究省会城市的铁路通达性,对于调整列车运行图方案、改善旅客出行体验、优化铁路网布局、指导远期线路规划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既有的城市通达性度量方法及其适用性进行分析,结合我国铁路网发展格局和态势,提出一种新的省会城市铁路通达性度量指标—省会城市铁路通达性指数;利用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历史数据,对2012~2021年我国省会城市的铁路通达性变化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各时段省会城市铁路通达性变化的原因及趋势,精准识别在铁路通达性方面与相邻省会城市存在
文章描述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中行车资源管理方法,包括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交叠检查方法和回收方法.针对列车自主进路和自主防护时因通信延时和丢包产生的安全问题,提出了行车资源的交互方法,具有使列车直接申请并独立持有进路和进路防护区段范围上的行车资源的功能,达到了交互快、安全性高的目的.针对在行车资源交互时,因行车资源丢失而阻碍列车正常运营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回收方法,具有检查资源丢失原因并分别回收的功能,实现在丢失的资源后恢复列车正常运营的目的.针对因为同一区域行车资源同时被多列列车持有而造成列车运行安全风险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