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WHO关心AMI诊断标准,具有演进性心电图改变,血心肌酶活性AST、LDH、CPK、CPK-MB、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呈AMI改变,本组慢性肺心病的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我院1998年至今收治30例无痛性AMI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34~72岁,平均50岁。凡本次发病前无心绞痛或有与心绞痛相当症状而无胸痛者均纳入,包括:急性胃肠炎型5例,头痛为主3例,左肩疼痛2例,牙痛3例,晕厥2例,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3例,心律失常3例,脑血管病3例,神经官能症2例,肺心病急性加重2例,感染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
结果
除1例因心源性休克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未及时起搏,于入院1天后死亡外,其余20例紧急静脉溶栓治疗(标准参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年10月第24卷第5期),15例成功溶栓, 5例中2例室壁瘤形成,3例ST段2周后回到等位线,T波倒置。未溶栓者5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均好转出院。5例转上级医院行补救性PTCA或支架手术,其中1例手术后再感染休克死亡,余4例好转出院,随诊半年病情稳定。
讨论
无胸痛症状性心肌梗死的原因,目前尚未肯定。根据BiaYnYour和其他有关文献的报道,分析本组病例,可能因素有:
1.心肌梗死发生时,血压下降或心律失常可导致脑循环的明显障碍,脑组织缺氧,甚至生发生晕厥和意识障碍,使疼痛主诉缺如。
2.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当心肌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这是心脏后下壁AMI产生腹痛的原因,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易误诊为急腹症[1]。本组胃肠炎型误诊5例,但患者一般无上腹压痛,且多伴有胸闷,却不表现为胸痛,心电图可确诊。
3.本组中有2例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入院,临床也无胸痛症状。这是由于:①迟发型AMI要在起病后1~2天才发现典型的图形;②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不能显示右室及正后壁心肌梗死;③心肌梗死被心律失常或束支阻滞所掩盖;④原发再梗无动态EGG演变。故对疑似心梗而临床上又无胸痛表现,只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4.慢性肺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当它合并AMI时,常缺乏冠心病病史,无典型的前驱症状;且由于患者长期大量的吸烟,而吸烟者无痛性AMI显著多于不吸烟者[2]。又由于长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影响脑细胞功能,使肺心病患者合并AMI时,心绞痛少见[3],而本组2例均为老年人,临床易漏诊与误诊。
5.部分AMI病人的心前区疼痛不明显,主要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原因是AMI时,心排血量下降致心源性脑供血不足,出现一过性头晕、头痛及偏瘫等,极似脑血管病,尤其老年人更易误诊,因此对脑血管病患者应及时做心电图检查。
6.心肌缺氧时,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心脏交感神经传入纤维,经颈脊髓交感神经传至丘脑植物神经中枢及大脑,产生痛觉,痛觉可向颈髓分布的任何部位放射,除引起胸骨后疼痛不适外,尚可放射至咽部、下颌等,引起牙痛、咽痛。本组2例牙痛病人临床都不以心绞痛的形式出现,而最终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对此应有充分认识。
7.AMI与CI同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后果,故不能排除在相同发病机制下,致使心脑血管同时发生梗死的可能性。同时发生心肌梗死后,心肌功能收缩力下降,再加上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致使血流动力学紊乱,心排血量、血压及血凝固性增加,使脑动脉灌注量明显减少,脑动脉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导致CI。
为此,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测定是不典型AMI诊断的主要工具,要求临床医生不仅仅依据1~2次心电图而排除AMI,需动態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典型性心梗的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张传鹏,王军.老年性心肌梗死值得注意的问题(附60例报道).临床荟萃,1998,13(5):118-119.
2向平超,姚震,等.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内科危重病杂志,1998,4(1):14-15.
3江峰,廖增顺,等.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新医学,1998,29(5):246-247.
