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水存起来
到过沙漠地区的人都知道,建在沙漠里的房子一定会配有一个储水池,而有些动物也有“储水池”,只不过藏在了身体里。
沙漠龟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巨型陆龟将水存在了膀胱里。遇到下雨或者碰见有绿色植物可吃的时候,它们就会把膀胱“盛”满水。它们的膀胱壁是透水的,等到没水喝的干旱时期,就可以从膀胱里取水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葛兰·维士伯提醒人们在搬动这些大家伙时可要小心点,“你要是老折腾它,它就可能会撒一大泡尿出来,你等于是把它的水壶给打翻了。”
澳大利亚的储水蛙存水的地方可不止一个,身体组织和膀胱都可以存水,全部盛满时能装下2倍体重那么多的水,可以5年不用喝水!不过太能“装”也有个问题,那就是沙漠里的其他“居民”——包括蛇、鸟类、大型蛙类、鳄鱼等——都会通过吃掉储水蛙来补充水分。甚至有些土著居民在旱季也常常会四处寻找储水蛙,将它们膀胱里的水直接挤到自己的嘴里。
穿上保湿外套
有的动物会把身体“打个包”裹起来,防止水分的流失。
北美的沙漠锄足蟾会用铲子状的足在地下深挖一个洞,并在里面度过一年中3/4的时间。在洞里的时候,它们将自己用一层黏液薄膜裹得严严实实的,将水分牢牢锁住。等到雨季的雨滴将它们唤醒时,它们又会精神抖擞地爬出地面。
有些树蛙将皮肤涂上一层蜡质,以防水分流失。比如栖息在拉美的索瓦叶泡蛙,它们会挑个安全的地方,挤压喉咙和腹部,用腿把挤出来的液体分泌物抹遍全身。维士伯有一次在鞋盒里放了只树蛙,几个月都没给水,它看上去就像木乃伊,可给它加了点水之后,这小家伙又变得生龙活虎了。
非洲肺鱼的策略更高明。通常它们栖息在沼澤地的小水洼里,等到水干了时就直接呼吸空气,原来它们的鱼鳔已经进化成接近于陆生动物的肺。它们在旱季时会用腹鳍在干燥的泥土里挖洞,然后分泌出一层黏液把身体裹上。穿着这件“黏外套”的非洲肺鱼将进入“假死”状态,不吃不喝也可以活上3~5年,直到雨水再次来临时才会苏醒。
找水有妙招
沙漠里有的动物善于储水,另一些动物则特别善于找到水并加以利用。栖息在澳大利亚内陆的棘蜥能用皮肤“喝水”。它的身体表面长满了刺,刺和刺之间长有凹槽。这些凹槽直通棘蜥的口腔,能将夜晚的露水收集起来供它饮用。
沙鸡会在水里把自己的羽毛浸湿,然后将水“运回”巢中。有时水源地离它们的巢有几十千米远的距离,还有什么比这更聪明的“运水”办法呢?雄性沙鸡发现水塘或者水坑时,会蹲坐在水中,腹部螺旋状的羽毛就像海绵一样吸足水分。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玛丽·普莱斯说:“等它们飞回巢中之后,雏鸟就会从亲鸟的羽毛中拧出水来喝。”
在非洲纳米布沙漠这种靠近海洋的沙漠里,清晨时常有薄雾出现,这时有一些甲壳虫就会像哨兵站岗似的,静静地等候着雾水凝结在自己身上,而这些凝结的小水滴足够它们每天的水分需要了。
没水喝就多吃点
对于沙漠里的动物来说,食物常常是最好的水分来源,而且比水更容易贮存。
在空气潮湿、植物结果的季节里,北美更格卢鼠和囊鼠会采集很多种子,这些种子将是它们一年的食物。“更格卢鼠和囊鼠就像坐着不挪窝的杂货店老板。”普莱斯说,“它们会将货架塞得满满的,并以此为食,直到能找到下一批食物。”在干燥炎热的日子里,这些啮齿类动物白天就待在窝里啃吃的,只有夜晚才会出来。这些种子富含碳水化合物,既能产生能量,也能产生“代谢水”,喝水这事就可以直接省略了。维士伯说:“如果你在罐子里放一只囊鼠和一加仑(约3.785升)的种子,一年之后里面会剩一半的种子和一半的粪便,而这只囊鼠还会活得挺好的。”
