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论文通过对广东省某地方师范学院2009年和2010年毕业生各项就业数据的对比分析,总结了两年来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就业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04-03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连年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其中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任务的地方师范学院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尤为明显。地方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论文试图通过对广东省某地方师范学院2009年和2010年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具有相似特征因素如高校类型、地域以及专业设置的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形势、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旨在了解我国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与方法。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9年和2010年广东省某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从中得到研究结论。本研究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分析样本、确定内容分析的类目、样本的评定以及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与形成结论等几个步骤。研究采用的统计方法是一般描述统计,并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样本的选取
由于广东省某地方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特色在我国地方师范教育中颇具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选取该校2009和2010年大学生就业数据为样本进行梳理与分析。
(二)分析类目
由于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旨在了解我国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因此根据研究主题,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内容分析的类目(见下表)。
(三)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样本统计数据评判员独立按照内容分析类目进行评判而获得,为了进一步梳理数据,我们将统计结果分別按照就业率、就业单位流向和地域流向进行统计。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2010年,样本共有应届毕业生3359人(其中本科生2588人,专科生771人)参加就业,比2009年减少了232人,减幅为6.46%。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10日,总体就业率为93.18%(见表2)。其中,校本部总体就业率为93.73%,样本分院总体就业率为91.57%。与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7.51%还有很大的差距。
统计表明,该校2010届各层次毕业生就业率相比往年都有所下降。而近几年,其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比专科生的就业率要高出几个百分点,这种差距在2010年更为明显,这表明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比往年更难,只有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较高,专业的适应性、应用性更强的专业的专科生就业成功率才较高如校本部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
1、师范类本科生就业率有所下降,非师类毕业生就业率上升明显
经过统计,样本师范类专业近20个,2009年师范类专业就业率为95.37%,2010年的师范类专业就业率为92.27%,就业率下降了3.1%。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师范类专业近19个专业2010年的就业率比2009年的就业率90.21%.上升了6.04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表明非师范类专业的专业特点突出,实用性较强,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渠道广,灵活性、适应性强的特点。从表3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09年在其他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数为785人占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23.22%,而在2010年人数猛增到980人,占当年已就业毕业生人的31.73%。
相比较之下,随着中心城市的扩容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各地市县以及乡镇中小学生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在逐年减少。这个趋势可以从表3中明显的感受到。2009年,样本在教育系统就业的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的59.58%,2010年则下降至55.33%,下降了4.25个百分点。虽然比重在下降,但是样本仍是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因此教育系统仍是毕业生的主要流向。
2、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流向是样本所在地区
2010年广东省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基本集中在珠江三角地区,占全省已经就业毕业生数的81.37%,比2009年上升了9.23%。而2010年样本毕业生到珠三角地区就业的人数只有765人,比2009年减少了30人仅占全省已就业毕业生数的0.24%,相对其他院校来说样本到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少了很多。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1)样本座落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以外,毕业生生源主要是以地区生源为主。2009年和2010年区域的生源在该校毕业生总人数中的比重为59.24%,57.70%,而珠三角地区生源较少为10.69%,9.44%。这说明样本在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2)珠三角各市的当地生源中,2010年有64.67%的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回流率比2009年下降近了7.47个百分点;在全省毕业生都涌向珠三角地区就业时,样本珠三角地区毕业生的回流率却在下降,而且降幅较大,说明珠三角地区人才竞争激烈,而样本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急待提高。
(3)在珠三角外十二市中,2009年和2010年当地生源率高达89.70%和86.48%,表明这些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为本地生源。这说明样本珠三角以外的毕业生更愿意回生源地就业,这与毕业生家庭观念,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3、待业率有所上升
根据统计,在样本3359名参加就业的2010届毕业生中,待就业人数为230人,待就业率为6.85%,比2009届增加了0.97个百分点,待就业人数增加了19人,数据表明2009年底的金融危机对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仍有影响。
三、结论与讨论
(一)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地方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地方师范学院大都地处二线或三线城市,学生也大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论是在学校周边地区还是学生的生源地的经济发展都无法容纳这么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压力相对其他高校而言更加严峻。
2、地方师范学院由于大都地处经济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相对滞后,因此,表现在就业竞争方面,地方师范学院大学毕业生的核心就业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从就业趋势来看,地方师范学院部分专业尤其是传统师范类专业如汉语文言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等专业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市场不断萎缩。