诊断标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WHO关心AMI诊断标准,具有演进性心电图改变,血心肌酶活性AST、LDH、CPK、CPK-MB、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呈AMI改变,本组慢性肺心病的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
我院1998年至今收治30例无痛性AMI患者,男18例,女7例;年龄34~72岁,平均50岁。凡本次发病前无心绞痛或有与心绞痛相当症状而无胸痛者均纳入,包括:急性胃肠炎型5例,头痛为主3例,左肩疼痛2例,牙痛3例,晕厥2例,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3例,心律失常3例,脑血管病3例,神经官能症2例,肺心病急性加重2例,感染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
结果
除1例因心源性休克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未及时起搏,于入院1天后死亡外,其余20例紧急静脉溶栓治疗(标准参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年10月第24卷第5期),15例成功溶栓, 5例中2例室壁瘤形成,3例ST段2周后回到等位线,T波倒置。未溶栓者5例,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均好转出院。5例转上级医院行补救性PTCA或支架手术,其中1例手术后再感染休克死亡,余4例好转出院,随诊半年病情稳定。
讨论
无胸痛症状性心肌梗死的原因,目前尚未肯定。根据BiaYnYour和其他有关文献的报道,分析本组病例,可能因素有:
1.心肌梗死发生时,血压下降或心律失常可导致脑循环的明显障碍,脑组织缺氧,甚至生发生晕厥和意识障碍,使疼痛主诉缺如。
2.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后下壁表面,当心肌缺氧时刺激迷走神经,这是心脏后下壁AMI产生腹痛的原因,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性腹痛伴恶心、呕吐,易误诊为急腹症[1]。本组胃肠炎型误诊5例,但患者一般无上腹压痛,且多伴有胸闷,却不表现为胸痛,心电图可确诊。
3.本组中有2例以心律失常为首发症状入院,临床也无胸痛症状。这是由于:①迟发型AMI要在起病后1~2天才发现典型的图形;②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不能显示右室及正后壁心肌梗死;③心肌梗死被心律失常或束支阻滞所掩盖;④原发再梗无动态EGG演变。故对疑似心梗而临床上又无胸痛表现,只以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者,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4.慢性肺心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当它合并AMI时,常缺乏冠心病病史,无典型的前驱症状;且由于患者长期大量的吸烟,而吸烟者无痛性AMI显著多于不吸烟者[2]。又由于长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影响脑细胞功能,使肺心病患者合并AMI时,心绞痛少见[3],而本组2例均为老年人,临床易漏诊与误诊。
5.部分AMI病人的心前区疼痛不明显,主要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原因是AMI时,心排血量下降致心源性脑供血不足,出现一过性头晕、头痛及偏瘫等,极似脑血管病,尤其老年人更易误诊,因此对脑血管病患者应及时做心电图检查。
6.心肌缺氧时,酸性代谢产物刺激心脏交感神经传入纤维,经颈脊髓交感神经传至丘脑植物神经中枢及大脑,产生痛觉,痛觉可向颈髓分布的任何部位放射,除引起胸骨后疼痛不适外,尚可放射至咽部、下颌等,引起牙痛、咽痛。本组2例牙痛病人临床都不以心绞痛的形式出现,而最终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对此应有充分认识。
7.AMI与CI同为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后果,故不能排除在相同发病机制下,致使心脑血管同时发生梗死的可能性。同时发生心肌梗死后,心肌功能收缩力下降,再加上合并室性心律失常,致使血流动力学紊乱,心排血量、血压及血凝固性增加,使脑动脉灌注量明显减少,脑动脉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导致CI。
为此,心电图检查、心肌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测定是不典型AMI诊断的主要工具,要求临床医生不仅仅依据1~2次心电图而排除AMI,需动態观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不典型性心梗的误诊、漏诊。
参考文献
1张传鹏,王军.老年性心肌梗死值得注意的问题(附60例报道).临床荟萃,1998,13(5):118-119.
2向平超,姚震,等.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内科危重病杂志,1998,4(1):14-15.
3江峰,廖增顺,等.老年人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新医学,1998,29(5):24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