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转型中的“八二宪法”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ming6946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今年是“八二宪法”三十周年。“八二宪法”既是一种“回归论”意义上接续百年中国共和主脉的政治决断,也是一种继承革命遗产而遵循渐进与演化逻辑的改革宪法。它保留了诸多的体制旧原则,也开创了改革时代以“修正案”为中心的“新宪法精神”,丰富而庞杂,延迟决断的痕迹浓重,实践理性的逻辑凸显。在改革三十年后的今天,如何更加完整科学地理解“八二宪法”的精神原则、体制结构、制度安排、权利体系及其动力法则?如何灵活运用比较宪法的理论成果来解释“八二宪法”的演变趋势?如何寻觅以“八二宪法”为基本制度依托的中国宪政转型之路?鉴于此,我们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共同邀请了国内宪法研究领域的几位青年新锐做了一组笔谈以期深化理解,凝聚共识。
其他文献
—民粹主义与“民主的悖论”  二○二○年新年伊始,英国脱欧终于尘埃落定。昔日的大英帝国转身离去的侧影或许让不少人黯然神伤。有人感伤之余反思今日之果,大概又要追溯到新世纪以来在欧美声势日隆的民粹主义。认为正是具有盲目排外、群氓躁动等一系列非理性政治特征的民粹主义,推动英国最终走向了逆全球化的歧路。这种理解恰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最近二十年搅动欧美民主的民粹主义政治的主流看法。民粹主义的初衷或许是以民为 “
一七七六年夏天,休谟在爱丁堡他的新居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他在爱丁堡的朋友们为失去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友人而痛惜。亚当·斯密因需要照顾生病的母亲而不能守在休谟身边,但是他与休谟以及负责照顾休谟的医生和家人保持着密切联系。斯密除了关心这位即将失去的最亲密的朋友之外,还承担着协助休谟完成其自传的使命。休谟的去世不只牵动着亲人和朋友的神经,遍布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休谟的敌人也在此时屏住了呼吸,关注着这个享有盛
“这是地球上最美丽的地方。”《大漠孤行:荒野一季》(Desert Solitaire:A Season in the Wilderness)开篇第一句这样描写沙漠。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爱德华·艾比(Edward Abbey,1927-1989),以描写美国西南部沙漠的宁静与壮美而闻名,他的代表作《大漠孤行》出版于一九六八年,以其有关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新观点以及独特的文学魅力,引起了很大反响,被誉为美
“单郭”一词,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二卷中有杂迹,谨疏注如别,恐未允愚衷,并窃所摹者,亦以上呈。近十余日,情虑悚悸,无宁涉事,遂至淹替,不宜复待填毕。余条并非用意,惟《叔夜》《威辇》二篇是经书体式,追以单郭为恨。”  丁酉五月,在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意大利访问学者毕罗召集的《中古书法与政教研究:收藏复制与传播》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史睿提及“单郭”问题,余指為笔画单细。
英国诺丁汉大学图书馆编号MS Mi LM2的馆藏,是一本十三、十四世纪英国学校里常见的语文教科书:古旧斑驳的手抄羊皮纸册子,高二十二点五厘米,宽十五厘米,八十三叶皮纸,计一百六十六帧书写页面,搁膝间也适宜读记。写本似遭过雨浸,几经缝补仍有残缺。小心翻开,每一帧的文字布局均呈“回”字形,拉丁文课文写在小“口”里,十余行工整清晰的正体(textura)隔行排列,只占页面中央偏上一小块;因此周边大“口”
我跟几个朋友合编高中“国文”教科书,每一课完成初稿后都要仔细讨论。有一次讨论苏轼的《念奴娇》,我对初稿的某些注释有意见,但主稿者对我的看法也不同意,有点相持不下。我问他,参考过大陆学者的注释吗?他说,看过几本,讲法跟他的比较接近。回家后,我查阅了大陆出版的几种词选、几种苏轼选集,还有两种东坡词全集校注本,果然发现,没有一种的说法和我相同。从我自以为读懂这一首词到现在,三十多年了,才第一次发现,原来
梁雪《从题壁诗到“西山远眺”》(《读书》二0一九年三期),以五台山佛光寺南配殿的两首题壁诗为缘起,解说此寺的选址与环境设计诸问题。文章角度新颖,读后给人启发。文中抄录了这两首诗(见121页),南配殿墙面右边一首,其中一联抄作:“天天媚蝶穿林到,灼灼迎蜂驾山来。”诗不高明,也不艰涩,但乍读之下,仍觉费解。  问题出在“天天”上。《诗经》“周南”之《桃夭》,并非冷僻的篇什,此篇起首两句即是“桃之夭夭,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钱玄同、刘半农、胡适、周作人、鲁迅对梅兰芳颇多微词。一九二九年,《文学周报》第八卷刊发《梅兰芳专号》,西源(郑振铎)发表《打倒旦角的代表人物梅兰芳》一文。可见,梅兰芳是作为旧文化的代表被文化新锐所排斥。尽管对梅兰芳的批判不等于对旧戏曲旧文化的批判,但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重合度。十年之后,当年攻击梅兰芳的刘半农又为《梅兰芳歌曲谱》作序说:“我们对于旧剧,已不必再取攻击的态度,非但不
方国瑜先生是西南著名史家,被誉为“南中泰斗,滇史巨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方先生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研读,一九三三年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毕业,曾师从钱玄同、陈垣、刘半农、赵元任、李方桂诸大家,最初治校勘、音韵、古文字之学,后来受边疆危机之感召,始专攻西南边疆民族史地研究。他自一九三六年任教于云南大学始,长达半个世纪,几乎凭一人之力开创了云南大学的中国民族史、中国边疆学、历史文献学
“樗蒲锦背元人画,金粟笺装宋版书”。有这样的雅藏,兼得雅室明窗,小语春风,恐怕已是今人难得躬逢的一种雅遇。不过,虽为粗人,也不妨碌碌之中偷半日闲,偕一二好友,逛逛琉璃厂。在沧痕遗沈间仿佛有凌烟经眼,也略微知会古人所津津乐道于“柔篇写意”的那种滋味。固然是“门外”徘徊,一时也小有悠然。  转思藏书读书之乐,李清照《金石录·后跋》有“甘心老是乡矣”的话,其体会亦非个中痴人所不能道:“故虽处忧患困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