3、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受到父母观念的影响,毕业生总想进一些具有稳定收入的单位比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大部分毕业生都坚守公务员考试、教师上岗考等,固守家乡,坐、等、靠父母或亲戚朋友帮他们找工作,不愿下到基层或者到中小微型企业去寻找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天地。而随着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教师招聘岗位的逐年减少,学生们就业预期与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将会日益突显。
4、地方师范学院学生就业能力急待提高。由于地方师范学院生源大多来自本地或附近地区,就像样本一样,学生少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竞争的机会,加之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滞后,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较其他高校学生差,在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竞争中处于下风。
(二)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在宏观决策方面,地方师范学院更应该加快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本科教育通识化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其人才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精英教育阶段高校培养的本科生就是专业性的人才,但是到了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本科生只能作为通用性人才来培养[2]。在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背景下,地方师范学院的教育模式仍然固守精英教育的思维,势必难以适应现有的就业市场格局。
2、在中观层面上,作为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主体之一——地方师范学院应该在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发挥作用
就国家层面高校专业调整的具体目标而言[3],一是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二是形成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三是形成法制化、科学化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管理机制;四是使学科专业设置总体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地方师范学院而言,首先,我们更应该研究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改变早期专业设置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次,研究形成与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从深层次上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然后,实现“因地治学”,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与交流,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向不动摇。
3、在微观层面上,强化课程改革
这里的课程改革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强化学科专业的课程改革,二是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应该让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未来将从事的职业有清晰的認识和详细的规划:首先,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认识到自己学校类型、专业、地域、性别以及行业在就业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合理设置自己的就业预期目标;其次,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质量;最后,加强学生就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咨询,改变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自卑心理,建立完善的就业咨询与培训服务机制,为学生提供面试口才训练、形象设计、形体训练、团队拓展训练、领导力、执行力拓展训练以及职场礼仪、面试技巧培训。
参考文献:
\[1\]马永霞,姜兴健.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3):118-121.
\[2\]林永和.毕业生就业指导\[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04-03
随着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连年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其中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任务的地方师范学院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尤为明显。地方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从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论文试图通过对广东省某地方师范学院2009年和2010年就业情况的统计分析,探讨具有相似特征因素如高校类型、地域以及专业设置的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的形势、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旨在了解我国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策略与方法。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9年和2010年广东省某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数据进行归纳与分析,从中得到研究结论。本研究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分析样本、确定内容分析的类目、样本的评定以及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与形成结论等几个步骤。研究采用的统计方法是一般描述统计,并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二、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样本的选取
由于广东省某地方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特色在我国地方师范教育中颇具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选取该校2009和2010年大学生就业数据为样本进行梳理与分析。
(二)分析类目
由于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旨在了解我国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因此根据研究主题,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本研究内容分析的类目(见下表)。
(三)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本研究的样本统计数据评判员独立按照内容分析类目进行评判而获得,为了进一步梳理数据,我们将统计结果分別按照就业率、就业单位流向和地域流向进行统计。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2010年,样本共有应届毕业生3359人(其中本科生2588人,专科生771人)参加就业,比2009年减少了232人,减幅为6.46%。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10日,总体就业率为93.18%(见表2)。其中,校本部总体就业率为93.73%,样本分院总体就业率为91.57%。与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7.51%还有很大的差距。
统计表明,该校2010届各层次毕业生就业率相比往年都有所下降。而近几年,其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比专科生的就业率要高出几个百分点,这种差距在2010年更为明显,这表明专科层次毕业生就业比往年更难,只有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匹配程度较高,专业的适应性、应用性更强的专业的专科生就业成功率才较高如校本部的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
1、师范类本科生就业率有所下降,非师类毕业生就业率上升明显
