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54-01
校本研究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切合学校特点,以改进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着的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主题,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扎实有效的校本研究顺应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阶梯,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撑,是保障新课程实施与推进的策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育质量不尽人意。教师往往只有报怨,没有想着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的要求,也应是教师的追求。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形势的逼迫,问题的凸现,激发了教师的校本培训需求。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我校校本研究呢?
一、以课题为载体,推动校本研究
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是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是提升教师教学理念,以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为主要目的的实践研究。以课题研究為载体进行校本研究的好处是:把教师的工作纳入理性层面,变被动为主动,让教师在主动探究中学习,促进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校本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最佳方式。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每周都推出一至二节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研讨课,请骨干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每周召开课堂教学改革专题会议。教师们深刻体会到了“做然后知不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进行课题研究教师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中,教师的观念也有了提升,学校校本研究也有了抓手,良好的文化舆论环境,让教师每时每刻都体会到竞争的激烈,从而产生危机感、紧迫感,当然更感受到校本研究的重要性。
二、通过课例分析,做实校本研究
教学课例分析的呈现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条传统途径,也是校本研究背景下同事互助指导的一种基本形式。由于课堂是一个复杂的情境,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加之课堂上的许多事件往往稍纵即逝,现场观摩难以把握教学全貌,因此,专家或同行的评价,都是围绕课例分析的主题与焦点、结合课堂的事件或情节展开的,为沟通理论与实践,各抒己见,实事求是,坦诚交流,提供多元观点,为授课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借鉴。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周的课堂教学课例分析,都围绕着如何“培养兴趣、合作探究、高效课堂”这一主题。它不仅融合了课例研究的优势和长处,而且这种研究活动都有一个明确主题,避免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而且每次课例分析,所有数学组的教师都参与。由于课例都是教师自己设计及参与的,体现了教师的双重角色,即既是学者、又是教者。由于“课例分析”是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教师要全过程的参与,就必须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否则就无法与人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编写意图,编排特点,学习的重难点,隐含的思想方法,呈现的教与学的方式及习题的练习功能等都要进行研学,做到了然于胸,并且运用自如,这样才能为参与研讨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此这般,也激发了教师研究教材的兴趣,诱发了教师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能针对自身的教学问题,真正作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所以说通过课例分析,可以做实校本研究,从而促进教师从校本研究中得到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达到有效的交流、分享与合作,使教师在互动中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能。
三、以行动和反思为校本培训教师的主要行为特征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学校有改革的实施方案,具体到承担改革重任的教师那里,就是教师自己要制定改革行动方案,又由于教师的行动方案不可能面面完善以及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需要教师不断地对改革行动作出反思,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教育尤其需要反思,因为它着力于同一个对象身上而绝少的改正机会。教学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后记,可以是随笔,可以是总结。学校对教师教学反思的要求是形成于脑际,诉诸于文字(也就是撰写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改进在细节。通过反思,尤其是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学校适时的提出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论断,并以此要求和引导大家增强责任心,关注细节,做好细节,做足细节。学校适时的开展了教育教学的集中反思。我校在教研活动中、课例分析中,让教师交流教学反思,与大家一起分享。从中我们体会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反思,善于反思,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与提高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加快教师自身的全面成长,也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了。因而,行动和反思应该成为这种校本培训模式教师的主要行为特征。
四、完善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评价体系
为完善我校教研制度和评价体系,我校骨干教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在原有的《课题管理办法》上重新修改,将规定细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制定出《学校小课题研究研究管理办法》,从而使得校本教研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还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起一套有激励性的校本教研评价体系。为了确保各科组定期举办科组、级组教研活动,我校推出《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成为教学常态,以共同研修教学理论,讨论教学问题。
五、利用校本教研网络平台,评价校本教研活动有效性
校本教研的活动成果的体现与评价是一个重难点。如何评价教师参与校本活动的有效性一直是课题组成员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网络平台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目前我校建有两个微信群,作为日常教研活动讨论的主要渠道,每天就学校新闻、教学动态、课堂反思等做交流分享,另外还有校园网的教研论坛尚在建设当中。网络具有开放性、过程性、交互性等诸多优势,从其它学校的经验来看,网络平台能为校本教研提供很好的支持。
1.利用网络平台可以调查、了解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使之成为校本教研活动主题的一个重要来源。
2.网络平台可以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评价表。
从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的发布,主持人的发言材料、研讨活动的过程性记录、教师会后的跟帖,专家与同行的点评,点点滴滴都可以记录在网络平台上。这些都可以作为校本教研活动有效性的依据。从教师的参与数量、反复数量可以判定一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设计是否有效,也可以评价活动主持人的活动设计水平和组织能力,从教师个人的发言数量与质量可以评价个人参与活动的有效性,从教师回帖的数量评价活动质量。
总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思想观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理性要求自己,不能满足简单地完成一节的教学任务,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地构建一个个有生命力的课堂,我们的课程改革就离成功不远了,我们的教学反思就真正收到了应用的效果。让我们更加努力,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系2018年度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zkjy18024004)研究成果。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54-01
校本研究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切合学校特点,以改进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着的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主题,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扎实有效的校本研究顺应了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满足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阶梯,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撑,是保障新课程实施与推进的策略,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育质量不尽人意。教师往往只有报怨,没有想着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学校的要求,也应是教师的追求。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形势的逼迫,问题的凸现,激发了教师的校本培训需求。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我校校本研究呢?
