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人性r——郭沫若的心态变化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b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沫若是热衷政治的文人.巴蜀文化和早期教育培育了他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性格特质.五四时期的精神洗礼和民国政治的多元博弈,使得郭沫若有自主的空间,有自主的选择,他可以释放自己的天性,呈现给世人的是张扬、叛逆的形象.新中国建立后,郭沫若的政治身份和历次政治运动的开展,使他性格取向的表现主要以内敛、顺从为主,而叛逆和倔强则被政治权衡后压抑在心底.郭沫若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心态变化是探析政治与人性的关系的典型案例.
其他文献
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群关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国家盛衰兴亡.习近平深刻指出:“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期刊
抗战时期,疫病在晋绥边区一度流行,严重影响了边区军民健康、部队战斗力和边区建设.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疫病防治,迅速组织军队、政府、群众等多方力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这一思想和工作方法,在党领导的伟大抗疫斗争中得到了切实贯彻和充分运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一是全局性谋划和全面部署,统筹兼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劳动始终是促进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就劳动和劳动者问题作出过许多重要论述,深刻回答和阐明了劳动的重要意义、劳动者的地位、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关系等问题.这些论述呈现出以下基本特点,蕴含着如下一些历史经验:一是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勤劳美德的守正创新;二是始终尊重劳动和劳动者,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并发挥其作用;三是重视宣传工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四是重视劳动者福利,保护劳动者
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关于如何全面认识和切实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问题,习近平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工作
苏区时期,派驻工作队是党和苏维埃政府推进中心工作、强化政策落实的一种重要工作方式.工作队制度,源于共产国际的特派员制度.在苏区时期,有指导员、工作团、突击队等组织形式和称谓.工作队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其发挥的作用包括及时传达上级决策指示与推动地方贯彻落实工作、协助地方政权完成紧急任务与解决突出困难问题、到新区帮助地方分配土地并建立苏维埃政权等.这一时期工作队能够取得工作实效,主要是因为能够把握好动员的边界和力度,遵循一定的规则规范,能够运用恰当的工作方法.工作队制度是对党和苏维埃政府经常性工作机制的补充,在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改变工矿企业过去恶劣的卫生状况,保护职工的健康与安全,党和政府在东北地区工矿企业中开展了一系列卫生保健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比如,开展工矿卫生宣传教育、建立各级工矿卫生医疗和保健机构、做好职工疾病预防工作、实施工矿安全卫生检查、完善职工卫生福利设施和开展工矿卫生清洁运动等.这些举措保障了广大工人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激发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保障了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
陈云是党内著名的实干家和理论家,不但善于务实,而且非常善于务虚.他强调要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提出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论,并善于以正确的思想方法思考和处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他强调要树立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通过对形势的研判做到胸有全局,通过思考战略性问题培养战略眼光.他强调要努力提高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把稳方向,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切不可放松思想政治工作.陈云关于务实和务虚辩证关系的思想与实践,对于今天我们做好各项工作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理论基础,又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检验标准,具有重大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40多年来,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