经过统计,样本师范类专业近20个,2009年师范类专业就业率为95.37%,2010年的师范类专业就业率为92.27%,就业率下降了3.1%。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师范类专业近19个专业2010年的就业率比2009年的就业率90.21%.上升了6.04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表明非师范类专业的专业特点突出,实用性较强,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渠道广,灵活性、适应性强的特点。从表3可以更直观的感受到,09年在其他企业就业的毕业生数为785人占已就业毕业生人数的23.22%,而在2010年人数猛增到980人,占当年已就业毕业生人的31.73%。
相比较之下,随着中心城市的扩容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各地市县以及乡镇中小学生源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在逐年减少。这个趋势可以从表3中明显的感受到。2009年,样本在教育系统就业的毕业生占已就业毕业生的59.58%,2010年则下降至55.33%,下降了4.25个百分点。虽然比重在下降,但是样本仍是以师范类专业为主,因此教育系统仍是毕业生的主要流向。
2、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流向是样本所在地区
2010年广东省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基本集中在珠江三角地区,占全省已经就业毕业生数的81.37%,比2009年上升了9.23%。而2010年样本毕业生到珠三角地区就业的人数只有765人,比2009年减少了30人仅占全省已就业毕业生数的0.24%,相对其他院校来说样本到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少了很多。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1)样本座落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以外,毕业生生源主要是以地区生源为主。2009年和2010年区域的生源在该校毕业生总人数中的比重为59.24%,57.70%,而珠三角地区生源较少为10.69%,9.44%。这说明样本在珠三角地区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2)珠三角各市的当地生源中,2010年有64.67%的毕业生在当地就业,回流率比2009年下降近了7.47个百分点;在全省毕业生都涌向珠三角地区就业时,样本珠三角地区毕业生的回流率却在下降,而且降幅较大,说明珠三角地区人才竞争激烈,而样本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急待提高。
(3)在珠三角外十二市中,2009年和2010年当地生源率高达89.70%和86.48%,表明这些地区就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为本地生源。这说明样本珠三角以外的毕业生更愿意回生源地就业,这与毕业生家庭观念,就业观念有很大的关系。
3、待业率有所上升
根据统计,在样本3359名参加就业的2010届毕业生中,待就业人数为230人,待就业率为6.85%,比2009届增加了0.97个百分点,待就业人数增加了19人,数据表明2009年底的金融危机对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仍有影响。
三、结论与讨论
(一)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通过以上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地方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1、地方师范学院大都地处二线或三线城市,学生也大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不论是在学校周边地区还是学生的生源地的经济发展都无法容纳这么多的本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压力相对其他高校而言更加严峻。
2、地方师范学院由于大都地处经济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其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相对滞后,因此,表现在就业竞争方面,地方师范学院大学毕业生的核心就业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从就业趋势来看,地方师范学院部分专业尤其是传统师范类专业如汉语文言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等专业的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市场不断萎缩。
3、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受到父母观念的影响,毕业生总想进一些具有稳定收入的单位比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大部分毕业生都坚守公务员考试、教师上岗考等,固守家乡,坐、等、靠父母或亲戚朋友帮他们找工作,不愿下到基层或者到中小微型企业去寻找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天地。而随着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教师招聘岗位的逐年减少,学生们就业预期与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将会日益突显。
4、地方师范学院学生就业能力急待提高。由于地方师范学院生源大多来自本地或附近地区,就像样本一样,学生少有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社会竞争的机会,加之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滞后,学生核心就业能力较其他高校学生差,在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竞争中处于下风。
(二)问题解决的对策与建议
1、在宏观决策方面,地方师范学院更应该加快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使本科教育通识化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化阶段,其人才划分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精英教育阶段高校培养的本科生就是专业性的人才,但是到了大众化阶段、普及化阶段,本科生只能作为通用性人才来培养[2]。在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背景下,地方师范学院的教育模式仍然固守精英教育的思维,势必难以适应现有的就业市场格局。
2、在中观层面上,作为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主体之一——地方师范学院应该在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发挥作用
就国家层面高校专业调整的具体目标而言[3],一是形成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二是形成与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三是形成法制化、科学化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管理机制;四是使学科专业设置总体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地方师范学院而言,首先,我们更应该研究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改变早期专业设置一哄而上的局面;其次,研究形成与区域人才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从深层次上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然后,实现“因地治学”,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与交流,坚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向不动摇。
3、在微观层面上,强化课程改革
这里的课程改革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强化学科专业的课程改革,二是强化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应该让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未来将从事的职业有清晰的認识和详细的规划:首先,通过课程改革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认识到自己学校类型、专业、地域、性别以及行业在就业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合理设置自己的就业预期目标;其次,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质量;最后,加强学生就业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咨询,改变地方师范学院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自卑心理,建立完善的就业咨询与培训服务机制,为学生提供面试口才训练、形象设计、形体训练、团队拓展训练、领导力、执行力拓展训练以及职场礼仪、面试技巧培训。
参考文献:
\[1\]马永霞,姜兴健.不同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实证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3):118-121.
\[2\]林永和.毕业生就业指导\[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