一、以课题为载体,推动校本研究
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是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是提升教师教学理念,以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为主要目的的实践研究。以课题研究為载体进行校本研究的好处是:把教师的工作纳入理性层面,变被动为主动,让教师在主动探究中学习,促进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进行校本研究,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最佳方式。在课题研究中,我校每周都推出一至二节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研讨课,请骨干教师参与听课评课;每周召开课堂教学改革专题会议。教师们深刻体会到了“做然后知不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进行课题研究教师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师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在学习中,教师的观念也有了提升,学校校本研究也有了抓手,良好的文化舆论环境,让教师每时每刻都体会到竞争的激烈,从而产生危机感、紧迫感,当然更感受到校本研究的重要性。
二、通过课例分析,做实校本研究
教学课例分析的呈现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一条传统途径,也是校本研究背景下同事互助指导的一种基本形式。由于课堂是一个复杂的情境,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加之课堂上的许多事件往往稍纵即逝,现场观摩难以把握教学全貌,因此,专家或同行的评价,都是围绕课例分析的主题与焦点、结合课堂的事件或情节展开的,为沟通理论与实践,各抒己见,实事求是,坦诚交流,提供多元观点,为授课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效借鉴。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周的课堂教学课例分析,都围绕着如何“培养兴趣、合作探究、高效课堂”这一主题。它不仅融合了课例研究的优势和长处,而且这种研究活动都有一个明确主题,避免了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而且每次课例分析,所有数学组的教师都参与。由于课例都是教师自己设计及参与的,体现了教师的双重角色,即既是学者、又是教者。由于“课例分析”是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教师要全过程的参与,就必须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否则就无法与人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编写意图,编排特点,学习的重难点,隐含的思想方法,呈现的教与学的方式及习题的练习功能等都要进行研学,做到了然于胸,并且运用自如,这样才能为参与研讨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此这般,也激发了教师研究教材的兴趣,诱发了教师学习的内驱力,使他们能针对自身的教学问题,真正作一些实质性的研究。所以说通过课例分析,可以做实校本研究,从而促进教师从校本研究中得到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达到有效的交流、分享与合作,使教师在互动中生成智慧,提高教学效能。
三、以行动和反思为校本培训教师的主要行为特征
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学校有改革的实施方案,具体到承担改革重任的教师那里,就是教师自己要制定改革行动方案,又由于教师的行动方案不可能面面完善以及在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性,需要教师不断地对改革行动作出反思,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教育尤其需要反思,因为它着力于同一个对象身上而绝少的改正机会。教学反思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课后记,可以是随笔,可以是总结。学校对教师教学反思的要求是形成于脑际,诉诸于文字(也就是撰写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改进在细节。通过反思,尤其是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学校适时的提出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的论断,并以此要求和引导大家增强责任心,关注细节,做好细节,做足细节。学校适时的开展了教育教学的集中反思。我校在教研活动中、课例分析中,让教师交流教学反思,与大家一起分享。从中我们体会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反思,善于反思,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与提高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从而加快教师自身的全面成长,也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了。因而,行动和反思应该成为这种校本培训模式教师的主要行为特征。
四、完善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评价体系
为完善我校教研制度和评价体系,我校骨干教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在原有的《课题管理办法》上重新修改,将规定细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制定出《学校小课题研究研究管理办法》,从而使得校本教研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还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起一套有激励性的校本教研评价体系。为了确保各科组定期举办科组、级组教研活动,我校推出《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成为教学常态,以共同研修教学理论,讨论教学问题。
五、利用校本教研网络平台,评价校本教研活动有效性
校本教研的活动成果的体现与评价是一个重难点。如何评价教师参与校本活动的有效性一直是课题组成员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网络平台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目前我校建有两个微信群,作为日常教研活动讨论的主要渠道,每天就学校新闻、教学动态、课堂反思等做交流分享,另外还有校园网的教研论坛尚在建设当中。网络具有开放性、过程性、交互性等诸多优势,从其它学校的经验来看,网络平台能为校本教研提供很好的支持。
1.利用网络平台可以调查、了解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使之成为校本教研活动主题的一个重要来源。
2.网络平台可以成为校本教研活动的评价表。
从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的发布,主持人的发言材料、研讨活动的过程性记录、教师会后的跟帖,专家与同行的点评,点点滴滴都可以记录在网络平台上。这些都可以作为校本教研活动有效性的依据。从教师的参与数量、反复数量可以判定一次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题设计是否有效,也可以评价活动主持人的活动设计水平和组织能力,从教师个人的发言数量与质量可以评价个人参与活动的有效性,从教师回帖的数量评价活动质量。
总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思想观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理性要求自己,不能满足简单地完成一节的教学任务,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地构建一个个有生命力的课堂,我们的课程改革就离成功不远了,我们的教学反思就真正收到了应用的效果。让我们更加努力,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系2018年度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中学数学校本教研的方法与途径研究》(zkjy180240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