与这些啮齿类动物不同,骆驼、羚羊之类的大型哺乳动物更多的是靠代谢脂肪来获得水分。每克动物脂肪分解之后可以产生1.12毫升的水分,骆驼驼峰上的脂肪足足有36千克,阿拉伯大羚羊的背上也储存着很多脂肪,足够提供每日所需水分的1/4。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脂肪这么能储水,为什么沙漠里的动物不都长得又肥又胖呢?原来,脂肪太多也有坏处,容易锁住身体的热量,在大热天里可吃不消啊!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身体的一两处位置分散的部位长脂肪,比如吉拉毒蜥就有个肥肥的短尾巴,这就是它长脂肪的主要部位。
省水的“吝啬鬼”
普莱斯把大多数沙漠动物称为“省水的吝啬鬼”,因为它们会尽其所能不让水分从体内溜走。更格卢鼠的颊囊就像它们的“食物袋”,不过这个“食物袋”与嘴是完全独立的,里面没有唾液腺,所以它们用颊囊搬运食物的过程中就不会流一滴口水出来,别忘了口水也是水哦!更格卢鼠的肾脏上长有特细的小管,能将自己尿液中的水分吸收回来再利用,所以它们很少尿尿,而且尿液比较稠。出汗和喘气能使体温过高的动物感到凉爽,可是出汗和喘气都会消耗水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骆驼一般不会大口大口地喘气,汗腺也很少,它们的体温在一天中的温差可以达到6℃。除此之外,骆驼、鸵鸟和更格卢鼠还有着特殊的呼吸系统,能使它们尽量少呼出水分。更格卢鼠的肺里温暖而又湿润,可它的鼻子尖却是凉凉的。从肺部到鼻子之间是一条长长的呼吸道,呼气时气体中的水分会慢慢冷凝后附着在鼻子的黏膜上,又重新流回体内。
到过沙漠地区的人都知道,建在沙漠里的房子一定会配有一个储水池,而有些动物也有“储水池”,只不过藏在了身体里。
沙漠龟和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巨型陆龟将水存在了膀胱里。遇到下雨或者碰见有绿色植物可吃的时候,它们就会把膀胱“盛”满水。它们的膀胱壁是透水的,等到没水喝的干旱时期,就可以从膀胱里取水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葛兰·维士伯提醒人们在搬动这些大家伙时可要小心点,“你要是老折腾它,它就可能会撒一大泡尿出来,你等于是把它的水壶给打翻了。”
澳大利亚的储水蛙存水的地方可不止一个,身体组织和膀胱都可以存水,全部盛满时能装下2倍体重那么多的水,可以5年不用喝水!不过太能“装”也有个问题,那就是沙漠里的其他“居民”——包括蛇、鸟类、大型蛙类、鳄鱼等——都会通过吃掉储水蛙来补充水分。甚至有些土著居民在旱季也常常会四处寻找储水蛙,将它们膀胱里的水直接挤到自己的嘴里。
穿上保湿外套
有的动物会把身体“打个包”裹起来,防止水分的流失。
北美的沙漠锄足蟾会用铲子状的足在地下深挖一个洞,并在里面度过一年中3/4的时间。在洞里的时候,它们将自己用一层黏液薄膜裹得严严实实的,将水分牢牢锁住。等到雨季的雨滴将它们唤醒时,它们又会精神抖擞地爬出地面。
有些树蛙将皮肤涂上一层蜡质,以防水分流失。比如栖息在拉美的索瓦叶泡蛙,它们会挑个安全的地方,挤压喉咙和腹部,用腿把挤出来的液体分泌物抹遍全身。维士伯有一次在鞋盒里放了只树蛙,几个月都没给水,它看上去就像木乃伊,可给它加了点水之后,这小家伙又变得生龙活虎了。
非洲肺鱼的策略更高明。通常它们栖息在沼澤地的小水洼里,等到水干了时就直接呼吸空气,原来它们的鱼鳔已经进化成接近于陆生动物的肺。它们在旱季时会用腹鳍在干燥的泥土里挖洞,然后分泌出一层黏液把身体裹上。穿着这件“黏外套”的非洲肺鱼将进入“假死”状态,不吃不喝也可以活上3~5年,直到雨水再次来临时才会苏醒。
找水有妙招
沙漠里有的动物善于储水,另一些动物则特别善于找到水并加以利用。栖息在澳大利亚内陆的棘蜥能用皮肤“喝水”。它的身体表面长满了刺,刺和刺之间长有凹槽。这些凹槽直通棘蜥的口腔,能将夜晚的露水收集起来供它饮用。
沙鸡会在水里把自己的羽毛浸湿,然后将水“运回”巢中。有时水源地离它们的巢有几十千米远的距离,还有什么比这更聪明的“运水”办法呢?雄性沙鸡发现水塘或者水坑时,会蹲坐在水中,腹部螺旋状的羽毛就像海绵一样吸足水分。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玛丽·普莱斯说:“等它们飞回巢中之后,雏鸟就会从亲鸟的羽毛中拧出水来喝。”
在非洲纳米布沙漠这种靠近海洋的沙漠里,清晨时常有薄雾出现,这时有一些甲壳虫就会像哨兵站岗似的,静静地等候着雾水凝结在自己身上,而这些凝结的小水滴足够它们每天的水分需要了。
没水喝就多吃点
对于沙漠里的动物来说,食物常常是最好的水分来源,而且比水更容易贮存。
在空气潮湿、植物结果的季节里,北美更格卢鼠和囊鼠会采集很多种子,这些种子将是它们一年的食物。“更格卢鼠和囊鼠就像坐着不挪窝的杂货店老板。”普莱斯说,“它们会将货架塞得满满的,并以此为食,直到能找到下一批食物。”在干燥炎热的日子里,这些啮齿类动物白天就待在窝里啃吃的,只有夜晚才会出来。这些种子富含碳水化合物,既能产生能量,也能产生“代谢水”,喝水这事就可以直接省略了。维士伯说:“如果你在罐子里放一只囊鼠和一加仑(约3.785升)的种子,一年之后里面会剩一半的种子和一半的粪便,而这只囊鼠还会活得挺好的。”
与这些啮齿类动物不同,骆驼、羚羊之类的大型哺乳动物更多的是靠代谢脂肪来获得水分。每克动物脂肪分解之后可以产生1.12毫升的水分,骆驼驼峰上的脂肪足足有36千克,阿拉伯大羚羊的背上也储存着很多脂肪,足够提供每日所需水分的1/4。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脂肪这么能储水,为什么沙漠里的动物不都长得又肥又胖呢?原来,脂肪太多也有坏处,容易锁住身体的热量,在大热天里可吃不消啊!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身体的一两处位置分散的部位长脂肪,比如吉拉毒蜥就有个肥肥的短尾巴,这就是它长脂肪的主要部位。
省水的“吝啬鬼”
普莱斯把大多数沙漠动物称为“省水的吝啬鬼”,因为它们会尽其所能不让水分从体内溜走。更格卢鼠的颊囊就像它们的“食物袋”,不过这个“食物袋”与嘴是完全独立的,里面没有唾液腺,所以它们用颊囊搬运食物的过程中就不会流一滴口水出来,别忘了口水也是水哦!更格卢鼠的肾脏上长有特细的小管,能将自己尿液中的水分吸收回来再利用,所以它们很少尿尿,而且尿液比较稠。出汗和喘气能使体温过高的动物感到凉爽,可是出汗和喘气都会消耗水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骆驼一般不会大口大口地喘气,汗腺也很少,它们的体温在一天中的温差可以达到6℃。除此之外,骆驼、鸵鸟和更格卢鼠还有着特殊的呼吸系统,能使它们尽量少呼出水分。更格卢鼠的肺里温暖而又湿润,可它的鼻子尖却是凉凉的。从肺部到鼻子之间是一条长长的呼吸道,呼气时气体中的水分会慢慢冷凝后附着在鼻子的黏膜上,又重新流回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